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的非常之路-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艿陌踩铩�
这次会议的过程,很快在社会上传开了,说是几位老帅“大闹京西宾馆”。
日后,这成为“二月逆流”的主要罪名之一。
第二节“大闹怀仁堂”(1)
1月22日中午,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参加军委碰头会议的全体成员。
几位老帅参加了接见。
在接见中,军队的领导人大多情绪激动,反映了各自被揪斗的艰难处境。
有的说,我们跟主席这么久,有人要给我戴高帽子。
有的说,我们那里许多领导人被抓走或被围困,行动失去自由。
有的反映了自己的家被抄或家属子女被揪斗的情况。
毛泽东听了感到震惊,这些长期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老部下,所遭遇的处境和目前的情绪,都是出乎他意料的。
于是,毛泽东也表示气愤,说:“那还了得”,“到处抓人怎么行”,“要允许工作,不能搞过头了”,“不能犯点错误就一棍子打死”。
当天晚上,在西山一号楼聂荣臻的住所,刘伯承、陈毅、叶剑英、聂荣臻4位老帅开了个碰头会。
大家认为毛泽东接见时所说的话,对军队是个支持,感到欣慰。
叶剑英说:“我们要搞个法,搞个命令,搞个章程,不能把军队搞乱了。”
聂荣臻说:“军队不能乱下去了,军队要有个限制才行。”
刘、陈老帅也讲了话。
1月24日晚上,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先后来到毛家湾林彪住地,向林彪陈述了军队不能再乱的理由。
林彪知道了毛泽东的意图,他又是军委常务副主席,军队不乱,当然对他有好处。
于是,他把老帅们的意见归纳口述了9条命令稿。
连夜由徐、叶、聂3位老帅带到钓鱼台,同中央文革成员讨论,会议一直开到第二天凌晨3点。
经过激烈的争论,中央文革不同意命令稿中关于军队搞运动必须由党委领导,和军队不能成立跨系统、跨行业、跨行政单位的群众组织这两条,同意了另7条。
第二天,命令稿由林彪报送毛泽东。
1月28日,毛泽东通知周恩来、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到中南海开会,研究军委命令稿。
毛泽东同意所定7条,另加了1条:高级干部要严格管教好自己的子女。
随即,毛泽东批示:“所定八条,很好,照发。”
“军委八条命令”的主要内容是:一、必须坚决支持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派。
二、一切指战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三、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不能自由抓人、任意抄家。
四、外出串连的军队人员,应迅速返回原单位。
五、不许冲击军事领导机关。
六、军队战备和保密系统不准冲击,不准串连。
七、军以上机关分期分批进行“文化大革命”。
八、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严格管教子女。
2月11日、14日、16日,周恩来接连在怀仁堂主持中央碰头会议。
出席会议的国务院和军委的负责人,有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李富春、李先念、谭震林;还有余秋里、谷牧;中央文革一方有陈伯达、康生、张春桥、姚文元、王力、关锋、戚本禹。
这3次中央碰头会,老帅们、几位副总理与中央文革成员之间,发生了短兵相接的激烈斗争。
因为会议地点都是在怀仁堂,所以被称为“大闹怀仁堂”。
在会上,谭震林要张春桥保一下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
张春桥推说,要同群众商量一下。
谭震林一听火了,说:什么群众,老是群众群众,还有党的领导哩!你们的目的就是要整掉老干部,四十年的革命,落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这一次,是党的历史上斗争最残酷的一次。
江青要把我整成反革命。
谭震林越说越激动,拿起文件包,就要退出会场。
还说,让你们这些人干吧,我不干了!砍脑袋,坐监牢,开除党籍,也要斗争到底!周恩来要谭震林不要走。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节“大闹怀仁堂”(2)
陈毅说,这些家伙上台,就是搞修正主义,延安整风时,挨整的是我们这些人。
历史不是证明了到底谁是反对毛主席吗?!以后还要看,还会证明。
李先念说:现在是全国范围内的大逼供信。
“联动”怎么是反动组织,十七八岁的娃娃,是反革命吗?就是从《红旗》十三期社论开始的,那样大规模在群众中进行两条路线斗争,还有什么大串联,老干部统统打掉了。
周恩来责问陈伯达等说:《红旗》十三期社论这么大的问题,你们也不跟我们打个招呼,送给我们看看。
叶剑英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说,军队是革命的支柱嘛,你们还要不要军队?如果不要,我就不干了。
难道我们这些人都不行了,要蒯大富这类人来指挥军队吗?聂荣臻说:你们把干部子弟和许多青少年,说成是“联动”成员,纵容一些不明真相的青年人批斗他们,这种“不教而诛”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你们不能为了要打倒老子,就揪斗孩子,株连家属,残酷迫害老干部,搞落井下石,这就是不安好心!李富春、余秋里、谷牧也在会议上分别发了言。
2月16日的怀仁堂会议,从下午4时一直开到9时。
