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琉璃厂(选载)-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鹆СШ芏啵际酢⒅破返比挥懈叩椭帧
荣宝斋立号时,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的雅意,请同治朝的状元陆润庠题写了“荣宝斋”的匾额,还有“蟠采”、“凝光”两块左右配匾,很风光的。现在这三块主配匾还悬挂在荣宝斋二层面街的翠檐下。据说,陆公题的配匾是四块共八个字,年代久远,现只悬挂了两块。这在原来的荣宝斋的老门面的照片上还可以看出来:正门上是主匾,另外四间门面上都挂有配匾,尽管看不清字迹,但四块配匾的挂法、规格都是一致的。请看在前一页刊出的另一张荣宝斋公私合营后侯恺、王仁山两位经理在店门前合影的老照片,显示的正门东侧的首块配匾露出的后一个字是“缛”,正门西侧的配匾的首字是“凝”,显系今存之“凝光”。这是与“缛”字匾相配的第二块。“蟠采”按尾字上仄下平的音序应是另一套的第三块;一头(即尾字是仄声“缛”的)一尾两块配匾迷失了或摒弃没有用。事情应发生在20世纪荣宝斋国营后大规模扩建时。现在悬挂的“蟠采”、“凝光”左右两配匾可能这不是原来的一套,按音节看是三、二块的另行搭配组合。
1900年,松竹斋歇业,全部业务转归荣宝斋继承。它从创号的第三年起,就自制信笺,到20世纪上半叶印制了大量的优秀笺纸,还受鲁迅、郑振铎委托,印制了《北平笺谱》;重刻印制了明代《十竹斋笺谱》,继承了传统的拱花、套色木刻技术。1928年前后,荣宝斋经营得法,事业一度发展很快,在上海、天津、南京、汉口、洛阳都开设了分店。
日本侵占我国大部国土后,资源匮乏,物价飞涨。日本投降后,紧接着又是三年解放战争,政治、经济更形混乱,琉璃厂的各行业大多趋向萧条,在战乱频仍时,谁又能关注文化事业的生存发展?到北京解放时,荣宝斋已经负债累累,难以维持,濒临破产。不得已只好卖房子还债。买主是北京师范大学。经理王仁山实不忍这已有300年历史、自己几十年付诸心血的文化老店一旦泯灭。就在签约前夕,他还在四处奔走,争取国家给予支持,借给适当资金,使荣宝斋这座文化老店能渡过难关保存下来。此事经出版总署立即报请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急事急办,很快得到批复:“为了扶助该店业务不致因经济困难而陷于停顿,以保存该店出版美术作品的特点而走向繁荣与专业化的道路”,决定由出版总署拨款旧人民币一亿元(折合今1万元,按当时物价,可购买黄金100两,或15间左右的四合院四五所)。新华书店总管理处木印科(原石家庄大众美术社)与私营的荣宝斋合营,派侯恺为公方代表,出任经理,原私方经理王仁山任副经理,完成了有历史意义的北京第一家私营商业的公私合营。1950年10月19日,公私合营后的“荣宝斋新记”开张,郭沫若给题写了匾额。同时,荣宝斋新记也与各地分店断了关系。1951年,荣宝斋陆续召回困难时被辞退还乡的技术工人,又吸收了一些青年进行培训,并将荣宝斋划归隶属于人民美术出版社。1952年,私方被迫拍卖股权还债,国家再次拨出资金四亿零四百万元,用于老荣宝斋偿还债务,也就把私方股权全部赎买为国有。荣宝斋转为国营后,走上兴旺发展的50年新路。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新生老店迈新步
荣宝斋先公私合营再国营,只不过一年多的时间。这在北京的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是先行者,侯恺当时大概也就30岁左右,每天早晨步行上班,穿着很朴素,为人很和气,一路上与琉璃厂的老少点头打招呼。那时共产党进城不久,干部作风好,平易近人,尊重群众,口碑甚佳。
