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两宋王朝 >

第11部分

两宋王朝-第11部分

小说: 两宋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宗召集幕僚,与之商讨。
  “光是支配辽的版图,已经使我们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每一个人都承认的。
  “那该如何是好呢?”
  “我们最好建立对我们唯唯诺诺、听从指示的国家……”
  

新法开张(5)
“用什么样的方式?”
  “立宋国皇族之一,或许是个方法。”
  金冀望的是傀儡政权,因此,由谁担任元首是个问题。
  “宋人不可信赖。宋建国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受其眷顾的人未免过多。受我们提拔的人,一段时期内或许会自甘于当傀儡,但一有机会,可能就会想自立。自立就是攻打我们,我们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就结果而论,对立宋皇族一事,以反对的人居多。
  金必须尽可能地消灭宋的潜在力量。在这个观点下,建立的政权绝不能与宋有所牵连。“任何人都可以,只要与宋皇室毫无牵连……”这是结论。
  有了结论,事情就好推动。也就是说,立什么人都行。宋方面有人极力推荐以太子为新政权元首。连一般皇族都不行,拥立太子为皇帝更是谈都不用谈。
  “国号当然必须更改。”
  “立张邦昌如何?”
  “对,相信这个人一定会乖乖听我们的话。”结果,他们看中的是为人温顺的张邦昌。
  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时,与康王替换而成为人质的肃王赵枢的随员中,有一个叫张邦昌的人。这个人属于媾和派,以人质身份出发时,曾经向钦宗请求保证信守割让三镇之约,已如前述。“我们把张邦昌从燕京带来吧!”
  “这样很好。更改国号问题,准备如何决定?”
  “这种事情,以后再说吧!”
  “这开封府准备如何处理?这个一百六十余年来的国都,宋之气息已渗透到每一个细部……”
  “新国家应该以新城市为国都。我们让他们统治河南,但河南日后一定要由我们收回……新国都应该设在更南之处。”
  “以金陵为国都,好像最为理想。”结果,傀儡国家在金国单方面的意思下创立。
  如何处理宋国皇族?金国的基本方针在于彻底清除宋国气息。在一百六十余年间,受到宋之眷顾的人为数极多。他们很有可能拥立宋的皇族,发起复兴运动。因此,有必要将宋皇族隔离到他们伸手不及之处。而最安全的地方,莫过于金王朝的发祥地:女真族的故地。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将张邦昌从燕京带到开封来。这个张邦昌,如今被迫处于恭送皇帝钦宗和上皇徽宗北行的立场。
  送别之地是南薰门。送的人和被送的人都痛哭流涕,有人甚至因过分悲伤而当场气绝倒地。这叫作“二帝北行”。二帝被带至北地后,再也没有返回中原。
  金立张邦昌为皇帝,命他迁都金陵,决定以“楚”为国号。
  “立即迁都有困难,国家机能会发生障碍。最好暂时以开封当国都,然后徐图南迁之事。”张邦昌以此要求金国首脑,奉准于三年内完成迁都之事。
  这是照原状继承宋的行政组织,因此,不可能立即迁都。而且张邦昌并不是自己愿意成为皇帝的。
  “我是被迫就帝位的。我希望尽早脱离这个地位……”泪流满面的张邦昌,对亲信说了这些话。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楚崩溃,宋南迁(1)
