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伯府嫡女 >

第399部分

伯府嫡女-第399部分

小说: 伯府嫡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然,你以为我为何要鼓动王爷出兵?我本想着。靖南军腐朽,必然抵挡不得南越的精锐,正好用此来同朝廷谈判。也好让王爷更倚重我一些,不过既然他来了,那计划也该变一变。”

    从小到大,谁不说方家大姑娘聪慧过人?若是她不得不留在南越,自然要拼命讨好南越王。可若是同回京相比,她当然要选择后者。

    更何况,这些年她也断断续续听到六皇子的消息,同赵长宁相比,南越王就是个渣,叫她如何甘心守在这一隅。看着别的女人享受本应该是属于她的荣耀?

    只是若她回了京城,这几个孩子方文嫣不由得皱了皱眉,罢了。到时候再说。

    靖南军军部有五个总兵,分领前后左右中五部,而上又有一都统,实际来说,都统才是靖南军的最高长官。但因朝廷素来派遣监察官,是以都统上面还有一座山。

    南王还在时。他便是以监察的名义总领靖南军,作为靖南军实际上的统领,五个总兵有三个都是他心腹,当然,在南王被圈后,三个总兵都被叉掉,各自换了人上台。

    但问题是,这新换上的人也不是一个派系,再有仅存的另外俩总兵也不是省油的灯,所以这新都统就压不住了。

    上阵打仗,不能令行禁止,而是各自为战,甚至还要互相扯后腿,二十万大军被打的满头包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

    赵长宁新来,便是先去见了那位新都统。此人姓马,身上有个伯爵爵位,也是军中打滚长大的人物,仗打过不少,不然也不会被皇帝派过来。但现在问题是,他不买赵长宁的账。

    自先头碰了个钉子之后,赵长宁倒没有多生气,毕竟他确实是资历浅么,满打满算从军也才七年,而且近两年也不是一直在军中了,但萧秋雨很生气。

    这一位是什么人物,不是说他比王爷皇子更大牌,当然实际上按照真实身份来说他身为兄长——即使是只大几分钟,比赵长宁大牌也没什么,主要是这人生存的环境不一样,脾气也不一样。

    别看赵长宁前十八年被宠着,后八年虽然吃了苦头,也算是历练出来了,但总的来说,脾气还算好,实际上,你便是触了他的霉头,只要你够理直气壮,他就能宽容。

    但萧秋雨不同,看看他是被谁养大的?从小就耳濡目染的,再加上他的工作对象又是用不着仁慈的,时间一长,这身上就带着些戾气,颇有一种那种看你顺眼便纵着你,看你不顺眼就灭了你的意思,当然,这是在有人惹到他的情况下。

    好在这人还是有些几分职业道德,干一行爱一行,并没有打算逆天而行,若不是真惹着他,他不会搭理你的。

    但很明显,那位自视甚高不把赵长宁放在眼里的马都统,便惹着萧秋雨了。

    觉得赵长宁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也就算了,但你好歹面上恭敬一点儿,堂堂王爷也不是没有那个度量,你心里嘀咕贵嘀咕,好好办事他也不会把你怎么着,但你脸上这么明显,不是明摆着得罪人吗。

    萧大人横行西北这些年,除了刚出道那会儿被人小瞧过,这些年哪里还碰到过这种不长眼的人物。

    所以萧秋雨的提议说白了,就是叫赵长宁下辣手,快刀斩乱麻的把不听话的人都给办了,剩下听话的人干事不就行了吗,反正南越也不过五六万人,靖南军二十万,就算是打个对折还比南越人多呢,只要领头的不犯浑,还能干不赢?

