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首部军史-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兵种。许光达任司令员,聂鹤亭任副司令员,向仲华任副政治委员,张文舟任参谋长。1951年7月16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编有司令部、技术部、干部管理处;26日,组建后勤部;11月,组建政治部。在1950年9月1日装甲兵司令部成立的同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坦克学校———第一坦克学校在北京成立。朱德总司令为该校题词:“努力学习,建立强大的人民坦克部队,反对美帝侵略,巩固国防。”
军委装甲兵领导机构组建后,即着手军区装甲兵领导机构和部队的组建。1950年11月17日,在徐州组建了华东军区摩托装甲兵领导机构;同年12月31日,在长春组建了东北军区摩托装甲兵领导机构;1951年9月15日,又在北京南口组建了华北军区装甲兵领导机构。华东军区装甲兵领导机构,是以原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坦克2师及华东军区部分干部合编组建的,何克希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锋任副司令员,刘毓标任副政治委员,谢锐任参谋长。东北军区装甲兵是由东北军区司令部、东北军政学校及装甲兵部队抽调的人员组建,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兼任司令员,军区副政治委员周桓兼任政治委员,赵杰任副司令员,钟人仿任副政治委员,石敬平任参谋长,余孝礼任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装甲兵由华北军区和解放军装甲兵机关及第20兵团、原平原省军区、第10、第12、第16军及坦克第26师等单位的机构和人员组成,由黄鹄显任司令员,王英高任副政治委员,马骥任参谋长。1951年,各军区装甲兵领导机关统一编为司令部、政治部、技术部和干部管理部。根据中央军委决定,1954年至1960年,先后组建4个军区装甲兵(部、处)。1954年5月7日成立中南军区装甲兵部。1955年11月7日,以华东军区装甲兵的部队干部为基础,组建了南京军区装甲兵,由宋文任副司令员,张文碧任政治委员。1958年9月27日,以志愿军坦克指挥所为基础组成武汉军区司令部装甲兵处。军区装甲兵领导机构以后进行了多次调整变动。实践证明,建立军委和军区两级装甲兵领导机关,对于全军装甲兵部队实施统一领导,完成组建扩建部队、战备训练或技术保障任务,加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军委装甲兵领导机关进行了多次整编调整变动。1958年3月,装甲兵领导机关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装甲兵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技术部、干部管理部。1959年5月,装甲兵干部部归政治部建制。1961年10月增设后勤部。1965年12月,撤销技术部,将其业务工作归后勤部。1978年6月,后勤部改称后勤技术部。1982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将解放军装甲兵领导机关缩编为总参谋部装甲兵部,作为总参谋部管理装甲兵军事工作的业务部门。
装甲兵部队的组建发展。1950年8月,中央军委根据许光达的建议,决定将全军坦克部队改编为3个坦克旅。同年12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又将3个坦克旅整编为3个坦克师。为了适应抗美援朝作战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1951年起装甲兵部队规模逐渐扩大。至1954年4月,编组为坦克师、机械化师、独立坦克团和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基本形成了直属统帅部和军区建制的独立坦克部队和军以下部队建制的队属坦克部队并存的体制。到1955年,全军组建了3个坦克师、1个机械化师、6个独立坦克团、47个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4个独立自行火炮营。1961年7月以后,为了加强海防和边防,在部分守备师组建了坦克团。1962年起,将独立坦克部队按装备性质整编为中型坦克团、重型坦克团、轻型坦克团、重型自行火炮团、水陆坦克团。将步兵师属坦克自行火炮团改为坦克团。1967年至1969年,将大部分步兵师属坦克团集中编为坦克师或独立坦克团,形成以独立坦克部队为主的体制。到1965年,装甲兵编为13个坦克师、19个独立坦克团、7个步兵师属坦克团。充实装备后的坦克师,编中型坦克×××辆、坦克团编坦克××辆,坦克的数量达到发达国家军队中等规模的师、团水平。但坦克师的装甲步兵和炮兵少,通信、侦察、工程、后勤和技术保障力量不足,满足不了步坦协同作战的要求,其独立作战能力受到一定限制。1976年,为了加强陆军军的合同训练,提高其作战能力,将独立坦克团改归陆军军建制,装甲兵又恢复了独立坦克部队和队属坦克部队并存的体制。1978年以后,坦克部队的合成建设步伐加快,装甲化、自行化程度逐步提高,干部、乘员的结构更为合理,机动作战理论得到发展。坦克师的步兵、炮兵、坦克兵的编配比例趋于协调,作战能力有了较大提高。1985年5月后,将坦克师和坦克旅编入陆军集团军,装甲兵部队改为单一的队属坦克部队体制。坦克部队经过体制改革,合成程度提高,合成训练加强,训练手段也逐步实现了电教化、模拟化以及微机管理;装备科研已进入第三代新装备攻关;技术保障体系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装甲兵部队的突击能力,机动能力和整体作战水平都有较大提高。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五、铁甲劲旅……装甲兵(2)
装甲兵先后任司令员的有:许光达、陈宏、黄新廷,先后任政治委员的有:向仲华、黄志勇、姚国民、莫文骅、钟汉华。
