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碑 一九四二-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惧怕他,不敢违反他的规定。史迪威一行人,包括他本人在内,从来没有吃过这种餐风露宿、爬高山、涉小河、钻密林、遭毒虫叮咬、受瘴气熏蒸,形如野人的苦生活,疲劳和痛苦乃至染病都是难免的事。但有史迪威这个榜样作用,大家也就一声不吭地忍耐着,咬牙坚持了。
行军途中梅里尔发病晕倒,史迪威就叫人砍伐竹子做临时担架,雇佣山上的拿戛人来抬着梅里尔走。5月12日,史迪威率部方到霍马林,派人四处寻找,却找不着他要布里尔顿向霍马林空投下来的物资。史迪威和大家都很失望,也很气愤。结果还是费尔德提出:“不能坐等,生气骂人都无济于事。只有自己动手上山去砍竹子砍树,请山里的土著来替我们扎成竹筏木排,由他们操作,快点渡到江那边去才好。”史迪威立即拍板,马上派给梅里尔抬担架的那几个拿戛人进山去找他们的同伴前来帮忙。同时由所有健壮官兵上山砍竹砍树。折腾了大半天,拿戛人果然找来了十四、五名同伴,便一齐动手制作木排竹筏,当夜就顺流而下来到数十公里外亲敦江西岸的唐都上岸。迎面就是那加山脉南面主峰海拔3344米的乌鲁山。这时天已大明,忽然间大雨倾盆而下,淋得大家连眼都睁不开,他们努力挣扎着向前挪步。突然迎面来了2位英国军官,1个名叫唐纳德少校,另1位叫贝克上尉,他二人向大伙打听他们这支队伍是不是“史迪威将军的卫队”。多恩一听就大笑起来,他喊着说:“天呀!你们是那里钻出来的?是来接史迪威将军的吗?”随即用手一指并说:“这就是史迪威将军,”同时朝史迪威大声喊着:“将军!英军来接您了。”此时史迪威正在队伍里背着背包,披着雨衣,手里执着手杖,低着头注视着地面,艰难地一步一步向前走来。忽然听见有人喊他,这才止步抬头向前看,因他本来就高度近视,这会眼镜上沾满了雨水和汗水,更加模糊不清,等他取下眼镜擦干雨水汗水,这才看清是多恩领着2个英国军官站在他面前,举手向他敬礼,他也举手还礼,并问:“发生了什么事呀!”多恩有些忘情地说:“将军,真是喜从天降,我们绝处逢生了!哈哈!”他即向史迪威介绍唐纳德少校和贝克上尉。
唐纳德对史迪威说:“我带的这批人在唐都从昨天等到现在,终于接到您了。我在前面山坳里搭起临时帐篷,准备有酒和饮料、香烟、糖果,还有面包和烤猪肉,请大伙都进去避避雨,吃饱喝足了再走。我还为将军准备了10匹乘马和10匹驮马,将军您和有病的官兵骑马前行,重的行李和帐篷就用马来驮。过了这座高山在山那边有处几百户人家的村庄,住的是那加族农民,我选定几户富庶人的家庭给将军和军官们住宿,其余的人住到仓房里休息,天黑前我们能够到达那里。”他说完就领着史迪威和大伙儿来到帐篷里休息,史迪威这一行一早饥肠辘辘了,他们一看见这些食物、饮料都喜形于色,史迪威便叫多恩、琼斯、费尔德分给每人一份食用。当日他们休息了1个多小时,吃饱喝足后又继续冒雨上路,一行人在黄昏前爬过了大山,来到这个那加族人的村庄宿营,从此算是脱离了苦海。 。 想看书来
不甘失败(5)
在唐纳德少校的精心安排下,史迪威一行于20日到达英帕尔。他拜会了英国印度东方军团司令欧文当面致谢,并受到盛情款待。史迪威只让随行人员在此休息一天,把淋湿的行李服装晒干后,又赶着前往廷苏吉亚会见第10航空队司令布里尔顿,要他派飞机到缅北去搜索中国军队的踪迹,发现后立即向他们投送通信袋或无线电台,告知使用及联络方法,以便同滞留在缅甸北部高山密林里的中国军队取得联络,向他们空投给养和药物,并设法接应他们前来印度。史迪威向布里尔顿交代完任务后,即召见手下从缅北瑞波坐飞机到印度来的先遣人员,听取他们的汇报。24日,史迪威来到汀江同韦维尔、亚历山大、罗卓英、俞飞鹏和布里尔顿等商议后初步决定:
