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星仙奇缘-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了,老了,”兆四虎笑着问道:“你们找我有事?”
“我们想了解一下当年扒李大仙的陵墓情况。”我开门见山地要求道。
“唉!”他叹了一口气,“说实在的,我怕提那桩子事。好汉不言当年勇吗?何况现已进入古稀之年……”
“看在我们老远赶来,还是请您老讲一讲吧?”他挠了挠头。邹起眉来,心想,按现在来讲,毁坏古迹是破坏,那时对自己地做法身不由己:“从哪儿讲起呢!说实在的,这事不是出自我的内心。那是当时形势造成的……”
“这个我们知道。没谁怪你错了。”
“不怪我就行。”于是,他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道:“那年我二十八岁,在李原小学教书,当时整个李原公社,只有这所唯一的高小学校。不知地方太贫穷了。还是其它原因,大家都没上学的习惯。当时文化人奇缺。”
“那您老可算当时地秀才了。”同事讲了一句。
“不错,我是个高中生,在全公社独一无二秀才。”
“正好今天是中秋节。”我见他家摆放着月饼,想起了今天地日子,“你就从五八年讲起吧。”
“那是五十年前的这个月。”他接了一句想了想,果然不错。正是这个月的八月八日。
“不要着急,想着来。”同事讲了一句,“五八年都不知道。喜欢听。”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放下讲:“解放初期;全国成立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打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大炼钢铁,砸烂旧社会。在全国大形势的带动下,李原也成立了人民公社,农村实行合作化,农民集中起来吃食堂。当时群众口头谗:“杠子馍,俩和哟(一)。”即是一个馍馍中间划一道横杠。
那时上级的政策是好的,只因大家没文化,对上级地政策理解错了,凡是从解放前过来东西,都属砸烂范围之内……生产队长是皇上,说皇上不如说他是阎王,胡搞一气,天天带着一帮人,各家各户抢东西。挨家挨户检查,个人家庭不能有锅灶,见铁锅拿去炼钢铁,见石头碾子、石头磨,拉去砸烂烧成石灰。他们收去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老一代留下来的,说什么是封建残余。都是旧社会过来地。”
“那不是胡闹吗?简直是土匪。听说我们这里闹的最凶。”同事提出了疑问。
“是啊!不光我们这里,全国一样,不过,豫东平原大地收拾的最惨。就我们李原来说吧!凡是带古字的东西,凡是经过旧社会过来的,都属于清除之内。古庙统统扒掉,古寨墙挖平填海,古墓扒掉,凡是带古的都是封建残余,迷信地,四旧的。
如李原东门外(即现在的铁业社)那些石马、石人是古代地,是解放前留下来的,扒掉烧成了石灰。李原有四门城楼,也统统扒掉,寨墙扒掉平到海子里,如现在地卫生院所在地,那是一所古庙扒后盖成的。
“那些古迹留到现在就值钱了,光旅游一项也给李原带来一笔财富。”我打断了他的话。
“哪知道呢,那时的口号是:砸烂旧社会,建立新世界。只因没文化,哪里知道砸烂的全是古代社会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他喝了一口水,继续接着讲:“凡是解放前过来的都属四旧,解放前称旧社会,带个旧字,再说那些古东西要它何用?除了占地,干脆拔除平整一下,植树造林实惠。
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看了看同事,瞪着大眼睛,像听故事似的静静地听着……
“兆大爷,接着讲啊,我们喜欢听,一直讲到文化大革命……”同事提出了要求。
“那不跑题了,你们不是专程来打听扒李玄陵墓之事的吗?”兆四虎反问一句。
“扒李玄陵墓之事要听,文化大革命的事情我们喜欢听。”同事出于好奇心要求道。
“那好吧!”兆四虎咳嗽一声,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嗓子继续拉开话匣子:“还是从五八年讲起,五八年浮夸风,捏着鼻子哄眼睛,自己骗自己,吹牛皮不犯罪。比如我们生产队的小麦,为了得红旗,赶先进,本来每亩只能产三百斤,硬说成亩产三千斤。上级来检查,好说,生产队长有办法,把盛装粮食的墩,下面铺上麦草,上边盖一层麦子,应付检查,猛地看去,好大一墩麦子,至少报上十万斤,其实也才三、五百斤而已。”
“那是骗谁呢?”我问了一句:“上级发现了咋讲?”
“你怎么老插嘴,听兆大爷讲!”同事阻止道。
“上级也骗呀,就这样,一级骗一级,群众当时编了个顺口溜:”兆四虎背起顺口溜来:“队骗社,社骗县,一级一级往上骗,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里下文件,一级一级朝下念,念到队里还是骗。”
“为什么要骗呢?不骗不行吗?”同事提出了疑问。
“不行呀!人家亩产三千斤,你只有三百斤,为什么那么少呢?是右倾思想作怪。带上了右派帽子,一辈子就完了。
那时左派是好的,是激进派,右派是保守派。是斗争的对像,谁想当右派?
只有比着吹,吹的越高越好,反正吹牛皮不犯罪,你报亩产五百斤,我就报一千斤,要想超过只有报两千斤,就这样越吹越高,直到脱离了实际……”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右派是这样划成的!那么,谁还敢讲实话呢?”
