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下 >

第46部分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下-第46部分

小说: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大人开门见山,奔着张居正就去了: 
    “你何苦做这件事情?” 
    这句话就有点伤自尊了,张居正立刻反驳: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你认为是我安排的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杨博终究还是说了句实诚话,“但只有你,才能解决这件事。 ” 
    张居正沉默了,他明白,杨博是对的,高拱的生死只在自己的手中。 
    于是在送走了杨博之后,他决定用一个特殊的方法做出抉择——求签。 
    良久跪拜之后,张居正在庙里拿到了属于他的那一支签,当他看到上面内容的那一刻,

便当即下定了决心。     据说在那支签上,只刻着八个字——所求不善,何必祷神!     但事情已经出了,收手也不可能了,于是他决定不参与其中,让冯保自己去审,并特意
指定锦衣卫都督朱希孝一同会审。     事实证明,这个安排充分体现了张居正卓越的政治天才,却苦了他的朋友冯保,因为很
快,这位冯太监就将成为中国司法史上的著名笑柄。 '1115'    万历元年(1573)正月二十九日,对王大臣的审讯正式开始,一场笑话也即将揭幕。     案件的主审官,是东厂管事太监冯保和锦衣卫都督朱希孝,这二位应该算是大明王朝的
两大邪恶特务头子,可不巧的是,那位朱都督偏偏就是个好人。     这位朱兄来头很大,他的祖上,就是跟随永乐大帝朱棣打天下,几十个人就敢追几千人的超级名将朱能,到他这辈,虽说打仗是不大行了,但这个人品行不错,也还算个好人,觉得冯保干得不地道,打算拉高拱一把。     所以在审问以前,他仔细看了讯问笔录,惊奇地发现,王大臣的第一次口供与第二次口供有很多细节不对,明显经过涂改,但更让他惊奇的是,这样两份漏洞百出的笔录,卷尾处得出的结论竟然是证据确凿。     于是他当即找来了当场负责审问的两个千户,拿着笔录笑着对他们说:这样的笔录,你
们竟然也敢写上证据确凿? 
    那两名千户却丝毫不慌,只说了一句话,就让朱大人笑不出来了:     “原文本是没有的,那几个字,是张阁老(张居正)加上去的。 ”     朱希孝当即大惊失色,因为根据惯例,东厂的案卷笔录非经皇帝许可,不得向外人泄露,
如若自行篡改,就是必死之罪!     张居正虽然牛,但牛到这么无法无天,也实在有点耸人听闻。     所以在正式审问之前,朱希孝十分紧张,冯保和他一起主审,张居正是后台,如此看来,
高拱这条命十有八九要下课了。     然而当审讯开始后,朱希孝才发现自己错了,错得十分搞笑。     明代的人审案,具体形式和今天差不多,原告被告往堂上一站(当年要跪),有钱请律师
的,律师也要到场(当年叫讼师),然后你来我往,展开辩论,基本上全国都一样。     只有两个地方不一样,一个是锦衣卫,另一个是东厂。因为他们是特务机关,为显示实力,开审前,无论犯人是谁,全都有个特殊招待——打板子。     这顿板子,行话叫做杀威棍,历史十分悠久,管你贵族乞丐,有罪没罪,先打一顿再说,
这叫规矩。     事情坏就坏在这个规矩上。 '1116'    案台上朱大臣还没想出对策,下面的王大臣却不干了,这人脑筋虽有点迟钝,但一看见
衙役卷袖子抄家伙,也还明白自己就要挨打了,于是说时迟那时快,他对着堂上突然大喊一声:     “说好了给我官做,怎么又要打我! ”     这句话很有趣,朱希孝马上反应过来,知道好戏就要开场,也不说话,转头就看冯保。     冯太监明显是被喊懵了,但毕竟是多年的老油条,很快做出了回应,对着王大臣大吼道:    “是谁指使你来行刺的!?”     话讲到这里,识趣的应该开始说台词了,偏偏这位王大臣非但不识趣,还突然变成了王大胆,用同样的语调对着冯保喝道: 
    “不就是你指使我的吗;你怎么不知道?干嘛还要问我?” 
    朱希孝十分辛苦,因为他用了很大的力气,才憋住自己,没有笑出声,而他现在唯一感兴趣的,是冯保大人怎么收这个场。     自打从政以来,冯保还没有遇到过这么尴尬的事情,事已至此,演戏也得演到底了,于是他再次大吼:     “你昨天说是高阁老指使你来的,为什么今天不说!?”     王大臣却突然恢复了平静,用一句更狠的话让冯保又跳了起来:     “这都是你让我说的,我哪里认识什么高阁老?”     丢脸了,彻底丢脸了,这句话一出来,连堂上的衙役都憋不住了,审案竟然审到这个份上,冯保寻死的心都有了。     关键时刻,还是朱大臣够意思,眼看搞下去冯太监就得去跳河,他也大喝一声:     “混蛋,竟敢胡说八道,诬陷审官,给我拖下去! ”     这位兄弟还真是个好人,回头又笑着对冯保说了一句:     “冯公公,你不用理他,我相信你。 ”     我相信,当冯公公听到这句话时,应该不会感到欣慰。     闹到这个份上,高拱是整不垮了,自己倒有被搞掉的可能,为免继续出丑,冯保下令处死了王大臣,此事就此不了了之。     但这依然是一个扑朔迷离的事件,王大臣一直在东厂的控制之下,为什么会突然翻供呢?他到底又是什么人呢?     我来告诉你谜底:     冯保并不知道,在他和朱希孝审讯之前,有一人已经抢先一步,派人潜入了监狱,和王大臣取得了联系,这个人就是杨博。 '1117'
    高拱走后,智商水平唯一可与张居正相比的人,估计也就是这位仁兄了,取得张居正的中立后,杨博意识到,冯保已是唯一的障碍,然而此人和高拱有深仇大恨,绝不可能手下留情,既要保全高拱,又不能指望冯保,这实在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 