(1)、天天派飞机分途划分地段到缅北搜索范围为迈立开江以西、伊洛瓦底江以北、亲敦江以东、乌龙江和大奈河沿岸、因道歧湖周边,重点在明京山脉之中。要划区分片地仔细搜寻,一经发现中国军队行踪立即向其投掷通信袋或无线电台,并告知使用和联络方法,然后依约定向其空投食物和急救药,并引导其走出山区向亲敦江沿岸前进。
(2)、暂在列多附近为中国军队搭建临时兵营、建立供应机构和治疗伤患的医院,对来印中国军队,暂时仍按英军在缅甸向中国军队的供给标准提供补给食物、药物、服装、印币、交通、通信工具及军邮服务。
(3)、入印一切中国军队官兵由罗长官统一管理,作为英国的盟军受到礼遇。
(4)、入印中国军队的全部后勤供应由英军指定专门机构保证供给。结算方法后议。
散会后,史迪威当天就飞赴新德里。随即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他在一群各国记者面前说:缅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盟军未能在缅甸取得制空权。他接着心情沉重,但态度坚定地宣称:“尽管我们挨了一顿狠揍,从缅甸逃出来,这是个奇耻大辱。我认为我们应该找出原因,然后打回去,收复缅甸。”
史迪威紧接着集中时间和精力,同梅里尔等人日以继夜地研究策划他的收复缅甸计划大纲。5月25日,史迪威在给美国陆军部的电报中指出:我坚信中国在战略上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因此,我认为美国不向这一战区派遣作战部队是犯了个严重错误。但是,史迪威却未能说服马歇尔。美国军方除了把在印度的美国第10航空队重新划归史迪威指挥外[笔者注:原来第10航空队曾用于支援英国的北非战争],却没有另外向史迪威的中缅印战区增派过一兵一卒。美国军方高层的行为全史迪威十分气愤,却又无可奈何。同时也促使史迪威明白只有自力更生,更加坚决从速地在印度建立训练基地,用美国运到印度给中国的援华物资,在印度就地训练并装备10万中国军队,以期收复缅甸。
5月27日,史迪威完成了这项《举行反攻收复全缅,重开中国国际通道的计划》。简称“收复缅甸计划。”正在这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Jont
Chiefs
of
staff)基于对日作战的迫切需要,制订了题为《使中国继续作战》的行动计划。其目的在于支持中国继续对日作战,直到取得最后的全面胜利。因而,他们也认为必须从速收复缅甸,打开通往中国的陆上通道,把中国急需的作战物资,沿印度到昆明的“驼峰”航线和亟待打通的陆上中印公路,迅速安全地运到中国。计划用这些美国军械装备训练一支卓有战斗效能的中国军队,预计分三期实施,共完成90个师的训练和更新装备的工作,以便从中国对日本发动战略大反攻,进而以中国为基地对日本本土发动决定性的进攻。因此,发动反攻,收复缅甸就成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中缅印战区最急迫的作战目标。而史迪威5月27日所制订的收复缅甸作战计划,较之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所制订的《使中国继续作战》计划,则更为具体详实。