我对书画知之不多,也没有太多兴趣。例如厂甸那时过年设市时,在南新华街上路东有画棚子,用苇席平地搭起来的,有顶;南北有门洞,棚内挂的全是字画,比较一般,很便宜。画棚子从西河沿一直排到电话局胡同口,一个连一个,只把师大附中、附小的校门留出来。我们下学时常穿着画棚子走,主要是避寒躲风,没怎么注意里面的书画,包括后来毕业于北师大美术系、当过首都师大美术系主任、我的中小学同窗、油画家王琦,也是这样串画棚子,而没有像高我们12年的师大附中的大学长、著名文物字画鉴定大家史树青先生那样:能以两角钱在画棚子里买到一幅台湾大书法家丘逢甲的字,而成为存世的国宝,他的能耐恐怕也是在泡琉璃厂中得到的。这真使我这生长在琉璃厂、在这里居住了30多年的人汗颜。记得1952年,我拿到第一笔稿费旧人民币13万元,当时完全能够买一幅齐白石3到4尺的画——那时国画价钱极低,齐白石的作品每尺才2至4万元,其他名家的画还便宜。可是我没有也不懂去买画,而去买了一双皮鞋,追求穿着神气。真是昏聩之至。
我家本与荣宝斋没什么来往,可人家却找到了我们。舍妹辍学打工,学的是烫金,师父是上海的。他们师徒几个拉出来搞了一个“申京记烫金社”,上海这方面的技术和设备要比北京高,专应精装书籍封面和其他物品的烫金、烫粉(颜色)。荣宝斋的田、柳二公找来了。这时荣宝斋承担着国家赠送外宾礼品的包装装潢,按尺寸用各色织锦缎制作装礼品的锦匣。锦匣上要烫赤金字的上下款,由书法家写出制版。我们同院的连联书店被迫停业后,连前面会文堂所用的房子,一并租给上海迁京的综艺制版厂,制版、烫金不用出院子就全办了。荣宝斋这种活儿,质量要求很高,但数量很少,还很急,当然加工费也较高,多是老师傅谈凤山先生亲自动手,弟子们打下手,要用上海买来的大型烫金机。这种合作持续了三四年,直到1956年后手工业改造成立合作社,“申京记”入社迁出,荣宝斋再有加工活,就找合作社了。
这些礼品性的烫金加工中,有一件事留下的印象很深:第二次世界大战英雄、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访华,由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设宴欢迎。宴会主宾的请帖以至菜单,都是织锦缎托裱后做的,上面要烫赤金字,又是数量很少、时间很急。田、柳连声说:“政治任务,务请帮忙。”谈先生立即停下其他活儿,上版做有周恩来具名的请帖,以及菜单。田、刘就等在旁边。做出的活儿,真漂亮!活齐了,点数收走,铜版也立即拆下拿走,因为有周恩来的签名制版,不能留在外面。
田、柳二位不时来我们院,本来就是熟人,有了业务来往就更熟了。古玩、南纸店的人非常讲究规矩礼节。田、柳此时虽然脱了长袍,换了干部服,样子还是老派。有时要等活儿,就到我们家里坐会儿。他们透露出荣宝斋正在木版水印上努力突破,从帖套信笺往复制名画上发展,首幅选的是徐悲鸿的《奔马》,由徐先生不时前来指导。我虽然对国画知之甚少,但对徐悲鸿的“马”,我是深为拜服的。木版水印的《奔马》出来,神形兼具,足可乱真!此作诞生于徐悲鸿先生1953年深秋病逝前。名作虽是复制品,但广大百姓购买的起,能不时欣赏这幅盖世名作,这终于和名作只被少数收藏家珍藏于密室、众人无缘得睹不一样。我在周围的古玩字画店里见过徐先生的真迹,一比,一点儿也看不出是木刻水印的复制品。而且售价非常便宜。记得到了1983年,一对新加坡的老夫妻通过香港朋友到大陆看京剧并筹划拜师,我帮了点儿小忙,临行时我总要备点礼物送别,太好的我买不起,就到荣宝斋买了一幅木版水印的徐悲鸿的《奔马》。客人接过看后大吃一惊,竟提出这幅画让不让出海关,他以为是真品。我告诉他们,这是荣宝斋第一次成功的木版水印精品闯世之作。客人连说:“这幅画要比我藏的徐先生的真品要高、要更富有神韵,看不出是木版水印的。”
