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河山-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军撤回郑州或是平汉路以西。”
“黄河郑州段,昨夜水量突然暴涨。而且黄河上游,近日连降暴雨。参谋长判断,在花园口掘堤之后,现在使用贾鲁河河道和涡河河道的新黄河,很有可能会有绝口的危险。自从新黄河成为中日两军对峙线以来,堤坝虽然双方年年抢修,但是却年年被破坏。双方经常炮击对方堤坝,试图利用洪水代兵,削弱对方战斗力。此时的新黄河堤坝已经是破烂不堪,一旦遭遇大洪水将极为危险。”
“这么多年过去了,新黄河两岸堤坝早就已经破败不堪,恐怕很难顶住大洪水。如果真的象参谋长在电报上说的,新黄河一旦决口,我们28集团军将孤军被隔断在豫东,新黄河以东。一旦日军援军感赶到,此时已经人困马乏,连续作战的我军将会极为危险。”
刘家辉接过电报没有看,而是在静静的听着高海宽的话。良久才叹道:“这究竟是天灾还是**?我看**的面更大。黄河改道这些年,修堤坝都是在做样子。破坏起对方辖区的堤坝起来,到是不虞余力。双方经常炮击对方破坏修堤行动的事情,我听说过一些。在**这边因为连年作战,财力紧张,以及那些河防人员上下其手,真正能用到河防上的经费,十不存其一。”
“至于日本人修黄河,只是为了他们自己能方便的掠夺豫东资源,根本不会认真去修。造成了新黄河沿线堤坝现在破烂不堪,与其说防洪,还不如摆设。这样,命令部队今天午夜之前务必全歼被围之敌。命令在解决了刑岗一线的日军残余部队之后,独立170师立即西进,开到黄河大堤上,准备防洪。”
“命令郑斌在刑岗一线战斗结束之后,将独立170师移交马驰指挥,他专心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掉前山龙口一线的61师团残部。其余部队,一个团解决战斗,就抽调一个团的兵力西进。将所有能抽调的汽车全部抽调出来,准备运兵,运沙石。命令后勤部立即收购草袋子,准备抗洪。”
说到这里刘家辉走到窗子前,看着窗外的大雨,刚刚有些轻松的脸色又阴沉下来道:“告诉各军师的政工人员,立即出发下乡,一定想办法多动员一些民工。重点在新黄河两岸的尉氏、鄢陵、扶沟一带。那里没有经过大战,民工应该比较好找。”
“另外命令各部队想办法腾出一批粮食,准备一些木筏之类的简易船只,准备救援灾民。告诉新黄河沿线我方控制区内各地留守人员密切注视黄河水情,一旦有什么异常迅速上报集总。”
“希望这次是虚惊一场,但愿老天爷不要让已经饱受苦难的河南百姓,在陷入一次灾难。我们能做的只能是这些了。希望老天爷多给我们一些时间准备。”
下完这几道命令之后,刘家辉转过身来对着高海宽道:“命令部队在今天午夜之前,一定要力争彻底解决战斗。”
高海宽道:“如果有部队没有完成作战任务,没有能在今天午夜之前解决战斗,是不是可以将时间稍微放开一些。到那个时候,如果还没有解决战斗,估计日军也就剩不下什么了,不全歼太可惜了。”
“不行,将时间就定在午夜,如果无法全部解决战斗,就放弃。将部队撤回通许,准备参加抗洪。剩下的鬼子即便逃跑了,相信也起不了什么大风浪了。况且我相信我们的部队能在规定时间彻底的解决掉所有日军。”刘家辉最后几句话说的是斩钉截铁。
………【第二百九十章 初次见面的小舅子】………
第二百九十章 初次见面的小舅子
尽管刘家辉将已经完成战斗任务的部队陆陆续续的全部调到了新黄河的堤坝上,那支部队完成作战任务,就调那支。并连哄带骗,甚至不惜打破不扰民的惯例,从沿河的几个县强行抓了数量不少的民工。甚至将被俘的所有日军战俘都押上了新黄河大堤。
实际上也不用他骗,相当多的祖辈都生活在这里的农民,汛期一到自己就上了堤坝,毕竟这里是他们的家,尽管贫穷,但是也是他们的家。至于那些被他抓来的都是距离新黄河比较远的通许、太康附近的居民。这些居民到不是怕去修黄河大堤,而是怕这支**发挥**某些部队征兵的时候的优良传统,借口征集他们去修堤,而行征兵之实。
先以修堤的名义将他们骗离开家,然后到了一个地方周围机枪一架,军装一换,你就是不想当这个兵,也别无选择。难道拿脑袋与机枪去抗去吗。始终担心人力不足的刘家辉在始终征集不到足够的人数的时候,只能派兵下去抓。
刘家辉自己也将部队的后续战斗丢给高海宽,以及因为战局已经趋于平稳,将郑州防务移交给关健,从郑州赶过来的许洪亮。自己几次上黄河堤坝巡视。好赖他在后世的时候,也随同部队参加过几次抗洪抢险行动,多少也算是有些经验吧。
但是看着老天爷几乎是不停顿的连续挥撒着他的甘露,刘家辉的心一直在紧紧的纠着。如果大雨一直就怎么下,新黄河两岸破烂的堤坝恐怕真的抵挡不住,即将到来的洪水。虽然这些堤坝顶住了首次洪峰,但是后续的洪峰能不能顶的住,刘家辉心理一点底也没有。
刘家辉这些天一直在关注着黄河上游的水情,知道黄河上游的雨几乎一直在下。尽管郑州一线的雨已经有减小的趋势,但是郑州上游,洛阳甚至豫西的雨还在一直的下,新的洪峰很快就会相成,在第一次洪峰的冲刷之下,几乎又拨到一层皮的河堤能不能顶的住后续洪水,才是刘家辉最担心的。
几乎所有的人都劝他,在新黄河还没有决口之前,将部队撤回平汉路以西。按照这几年的情况,和黄河上游的雨情来看,这次洪水的规模会很大。这些破烂不堪的堤坝很难顶的住。
