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回七九当农民-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帮。
“我是你姐,别往歪处想,再说每个礼拜你抱过来你的那堆臭衣服时咋不想想影想不好,别找借口!你去不去,小屁孩!”她边说边扭住了我的耳朵,东北姑娘就是泼辣、直爽,浑然不顾经过的几个同学诧异的眼光。
“我去,我去,我的亲姐姐,我去还不成吗,”我疼得扬起头连声答应,她不怕同学们看见,我还怕老师谈话呢,这男男女女打情骂俏成何体统!
第二天早饭后与刘艳乘车直达市区,奇怪的是今天坐车的特别多,都拎着些布袋、大竹篮。北京人过星期日咋这么过?不理解,我没事不出门,一个多月都没上街了。外地民工进京了?不可能,那些满口溜出的地道的北京腔否定了这一点。
一下车就看见由近到远的商店都挤满了人,有的人还排着长队到马路上再折回去几个弯。身旁经过的人手里提着满满的乱七八糟东西急冲冲赶路,不时驶过堆满大、小物件的板车。一个个都是行色匆忙。
“今天不是什么节日吧,怎么有这么多人在疯狂?”我纳闷地问刘艳。
“肯定是回来什么好东西了,说不定是香港货。”刘艳兴奋得撒腿就往人群中挤去,把我这“保镖”扔在一边。女人呐,为了购物连安全也不要了。
不一会刘艳扫兴地又从人群中挤出来:“我还以为卖什么呢?原来是个五金交店,人们连疯了,电视机、收录机就跟白送似的,检查都不检查一下,扔下钱抱起就跑,连铁丝、铁钉、油漆都卖光了,都是一捆一捆、一箱一箱的搬。”
我们去百货大楼,路过一家副食店,见人流都排到旁边的小巷里了,一个个挤得紧紧的,生怕别人加塞。从里面过来的人提着一袋袋的米、面、酱菜等正往自行车、板车上放。队中一位大爷喊着:“二子,你麻利点把板车上的东西送回去再过来一趟,把家里的瓶瓶罐罐拿来,咱再多存点酱油和醋。”
我问大爷:“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多人在排队,这也不是啥稀罕东西。”
“没看报吗?”大爷满脸知识的样子,“前两天报上都登了,要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人们就嚷这收购价提高了,物价肯定得上涨。小伙子,一看你就没成家,不知道居家过日子的事。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还不是稀罕东西?离了这嚼谷,你连一天也活不下去。咱老百姓赚钱难,攒下俩钱都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可不敢让国家一调价就泡水了。”
难道这就是改革后的第一次抢购?“大爷你甭信哪些,东西不会涨价的,国家肯定有补贴,买哪么东西一时用不完,放坏了不也糟踏钱吗?”
“不会涨?前面几个店前几天就让人买空了,关了门说是盘点,现在都没开门,没东西卖他开什么门呀!你去前面的百货大楼看看,洋火、肥皂、洗衣粉都没了,人家都是一箱一箱往回搬,就连虫蛀了的白布也没剩下。听人说他们仓库里都没东西了,工厂加班生产也不赶趟,全国一样,都怕涨价,想抢在国家调价前买点便宜东西。人们都不易呀!”
我沉默,这也是改革之初必须带来的阵痛,日子长了,人们适应了这个时期,心态也渐渐成熟了,社会发展就平稳了。
果然,原本门庭冷清的国营百货大楼,人潮汹涌。走进楼内,除了几个已空空的柜台前没人外,其它地方被挤得水泄不通,有人一边往里挤一边喊:“桂珍,我先在这占地儿,你赶忙把家里折上的参佰多块钱都提出来,要不银行里提钱的太多,迟了这儿东西都没了。”整个大楼空间充斥着一片嚷闹喧叫,“别挤了,把我的鞋都挤掉了,说你哪,你穷挤什么。”,“怕挤你丫跑这干什么,怎么不让售货员给你送家去”。“你丫横什么,有钱你能把整个百货大楼搬回你家去?”,“喂,我的眼,你丫撞我眼睛了。”人群中不时传出被挤着的惨叫声。
()
我和刘艳面面相觑。原本她出来买点毛巾、牙膏、香皂、雪花膏之类的,转了几个柜台都是没货,望着人们亢奋的神情,两人不约而同地说:“回吧!”
(经过大家的支持,《醉回七九当农民》已上新人潜力榜第四位。“三江”下周也推荐。我向各位大大鞠躬感谢支持!!!多投票!!!!)
正文 31。 优越性受到了质疑
没过半个月,抢购风就平息了下来。
针对各地出现的抢购风,中央出面要求各部门从各生产厂家紧急调运物资,平抑物价,中央及地方报刊反复宣传国家近期内不会对老百姓日用物品进行涨价,国内物资丰富,不存在货源短缺现象,并对一些乘机投机倒把扰乱社会经济的破坏分子予以严厉打击。各地各部门也加强对物价的整顿、指导工作,马上市场短缺物资迅速上市,价格比以前抢购时还低,一场轰轰烈烈的抢购风终于平息。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老百姓的钱袋干瘪了不少,家里堆积了一批短时间消耗不完的物品。
抢购风过去不久,社会上又展开了一场对社会主义制度是否优越的讨论,起初只在民间闲谈,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后来就渐渐登上了报刊、杂志,引发一场辩论,也传到了我们的学校。
刚下了课,教室里高保平就和冯霞辩上了。
“不能说社会主义制度不优越,怕人说我反动;也不能说资本主义腐朽”,高保平先挑起了战争,“拿现在来说,我们中国人的四大件是收音机、缝纫机、手表、自行车,人家日本和美国人的四大件是汽车、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外加吸尘机、录音机、照相机,事实就证明了这两种制度的明显差别。谁优谁劣一目了然。要实在说资本主义腐朽,我看也是资本主义腐而不朽,垂而不死。”
“问题根本就不是这么简单的认识”。冯霞激动脸胀得通红,“你就没有简单的历史知识。日本、美国和咱们国家的起点就不一样。从清朝末年开始,经过北洋军阀到蒋介石,几十年内,他们在发展生产力上有什么成绩?在发展生产力上有什么贡献?我们建国三十年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成就,同解放前的几十年比较,难道不是大大可以自豪的吗?你的这种思想有问题,是典型的崇洋媚外,是‘洋奴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哈叭狗’!”天津姑娘一激动,“大帽子”就给高保平飞过去几顶,“你是不是认为美国的月亮都要比中国的圆,日本的海水都要比中国的甜?”
