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易中天品三国 >

第70部分

易中天品三国-第70部分

小说: 易中天品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亮下这道命令是料定魏延要谋反,你这是冤枉了魏延;赞成《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承认诸葛亮下了这道命令,我们又得批判诸葛亮;如果赞成吕思勉先生、陈迩冬先生的说法说《魏延传》的说法不是历史真相,我们要否定陈寿。请大家想想该怎么办呢?难道就没有可以讲得通的、谁也不冤枉的第四种说法吗?关于第四种说法,请看下集——以攻为守。

易中天品三国(41)……以攻为守

'画外音'北伐是蜀国的重要事件之一,魏延则是蜀国后期勇冠三军的猛降之一,而且魏延是坚决主张北伐的,坚决主张消灭曹魏的,然而诸葛亮在临终前,设有把北伐的接力棒交给魏延,是诸葛亮不信任他,还是其中另有隐清呢?请继续关注《易中夭品三国》之“以攻为守’



在上一集中讲到,魏延谋反一案有三种说法。一种是《三国演义》的说法,诸葛亮料定魏延会谋反;一种是张作耀先生的说法,诸葛亮就是吏逼反魏延;第三种说法就是杨仪等人假传巫相遗命。然而这些说法,要么是小说家之言,不足为信,要么是设有足够的证据,因此,魏延一案显得更加扑朔迷离,魏延谋反一案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还得把视线再次回到诸葛亮的遗命上。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下达一个让魏延断后的遗命呢?在诸葛亮遗命的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隐清呢?厦门大学易中夭教授作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品三国之“以攻为守”。



易中天:魏延这个案子里面有一个疑点,就是诸葛亮病逝前召开的榻前会议,为什么要作出那样一个决定,什么决定呢?“令延断后,姜维次之,着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就是魏延如果不听命令的话,不肯段后的话,部队自己出发,不要管魏延了。诸葛亮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一个决定?历史上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说诸葛亮料定魏延会反,这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三国演义》是小说,不能当历史看,千万别把《三国演义》当历史。第二个说法是吕思勉先生、陈迩东先生的说法,说诸葛亮就设有下这个命令,这是杨仪等人假传巫相遗命,反正死无对证嘛,口谕嘛,又设有录音嘛,又设有录像嘛,又设有字条嘛,说不清楚,但是这个说法虽然有道理,但是设有证据啊,你还是推理啊,还是猜测啊。有时候历史学家也是要推理,也是要猜测的,只要你的猜测符合逻辑,至少就可以作为一家之言嘛,但是陈寿也是良史,陈寿记录在案的事清轻易地推翻,这个里面还是有些问题。那么我们剩下的问题就只有第三种选择了,就是诸葛亮确实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为什么呢?张作耀先生《刘备传》的解释是,诸葛亮和魏延在军事路线上有分歧,那么这个说法有证据呜?有。证据在哪里呢?



《三国志·魏延传》。《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是,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征,都提出一个建议,要求分兵,要求自己带一万人走另一条路,然后和诸葛亮在渲关会师,“如韩信故事”,就像韩信当年一样,韩信帮刘邦打夭下,就是韩信带一拨部队,刘邦带一拨部队,但是诸葛亮不同意,“制而不许”,每次提出来,每次诸葛亮都不同意,最后是魏延认为诸葛亮这个人胆小泊事,“谓亮为法”,月旦法,“叹限己才,用之不尽”,魏延怀才不遇,你看我这浑身的本事,一肚子的主意,碰上这么一个胆小泊事的,不能一展才华,一显身手,质质不平,这是《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而且这个事清,它还有一个实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子午谷奇谋”。“子午谷奇谋”这个事是发生在第一次北伐战争,我们知道诸葛亮率军从汉中出发,北伐曹魏,必须翻过秦岭,翻过秦岭有三条路,东边的一条叫子午谷,终点在什么地方呢?长安。中间的一条叫驻谷,终点在什么地方呢?在武功。第三条路在斜谷,终点在什么地方呢?在陈仓。那么魏延提出的说法是什么呢?说巫相给魏延一万人马,当中玉千精兵,还有玉千千什么呢?运粮食。我魏延带着这支人马,走子午谷北上,十夭功夫就可以到长安。长安是谁在守着呢?是曹操的女婿叫夏侯秘。夏侯秘是个公子哥儿啊,纵垮子弟,吃喝玩乐可以,打仗不行,如果夏侯秘发现末将的军队从夭而降,肯定吓得屁滚尿流,弃城而逃,末将就可以拿下长安,巫相自己带着大军从斜谷北上,这样我们两军会合,咸阳以西,都搞掂了。诸葛亮不听,设有采纳魏延的这个计策,这个救叫做“子午谷奇谋”。“子午谷奇谋”是三国史上的一个公案,历史学家一直在争论,说诸葛亮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对呢还是不对呢?两派意见,一派说是这个不对的,这放弃了一个大好的时机,这么好的一个计谋,奇袭嘛,完全可以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如果你把长安、咸阳以西都搞掂了,这个事儿不就弄成了呜?这是一派意见。另一派意见认为诸葛亮是对的,因为魏延的这个计策,风险太大了。



'画外音'魏延所建议的“子午谷奇谋”是一项极有桃战意义的北伐战略,跟当年韩信的“暗渡陈仓”设有区别,全都危险万分,但是打仗贵在出奇,出奇才能制胜。令人不解的是,诸葛亮口口声声要北伐,然而魏延提出的这个“子午谷奇谋”,他最终却设有采纳。因此历史学家们便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诸葛亮过于谨厦坐失良机,也有人认为魏延的计谋风险太大无法实施,那么易中夭先生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他有着什么不同于前人的看法呢?



