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河山 >

第449部分

抗日之铁血河山-第449部分

小说: 抗日之铁血河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处都是被抛弃的武器装备,军装还有辎重。当时我们说了句笑话,如果有人收拾这些装备,别的不敢说,至少可以武装一个军。“

    “当时已经无路可逃的我们也想随大溜,撤退到难民区去,希望能够逃过一劫。我们当时还不知道等待那些抛弃了武器,逃进难民区弟兄的是什么?只想着鬼子在上海既然没有进攻租界,在南京也同样不会进外国人设立的安全区去搜捕。”

    “我们还没有等到安全区,一发口径相当大的炮弹就在我们附近爆炸。当时刘老大被气浪炸昏了过去。费了好大的劲头才将他弄醒。但是我还以为他完了。好在当时日军还没有发现城内已经陷入了混乱,没有趁机攻城。否则,就凭我们当时那几百人,恐怕连城都出不来。”

    “清醒过来之后,刘老大突然象换了一个人似的就,坚决不在同意继续向安全区撤退。我当时也不知道原因,他也不说。反到是带着我们一路收留溃军,从草场门一线突出了重围。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草场门一线日军的数量并不多,缝隙很大。”

    “张军长当时情况很危险吗?还有作为同时守备南京的部队,你们应该知道那里是日军重点进攻的目标,怎么会不知道草场门一线日军兵力比较空虚?”林婷反问道。

    张恩华听完她这话,苦笑不已道:“当时我们师负责的是光华门至中山门一线,也是日军进攻的重点部位。但是日军进攻主要的方向还是雨花台、中华门和紫金山一线。这我们是知道的。”

    “但是当时不要说与友军的横向联系,就是与上级的直线联系都时断时续的。否则也就不会等友军都已经撤离阵地了,我们还不知道。如果不是我们发现的早,恐怕就是等周围都落入日军手中,我们才会发现。”张恩华苦涩的笑了笑。

    林婷听完他这话,又问道:“那就意味着当时没有任何人给你们下命令撤退,也没有人命令你们掩护撤退吗?”“高级长官接没有接到我不知道,反正我当时是什么命令都没有接到。我们当时是糊里糊涂撤了下来,在挹江门又被人流冲散了。”

    “现在想一想,如果不是当时刘老大坚持不去那个所谓的安全区,实际上是绝对危险区的安全区,恐怕我们也被日军屠杀掉了。当时我们突围的时候,这心也是一直在悬着。要知道当时前有日军阻击,后边连一个掩护部队都没有。”

    “弄不好,我们这支小部队,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更何况当时部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临去南京之前,才补充的新兵,战斗力可以说相当的弱。好在刘老大当时的战术对头,硬从正面打垮了一个日军中队,并以强行军甩掉了追击的日军,一口气冲到苏皖交界处。才算安全些。”

    “当时也算幸运,日军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南京城内,没有派出主力来追击我们。要不当时已经筋疲力尽,军心涣散的我们能不能摆脱日军的追击也很难说。”

    “当时我们在突围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日军会在南京城里干些什么。当时之所以听他的一个是因为他的军衔和职务都是最高。第二点,就是不想当俘虏。等我们突围出来之后,收容到一部分从南京逃出来的兄弟之后,才知道南京城内发生了什么。”

    “现在回想起来,我还觉得侥幸。如果不是当时他坚持,恐怕我们这些人没有几个能逃的出日军的屠杀的。我们虽然逃了出来,可我们的那些弟兄,袍泽都扔在了城里,他们死的太窝囊了。”

    “要知道当时日军虽然占领了大部分外围阵地,但是城防工事还牢牢的控制在我们手中。日军实际上并没有突破南京城防。而且南京城外的几个制高点中,虽然雨花台丢失,但是紫金山还在我们手中。”

    “就算城防被日军突破,在不济依靠当时还剩余的兵力,打巷战也能坚持至少半个月。要知道当时城内的弹药还相当的充足,粮食也不缺乏。可只打了五天,就糊里糊涂的丢了。”

    “十多万大军撤退的时候,连个指挥的人都没有,相当多的部队连撤退计划都没有。有的也没有人去执行,还有相当的部队干脆连撤退的命令都没有接到,就象我们。”

    “接到命令的都往下关跑,也没有人想起按照计划突围。高级军官几乎全部失踪,当时如果那支部队长,下决心从正面突围,从我们突围的情况来看,突围成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可惜当时城内的各军除了地方军的66军、83军能按照预先计划从正面突围之外,反到是我们的那些**精华,却是自己把自己给搞乱了。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接到撤退计划的没有人去执行,大部分还没有接到撤退计划,都乱套了。当时中央军各部队中,只有74军还能稳定一些。”

    “兵随将走,这是人知常情。你当官的往下关跑,底下的部队自然也要往下关跑。可在下关根本就没有船。我听几个后来在下关被俘,在大猎杀幸存下来的弟兄说过,他们冲出挹江门之后,才发现那里连一条船都没有。

    “被抛弃的部队,撤出来的不足一半,剩下的大部分都被日军俘虏之后,集中起来屠杀掉了,只要极少数人幸存下来了。我们高副总司令,就是在下关被俘之后,躲在死人堆中,才侥幸活下来的。南京一仗,打的真是窝囊到家了。”张恩华现在一提起来当时的情况,还恨的咬牙切齿。

