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职业女性典范:精彩杨澜 >

第21部分

职业女性典范:精彩杨澜-第21部分

小说: 职业女性典范:精彩杨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澜临近毕业的时候,学校里已经开始注意这个来自中国的东方女人,杨澜以前的主持人经历理所当然的会引起当地电视台的关注,就这样,纽约当地一家比较有名的电视台答应让杨澜毕业以后来台里做主持人。
  但杨澜最后还是没有成行。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纽约时报》的一个记者知道杨澜的特殊身份后对杨澜的采访做了报道,这样一来,很多媒体开始给杨澜打来电话,希望能报道一下杨澜。对于这样的事情,杨澜不是很有兴趣,出于礼貌,杨澜有所选择的接受了几家有影响的电视台的采访要求,就是在去电视台接受采访的时候,杨澜被电视台慧眼相中了。
  那天的天空很蓝,有几朵白云,杨澜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杨澜知道天气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所以,每次杨澜有事情都会让天气来调节自己的心情。再加上以后发生的事情,就让杨澜对这个日子记忆深刻了。
  采访结束后,电视台的人突然对杨澜说:“你是不是该毕业了?”杨澜说:“是啊,怎么了?”对方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这里来。”杨澜笑了说:“谢谢,能告诉我原因吗?我来这里是接受采访,不是找工作。”对方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你不用着急回复我,我等你的消息。”
  杨澜感觉到对方不是在开玩笑了。就一本正经地说:“哦,我想知道为什么我运气这样好?”电视台的一个人对杨澜说:“不是你运气好,是你的能力比我见到的很多人都优秀的多。你接受过专业学习,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气质优秀有典雅的东风韵味,你的语言天赋和主持才能都让我们感觉到,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你能考虑一下吗?”
  杨澜知道这是一个机会。对于一个还没有毕业的留学生来说,这样的机会确实是运气。杨澜也觉得如果能留在纽约发展,那是一种梦想,是一个让很多人羡慕的梦想。对于很多留学生或者是华人来说,进入美国的主流社会,并被美国主流社会接纳,是一种成功的表现。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有时候就是遇到了,还要经过不断的努力最后才能立足。但这样的一种努力和付出毕竟是一种对自己意志和能力的挑战。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所以,杨澜当时还是很动心的。
  但是,杨澜是一个很理智的人。在多年的电视主持生涯里,杨澜形成一种狂热之后快速清醒的理性。杨澜知道一个主持人,需要的是观众,而观众与主持人的交流是一个主持人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在纽约的两年里,杨澜感觉到与这里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东西方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定位,纽约的生活方式还是让杨澜感到性情在一种束缚里无法释放。杨澜想,在这里做主持人虽然没有语言的障碍,但却会有情感的交流无法直接沟通的可能。另外,在美国的文化背景里,杨澜骨子里的中国血液怎么转化成为纽约的一种文化成分,也是一个难题。在这里的电视生涯不一定舒心。
  在《正大综艺》的4年,让杨澜学习到最多的,就是怎么来跟自己的观众交流。缺少了观众的交流,就像鱼离开了水、花离开了阳光一样,杨澜觉得,这是自己无法接受的。
  杨澜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在纽约,你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一些刑事事件,那时候你的观点可能会受到东方思维的习惯影响,而失去西方色彩的变化,那样的话,你对新闻时间的报道与评说很可能就带有地域色彩,那就不是自己了。”
  杨澜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发生在美国的校园枪击事件,作为一名东方亚裔的主持人,你的感受肯定是与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不同的。你可能会非常同情那些受到伤害的家庭和孩子,但对于一个合格的主持人来说,仅仅只是同情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要随着民众感情的波动而波动。实际上,我根本不可能做到。”杨澜笑着这样说。
  去美国的时候,杨澜已经二十五六岁了。杨澜觉得自己不可能完全地融进那个社会,杨澜觉得自己做不到像一个土生土长的,好像在那个社会里成长起来的的人一样,而同那个社会产生一种亲密无间的感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回家的燕子(2)
杨澜说:“我觉得如果没有这种感情,做电视主持人根本不可能做好。每天,你拿着新闻稿在那里念,其实你对这些新闻稿上的所有事件都没有任何感情,你对这个社会没有责任心,你同他们不是血脉相通、息息相关,你能做好主持人吗?别人的情况怎样我不知道,我至今是没有信心。”
  于是,杨澜在学业完成以后,跟吴征一起选择了回国。并在进入香港凤凰卫视两年之后离开。因为杨澜需要的是更大的天地。那就是,阳光文化。
  

