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挑战百万年薪 >

第5部分

挑战百万年薪-第5部分

小说: 挑战百万年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光开始露出它火辣的本色,恍得人睁不开眼睛。崔艺东正端着一个木盘子,向三个衣着时髦的女孩兜售。不知他说了什么,其中两个女孩指着中间的高个子女孩笑弯了腰,高个子女孩满脸通红,一边打开漂亮的Hello Kitty钱包,一边用手肘拐了一下她旁边笑得最厉害的女孩。想必是这个家伙用什么甜言蜜语让女孩心甘情愿地自掏腰包买下三杯西瓜汁。
  这场快乐的销售让崔艺东找到了感觉,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由于担心戴小威错误的销售方式会持续下去,我远远地冲组长崔艺东打了声招呼,往戴小威方向努了努嘴。
  “我们时间不多了,恐怕得一个一个突破。”崔艺东走到戴小威跟前,指了左手腕上的表说。戴小威尴尬地笑了笑,点头道:“明白!”
  说明白的人有时并不一定完全明白。如果说之前的吆喝宣传是一个不那么严重的错误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戴小威却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为了躲避太阳,我们将推车挪到了与菜场一路之隔的立交桥下。桥下有一个红绿灯,交通拥挤的时候会停下十几辆车。这里应该能售出些西瓜汁,如果真的口渴,有车一族并不在乎这三块钱。我端了一个托盘,像酒吧的侍应生一样,正准备向一辆刚刚停下来的奔驰走去。忽然,看见一个胖胖的身影正在拦截一辆过路的山地车,定睛看去,原来是戴小威。
  “这是最新鲜的西瓜汁,三块钱一杯,便宜又好喝。”戴小威一边跑,一边拿着写着广告语的纸拦在自行车前。因为奔跑过快,他的声音有些急促而模糊。
  骑车的是一个戴着运动帽的中年人,他被突如其来的拦截吓了一跳。中年人瞥了一眼戴小威和他手中的广告牌,并没有理会,而转换了一个方向打算绕过去继续前行。戴小威一边退一边用祈求的声调说:“三块钱就可以买到最新鲜、最美味的西瓜汁。大哥,买一杯吧?”然而,祈求换来的是对方的不理不睬,中年人嘀咕了一声“莫名其妙”绕道而去。
  遭遇失败的戴小威无奈地摇了摇头,回到立交桥下。戴小威背上的衬衫湿透了,紧贴在后背上,黑框眼镜上蒙上了一层薄雾。但他没有因此而情绪低落,而是耐心地等待着下一个“准顾客”的到来。歇了不到五分钟,见一对打扮前卫的青年情侣路过,戴小威小跑上前去拦截。这一次,这对情侣并没有沉默。
  “西瓜汁,三块钱一杯,只卖三块钱!”戴小威语速很快,有点像唐僧念经。照例地,他用那张被汗水浸湿的广告牌挡住了情侣的视线。
  “我们不要。”女孩子有些不耐烦,然后扭着头牵着男孩子的手想要离开。
  “才卖三块钱!。”戴小威继续死缠烂打,并没有停止推销,相反,语气更加夸张了。
  “我都说不要啦!”女孩子嚼着口香糖,满脸不耐烦地瞅了他一眼,避得远远地,紧紧地靠在男孩子身上。
  “最好喝的西瓜汁才卖三块钱!”戴小威是一个好脾气的人,并没有被女孩子的态度惹恼。他一边跟着女孩,一边念叨:“才三块一杯,小姐,算是给我面子,来一杯吧!”女孩斜眼瞅了他一眼,一脸厌恶的表情。但戴小威并没有放弃,一直跟了十多米,见对方不再理会,才悻悻然地回到推车边。
  人们常说“顾客是上帝”,戴小威的这种行为显然已经超出了推销的界限,如果遇见脾气火暴的人,也许会引发一场冲突。顾客永远是第一位的,强制性的推销只会引起顾客的反感,对销售毫无益处。不能说戴小威不懂销售,跟进每一个潜在顾客,想方设法促进销售,面对困难并不妥协是一个销售人员的基本技能。但对于区区三元钱的西瓜汁,与其花十分钟说服一个顾客,倒不如用这个时间找三个顾客。
   txt小说上传分享