“吾命休矣。”张邦昌仰天服下毒药。金因此而得到再度派大军南下的口实。——此次派遣军队的目的,在于对杀害金国藩屏之大楚皇帝的凶徒兴师问罪。
  金之傀儡国家“楚”的寿命,仅仅三十二天。
  虽然是亲金媾和派,张邦昌的政治主张还是以宋的利益为出发点。毕竟,他是宋的家臣,他是在金的强迫下成为楚皇帝的。金以武力逼迫他就帝位。楚这个国号也是由金订定的。“金国将军前来晋谒,正在殿中恭候。”
  张邦昌听到传达如此报告时,说了一声“朕这就去”便连忙穿起皇帝冕服。平时的他绝不着皇帝服装,这是他非常不喜欢的事;但和金国将军会晤时,如果没有穿着皇帝服装,很可能引起问题。
  如果没有金军……这是张邦昌由衷的希望。
  大楚皇帝即位这出滑稽剧登场的三十二天后,金军举军撤退。为兵力不足所困的金,由于急速膨胀的领土内契丹族屡次造反,所以不能长久将军队驻留在河南。
  契丹族之辽灭亡后,其族人开始受金的支配,但耶律大石所率领的一群人却奔往遥远的西域,在该地树立新政权。
  西方有我们契丹族的国家。——这一点大大激励了在金支配下的契丹族。耶律大石也屡次摆出东征的姿态,金因而非得对他有所提防不可。
  早知道有这样的情势,宋或许不会降伏而多抗拒一些时候吧?情报不足往往左右一国的命运,这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
  由于契丹族蠢蠢欲动的消息四处传开,金于是自河南撤兵,而撤兵的前提是带走宋的所有皇族,包括钦宗、徽宗、后妃在内的宋皇族共有四百七十余人,随从的家臣人数更多。由于这是连根拔起,宋之复活看似不可能,正因为对这一点放心,所以金才决定撤兵。
  金兵撤退后,张邦昌就迫不及待似的宣布退位。没有皇帝的存在,楚这个傀儡国家也就自然消灭了。
  但如此一来,河南老百姓要由谁来照顾呢?政府机构依旧存在,公务人员都在等待命令。在这种情形下,发布命令的源头——国家之主——是绝对必要的。
  张邦昌抬出过去为哲宗皇后的孟氏,让她以“宋太后”的身份实施垂帘政治。
  孟氏没有被带到北方的原因是:她虽然过去是哲宗的皇后,但后来已被废。由于是被离异的妻子,所以在宋的皇室名簿上并无其名。金是根据名簿拉人的,她因而没有被拉到。哲宗是徽宗之兄,因此,孟氏是徽宗的兄嫂、钦宗的伯母。
  如前所述,皇室名簿上记载其名而人却不在首都的亲王,只有以使节身份于赴任途中为士民留住、后来奉诏受命当河北兵马大元帅的康王一人。
  康王赵构已返回河南,并且在济州、濮州二地招募到八万兵员。这支以救援首都为目的募兵却没有赶上时间,因为开封陷落得太快了。
  二帝北行是这一年四月间的事。
  五月,康王入住应天府(河南省商丘市)就帝位,并且改元为建炎。由于这不是因先帝死而即位,因此,没有等到隔年便改元。
  也就是说,1127年四月之前是靖康二年,五月起则为建炎元年。
  听到康王赵构进入应天府消息的张邦昌,立刻从开封赶赴该地,晋谒康王。张邦昌跪伏地面,请求赐死。
  “臣罪该万死……”张邦昌呜咽着道。
  “让你受苦了。”康王道。康王曾经以人质身份前往北方,张邦昌则以计议使身份与之随行。康王对张邦昌有同病相怜的怜悯之心,应该是自然的事情吧?
  “和皇上分手后,微臣着实吃了不少苦。”张邦昌回答。
  由于更换人质,康王得以回到开封,张邦昌则跟随肃王前往燕京。
  “听说你当上大楚皇帝,但那是被女真族所逼,无可奈何。女真军队撤退后,你立刻宣布去除帝号,朕对这一点深深嘉许。”康王以这些话安慰张邦昌。
  于康王即位的同时,在开封的宋太后有了“撤帘”之事;也就是说,宋太后的摄政政治宣布结束,从此皇帝康王开始亲政。
  