    ”张军长,您说的这些我真还清楚,您能不能允许我将这些文章刊登出来,向全国人民揭露那些抛弃部队独自逃生的将领们。”听到张恩华说道这里,林婷怒气冲冲的道。

    “不行,这些话你绝对不能刊登出去。”回答她的不是面前的张恩华,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刘家辉。

    刘家辉说完之后,几步走到林婷身边,伸手拿过她的采访本,将后面描绘的南京保卫战阶段的记录,一把撕扯下来之后,几把将其撕的稀烂。

    “你,怎么能这样。我是一名记者,我有让全国民众知道当年实情的权利?民众也有权利知道那些领着国家军饷,做着高官的人的表现。”林婷看到刘家辉将自己的记录撕的七零八落,气的小脸煞白。

    “如果你要想引起整个中**界的震动的话,你就刊登出去。我知道你的记忆力不错,当年在中央大学号称过目不忘,即便是把你的记录撕了,你还是会重新写出来的。”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当年那些军师长们现在都在干什么?都是什么职务?当年的那几个师长,至少也是一个中央军的军长了,甚至有几个人已经是集团军总司令了。你这个报道要是发出去,我们28集团军利马成为全**的公敌不说,会立即在**中引起一场地震的。”

    “当时这些人的表现虽然在**内部已经是一个不公开的秘密,但是毕竟现在还隔着一层窗户纸,你非得要在这个时候捅开吗,你是幼稚还是糊涂?还有你的这份报道,恐怕除了延安的新华日报之外,国统区有那张报纸敢发表?”

    说到这里,刘家辉转向对于他的突然出现,还在目瞪口呆中的张恩华怒道:“她不明白,你还不明白。我为什么不愿意提起当年南京的事情,就是怕这些事情捅出去,会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

    “你们谈我就谈我,扯到那些事情上去干吗?你是不是闲的要命。你糊涂?”看着刘家辉真的发火了,张恩华被吓的有些不知所措。虽然他不是第一次若刘家辉发火,但是刘家辉对他发这么大的火还是第一次。

    他也不是白痴,刘家辉的话说到这里,他也明白了自己这次做错了。这些事情虽然在高层不是秘密了,但是普通老百姓还是不知道的。万一捅出去,将会带来什么后果,他也很清楚。

    想到这里,张恩华的冷汗利马就冒了出来,他发现自己干了一件愚蠢之极的事情。

    看到张恩华的表情,刘家辉摇了摇头,转过来对白给他吼的发呆的林婷道:“林记者,这些事情暂时还不能发表。如果你要是实在想发表,想将那场战役的真实情况公布于众,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希望你能等到抗战结束的那天再说。如果你心中还有一点大局观念的话。”



………【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战豫东(1)】………

    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战豫东(1)

    林婷听完刘家辉的话,尽管她承认刘家辉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生性倔强的她,无论是性格的原因,还是出于一个记者的责任心,却并不准备服输。

    林婷看着刘家辉:“刘长官,我想公众有知道事实真相的权利。你没有权利对百姓隐瞒这件事情。南京是全中国人的事情,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也不单单是军队的事情。”

    “这些情况,南京那无辜被屠杀的30万百姓有权利知道,因为被长官抛弃被俘而被屠杀的士兵们有权利知道。全国节衣缩食支持交粮纳税支撑着国家运转,赡养着数量庞大的军队,已经不堪重负的百姓更有权利知道,他们的血汗养了一支什么样的军队。那些担负了战场指挥重任的高级军官是什么样子的人。”

    “这些人在为难时刻,只顾及自己逃命,将自己的部下抛弃在孤城,将无数百姓抛弃在日军的枪口之下,任凭他们被日军屠杀。更可怕的是他们现在还居于高位。如果有一天南京的情况再现,有谁能够担保他们会不会在来一次?”

    “林小姐,我说过,如果战后你愿意发表,我管不到。但是现在你要以抗战大局为重。这些东西发表出去,国人会怎么看待**?盟国会怎么看待**?”

    “如今抗战胜利的曙光已经再望,你的这份报道如果见报,军心民心都会受到极大的打击,到时候得利的只能是如今已经日落西山、垂死挣扎的日军。林小姐,我说这些话,并不是为了我个人的荣辱得失,我希望你能为中国抗战大局考虑。”刘家辉很诚恳的道。

    刘家辉说的是实话,当年守备南京的那几个中央军的军长,现在最小的一个也是军长,剩余的一个是驻英国武官兼任军事代表团团长,两个是主力集团军的总司令。而当年的那些师长、旅长除了阵亡的,现在也最小都是军师长了。

    这些人当年带领的都是中央军的精锐,现在基本还都是中央军的精锐部队的军师长,这个报道如果真的刊登出去,对于军界和政坛绝对是一场地震。

    而28集团军会立即成为众石之矢,会给28集团军招来灭顶之灾。无论从那个方面讲,刘家辉都不可能允许林婷将这份报道刊登出去。况且这里面还牵扯到最高当局。

    听完刘家辉的这几句话,林婷有些犹豫了。毕竟她不是那种政治白痴。作为中央社专门采访军政人物的头牌记者,采访了几年的政治人物,她对刘家辉所说的话的真实性,还是知道的。她知道刘家辉说的这些绝对不是威言耸听。

    先不说现在这个时候有那个报纸敢刊登这份文章,就是刊登了,后果如何,她心里也很清楚。她刚刚执意要刊登,主要还是义愤在里面。当年的南京血案,除了那些铁了心当汉奸的人之外,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将日本人恨到了骨子里。

    大家都知道当年南京没有守住,日军进入南京之后兽行大发,屠杀了30多万中国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