惊天创意(1)
过了中午十二点半,阳光越来越毒,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马路上的车流量也少了很多。菜场的菜贩子有些已经开始收摊,遍地的菜叶飘散出灼热后腐烂的味道。一些三轮车夫聚集在一起玩牌聊天,杂货店老板们则开始发呆。
  附近没有什么地方可值得大力推销的了,由于太长时间没有一个行人,每当有人路过,大家都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推销的机会,都会不约而同地拿起杯子冲上前去,像一个等待猎物很久的猎人一般。
  现在正是午餐时间,照理,应该是一天中销售最旺的时段,但整整二十分钟过去了,还没有卖出一杯。炎热的天气和萧条的生意,让大家越发焦躁不安。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如果长期被这种情绪所困扰,我们将会被自己所打败,是时候换一个地方东山再起了。靠近菜市场能够保证西瓜的供应,但是却对销售不利。上午这里的人流量虽然不错,却多以家庭主妇、小摊主、三轮车夫为主,他们并不是西瓜汁的主力购买者,那些逛街的时尚女孩才是我们的核心消费者,然而在这里一上午,我们也没有见过几个。
  为了显出对转移战场足够的重视,崔艺东让我、张旭、李克群三人一起找地点。往北五百米,是广州最大的旧电器交易大楼,一路之隔是一座买卖新电器的大型商城。这两个市场都被隔成数百个几平方米大的小商铺,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电器。电器城门前马路的两侧仍停满了车辆,广场上的展台围满了年轻人。在两个市场的出口处,人群不断进进出出。虽然这里的人流量并不是很大,但至少比码头菜场门可罗雀的场景好多了。
  然而一个小时过去了,销售情况并不如我们预料得那般好。原来,这个时段的人流相当一部分是行色匆匆的生意人和他们雇用的托儿,更无奈的是,两个电器城的保安都禁止我们入内推销,而这无疑会影响销售。
  在离我不到五米远的地方,张旭刚刚被一个中年妇女拒绝,面带沮丧地靠在一个电线杆上。比赛到这个阶段,输赢的压力像一块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对失败的担心折磨着每一个人。
  问题出在哪里呢?所有人心里都没有答案,一种缺乏方向所带来的悲观情绪开始蔓延,上午的那股热情也开始随着阳光的热力减退而开始降温。看着日头渐渐西沉,大家心情也开始沉了下去。
  崔艺东浮现在脸上的自信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种焦虑。遭到拒绝后,他望着行人远去的背影会来上一句自嘲:“我倒贴三块钱,你要不要?”崔艺东现在比谁都着急,他徘徊于十字路口,没有人能代替他决策。
  疲惫像病毒一样侵蚀着每个人的信心,但只有一个人游离在众人之外。上午十一点写完稿件从公寓出来后,马建军就一直没有正正经经卖西瓜汁,而是躲在一边琢磨着什么。这时他眼放金光,像一只兴奋的豹子,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你花一百块来买这杯西瓜汁,绝对值!”在一个街口,有些兴奋的马建军拦着一个穿着制服的中年人说。这个中年人看起来五十岁左右,深蓝色的制服印着科龙的标志,看样子是一个维修工人。
  中年人显然被马建军的话说懵了,愣了一下,斜着头有些不相信地问:“一杯西瓜汁?一百块?”看见马建军认真的表情不像在开玩笑,中年人想了想,突然退了一步,指着马建军警惕地说:“该不会兑了什么东西在里面吧?”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惊天创意(2)