六、战争先行官……工程兵(1)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是担负工程保障任务的兵种,现代战争中的先行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包括工兵、舟桥、建筑、伪装、野战给水工程、工程维护等部队。
工程兵部队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时,工兵部队已发展到8个工兵团、两所工兵学校,军、师、团大都分别建立了工兵营、连、排。新中国成立后,即进行军兵种建设,为了对全军的工兵实施统一领导,中央军委组建解放军工兵领率机关。1950年12月25日,以中南军区工兵司令部部分人员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领导机关。从此,人民工程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李迎希任副司令员。1951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司令部正式成立。1951年3月1日,唐哲明任参谋长。3月15日,朱德总司令为工兵学校开学典礼题词:“为培养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工兵干部,建立新中国的强大国防军而奋斗。”1952年9月18日,陈士榘任司令员。1952年11月中央军委成立军事建筑部,陈士榘兼任部长。军事建筑部主要负责全国国防工程建设的组织计划工作和技术指导,并直接负责某些重点工程的勘察设计、组织施工以及检查、验收等工作。1950年至1953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共组织了17个工兵团和25个步兵军所属工兵分队入朝参战。1955年8月国防部通知,工兵领导机关改称工程兵领导机关。1956年2月24日,军委军事建筑部改称国防工程建筑部,归工程兵建制。此时,工程兵领导机关设有司令部、国防工程建筑部、干部部、器材部、政委办公室(后改为政治部)。1957年8月精简机构时,撤销了国防工程建筑部,将司令部技术处扩编为工程兵科学研究会。调整后的工程兵领导机关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1958年7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定改变某些组织体制后,干部部并入政治部)、器材部、科学研究会(1959年改为科学研究部)、财务处。
在组建中央军委工程兵领导机构的同时,还组建了各军区的工程兵领导机构。1950年2月3日,中南军区将第四野战军工兵指挥所与湖北军区独立第4师师部合并,组成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工兵司令部,唐哲明任司令员,李福尧任政治委员。3月14日,西南军区以特种兵纵队所属的工兵第2团、7团和暂编工兵第8团与第18兵团的工兵合并,组成工兵纵队。4月16日,工兵纵队领导机关改为西南军区工兵司令部,谭善和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2月15日,华东军区以特种兵纵队工兵第3团与特科学校工兵大队的基础,组成华东军区工兵指挥部兼工兵学校,谢忠良任主任兼校长。1951年2月,中央军委决定,为加强工兵建设,加速培养工兵干部,各大军区及各兵团(在朝鲜的志愿军)、军、师司令部增设工兵主任,团司令部设工兵参谋。3月1日,中央军委鉴于各大军区缺乏工兵干部的情况,决定除中南军区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工兵指挥所及西南军区支援进军西藏的工兵司令部外,其他军区均暂设工兵主任及参谋数人,不设工兵司令部。据此,3月8日,中南军区工兵司令部整编为工兵处。1952年2月,东北军区建立工兵指挥部。7月,中央军委决定东北军区工兵指挥部兼志愿军工兵指挥部,谭善和任司令员,机关主要力量移至朝鲜,领导在朝各工兵团的军政工作。同年5月29日,华北军区组建工兵处。9月1日,华东军区工兵指挥部与工兵学校分建成立军区工兵处。9月19日,西南军区工兵司令部整编为工兵处。1953年3月19日,西北军区成立工兵处。至此,各军区都建立健全了工兵领导机关。1954年各军区将工兵处与工程指挥部合并。3月10日,华北军区将国防工事建筑指挥部与工兵处合并组成华北军区工兵兵部,杜文达任主任,廖鼎琳任政治委员。5月8日,华东军区将工兵处与上海国防建筑工程指挥部合并,组成华东军区工程兵部,曾旭清任主任,梁辑卿任政治委员。7月,东北军区以国防工程建设指挥部为基础,组成东北军区工程兵部,王良太任主任,季铁中任政治委员。8月,中南军区将国防工程建筑处与工兵处合并,组成中南军区工程兵部,廖种符任主任,李士才任政治委员。1955年2月11日,国务院决定将全国6个大军区改划为12个大军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军区工程兵部分别为沈阳、北京、南京、广州军区工程兵部,增设济南军区工程兵部,杨介人任主任,李建良任政治委员;武汉、成都、昆明、兰州、新疆、西藏、内蒙古军区设工兵处(或工兵主任)。8月10日,国防部做出《关于各总部、各军区兵种机构名称的规定》,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军区工程兵部改称工程兵司令部,其他军区工兵处改称工程兵处。1956年7月1日福州军区成立工程兵司令部,谢忠良任主任,邱勇前任政治委员。1958年8月22日,国防部决定将沈阳、北京、济南、南京、福州、广州军区工程兵司令部改称军区工程兵机关。军区工程兵机关归军区建制领导,既是军区统一领导下的业务部门,又是军区直属工程兵部队的领导机关。在业务上接受军区工程兵的指导。以后,军区工程兵领导机关进行了多次调整变动。
60年代以后,军委工程兵领导机关进行了多次调整。1960年11月将工程兵器材部并入后勤部,科学研究部与国防工程设计院合并,称科研设计院。又将特种工程指挥部改为工程部,并入解放军工程兵机关。1965年7月,根据中央军委精简机关的要求,将工程部撤销,有关任务合并到工程兵司令部和科研设计院。调整后的工程兵机关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1969年后,工程兵领导机关又进行过多次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