    赵长宁之所以不同意,就是因为打击面太大,牵连太广。皇帝把他弄来,可不是叫他搞内讧的,死的人太多,影响不好。

    而且,萧秋雨这次跟过来,其实是有些犯忌讳的,他领着的是镇北司,西北才是他的地盘儿,如今跑到南边儿来,还是要低调些好。不过凭借赵长宁的面子,也只是让萧秋雨换了个面具,但行事作风上。还是不说了。

    至于徐延彻为何会出现在这里,那就简单了,飞鹰卫的存在,可不是就为了搞监察弄得大臣们闻鹰色变的,他的职能范围其实挺广。眼下便要被赵长宁当做特种部队来用。

    赵长宁出京时便跟皇帝打了报告,借调天狼卫来用,因天狼卫算是飞鹰卫下属,皇帝便直接叫了徐延彻跟他沟通。

    沟通的结果就是徐延彻将京中的那一摊子扔给了心腹,自己亲自来到了南疆,之所以来得晚了。是因为他中途转了个圈儿,调集下属干活去了。

    不过徐延彻时间赶得正好,若是再来几天。说不定赵长宁就真的取了萧秋雨的法子下狠手了。

    见徐延彻这故弄玄虚的样儿,赵长宁还没说什么,倒是萧秋雨有些不耐烦,冷冷道:“什么消息?”

    徐延彻瞧了萧秋雨一眼,接着眼神又落到赵长宁身上。微笑道:“在南越,还有王爷一位故人。王爷不会忘了吧?”

    赵长宁眉峰微蹙,这个他倒是没忘,不过跟眼下又有什么关系?

    别是徐延彻挑这时候专门来消遣他罢?

    眼看赵长宁开始眼神不善,徐延彻也不卖关子了,只接从袖中抽出一张丝绢来放到桌上道:“王爷请看罢,这是我手下儿郎们得来的消息。”

    萧秋雨伸指将丝绢扯平了,便打眼瞧去,却不料这一看,倒是愣了愣。

    上面的字儿不多,但是寥寥几句话,却叫人不得不心生感叹:“俗话说妻贤夫祸少,看见娶妻也得擦亮了眼才行啊。”

    赵长宁也顾不得萧秋雨这难得的多话了,越看面色越沉,最后却是忍不住握起了拳头:“这些,都是真的?”

    徐延彻慢慢笑了起来:“自然是真的,比珍珠还真!”

    想徐延彻大概也不能拿这种事儿开玩笑,赵长宁垂下眼睛,许久才道:“你给我看这个,又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莫非王爷不明白?”徐延彻一双黑色瞳仁定定的看着赵长宁,然后便收敛了笑容,正色道:“虽然此计有失光明,但却能最大减少损失,这不是王爷希望的么?”

    “荒、谬!”萧秋雨一字一字,眼睛好像毒蛇一般缠绕着赵长宁,冰冷而又无情,“那些蠢货,死便死了,有何可惜!”又看向赵长宁,满眼的不赞同:“此计不妥。”

    一直在旁没怎么吭声的中年男子此时却是清了清嗓子道:“两位可否先说明究竟是什么计策,我们再来讨论是否可行?”

    他是赵长宁手下的幕僚,跟了赵长宁不少年了,虽然萧秋雨和徐延彻都气场强大,他还不至于不敢开口。先前不说话,也只是没到他说话的时候,闲谈什么的,以他的身份还是不要插嘴的好。

    只是他没料到这两人打哑谜的说了几句,就争上了。按说两人搞谍报都是专业人士,但打仗的水平恐怕够呛罢?

    赵长宁缓缓抬手,阻止了萧秋雨和徐延彻的对峙:“不用争了,徐统领的意思我明白,擒贼先擒王,此计若成,倒可毕其功于一役,但于我而言,却做不出。”

    利用一个女人,还是曾经深爱过的女人,纵然现在不爱了,他也做不出来,更不要说,两人的立场还是敌对。

    徐延彻沉默了一下,却忽然笑起来:“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王爷确实没必要以身犯险,但既然此计可行,不如萧大人代劳如何?”