史迪威带着他这份期望值极高的作战计划,兴冲冲地于5月29日在多恩、梅里尔、狄克杨陪同下由印度东部迪布鲁克机场飞往昆明。住在位于昆明西部黄土坡的盟军招待所[笔者注:原为云南省农机学校],会见了昆明防守司令兼54军军长黄维,并从黄维那里把我要去,继续当任他的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随其一道飞赴重庆,住在嘉陵新村。他则等待着蒋介石召见,面商收复缅甸和训练驻印中国军队的问题。
6月6日,史迪威派埃夫列上校、梅里尔少校和我一道由重庆飞赴昆明,再转机回印度,叫我们2人前往温盖特那里认真考察,学习温盖特的远程突击战。因为史迪威也想在缅北反攻中运用此种战法。与此同时,史迪威也切盼着在缅北招募各族山民土著建立一支类似温盖特的“克钦突击队”,并加以训练,使之能活跃在缅北敌后,侦察敌情,营救“驼峰”空运失事飞行员,并破坏缅北敌人的交通通讯和后勤设施,争取缅人反日抗日。
。 想看书来
史迪威收复缅甸计划出台(1)
4月上旬,当蒋介石否决了《杜聿明意见具申》和《甘丽初建议》之时,史迪威收复缅甸的计划随即完成计划大纲,于4月14日派参谋长格鲁伯赴渝向蒋介石面呈。蒋介石考虑再三并与何应钦等人仔细研究后,于4月29日表示,对此项计划大纲原则上予以同意。不过此项计划的实施过程,却是历尽波折、屡议屡挫、延展年余,最终被弃,我在此就有关细节问题评述如下:
史迪威撤到印度后,先后在印度东部的汀江和新德里同印度英军总司令韦维尔,初步商谈了在印度训练中国军队和收复缅甸的问题。韦维尔则列举出印度面临的重重困难,对史迪威提出的问题既不正面拒绝,也未表示认可,而是绕着弯子说了一通不着边际、模棱两可、吞吞吐吐的意见,直到最后他才嚅嚅嗫嗫地表示“他也要打回缅甸去”。
5月27日,史迪威经过夜以继日地反复谋划,他的《收复缅甸计划》终于最后定案了。其主要内容是:
(1)、在印度完成中国2个军6个师及4个重炮团、3个工兵团、3个战车团、3个汽车团、1个通信团、1个骡马辎重团、2个伞兵团的重新装备和训练工作;同时在云南完成中国10个军30个师的重新装备和训练工作,以为反攻缅甸的基础。
(2)、由英国3个师、美军1个师、中国驻印军2个师组成联合兵团,从印度东部曼尼普尔(Manpur)的英帕尔出发,渡过亲敦江,攻取曼德勒,确保予以占领。
(3)、由中国20个师组建远征兵团,从滇西强渡怒江,直取腊戍。然后兵分两路,编成2个纵队,一路西进,一路南下。其西进纵队沿铁路向西进攻,夺取乔梅、梅苗后直指曼德勒,与联合兵团在曼德勒胜利会师后,再联手联合兵团及远征兵团的西进纵队,编成西线兵团和中央兵团,从曼德勒出发,分别沿伊洛瓦底江和曼德勒至仰光铁路线南下,会攻仰光。远征兵团的南下纵队应于西进纵队向曼德勒发动进攻的同时,自腊戍出击,迅速攻占雷列姆、东枝、乐可等要地,然后紧密配合中央兵团和西线兵团会攻仰光的作战行动,穿过毛奇矿区(Mowchi
Minearea),分别沿西当河东岸和萨尔温江西岸,向毛淡棉和莫克贝林进行远程突袭,确保占领各地后,应乘势袭占耶城(Ye
City)、三塔山口(Three
tower
pass)、土瓦(Dawei)以及高加力、密亚华迪(Myawadi)等泰缅边境要地,并需加紧入泰的作战准备。
(4)、当新编成的中央、西线两兵团开始由曼德勒南下,会攻仰光时,英国的海军和空军应迅速攻占安达曼群岛(Andaman
Islands),确实控制该海域和孟加拉湾(Bay
of
Bengal),并需密切配合中央、西线两兵团会攻仰光的作战行动,适时对仰光进行两栖登陆和空降作战,以期确保占领仰光,实现完全收复全缅甸和安达曼德海域,重新恢复仰光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