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副主席儿媳谋官记 >

第14部分

副主席儿媳谋官记-第14部分

小说: 副主席儿媳谋官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茹素在讲河下肉园故事时,端木斯文心里酸味直泛,好你个肖茹素想来到你竟是这么经不住捧的,三句好话你就不晓得自己能称几两姓什么叫什么了。你的稿子有我写的两篇,那两篇肯定也不会是自己写的,可你没半点弄虚作假的表情,看来,我得动点脑筋,不然就真的成了公公驮媳妇,吃力不讨好了。

  “各位兄弟,各位兄弟!”端木斯文赶在张长江和金沙江正准备出新花样前,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说:“我们今晚是为肖茹素举行庆贺晚宴的,我建议大家一起干一杯,然后我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张长江问。

  “先干了这杯酒我再说。”

  端木斯文等大家干了酒以后,推了推眼镜说:“我们肖茹素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了,跟你们说前几天发的四篇篙子仅是她的试笔之作,近期她还将有大块头可读性强的文章将于古河县百万人民见面。”

  端木斯文的话像颗炸蛋,一下子紧张了酒席的气氛,也兴奋了所有人的表情,张长江和金沙江随及问肖茹素:

  “好啊,肖茹素你是肥肉埋在碗底下了,能不能告诉你的学生,都是什么样的稿子?”

  肖茹素此刻双目紧紧地盯着端木斯文,表情木然。端木斯文向肖茹素挤挤眼,说:“她稿子已经给了我了 ,一篇叫《机关团体隐蔽的情人世界》,还有一篇叫什么来着,噢对了,叫《当今裙带竟*》。我们政文版不方便发这稿子,副刊一月才出那么几期,只能等过一阵子,再请主编放行。”

  “如果有与经济对路的,我们经济版选发一篇。”张长江讨好肖茹素光说。话音没落,又转身问端木斯文:“哎,端木部长,副刊的稿子,不是你和范主编一起编的吗,你有签发权呀,怎么说等主编放行呢?”

  “我编当然行,可……”端木斯文反问张长江:“张部长,你现在编出来的稿子,难道就不通过范主编签发了吗?”

第11章
星期一的评报例会上,所肖茹素夸得花儿似的,报社是文人堆积如山的地方,写稿子本来就是编辑记者的本行,有什么好夸的呢,参加会议的人个个脸上都浮着一层茫然,程玉香的目光里,甚至参杂着几丝妒忌。

  也许是范文书意识到自己送给肖茹素赞美之词太过华丽,也许是他的醉翁之意本来就不在“酒”上,夸着夸着,话头就转到了他逢会必谈的关于编辑记者职业道德修养方向上来了:“……近些日子来,有偿新闻困扰新闻界,人们往往把它简单地归结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而实质上其诱因是极其复杂的,危害更不容忽视。

  纵观有偿新闻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就难以有有偿新闻的产生和发展。当代新闻界的有偿新闻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泛滥于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和建立的时期。市场经济的繁荣给社会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必然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表现在道德行为上就是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图财害命、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斤少两、坑蒙拐骗。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莫不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这也是各行各业不同程度地出现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的根源所在……

  端木斯文看到范文书五十多岁的脸上灿烂无比,评价时目光只是在肖茹素坐的位置上漫不经意地扫了一下,然后便长时间的停留在程玉香坐的地方。那次会上,端木斯文与程玉香坐在一起,端木斯文是以为范文书的目光是冲他而来的,心中忐忐忑忑,大有已被范文书驳光了衣服一样,可看着看着便从范文书的目光中猜摸出另一种内容,这内容当时端木斯文没理解透彻,过后才想到自己身边坐着程玉香,才放下自己紧张的心。

  肖茹素参加这样的会议机会不多,范文书这样的长篇大论,她还是第一次听说,心里有些犯糊涂,还有些别扭,就用手机给端木斯文发了条信息:范主编说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呀,好像是总我来的?!

  端木斯文马上回了信息:范主编的话自然是有所指的,不过不是对你,你别多心。

  肖茹素不明白,又发信息问:范主编到底把的是什么,你能说明白些吗?

  端木斯文愣了好一会才回了信息:你看到张长江昨天发表在我们报纸副刊上的《梦雪茶坊》了吗?

  肖茹素在信息里问:那文章有问题?

  端木斯文提醒肖茹素:当然有,你自己看吧。

  报纸就在手边,肖茹素马上打开看了起来:

  肖茹素把张长江的文章连看了两遍,也没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便又给端木斯文发了手机信息:我看过了,没有什么不对头的呀!

  端木斯文回信息:你再看看前一期副刊上他的稿子。

  肖茹素找开报纸,眼睛找了一下署名张长江的民间故事《腐乳肉香橱女色艳》看了起来:

  肖茹素仍然没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又给端木斯文发了信息:我看过了,没有什么不对头的呀!

  端木斯文回信息说:范主编怀疑这是一篇有偿稿件!