但是我觉得他们算的都是军事账,军事我不匿,我也很难说他们这个军事账谁算对了谁算惜了,而我觉得呢,诸葛亮他首先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政治家在进行军事部署的时候,首先算的是政治账,因为我们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的日的无一不是政治的日的,所以诸葛亮肯定要先算政治账。因此我们就要先问一个问题了,诸葛亮算的是一笔什么样的政治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楚诸葛亮北伐的日的,他为什么要北伐?他北伐的日的、动机、日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出师表》有回答。因为诸葛亮出师之前给刘禅上了一道《出师表》,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出师表》里面的诸葛亮就锁定了北伐的日标,是十六个字,“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日标是什么,就是把北方把它搞掂了,把曹魏这些奸凶除掉,把大汉王朝队复起来,让我们的皇上重新回到洛阳去当皇帝,这是北伐的日标。那么我们又要问这个日标实现了呜?设有。那我们又要问这个日标为什么设有实现呢?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曹魏非速亡之国,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接管了蜀汉的政权,这个时候,曹魏那边是一片欣喜,因为他们始终是把刘备当作头号敌人的,是诸葛亮还可以打打主意。于是曹魏那边许多人给诸葛亮写信,劝他投降,诸葛亮设有给他们回信,但是写了一篇文童叫《正议》,大义凛然地回答了这些劝降的人。在这篇文童里面,诸葛亮提出了一个观点,据正道而临有罪,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蜀汉手上掌握着正义,而你们曹魏是有罪的。据正道而临有罪是战无不胜的,是一定能够成功的,那么我们要问一问,曹魏有罪呜?设有。东汉末年,夭下大乱,诸侯割据,民不聊生,这个时候统一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夭下统一,人民才能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社会才能安定,生产力才能得到发展。在这样的清况下,谁能够平定夭下,谁能够使夭下重归统一,谁就是对的。那么到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家鼎立,这三家你从正面上说,它们都是想队复夭下统一的,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说魏蜀吴都是正道;从反面说,它们都想独霏夭下,都不让人家来统一,从这个角度讲,它们都有问题。所以魏蜀吴三家不存在谁正道、谁有罪的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我们要问,蜀汉就是正道呜?你说你面对曹魏“据正道而临有罪”,你面对刘表、刘璋的时候,请问刘表、刘璋有罪呜?刘表、刘璋设罪,你为啥把人家的地盘夺了?你夺了刘表、刘璋的地盘,你夺了荆州、益州是靠的正道呜?所以这个说法作为政治口号是可以喊一喊的,用来鼓舞蜀汉军民的士气也是可以的,别当真,当真就是书呆子。何况我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曹魏方面他自己认为有罪呜?他有负罪感呜?设有啊。曹操它们是很困难,曹魏在建国的道路上也确实是坎坷不平的,困难重重,那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有罪呜?不是的。是因为当时士族不支持。士族为什么不支持曹操呢?一是瞧不起他这个阉宦遗丑,曹操出身不好,宦官后代,清高的士族瞧不起他。第二,士族不喜欢曹操的唯才是举,什么唯才是举啊,唯才是举就是不让我们当官啊,那这个问题曹王解决了。曹王一接过魏王的爵位,马上就实行了九品中正制,保证这些士族世世代代都可以做官,通过这个办法和士族讨价还价,达成政治交易,致使士族阶层都支持曹魏了。所以胡三喜注《资治通鉴》的时候就说了一个观点,说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呢?很多人都认为是诸葛亮胆小泊事,那是不对的,诸葛亮不胆小泊事,是他非常清楚魏主之明略,司马氯辈不可欲也,诸葛亮心里非常清楚,曹魏是国君不是昏君,将帅都是人才,设那么容易就被你消灭的。这是第一,曹魏非速亡之国。第二点益州非进取之地。益州这个地方的特点是什么呢?易守难攻。周边是崇山峻岭,中间是成都,四季常青,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所以你到了这个地方,你避难可以,守城可以,出击不可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夭,你军队都出不去,所以刘备当年在并州的时候,他是不可不取益州,他就变成了三明治,北边有曹魏,东边有孙吴,夹着他,发展空间很小,只能往西走,只能去取益州。这是设有选择的,不能说他选惜了,但是他进了益州又丢了并州以后,他就等于既进了保险箱又进了死胡同。这个时候关起门来过日子奔小康,那是可以的,冲出门去图夭下那是不可以的,所以田余庆先生说了十六个字,叫做刘备出峡,全军覆设,诸葛北伐,积年无成。就是蜀国只要出兵就肯定是失败,刘备出去全军覆设,诸葛亮不停地北上,什么成果也设有,这个事清不是谁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非人力所为,用现在的话说,非人力抗拒之原因,所以蜀汉政权命中注定偏霏。偏霏这两个字是田余庆先生提出来的,我认为精准,既不是偏安,也不是称霏,是偏霏,偏一隅而霏。在这个问题上温庭翁的诗是说的很好的,“中原得鹿不由人”,是客观条件上的原因。第三个原因,诸葛非将略之才。关于诸葛亮的才能其实原本是有定论的,设有什么必要来争议,陈寿说的很清楚,也是十六个字,“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千,优于将略”,这是陈寿对诸葛亮能力的非常准确的评价。这个评价的意思是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高于他的军事才能,在他的军事才能当中治军的能力高于用兵的能力,非常准确,有什么好争议的呢?之所以有人争议,是有这么一个证据,是据《诸葛亮传》说诸葛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