笺纸制作与木版水印名作(1)
笺纸制作打下基础 木版水印名作迭出
据荣宝斋有关资料介绍:木版水印由传统的“饾版术”而来,其历史悠久。唐朝的“夹缬”、五代的“印织填色”,为其先声。两宋的“镂版印染”和彩印《东方朔》的出现,说明木版水印已诞生成形。元、明年间,则有朱墨套印的《着今图》、《花史》和《十竹斋笺谱》、 《罗轩变古笺》等,则说明此项技艺已达于完善成熟阶段。
荣宝斋向以木版水印的笺纸闻名于世。笺纸也称诗笺,或信笺,专指以传统的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纸上印以精美、浅淡的图饰,作为文人雅士们传抄诗作或信件往来之用,统称笺纸。它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具有国画的韵味。每张笺纸,可称是一幅微型国画,很具清新、淡雅,画面又常用典故,笔简意深,传统文化的意蕴浓郁。把笺纸中的佼佼者加重颜色,集结成册,即成笺谱,既是书房中清玩鉴赏之物,又是后人借鉴制笺传统、发展木版水印艺术的重要资料。
印制笺纸是荣宝斋1894年开业后的主要生产营业内容。自1896年在其东侧的井院胡同2号设立了帖套作后,就开始自己印制笺纸,有画家刘锡玲绘的《聋道人百种时笺》、《七十二候笺谱》和《二十四节气封套》。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他们刻印了大量新风格、高品位的笺纸。据郑振铎所记,他在荣宝斋就见到了林琴南的山水笺,齐白石的花果笺,吴待秋的梅花笺,齐白石、王梦白等人合作的壬申(1932)、癸酉(1933)笺,仿成亲王的拱花笺等,有“似较清秘(阁,西琉璃厂另家历史悠久的大南纸店)为精”的评语。正因如此,1933年鲁迅、郑振铎在北京搜集编辑的《北平笺谱》6册330种中,由荣宝斋刻印了65种;还被委以负责全谱汇总、装订。1935年荣宝斋自己编印《北平荣宝斋诗笺谱》,一函两册,收入笺纸200种,罗振玉为函套题签,溥雪斋给扉页题名,寿石工作序,高度评价。可见当年盛况和影响。
1935年重刻《十竹斋笺谱》,是荣宝斋制笺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由于《北平笺谱》的成功,鲁迅、郑振铎决定委托荣宝斋重新刻印明代著名的《十竹斋笺谱》,共四册,笺画261幅(应283幅,缺22幅)。从1934年开始,包括勾描、刻板、刷印、装订,历时七年,1941年才全部完成。鲁迅并没有等到全笺完成就谢世了,但他在1935年春收到《十竹斋笺谱》第一卷时,喜悦至极:“我虽未见过原本,但看翻刻成绩的确不坏。清朝已少有此种套版佳书,将来怕也未必有此刻工和印手。”郑振铎的评语是:“持较原作,几可乱真。”后郑又获得另一版本,有缺失之22幅画作中的21幅,仍缺卷四香雪八种的最后一幅梅花,用王宗光临摹的代替,总算凑齐。至此明崇祯十七年(1644)刊成的《十竹斋笺谱》目录上的283种笺画全部重现于世。这些都是在原老店经理王仁山的主持下完成的。1952年新荣宝斋按全目重新刻印,之后又几次再版,最后一次重印是1999年,都保持了原版的韵味,达到原有艺术水平。
1951年又出版一部《北京荣宝斋新记诗笺谱》,两册,笺画200幅,齐白石题签,叶恭绰扉页题名,郑振铎作序,高度评价。后又有1955年出版的《荣宝斋诗笺谱》四册,收笺画200幅;1958年重刻《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