 497章 又惊又喜

    泰元二十八年九月,英王赵长宁受命平南越。

    彼时,南越已经攻克云门,北上越过嘉林江,兵袭春城。

    春城守将弃城而逃,靖南军全线后撤,竟是纵容南越陈兵于富良江畔。

    等战报传到代璇耳朵里时,已经是十月底了。

    然而种种消息中间,却竟是没有关于赵长宁丝毫。

    赵长宁不可能没有动作,于是代璇便明白这大概是属于军机范畴,不该她知道的。

    俗话说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她担心也没用,反而不如好吃好喝的养好身体,和肚子里的宝宝。

    但即便是明白这个道理,代璇也是忍不住会去想,甚至还找出了南越的地理图来看。

    其实也不过是打发时间,顺便心理安慰罢了。

    代璇叹了口气,便扶着紫苏的手站起身来走了两步,猛然想起来快进十一月了,她又得准备进宫去。

    此时天气就已经算冷了,代璇已经换上了棉衣棉裙,全身都是圆滚滚的,外头还披着大氅。

    “紫苏,我前儿做的那披肩和鞋袜呢?”

    十一月里有冬至,虽说现代时人们都不大重视了,但现在,这可是个大节日。

    古代素来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在这一天,皇家要祭天,百官和藩属官要朝贺,老百姓要祭祖,热闹隆重不下春节。

    冬至节还要贺冬,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履长”与“隆师”。

    所谓履长,是指晚辈礼拜尊长,尤指儿媳献履献袜,要大摆宴席等。而隆师,就是敬师、拜师,先给孔圣人拜寿。然后弟子拜先生,窗友交拜。

    当然,这些跟代璇关系都不大,因为男主人不在家,隆师也无非就是按照往年例给赵长宁曾经的师傅们送节礼。

    倒是履长跟代璇有些关系,曹植《冬至献袜履表》中曾有“亚岁迎样,履长纳庆”的句子,当然,到代璇这热,就是“赠鞋于舅姑”。

    当然这个舅姑不是舅舅和姑姑。而是公公婆婆,所以代璇才会问紫苏她做好的鞋袜在哪儿。

    虽然赵长宁不在家,但代璇冬至日却必得入宫拜见长辈的。到时候就要亲手奉上,当然那小披风就是她特别孝敬崔贵妃的了。

    崔贵妃是个难得的好婆婆,更何况还是在皇家,就更是少见了,婆媳俩相处的还不赖。是以代璇自然要投桃报李。

    进了十一月,府里便提前进行了大扫除,瞧着四处干净如新的模样,倒叫代璇心中开阔了不少师兄个…个太无良。

    然后转眼就是冬至。代璇一早起来吃了两个饺子,便坐着马车入了宫。

    才进了宫门,崔贵妃那里便得了消息。等代璇坐着辇到了昭阳殿时,崔贵妃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天儿可冷的很,母妃怎的到外头来了?”代璇才下了辇。见崔贵妃站在外头,便连忙快走两步迎上去。

    看这架势,就知道崔贵妃是特意来迎她的,但她是小辈,哪里受得起?

    崔贵妃倒是一点不在意。连忙上来扶住了代璇的胳膊道:“慢些儿,着急作甚?”

    代璇那肚子可是不小了。崔贵妃看着她走路一快,这心就提起来了。

    “这不是瞧着外头冷么,劳动母妃却是我的过错了。”代璇却没有崔贵妃那样小心,笑着便往屋里走。

    她肚子虽然不小,但是身子却养的很不错,每日都要走不少的路,脚下稳当,身子也并不很笨重。

    “你偏倒注重这个!”崔贵妃摇了摇头,和代璇往暖阁里坐定了,才又道:“肚子饿不饿,我已经叫人准备了吃食。”

    说着便撇头吩咐侍女将吃食带进来,然后便一盘一盘的摆到代璇跟前,都还冒着热气。

    “还是母妃会疼人,我还真是饿了呢,一早也没吃什么。”代璇笑道。

    接着便拿起银筷夹起一个饺子,咬一口,晶莹薄嫩的米皮裹着鲜肉,一股浓郁的鲜香味道便在口里开始蔓延。

    “你这孩子,如今你可是双身子的人,可是饿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