第一节 爱情的呼唤
只有经过了,我们才会明白,只有付出了,我们才会得到。有时候这种明白与得到往往意味着年少无知所带来的伤痛。直到杨澜邂逅了吴征,这一回,杨澜确定了,吴征正是她需要的爱人。而邂逅,一个很美丽的动词,在词典上的解释是:偶然遇见。难道,这就是命运在冥冥之中刻意的安排吗?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糊涂是捕获爱情的最高境界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奇怪,再幸福的女人,说到自己的丈夫,除了说丈夫好以外,我想在私房话的环境下,当只有两个人的时候,还是会说男人的一些不是吧。比如,我是上当受骗的,等等之类的话。在中国古典的文化里,夫妻之间的称呼有一个很有意思也很让人联想的词汇——冤家,比较深刻地反应了夫妻之间的关系。
  从上面的话我们来做个假设。给爱情一个童话的结构,把爱情放进去,做一次狩猎的猜想,我们来想象一下夫妻之间的情感场景,然后问我们自己一次,在爱情的追逐里,是男人捕捉到了女人做了自己的妻子?还是男人最后掉进了自己的陷阱,做了女人的丈夫呢?不管是怎么样的假设,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当你遇到了你生命中注定要遇见的那个人,你的一生除了幸福,就再也不会有其他的色彩。
  今天,杨澜已经用自己的经历让我们知道杨澜是个奇女子,杨澜是个成功的电视人,我们还知道杨澜漂亮,杨澜聪明,我们当然也知道杨澜的先生是吴征。不过让我们再来假设一下,杨澜这样一个聪明、伶俐、漂亮、聪慧的女子,应该是见多识广,在杨澜没有遇到吴征以前,杨澜心目中幻想的男性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说什么样的男人才会吸引杨澜的视线,什么样的男人会让她觉得印象深刻?
  杨澜曾经说过:“最难的选择是选择一个老公。”这里杨澜的感慨,其实就是她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事后所经历过的挫折中的经验和总结。因为刚毕业的杨澜觉得一个女人,到了年龄就嫁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于是,刚出校门的杨澜就选择了婚姻的归宿。但是杨澜的第一次婚姻只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就以和平分手而告终。杨澜说:“你需要什么样的男人,什么样的生活,初恋是想不清楚的。”所以,就有个电视剧说“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
  经过了短暂的婚姻之后,杨澜对于男性有一种灵性的透视,对于男人杨澜突然拥有了一种后生的敏感。也许是经历了太多,杨澜开始走向成熟而告别了少不更事的幼稚才让杨澜有了今天的敏感吗?还是这种敏感无意中抵制了更多的男性,而只给吴征留下了一条爱情的通道?
  见多了成功人士,见多了聪明人士,也许相反的才是最吸引人的?对于杨澜这样的女子来说,也许糊涂才是捕获爱情的最高境界吧。这样说,不是在暗示吴征做局,而是想说吴征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如果吴征一眼就认出杨澜的话,可能就不会有以后的爱情故事了,那就不会有阳光,也不会有那么多杨澜制作的电视文化。
  
   。 想看书来

戏剧性的会面

  杨澜与吴征的见面很有戏剧性。杨澜说:“当时我刚熬了一个通宵,在朋友家我一直喝着不放糖的咖啡,怕自己睡过去。吴征后来说,第一次见我的时候,我很憔悴。他不知道我头一晚上没有睡觉,熬了一个通宵在做论文。”就是这时候,吴征登场了。
  当时很巧,巧到这次见面好像是主人的刻意安排。因为吴征进来的时候,杨澜除了不认识吴征以外,其他的人都认识。而吴征当时却是除了杨澜以外,其他的人都是吴征的朋友。于是,吴征与杨澜的手就很自然的被主人招呼到了一起,虽然那时候是一种客气的连接。也许连主人都没有想到,这次偶然的认识竟然引起了一场后来电视界的狂澜。
  主人对吴征说:“这是杨澜,国内最火的节目《正大综艺》的主持人。”
  吴征迟疑了一下,从神态里杨澜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来,吴征知道《正大综艺》,但吴征下面要说的话,杨澜没有想到。吴征很有礼貌地说:“认识您很荣幸。”然后又接着说了句:“您认识袁鸣吗?”
  杨澜一笑还没有接话,马上就有人笑起来。上来对吴征说:“Bruno,杨澜小姐做了4年《正大综艺》的主持人。因为来美国读书,才由袁鸣接替的。你以为我们在逗你玩儿啊?难道主持人还能冒充?亏你也是搞电视的。”
  通常人的习惯性思维是这样的,认识一个新的朋友,知道对方在什么地方工作的时候,正好自己又有认识的朋友在那里工作,就会问对方,这样可以拉进陌生的距离,吴征显然在运用这种手法,但却忘了杨澜是《正大综艺》第一位女主持人,用习惯性的切口显然不适合这个戏剧性的见面,虽然有朋友解围,却让吴征更尴尬了。
  吴征有点儿局促,很尴尬地笑了笑忙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每次回国都忙得没时间看电视。因为袁鸣采访过我,所以我才知道她。我以为你们是同事呢。”说着向杨澜伸出手来:“我叫吴征,很高兴认识你,以后请多关照。”
  下面的交流就简单了很多。刚开始的时候也只是礼貌性的交流,在国外这样的聚会常有一种老乡见老乡的感觉。可能是杨澜的宽容,或者还有吴征的真诚,两个人最后竟然聊得很投机,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杨澜说:“很奇怪的,在聊了一会儿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我有点喜欢上这个人了。这个人的眼睛真诚,让人信任。”也许是因为杨澜做主持时见过的眼睛都是一种崇敬?或者都是一种仰慕?当杨澜看多了那种隐藏着内心想法的眼神时,对于真诚的渴望和寻找,让杨澜对那种真诚的眼神有种渴望已久的敏感。
  这就是杨澜跟吴征的第一次见面。简单到你都想象不出来还有什么可以发挥的情节。
  中国有句老话,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是一种仇恨,奇怪的是,中国的文化竟然赋予了冤家又一层意思,把夫妻之间的关系也称为冤家。冤家竟然成了夫妻相亲相爱时的一种儿女情长的称呼,暗示着东方文化里的智慧。
  在聊天中,杨澜知道了吴征的一些情况,也因为吴征的真诚,杨澜喜欢听吴征那种带着大舌头的南方口音说着从老辈人口里遗传下来的江苏宜兴口音,这个地地道道的江南人,却生就一副北方人魁梧的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