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推背图中的历史 >

第13部分

推背图中的历史-第13部分

小说: 推背图中的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水竭,雀高飞, 
  飞来飞去何所止, 
  高山不及城郭低。 
  这一象里有郭有雀,正暗合了大将郭威的名字。郭威的脖颈上刺着一只家雀,所以时人又称之为郭雀儿。 
  明白了,这一象所说的人物,就是郭雀儿郭威。 
  那么为什么要说郭威只是一个过渡型的人物呢? 
  无他,郭威有一个侄子,叫柴荣。 
  柴荣有一个铁哥们,叫赵匡胤。 
  现在明白了吧? 
  无缘无故的,自己满门被杀,郭威怒不可遏,率兵而来。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李太后怒火攻心,破口大骂刘承祐,这时候刘承祐才好像有点弄明白过来自己这些天都干了什么事,心里也是悔之不迭。李太后正在考虑这事怎么调解,要怎么赔罪才能消得了郭威心中的怒气,不承想刘承祐身边有几个小玩闹,用力拍胸跺脚:我靠,郭威算个卵子?圣上少要担惊,休要害怕,待我提枪上马,取他的项上人头来报。 
  刘承祐最爱听这话,闻言大喜,立即大开城门,让那几个小玩闹引军出城,大战郭威。刘承祐年轻贪玩,说什么也要跟着去两军阵前玩,李太后苦苦相劝,也劝不住,就这样,不懂事的小皇帝带着瞎胡闹的臣子们,与身经百战的郭威对峙于都城之下。 
  仗打得一点悬念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悬念。 
  双方一交火,小玩闹们嘻嘻哈哈冲进郭威阵营,左砍右杀,忽然发现对方也在砍杀自己,顿时大诧。皆因这些小玩闹都是跟着皇帝混的,以前他们砍别人的时候,压根就没人敢还手,所以他们一直以为天下人都是不会还手的,现在居然还有还手的人,这实在是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了。好汉不吃眼前亏,眼见情势不妙,小玩闹们撒腿就逃,跑得飞快,连能征惯战的猛将都追不上他们。 
  刘承祐也拼了小命地往前跑,估计跑什么他还不太清楚,正在糊涂之间,后背被一刀戮过,小皇帝惊叫一声,连伤带吓,坠马身亡,时年二十岁整。 
  那么是何人杀了这个不懂事的小皇帝地呢?不是别人,正是小皇帝的亲信郭允明。然则郭允明既然是小皇帝的亲信,又为什么要下手杀他呢?莫非他是想拿着刘承祐的脑袋去郭威那里请功? 
  错! 
  郭允明杀刘承祐的理由只有一个,他看花了眼,以为皇帝是郭威的部将,所以下刀极是凶狠。 
  亲手杀死了小皇帝,郭允明又悔又气又急,一抹脖子,自己也陪刘承祐去了。 
  这时候郭威才引军入城,参见李太后,伏地请恕误杀刘承祐之罪,到了这地步李太后还能说什么?就这样,郭威杀了李太后的儿子,就拿自己当儿子赔给了李太后,认她做母亲,以儿子的身份侍奉她,尊为“昭圣皇太后”。 
  百个雀儿水上飞,九十九个过山西。惟有一个踏破足,高栖独自理毛衣。 
  这一象还没完,事态继续向前推进。 
  就在不久的将来,将有一场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要发生,但很少有人知道,赵匡胤在上演“陈桥兵变”这一幕的时候,手里是有着一个完整的台本的。而且,赵匡胤还亲自参加过前期的预演。 
  预演的主角不是赵匡胤,而是郭威郭雀儿。 
  话说郭威请李太后临朝听政,并商量迎立刘知远的侄子刘赟做皇帝。这边刘赟做皇帝的决议刚刚出来,忽闻前线奏报:契丹寇边。 
  当此危难之时,郭威立即向刘赟和李太后辞行,率兵去保家卫国。大军行至澶州,众军突然止步不前,而且大声地喧哗起来,郭威惊问:何事喧闹,声音未落,就见赵匡胤、柴荣等人冲将出来,将一面黄旗撕裂,披在郭威身上,然后转向众军,高呼道:兄弟们啊,我等攻陷京师,如今再奉刘氏为主,那我们留在京师的家眷还能有活路吗?兄弟们,我提议:咱们就奉将军为主了,大家说好不好? 