高保平被噎得连吸冷气,“哎、哎,冯霞同学,咱们这可是正常的同学之间的辩论,可不是开我的批斗大会,干嘛火药味这么浓,温柔点嘛,咱有理说理,别扣‘帽子’,有理不在言高嘛,事实就摆在哪,你凶也说明不了问题,也别扯上什么美国的月亮、日本的水,班长,你说是吗?”他扭头望向我。
开学一个月后高老师召开班会让同学们正式选举班委会、团支部。因为我代理了一个月班长,再三声明不要把我作为候选人(咱这人在方面实在没兴趣),结果投票下来,班长仍是我,团支部书记是活泼可爱的天津姑娘冯霞。就这样班里年龄最小的反倒成了班长,这也可能是那个时代的大学生对此都不太感兴趣,名利思想淡薄而把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而已。后来系学生会的两个高年级同学找我参加学生会,被我以各种乱七八糟的理由坚决拒之门外,强扭的瓜不甜,他们只好作罢,找了老大高健,当了学生会副主席。
听见保平问我,我想了想,“这个问题我认为不是简单能说清楚的,我有点同意冯霞的意见,当然她的那几顶‘帽子’除外,”。我周围旁听的几个同学都笑了起来,冯霞也不好意思笑着瞪了我一眼。“这个社会制度孰优孰劣的问题必须结合历史来看,建国前的历史冯霞已讲得很清楚,咱们国家的底子薄,甚至比一清二白还糟糕,起步点就不一样。”
“可日本战败后同样基础很差,挨了两颗原子弹后可以说在废墟中起步,可我国解放后三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生产水平却仍然比不上日本这个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宿舍的老二——广东人王志明在一旁插话。
“日本虽然战后变成废墟,但他只伤了皮肉,而未伤之元气。早在一八六八年日本明治天皇实行‘维新’,所谓的‘明治维新’,大力发展资本主义,采取发展生产,振兴工业、普及教育和富国强兵政策,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一百一十多年了。而我国从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多年,是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时代,被人骂时称为‘东亚病夫’,被人夸时叫‘东方睡狮’,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只有四九年建国至今三十年的历史,同帝国主义国家一百多年、二百多年相比,所取得的成绩还不能算是奇迹吗?”我说得也有点激动,声音不觉一下就高了起来。
“说得好”,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几个周围已站了不少人围成一个圈,有不少外系的同学。声音是从圈外发出的。我循声而望,坏了,这不是教我们政治经济学的老师——张玉保教授吗?他什么时候来的,难道这一节是公共课,怪不得外系的同学也都在(大学公共课是几个系的同学一起上大课),这下露脸可露大了!
“这位同学讲得很好”,张玉保教授走到我面前笑着说,“你是哪个系的?叫什么名字,我怎么瞧着你眼生。”我一下了脸红了,我们班知情的同学“哄”的发出善意的笑声,他基本不上公共课,你可不瞧着他眼生嘛!
“噢”,张老师似乎明白了什么,“没关系,你们都是大学生,成年人了,只要知道在做什么,该怎么做就行了。老师教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们明白。不过我的课考试你必须达到优秀,吴永成,是叫吴永成吧!现在咱们开始上课。”说完张老师向讲台走去,半道上突然转过头:“吴永成,我给你个建议,你可以把刚才你们几个同学的辩论写成一篇东西,发到报社,发到咱们学校和其它学校的校刊上,让更多的年轻人都来参加这个讨论,真理是不怕辩论的,越争越论才会显出她的永恒!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经过多少年理论和实践证明的,并不能因为我们国家暂时的落后就对这个制度本身产生怀疑。实践会证明她的正确,历史会告诉我们一切的。”
正文 32。一九八0年 我来了
“不平凡的一九七九年过去了,回忆过去,无限欢欣。
一九七九年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四化进军的第一年,是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夺取国民经济胜利的第一年。由于全国人民的努力,国民经济的调整已初见成效,有了良发的开端,各条战线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清晨六时我在学校的操场沿着跑道跑着,学校的大喇叭正播送着一九八0年元旦社论。此时天刚微亮,操场上也没有几个身影,只有我一如继往地坚持自己的晨练:跑步热身——打拳健身——背诵英、日、俄、法单词。入学快一个学期了,毫不脸红的说,早晨的我已成了对外贸易学院操场上的一道亮丽的固定风景线,这种毅力在一般年轻人身上是很难见到的。
一九七九年结束了,我边跑边想,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也八、九个月了,自己在这一年里做了些什么,在下来的岁月里又该如何做,以什么样的思维去面对这个世界?
一九七九年,正如社论中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