当晚聂荣臻回到西山一号楼,仍显得很兴奋。
他说,从派工作组到撤工作组,红卫兵大串联,到“一月夺权”,我多次与剑英、陈总老等议论过,他们纵容娃娃们到处乱窜,到了哪里就把哪里的局面搞乱了。
这几天的会议,总算出了口气。
在这3次会议中,要数16日的那次会议争论最激烈。
在康生的指使下,张春桥、姚文元、王力赶到钓鱼台,连夜整理了记录。
又经过江青安排,张春桥等带着记录到中南海向毛泽东汇报。
毛泽东看了记录,听了汇报,非常生气,这些老同志们居然从各个方面否定“文化大革命”。
而“文化大革命”,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是他一生中做的两件大事之一(另一件大事是打了22年的仗,创建了新中国)。
这怎么能够容忍。
但他知道,此事非同寻常。
他找周恩来,周恩来作了如实汇报。
毛泽东思之再三,事隔3天,才于19日凌晨,召集周恩来、李富春、叶剑英、李先念、康生、谢富治、叶群开会。
在会上,他严厉地批评指责了谭震林、陈毅等。
但他仍然把此事约束在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内。
因此,他指示,自2月25日起,开“政治生活批评会”,对有错误的老同志进行批评帮助。
“政治生活批评会”,仍然在怀仁堂召开,2月25日、3月1日、3月4日、3月11日、3月14日、3月16日、3月18日共开了7次。
7次会议聂荣臻都参加了。
会议名义上仍由周恩来主持,实际上是由中央文革一伙江青、康生、陈伯达、张春桥等围攻批斗这些老同志。
聂荣臻也受了批评,作了检讨。
连周恩来也作了自我批评。
“政治生活批评会”开完后,成立了“中央文革碰头会议”,由中央文革成员正式取代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4月上旬,有次叶剑英在西山同聂荣臻一起散步时,偶然说起,有人批评我,说我在2月怀仁堂会议上曾说过对高干子弟“不教而诛”的话,我不记得说过,又是欲加之罪了。
聂荣臻当即回答:这话是我说的,怎么安到你的头上了呢?散完步,他给毛泽东、林彪写了封信。
信上说:“最近,剑英同志问我,据反映,他在中央碰头会上讲过‘不教而诛’的话,他自己没有这个印象了,问了汪东兴同志,记录上也没有。
我当即答复说,这话是我讲的。”
这封信,聂荣臻署名的日期是4月7日。
第二节“大闹怀仁堂”(3)
毛泽东用铅笔在信的台头“主席”两字上画了个圈,写了“退荣臻同志”5个字。
林彪在“林副主席”4个字上用红铅笔画了个圈,原信又退给了聂荣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节算总账,还有聂荣臻(1)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召开的中共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开幕时宣布的议程是:一、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
二、修改党章。
三、讨论国内外形势。
四、刘少奇专案的审查报告。
可会议中间,林彪、江青一伙突然集中提出“二月逆流”的问题。
在分组会上,对李富春、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李先念算总账(谭震林被剥夺了出席会议的权利),把这7位老同志污蔑成是所谓“二月逆流反党集团”成员。
温玉成在首都体育馆召开的总参谋部团以上干部大会上,传达十二中全会精神时,在逐个念了所谓“二月逆流反党集团”成员6个人的名字后,停了一停说:“还有聂荣臻。”
10月13日下午,十二中全会开幕。
会上,周恩来作了大会议程的报告以后,毛泽东作了长篇讲话。
毛泽东在讲话中没有说“二月逆流”问题,主要说了各省的形势,和领导干部应该怎样对待群众的问题,也说了“多中心论”的问题。
大会开幕以后,转入小组讨论。
聂荣臻被编在第二组。
参加这个组的有陈伯达和温玉成,其余大多是聂荣臻的老部下。
在十二中全会召开前的三四个月,聂荣臻已基本处于没有什么工作可做的境地。
接到通知后,他知道会上肯定是要受批判的。
10月8日,他写了个在会上检讨的发言稿。
10月16日,他在小组会上做了检讨发言,承认自己犯了执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和“多中心论”的错误。
联系到毛泽东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他增加了部分检讨内容,说:“主席在讲话中提到七机部‘916’总是抓住我不放,这主要是由于我的错误而造成的。”
在科研工作中,“沿袭和实行了许多资产阶级办科研的东西。”
由此可见,当时无论是毛泽东、周恩来、还是聂荣臻等一般中央委员,都没有想到“二月逆流”的问题,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半了。
可2月17日,康生、江青、姚文元、谢富治突然在第一组会议上,集中批判所谓“大闹京西宾馆”、“大闹怀仁堂”的问题。
康生首先发言,为制造有一个所谓“二月逆流反党集团”的问题定调子。
康生说:“大闹怀仁堂,(1967年2月)16日前就酝酿了。
当时有两个地方,富春同志讲,在他家开了三次会,是俱乐部,另一个地方是京西宾馆,军队干部开会,徐向前在会上叫干部有什么意见尽量讲,表面上是对着中央文革,实际上是反对主席、林副主席,反对十一中全会,反对文化大革命。
京西宾馆是个中心,富春家是个中心。”
康生发言后,江青、姚文元、谢富治立即呼应,在“反对文化大革命”、“乱军夺权”、“包庇老干部”、“包庇干部子弟”、“反对延安整风”等问题上,指名道姓,大肆攻击出席怀仁堂会议的老同志,硬说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