  众军齐声唱道:好。 
  赵匡胤:再来一个要不要? 
  众军:要! 
  这时候郭威急忙从身上往下扒黄袍:这是干啥呀,我靠,你们这是干啥呀,我郭威啥人啊,怎么可能这么干呢,兄弟们你们听我说……刘赟那小子你们派谁去对付他了?这事得赶快。 
  可怜刘赟这个倒霉蛋啊,他接到让自己做皇帝的消息,喜不自胜地快马加鞭,昼夜兼程地赶往皇都,想快点过一过瘾,这才刚刚走到半路上,就遇到郭威的人马,惨遭劫杀。 
  不得已啊,真是不得已。 
  郭威就这么做了皇帝。 
  后汉的残余人马逃得远远的,又停下脚来,再建了一个国家北汉。这时候郭威已经死掉了。这一象好像还没有完结,可是如果继续下去的话,下一象就没地方摆了,真是让人闹不懂。 
  不明白那一百只家雀是哪儿飞来的,但也没工夫弄明白它了,这边世宗柴荣已经开始东征西讨了。 
  所以只能到此结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五代十国的预言(1)
第十四象五代十国的预言  象十四丁丑离下兑上革
  谶曰: 
  石榴漫放花, 
  李树得根芽, 
  枯木逢春只一瞬, 
  让他天水自荣华。  
  颂曰: 
  金木水火土已终, 
  十三童子五王公。 
  英明重见太平日, 
  五十叁参运不通。
  第十四象五代十国的预言
  现在我们有八成的把握可以确定,这个《推背图》应该是成书于宋朝立国初年,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呢?很简单,因为推背图里涉及到五代十国的内容太多了,而这个时代在中国的历史上偏偏又不是那么的重要,重要得过盛唐吗?重要得过北宋吗? 
  但再不重要,五代十国也是我们的历史,而且是一部非常有教益的历史。 
  在这一象中,对五代十国的全部进程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了: 
  五代的时间跨距——五十三年。 
  五代中称王称霸的老大们——共八个姓氏,十三个国家。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终结者”,老天爷交给他的使命就是来打扫残局的,但出于人之常情,他本人非常有兴趣再玩两盘。为此,他特意找到了一个神秘的人物:陈抟老祖,让陈老头替自己算一算,自己还有多少年好活。 
  陈抟老祖掐指一算,曰:我靠,你还能活蹦乱跳三十年。 
  柴荣大喜,说,那我真是太幸福了,我可以用十年的时间扫平天下,十年的时间治理天下,十年的时间享太平。 
  陈抟老祖说:没错,那你快去干活吧。 
  柴荣就幸福地跑去干活。但是历史却证明,陈抟老祖是个大骗子,骗死人不偿命,柴荣才不过活了七年,连残局都没打扫干净,就被罚下场了。 
  柴荣替赵匡胤搞定了后汉,对了,还有北汉。 
  柴荣攻打北汉的时候,让冯道好一番阴损,要不说这个冯老头本事大呢,他一眼就看出来柴荣不过是替人家老赵家打工,干得好吃力不说,还费力不讨好。 
  不过在柴荣征讨北汉的时候,倒有一匹马脱颖而出,荣获“自在大将军”的光荣称号。这匹马是北汉国主刘崇的座下爱骑,幸亏了这匹特别能跑的战马,让周世宗拼了老命也没能追上他。经此一役,刘崇已经不打算再跟周世宗玩了,但宝马良驹功不可没,赐草料,加封自在将军——以后谁也不许骑了。 
  摆平了后汉,接下来是最让人恼火的契丹,幸好天助周世宗,其时契丹正值穆宗耶律璟当班,这就解除了边关之患。 
  何以耶律璟当班,周世宗就高枕无忧了呢? 