虽然现在的连天暴雨虽然给部队行动带来一些困难,新黄河快速上涨的水势也增加了部队渡河的困难,但是全军在大水到来之前渡过黄河还是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平汉路东那里地势相对较高,关键是背靠大后方,后勤物资补给比较方便,也要充足的多。
否则一旦新黄河真的决口,形成大片的洪水区域,28集团军将被分割成互不相连的两部分,并且主力孤军悬在豫东。近十万大军将被困在曾经富饶但是现在在黄河连年改道以及战乱的影响之下,此时已经破败不堪的豫东。这十万大军包括几千日军战俘的吃喝每天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单靠杞县、通许、太康几个残破的县很难满足需要。
此时随着通许一线最后结束的聚宝岗战斗的最后一声枪响落下,到暂54师收复杞县,新77师不战而收复开封为止,28集团军此次豫东作战的战斗已经大致宣告结束,通许、太康一线的日军22师团、61师团、70师团三个师团主力被歼,小部流窜。
虽然大雨给各部队运动,作战带来不小的影响,但是却没有挽回日军最终的败局。被合围在前山龙口的,粮弹两缺,只是依靠拼刺刀还在维持的61师团残部首先被全歼。61师团长田中勤自杀未成,重伤被俘。
在前山龙口的战事落幕的两个小时之后,被暂54师、独立170师各一部合围在聚宝岗一线的22师团85联队全军覆灭,只余师团长平田正判中将带领几十名残兵败将突围而出,不知所终。虽然最后雨中的战斗打的很艰苦,但是各部还是在刘家辉规定的最后时间完成了各自的战斗任务。
在此同时,暂54师一部攻击杞县得手,全歼日军守军两个中队。受命迂回开封的新77师在预备90师一部的配合之下,在开封东南的陈留境内击溃日军开封驻军。日军残部在战败之后,没有敢撤回开封,而是渡过废黄河向豫北逃窜。新77师不战而下开封。
已经抵达河北的关东军两个师团在豫东战事结束之后,便停留在刑台、巨鹿一线。日军大本营犹豫了好长一段时间,终究没有舍得拿两个精锐师团冒险。两个师团在河北停留了半个月之后,被调往了日益吃紧的太平洋战场。
随着开封的收复,豫东战事全部告终。28集团军在历时大半个月的会战第二阶段,击溃、全歼日军三个半师团,以自身伤亡两万六千余人为代价,毙、伤、俘日军六万余人。
生俘日军61师团长田中勤中将,70师团长内田孝行中将以下四千多人。击毙日军12军参谋长中山源夫少将等大佐以上军官近百名。在加上之前在周口一线的的64师团只有师团长以下数百人逃脱,仅仅在豫东日军就损失部队八万人以上。这还没有将在豫南与第5集团军作战,先后被击溃的两个师团的损失计算在内。
如果加上在第一阶段豫中会战,日军损失的第3师团、27师团、37师团、63师团、110师团以及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和一个野战补充队。被击溃的62师团,69师团等,日军到此为止仅永久性损失的师团就达到了空前的九个。
此次河南会战为日军自明治大帝建立新式陆军以来,所遭遇之前所未有的空前惨败。(日本天皇语)。在加上在武汉、湘北、南昌一系列战斗的损失,其损失程度已经远超过了之前的缅甸战场。这次的损失对日军来说简直是可以用刻骨铭心来形容。尤其让日军感觉到恐惧的是,得到了新式装备补充的中**队战斗力上升速度。
好在28集团军在占领开封一线之后,因为黄河水情的关系停止了东进的脚步。让日军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然而让刘家辉停止了东进的脚步的原因,不仅仅是黄河水情。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28集团军在连续长时间作战之后,虽然取得了空前的战果,但是本身也元气大伤,弹药消耗巨大,特别是所携行的炮弹几乎消耗一空,不经过长时间的休整,也已经没有了持续作战能力。
28集团军在杞县收住继续东进的脚步,前出豫鲁边的暂70师在横扫豫鲁边之后,也撤回了太康一线休整待命。见28集团军收兵,日军也在长出了一口气之后停止了所有的调动,并将河南境内,黄河以南的部队全部撤退至于山东、安徽境内,以集中目前有限的兵力,保障津浦铁路的安全。将原河南占领区黄河以南的地区全部放弃。
同时将河南境内调回的已经凑不足一个旅团的部队沿鲁豫边、豫皖边严密布防,生怕28集团军那天没有事情干杀出河南来,尤其是现在中国派遣军兵力已经空虚到了极点的情况之下。
到7月底,8月初,河南境内黄河以南的地区已经没有一名日军。日军的主动撤离,让刘家辉同样长出了一口气,他可以将全部心思放在了黄河上。
面对日军撤走之后留下的大片空白地区,刘家辉在手头可以机动的兵力全部放到了黄河堤防上,实在无力抽调兵力填补的情况之下,电告陈部长,希望一战区能够派兵填补日军留下的空缺。
黄河目前防汛形势严重,以及作战中不小的损失,也让28集团军此时无力东进。这只是让刘家辉无心东进的两个原因,也是可以公开的两个原因。还有一点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刘家辉不想说的。
日军撤退之后,留下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十八集团军的游击区,他不想夹在中间两面难做人,更不想与自己的同胞动不动就刀兵相象。
国共两军一个拼命想要发展,一个拼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