    然而杨博名不虚传,他看透了冯保的心理,暗中派人指使王大臣翻供,让冯太监在大庭广众之下,吃了个哑巴亏,昀后只能乖乖就范。以他的狡诈程度,被评为天下三才之一,可谓实至名归。 
    而根据某些史料反映,这位王大臣确实是戚继光手下的士兵,因为犯错逃离了军队,东跑西逛,结果把命给丢了。 
    但疑问仍然存在,要知道皇宫不是公共厕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哪怕今天,您想进去,也得买门票,这位仁兄大字不识,也没有通行证,估计也没钱,这么个家伙,他到底是怎么进去的? 
    不好意思,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答案,就当他是飞进去的好了。     高拱算是涉险过关了,无论如何,他还算是张居正的朋友,对朋友尚且如此,仇人就更
不用说了,因为张猛人的第二大特征就是有仇必报,在这一点上,他简直就是徐阶 2。0版。    第一个儀下鬼,是辽王。     说起这位兄弟,实在让人哭笑不得,几十年一点正事没干过,从四岁到四十岁,除了玩,
什么追求都没有。     小时候,他喜欢玩,玩死了张居正的爷爷,现在一把年纪了,还是玩,反正家里有钱,
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然而玩完的时候还是到了。     一直以来,张居正都没有忘记三十年前,祖父被人整死的那一幕,君子报仇,三十年也
不晚。     当时还只是隆庆二年(1568),张居正在内阁里只排第三,不过要对付辽王,那是绰绰有余。     很快,湖广巡按御史突然一拥而上,共同弹劾辽王,王爷同志玩了这么多年,罪状自然是不难找的,一堆黑材料就这么报到了皇帝那里。     皇帝大人虽对藩王一向也不待见,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兄弟,听说这人不地道,便派了
司法部副部长(刑部侍郎)洪朝选去调查此事 '1118'    其实说到底,皇帝也不会把辽王怎么样,毕竟大家都姓朱,张居正对此也没有太大指望,
教训他一下,出口恶气,也就到头了。     然而他们都高估了一点——辽王的智商。 
    人还没到,也没怎么着,辽王就急了,在房里转了几百个圈,感觉世界末日就要来了,于是灵机一动,在自己家里树了一面旗帜,上书四个大字“讼冤之纛”,壮志飘扬,十分拉风。
    这四个字的大致意思,是指自己受了冤枉,非常郁闷,可实际效果却大不相同,因为辽王同志估计是书读得太少,他并不清楚,这种行为可以用一个成语描述——揭竿而起,而它只适用于某种目的或场合。 
    于是他很快迎来了新的客人——五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而原先拟定的警告处分,也一下子变成了开除——废除王位。     玩了一辈子的辽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他的余生将在皇室专用监狱中度过,也算是玩得其所了。     张居正解决的第二个对象,不是他的仇人,而是徐阶的死敌。     在高拱上台之后,张居正本着向前辈虚心学习的精神,总结了高拱的成功经验,在整理工作中,他惊奇地察觉了那个神秘的人物——邵大侠。     张居正万万没想到,这个姓邵的二流子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且不说徐老师被他整得要死要活,如果任他乱搞一通,没准有一天又能搞出个王拱,陈拱,也是个说不准的事情。     所以他想出了一个昀简单的方法——杀掉他。 
    邵大侠既然是大侠,自然行踪不定,但张居正是大人,大人要找大侠,也不太难,隆庆六年(1572),在解决高拱之后一个月,张居正找人干掉了邵大侠,这位传奇混混将在阎王那里继续他的事业。 
    第三个被张居正除掉的人,是他的学生。     隆庆五年(1571),作为科举的考官,张居正录取了一个叫刘台的人,在拜完码头之后,两人确立了牢固的师生关系——有效期四年。     刘台的成绩不太好,运气倒还不错,毕业分配去了辽东,成为了一名御史,之前讲过,在明代御史是一份极有前途的工作,只要积极干活,几年之后混个正厅级干部,也不会太困
难。     刘台就是一个积极的御史,可惜,太积极了。 '1119'  万历三年(1575),辽东第一号猛人,总兵李成梁一顿穷追猛打,大败蒙古骑兵,史称“辽
东大捷”。消息传来,巡抚张学颜十分高兴,连忙派人向朝廷报喜,顺便还能讨几个赏钱。 
    结果到了京城,报信的人才发现,人家早就知道了,白讨了没趣。 
    张学颜气得直抖,因为根据规定,但凡捷报,必须由他报告,连李成梁都没有资格抢,哪个孙子活得不耐烦了,竟敢抢生意!     很快人就找到了,正是刘台。     作为辽东巡按御史,刘台只是个七品官,但是权力很大,所以这次他自作主张,抢了个头彩。但他想不到,自己将为这个头彩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昀先发作的人,并不是张学颜,而是张居正,他得知此事后,严厉斥责了学生的行为,并多次当众批评他,把刘台搞得灰头土脸。     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举动,按说报了就报了,不过是个先后问题,也没捞到赏钱,至于这样吗?     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你就错了,张居正同志向来不干小事,他之所以整治刘台,不是因为他是刘台,而是因为他是御史。 
    高拱之所以能够上台,全靠太监,但他之所以能够执政,全靠言官,要知道,想压住手下那帮不安分的大臣,不养几个狗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