  关于有偿稿件的事情,肖茹素没来报社时就听说过,到了报社后耳朵里也灌了不少,可那些大多是和新闻联系起来的,从来没想过用文学作品的形式进行交易的事情呢,再想想他几次和报社人到梦雪茶坊吃饭喝茶时,张长江和梦雪茶坊老板那份亲热默契,便对端木斯文的分析深信不疑。

  此时的范文书,仍在就有偿稿件的事情侃侃而谈:“……有偿新闻的泛滥犹如生长在社会肌体上的*毒瘤,它侵害的不仅仅是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媒体自身,而且是整个社会。其最大危害是不能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反映社会生活,并引发错误的舆论导向,致使人们的价值观、义利观、道德观发生偏离。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获得公信力的最强有力的保障。各种有偿行为对新闻媒体的不断渗透,必然产生见利忘义、丧失职业道德的败类。如果把关者也从中分得一杯羹,对有偿新闻睁只眼闭只眼,开绿灯,就必然会动摇人民群众对新闻真实性的信念,从而动摇新闻事业的声誉和地位。那么有偿新闻导致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形态有哪些呢?以辛苦费、劳务费、误餐费、交通费为名收受土特产、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社会上以这种方式和新闻界打交道是一种最常见、也最易被理解、并被普遍接受的一种方式。这也是有偿新闻产生的最初形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交往方式早已不是某个行业或某几个行业的独有方式,而是被各行各业普遍采用。人们对此司空见惯甚至习以为常。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由于施与者大多用的是公款,且又把此视为人之常情,做起来不以为痛,而收受者收起来也不以为愧,心安理得。在这种情态下写出来的报道,也就很难说是不是唱赞歌的喇叭。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从业人员都拿礼品和红包,也并非所有拿了礼品和红包的人就一定写报道,但这种行为本身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目前,我们报社从业人员在有偿新闻问题上还存在一些错误、模糊的认识,人家拿,我也拿的随大流思想;花费了心血,理应得到补偿的思想;不进个人腰包,弥补办报、办台经费不足的思想还大量存在。这也使得有偿新闻有了貌似合情、合理、合法的生存土壤。不澄清这些认识,职业道德失范的行为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杜绝。市场经济的发展尽管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但市场经济的本质仍然是道德经济。新闻媒体在对社会提供舆论监督的同时,也应时刻加强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并在全行业建立起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警示制度。同时通过体制、机制和管理的创新,不断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有效改善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收入分配待遇。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并使之更好地担负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宣传者和实践者的重任,促进全社会道德风气的根本好转。

  总之一句话:文人要自爱!大家都要自爱! 。。

第12章
端木斯文怎么也弄不明白,《耳光的启示》不是端木斯文发给肖茹素的,过去也从没听肖茹素说过她在写这类稿子,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没有,怎么突然地冒出这么一个“启示”来了呢?肖茹素到底想打谁的“耳光”呢?难道说,肖茹素也像程玉香这样,和范文书鸳鸯戏过水了吗?

  在《古河报》社,能写这类稿件的,只有端木斯文和范文书,端木斯文写的大多是时事评论和文艺评论,范文书是报社的社长兼主编,理所当然是报纸的社论,而那些社论,又多跟县公司重大事件捆绑在一起的,算是替县委、县政府吹喇叭唱高调的。难道他范文书也在打肖茹素的主意?他范文书都是五十好几的人了,能有这门心思?如果真有,我端木斯文肯定不是他的竟争对手了,他手里可是要权有权要钱有钱呀,如果肖茹素真像单红艳说的那样,那这《耳光的启示》真有可能是范文书的手笔。

  为了弄清楚这篇《耳光的启示》到底是不是出自范文书之手,端木斯文打开网上邻居,把肖茹素电脑里的所有文档都查看了一遍,没发现《耳光的启示》文档的踪影,由此端木斯文得出了一个基本判断:《耳光的启示》既不是她自己写的,也不是别人写好后传到他电脑里,端木斯文便又在肖茹素电脑上网记录里,寻找她近期限打开过的网站与浏览其文档的痕迹,这才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原来肖茹素这篇《耳光的启示》是从一家名叫视今写作室的网站里下载下来的,端木斯文的心这才平静下来,在自己兼管的副刊版面上,连续编发了他替肖茹素写的三篇稿子。

  《古河报》社是苏北地区创刊最早的县级日报,几十年来,她为古老的古河县人民政治经济生活提供了优质的新闻宣传服务,也增养了一大批新闻人物和文学艺术人才,然而,多少年来,古河县新闻与文学艺术的舞台上向来是男人唱主角,女人穷帮忙,她们甚至一个排得上名次的配角都没有产生过。肖茹素的文章出现。应该说是件大好事大喜事,一些有识之士在读了肖茹素的文章后,几乎是惊喜若狂地对友人宣称,古河县将出现一个前无古人的女文人!

  报社的笔杆子们,对肖茹素的几篇文章虽然表现出难得的兴奋与震惊,可他们的兴奋与震惊远不同社会上人们所惊喜的那样。大家共事时间不是太长,虽然不在一张锅里抓勺子,不在一桌上吃饭,可谁称半斤谁称四两心中也是摸底的。肖茹素过去未写只言片语,调到报社这么些天来,也没看她写过佝样的文章,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古河县最有希望的女文人了,笔杆子们不得不抬起头来,认认真真地审视一下他们心中的这个默默无闻的丫环了。而肖茹素的丈夫李龙生,对妻子写文章的事情也产生了疑问。他和肖茹素结婚已经十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