马建军笑了笑,伸出食指摇了摇,然后平静地说:“就是一杯西瓜汁,什么也没兑!”
  这下轮到中年人笑了,像看着一个疯子似的说:“老兄,你不是开玩笑吧?一杯西瓜汁一百块,开什么国际玩笑?”
  马建军盯着中年人的眼睛回答道:“我们在拍摄电视节目。”接着,他指了指旁边的摄制人员说:“你看到了吗?如果你买一杯西瓜汁,就能够上电视节目了。”
  中年人半信半疑地望了望摄影人员,摄像师笑了笑没有说话。中年人更好奇了:“你们拍什么节目?是广州电视台的?还是广东电视台的?你该不会是《G4出动》(《G4出动》是广州电视台一档收视率颇高的新闻节目,以街头采访而著称)节目的人吧?”
  “有点类似,你买了西瓜汁就会上电视了。”马建军不动声色地岔开了话题。不要让客户牵着鼻子走,这是商业谈判最基本的技巧。
  “上电视要花钱买东西的吗?”中年人更怀疑了,斜着眼睛扫了一下摄像师,摄像师苦笑着摇了摇头。中年人恍然大悟般地用手指着马建军说:“哦!我总算搞明白了,想不到电视台也会这样捞钱。”
  马建军有些急了,对这样的结果他完全没有预料到,如果继续发展下去,恐怕影响的不仅是销售额,而且还有《挑战百万年薪》这档节目和电视台。他进一步解释说:“这跟电视台收费没关系。如果你买了这杯西瓜汁,你就能和你的朋友说,你上电视了。”
  中年人狡黠地瞟了一眼摄像师,笑着说:“你们的摄像机在拍我,我不买也能上电视啊。”
  马建军有些着急,但是仍旧耐心地说:“这些拍摄的是素材,要真正在电视节目中播放还需要经过剪辑的。”
  中年人越发觉得不对劲了,有些不相信地反问道:“不买你的东西就剪掉,买了东西就不剪,这不是变相收费嘛。如果有一百个人买你的西瓜汁,你能让他们都上电视?”见马建军回答不上来,中年人摇了摇头,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离开了。也许,他今天会大笑着跟他所有认识的人讲这一段荒诞而有趣的经历。
  马建军异常沮丧地站在原地,像一座僵硬的雕像,全然没有顾及旁边的组员和围观的人群。我相信,这一次对马建军自信心的打击是极大的,因为在这次推销中,他的弱点完全被暴露出来,而且使这种负面印象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他将被人冠以“疯狂”的帽子直到其他事件的出现,人们才会彻底改变对他的印象。
  一直在卖力推销的崔艺东也注意到了马建军的窘境,他走过去拍了拍马建军的肩膀,虽然脸带笑意,但说出来的话却很诚恳:“我们最好还是卖三块钱一杯。兄弟,加油!”见马建军涨红的脸慢慢恢复,他继续问:“你和那人谈了多久?”
  马建军有些气馁地说:“十分钟。”
  崔艺东接过话头说:“所以,你要更加卖力,要把时间补回来,不然,就对不起这十分钟了!”他想尽量用一种轻松的口吻说出这番话,但结果却没有一个人笑。这不是一个可以原谅的小错误,如果这十分钟尽力推销,至少可以带来三到五杯的销量,而现在,大家都为他停下了工作。
  组长崔艺东的这番话相当于给马建军下了一个定论:这是一次毫无价值的销售。但在我看来,马建军的创意十分有价值,尽管他的想法很不成熟,执行得也非常拙劣。

惊天创意(3)
到底一个绝世创意该如何落地成为完美的策划?马建军的失败,让我不得不将创意执行时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想得更透彻。
  仔仔细细地对马建军的创意进行修正后,我开始琢磨如何向崔艺东推销我的策划。在短暂的接触中,我发现崔艺东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虽然大多数时候善于纳谏,但他认为正确的事,别人却很难说服。“不知道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