楚崩溃,宋南迁(2)
宋是否因此而复兴?钦宗之弟康王的即位,算来是特例。史家习惯将这以后的宋称为“南宋”,对这以前的宋则以“北宋”名之。有人则以继承程序的特异性为理由,认为这是不同的王朝。如此一来,康王赵构应该算是新王朝的创始者吧!
  康王赵构就是南宋高宗。
  对于赦免张邦昌一事,主战派表示强烈的反对。
  ——就帝位一事,分明就是对宋之叛逆。
  ——说是被金强制,但受伪命一事本身已是大逆之举。
  这样的论调越来越强烈,代表人物正是主战派的领袖李纲。
  “臣无法与张邦昌之辈同席。他是犯僭逆及伪命双重之罪的大逆之徒。倘若皇上继续用邦昌,臣希望被解职。”李纲加重语气道。
  高宗为之蹙起眉头。
  高宗赦免张邦昌是出于本身之意,事前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因为他认为张邦昌是应该被赦免的。
  高宗知道张邦昌在答应成为傀儡国家之皇帝时,曾经向金提出如下的条件:
  ——不得损毁宋朝历代皇帝之陵墓。
  ——没收官库乃不得已之事,但绝对禁止掠夺民家。
  倘若不这么做,险恶的民心随时有引发暴乱的可能。因此,自己在统治上一点把握都没有——张邦昌以几近哀求的态度向金国强调。
  金国大致接受张邦昌提出的条件。
  以间接方式支配的河南之地倘若不安定,金国一定会陷于苦境。因此,金国基于国家的利益,判断不违背张邦昌之约定为上策。
  与之相较,主战论者所做的事情,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因违背与金之约定而招致的是“二帝北行”这个悲惨的事态。宋以“与野蛮人之约定可以不遵守”的想法,于协定成立后对金军发动夜袭。虽然此举因姚平仲擅自行动而归于失败,但原本进言对金军发动攻击的还是主战派人员。高宗(当时为康王)当时正以人质身份在金军军营内。
  违反协定事项时,人质有可能遭杀——这是常识。李纲等人明知道这一点,却采取违反的行动。
  比起国运,康王之命不值一顾。——李纲是基于这个想法而主张强硬政策的。
  高宗一想起人质时代的事,就对主战派人员极为愤怒。
  但即位而准备重建国家的现在,实在不能无视于占政权中枢的主战论者的意见。
  张邦昌不但被赦免,更获授位在三公之上的太保之名誉职,并且受封为同安郡王。
  他救了皇室祖先之陵墓——高宗的用意在于对这一点表示感谢,但主战论者却对大逆之徒被授予王爵之事而大为愤慨。这股愤慨之气非得缓和不可。
  高宗政权的要人,以主战派占压倒性的人数。由于媾和派受“伪命”的人为数不少,因而绝难进入高宗政权。
  “靖康之难”(指“二帝北行”而言)乃媾和派误国的结果。——这个理论在主战派的主导之下成立,李邦彦、吴敏等媾和派要人逐一被处流放罪。如此一来,对张邦昌当然也不能另眼相看。
  将张邦昌安置潭州(湖南省)。——皇帝被迫作这个决定。安置实际上等于是流放。
  不久,宰相李纲兼任御营使,成为兼管政治和军事的最高负责人。这个不知妥协的强硬派掌握实权之后,就打出一种精神振兴政策来。
  国家刑政以对僭逆及伪命之徒行断然措置为最高原则。无此,宋之国家将无以立足。——这个目的当然在于肃清媾和派。
  未几,使者奉命前往潭州,对被安置在该地的张邦昌传达“赐死”旨意。
  “吾命休矣。”张邦昌仰天服下毒药。金因此而得到再度派大军南下的口实。
  张邦昌应该是在金的保护之下统治河南百姓的人,而宋的残存政权却恣意将之杀害。不对宋加以惩处,金国的权威岂不扫地?
  此次派遣军队的目的,在于对杀害金国藩屏之大楚皇帝的凶徒兴师问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