  无他,耶律璟睡着了。 
  说来这事也怪,耶律璟这人并不爱干活,可是他偏偏从表兄弟耶律阮手中夺得朝政,这个耶律阮的皇位是从耶律德光处得来的,来来去去,都是他们耶律家里的私事,没人管。所以耶律璟拿到权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睡觉。 
  耶律璟的觉睡得极有特点,基本上是逮床就睡,睡着了谁也甭想叫醒他,他从白天睡到晚上,晚上醒来一看天已经黑了,那就接着睡,搞得大臣们天天听他打呼噜,实在是没咒可念。 
  耶律璟就这么睡下去,当然没工夫找中原地区的麻烦了,于是周世宗就去欺负后蜀,几个月的工夫就把活干完了。 
  接下来的是南唐。 
  这可是块硬骨头,周世宗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对付南唐,给周世宗制造麻烦的是一个叫刘仁瞻的兄弟,这位兄弟有狠劲,占住寿州与后周的军队分庭抗礼,双方展开拉锯战,你来我去没完没了。周世宗打得不亦乐乎,赵匡胤却急了,心想照老柴这么玩下去,那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啊? 
  一生气,赵匡胤就越过寿州,奔袭滁州的清流关。清流关守将皇甫晖、姚凤哥俩出城迎战,指着赵匡胤的鼻子叫骂:我靠,就你这样的,有种你过来让人砍一刀试试。赵匡胤回答道:我靠,我过来了,有种你砍我一刀试试。说着话,一刀就向皇甫晖哥俩砍了过去。 
  皇甫晖和姚凤当时有些头晕,心想这个姓赵的怎么跑得这么快啊,仔细眨眼再瞧瞧,才弄清楚赵匡胤是趁他们列队迎战的时候,带着军队从后面绕了过来。这下子可把皇甫晖和姚凤气坏了,心想这个姓赵的真是赖皮啊,哪有这么一个玩法的?要是都像他这么玩,那别人还怎么混? 
  生气归生气,但逃跑却是当前最要紧的事情。皇甫晖和姚凤撒腿就向城里跑,赵匡胤尾随其后,紧追不舍,一直追进城里,把皇甫晖打了个乌眼青,姚凤也没能跑掉,哥俩全都被逮了起来。 
  这仗打得蛮好。 
  南唐已行将陷落。 
  但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忘了周世祖郭威是怎么登基的吗?早年郭威纵乱兵入城,放手让大家乱抢乱杀,等惹出麻烦来,再也没有了回头路,郭威再带着他们改朝换代,大家就会欢呼雀跃。不这样搞的话,谁跟着干活? 
  同样的事情又在南唐的淮南地区发生了。 
  可怜南唐的老百姓哪知道这些花花肠子?当地百姓见大兵入境,立即杀猪宰羊,赶来慰问。不太明白这些老百姓慰问的目的,人家是在拿你当猎物争夺,谁见过猎物热烈欢迎猎人的?这些老百姓莫非是脑子有毛病? 
  后周的军队决定替南唐的老百姓们清醒清醒大脑。 
  抢劫! 
  烧杀! 
  兄弟们放手搞了起来,快活啊,追得老百姓鬼哭狼嚎,满街乱窜。 
  淮南的老百姓们总算明白过来了,感情我为鱼肉啊,那就不慰问了,搬到山林湖泊之中去住吧。 
  筑山为寨,折纸为衣,是为白甲军。 
  气数将尽的南唐忽然多出这么一支自发的白甲军来,军事形势立即倒转,搞得柴进郁闷不已,只好收兵,打道回府。 
  回去歇过气来,柴荣又杀了回来,赶巧这回寿州的名将刘仁瞻正身患重病,病得人事不省,他的部将们一看这情形,就抬了刘仁瞻出来投降,等几天后刘仁瞻清醒过来,睁眼就看到柴荣那张慈祥而亲切的笑脸。 
  刘仁瞻当场郁闷而死。 
  南唐割地求和。 
  收复宁州。 
  收复益津关。 
  收复瓦桥关。 
  四十二天之内,兵不刃血,后周收复了三州十七县的土地。 
  周世宗雄心勃勃,撸胳膊挽袖子,驱动大军进逼幽州。 
  这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任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