“是呀!讲实话要吃亏,所以你会吹,我比你还会吹,就形成了后来的激进派左派。是一步一步演变而来的。”
“后来演变成文化大革命,红卫兵造反派。”同事很会推理。
欲知后事
请看下章
本站强烈推荐:,最好的小说搜索网
………【后记(二)】………
这天,天气棒极了,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我们三人继续聊着,突然,一股乡村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我站起身来,在院子里来回走走,活动一会儿,看了看兆四虎的家庭副业,他很能干,院子后面养的有猪,院子里到处跑的是鸡,还有三只羊。
兆四虎乘机站起,十分客气地给我们把茶水满上,而后喊叫一声,“你们坐下喝茶,听我继续白话。”
“真的麻烦你了,耽误你的工作,打扰你的休息。”我客气地讲了一句,随后坐下。
“我已经不干什么了,都是孙子们干。只要你们喜欢听,我也喜欢讲,讲我的亲身经历吗,有什么难的。”兆四虎也坐下来,像说大鼓书似的,一本正经的讲道:“从一九五零年开始,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大跃进浮夸风,再下来四清运动,直到六六年**发布“我的第一张大字报,”是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紧接着学生停课大串联,拉帮结派……
**在**城楼接见红卫兵革命造反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各个大队、公社、县。省,直到中央,厂矿企业、以及各个机关部门,家庭、甚至连夫妻,都出现了两派……
站在青年学生这一边的为造反派——左派,站在领导机关这一边的为保皇派——右派。
从此。两派进行革命斗争,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全部参加革命斗争行列。
开始,讲事实摆道理,耍嘴皮子。后来矛盾逐渐激化。直到双方掂起家伙,拿起刀枪,互相厮杀。尽管各方都在背颂**语录:“要文斗,不要武斗。”争红了脸地两派人马,哪管这些……
后来军队介入,两派都有部队支持。真枪实弹的干,直到到动用飞机、大炮、坦克……
这时。**中央成立文革领导小组,组长,康生,成员有**、谢富治、张春桥、姚文元等……
中央文革领导小组,支持青年学生红卫兵造反派,这下领导保皇派可就倒霉了。批斗,带高帽游街,办学习班住牛棚……
一直到后来的林付统帅。**是宪法规定的接班人,手举红语录高喊:“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思想。”最后出逃,葬身于蒙古温都尔汗,直到后来的四人帮被擒……
再后来,不讲了,一年半载讲不完的。要想详详细细地介绍,以后给你们专门讲吧。”
同事好像没听过隐,我看了看时间,“不能再讲了,等以后我们专程来采访。”
兆四虎点了点头,“只有等下一回了,等这阵子忙完了,一定会继续讲地,等着吧,不会很久地……”
同事好像很不情愿的讲道:“好吧!下边请兆大爷讲讲扒李玄的陵墓情况!”
兆四虎点点了一支烟,抽了两口,因咳嗽就熄灭了,他继续接者讲:在一个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的早饭后。学校来人通知:“李原公社书记找你。”
书记是土皇帝,他的话怎敢不听,我带着疑惑来到公社,一进公社大门,书记老远喊叫:“兆四虎快过来,正要找你。”
“书记大人!接到通知就赶来了。”我边走边讲,笑着来到书记跟前。
书记带我到办公室,把文件放到抽斗里,站起身来道:“公社要成里一所红专学校,有你担任校长。”
“哎呀!书记大人;您怎么看上草民了,草民不比别人长得特殊呀?除了个子高些,身强力壮,别的没有什么。”
“就是看上你地个头了,一个赤膊的彪形大汉,有着强壮身体。”书记说着拍了拍我地胸脯,用眼瞅着我笑着道:“只有举重运动员,才会有这么结实的身体。凭你那宽大而滚圆的肩膀,熊似的背脊。就能去当校长,一般的人去,还真不放
“书记!您是让我打架去的,还是让我教书去地?”
“都有!教书是一回事,主要是能管住这班人。”
是的!我年青块头又大,有个三两个调皮捣蛋的,根本不是我地对手。因此,哪一个学生见了我都怕。
“不错,兆大爷现在驼背了,还是个高个子。”我接了一句。
兆四虎点点头继续接着讲道:“连校长、班主人带老师,我一起担任,学生倒是不少,一个大队来两人。当时李原公社比较大,三十多个大队,就有六十多位学生。净是些十七、八岁,二十来岁的愣头小伙子。由各个大队,经过贫下中农推荐,首先政治条件要好。反正上学不需要考试,只要贫下中农推荐,文盲也可以上红专。我看叫红专学校,就不如叫扫盲识字班比较恰当。”
“上学不需要考试,对学生有何要求?”同事瞪大眼睛问。
“要地思想红,那些推荐上来的学生,都是思想红的。所谓思想红,只要敢干就行。都是些在队调皮捣蛋,不好管教的,送来学习学习。那时犯了错误,对人的惩罚,就是进学习班。你别看他在队里调皮捣蛋,可来到红专学校,都服服帖帖。我问他们怎么回事?为什么怕我?我平时也不太爱训学生呀!”
他们讲:“就你这个头,往那一站!吓人!要是真的把老师惹毛了,发起火来,还有我们的活命啊。”
“嗷!明白了,书记不是让兆大爷教书的,是让当打手的。”同事讲了一句。
兆四虎没理踩,继续讲道:“经过全公社各大队,贫下中农推荐,红专学校学生有了,人员组织起来啦!但无校舍,指定了个地方,在李原公社罗李大队东地,郭庄东南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