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职业女性典范:精彩杨澜 >

第12部分

职业女性典范:精彩杨澜-第12部分

小说: 职业女性典范:精彩杨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变总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有时候年轻总是会在等待的过程里失去信心。此时的杨澜需要的就是等待,只是杨澜那时候并不知道。
  妈妈看到杨澜的情况,就给杨澜讲了一个故事。妈妈说:“一颗种子落在石头缝里,旁边有一棵大树看到了就叹息着说,可惜啊,可惜,你的运气不好,这一生就完了。种子并不说话,沉默着,沉默着。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种子还是种子,大树继续着大树的叹息。等待,只有等待才是坚韧的一种证明。终于雨季来临了,种子开始发芽,并快速的生长起来,于是又一棵大树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杨澜开始明白了。杨澜知道只有在等待中适应,自己才能快乐,只有在等待的过程中,自己才能找回自信。
  杨澜开始变了,杨澜不再关心自己的听力成绩,而是把精力放到了平时的学习上,慢慢的,杨澜发现自己的听力渐渐地开始转变,信心重又回到杨澜身上。于是,杨澜在很短的时间就让自己的听力到达了优秀。
  这样的一种性格在杨澜以后的事业里,经常的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隐隐约约地出现这是杨澜成功的一个秘密。
  
  

毕业:我将去向何方

  大学的尽头就是社会,社会可能对于一个没有经历过社会洗礼的女孩子来说,还有点神秘,但对于杨澜这样一个充满了渴望、个性独立的女孩子来说,社会却是杨澜心里向往已久的一块乐土和天堂。
  人生的选择有几个重要的路口。首先我们要面临的第一次选择就是大学毕业以后的去向问题。什么样的专业找什么样的单位,什么样的性格,找什么样的工作。杨澜的个性与专业让杨澜意识到自己也许应该找一个相对稳定的政府部门,或者是某一个大企业里去做翻译。毕竟外语专业到现在都是一个热门专业,更别说是20世纪90年代早期了。
  真到了毕业临近的时候,杨澜也不知道自己该选择做什么。想想自己在大学的4年,好像对什么都有兴趣,什么都做过,也做得不错,但好像都与以后的工作联系不是很大,这让杨澜觉得郁闷。
  郁闷归郁闷,工作还是要找的。杨澜联系上一家中外合资的大饭店,对方的市场销售部门看中了杨澜的综合个人能力,觉得杨澜的亲和力、办事能力以及平时的学习成绩,都让他们放心,觉得杨澜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决定聘用杨澜。如果没有后来的意外,杨澜应该可以做到什么大饭店的什么经理那个位置上了,每天带着职业的微笑,坐在一张办公桌后边。但事实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杨澜是一个电视人的身份。
  其实杨澜对未来的打算很简单,杨澜对未来的工作期望并不是很高,但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出人意料,就是这样的给你开着不大不小的玩笑,于是,杨澜就在这样的人生中创造着电视上属于杨澜的人生。
  杨澜在大学里的爱好相当广泛,摆脱了高考的学习压力,英语听力经过了等待的适应过程之后,特别是口语,几年中保持全优,已经开始不用担心了,杨澜内在的文艺细胞此时开始活跃起来。文艺的介入给杨澜的电视主持开辟了一条新路,只是那时候还没有人预先知道杨澜4年大学生活以后的生活。
  杨澜人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一直优秀,口才又不错,再加上人缘也好,见人不说先笑,所以很快就以这些优势被选为系学生会副主席。做了学生会副主席的杨澜,开始在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策划等综合能力上得到了锻炼。这为杨澜以后统筹一个电视企业埋下了伏笔,对于电视节目的主持和制作来说,更是一种提前的演练。
  小时候就喜欢演出的杨澜,在大学里再次投身到艺术的实践中去,杨澜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学院业余话剧团,主持、表演让杨澜的生活开始悄悄的发生着一些变化。杨澜到现在还记得自己扮演过的一个角色,一个研究心理分析走火入魔、终于幡然醒悟的英国妇人。当然杨澜在学校的演出里也有过不错的成绩,是在英语汇演中得过最佳女演员的称号。对于杨澜拿到主持最高奖“金话筒”奖来说,学生时代的最佳女演员称号显得有点太微不足道了,但正是这开始的一点一滴,构成了杨澜以后的艺术全部。
  杨澜说:“这些实践活动对我后来做电视主持人都有帮助。自从我走上电视,也有不少节目依照我“成功的”经验,专门到外语学院去找大学生做主持人。理由是,一来大学教育保证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二来语言教育,特别是口语训练使这些学生具备了出色的表达能力,三来学外语的学生,眼界比较开阔,气质也比较现代。”
  话是这样说的,但现实却总是有差距,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外语学生开始进入电视主持人的行当,但成功的并不是很多,原因可能只有一个,就是几乎所有的电视制片人和导演都想以杨澜为范本来寻找第二个杨澜,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不可相互替代的,个性是每个人与众不同的原因。
  艺术的个性其实就是你自己本真的个性。每个人的个性与自己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有关系,知识面的宽窄,理解力的不同,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都会让一个人在社会的实践里逐渐的塑造完成自己的性格,这种性格借助于艺术载体就会成为自己的艺术风格。所以,要想培养出第二个杨澜,不是找谁跟杨澜像,也不是找谁跟杨澜的经历相同。而是去培养杨澜这样的一个成功的主持人出来,不是候补的,而是平行的。
  虽然杨澜那时候在学校已经开始出尽了风头,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但毕业的何去何从还是让杨澜感到压力。虽然饭店已经答应接收杨澜,只等杨澜毕业了,但杨澜的心里好像隐约有种期待。
  杨澜在期待什么呢?
  其实杨澜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着什么?可能是一种心灵感应,杨澜觉得随遇而安也不错。人生不就是在随遇而安的过程里,开始变得充实起来的吗?
  

第一节漫长的面试
也许,每个人都会顺其自然地走进小学,然后是中学,努力一点的可能就会进入大学。这是人生的正常轨迹。走出大学以后,我们就必须接受命运的挑战。我们不是在人生的挑战中颓废地倒下,就是在人生的挑战里铿锵有力地崛起。只要我们是人,我们就必须面对。
  大学的校园,有老师的呵护,有象牙塔里的纯洁,与外面的花花世界截然不同。杨澜就在这纯净的校园里保持着自身气质上的一种纯净和透明。可是,一旦你走出大学的门槛,就预示着,你走入社会了。走出北京外语学院的杨澜也不例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杨澜面临着重要的选择。
  

都是纯情惹的祸

  纯情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盛行的一个词汇。
  在20世纪80年代,“靡靡之音”开始泛滥,文化压抑后的中国民众渴望着个性的张扬,渴望着被别人关注,更渴望着能引领潮流。年轻一代开始在宣泄情感的方式上选择了不同于今天另类的又一种张扬。性别的模糊,中性的装束其实并不是今天超女的专利,而是整个社会消化、吸收、融合、再造的一个过程。
  大街上的喇叭裤,包裹着一个个女性丰乳肥臀,而性别不再被重视,都忽悠在喇叭裤的遍地开花里。手提式录音机在一个个流里流气的人手里晃动着,港台的歌曲声音被尽可能的放到了最大。男青年烫发成为一种时尚。色彩的斑斓已经不再是女性的专利,而是男女混合共同使用的符号,浮躁开始在无知的盲目中蔓延。
  这个时候中国的电视还在传统的节目上迈着守旧的脚步,国外的成熟电视节目开始关注这个热土。于是,《正大综艺》开始成立,并要找两个主持人。
  那时候主持人的概念还没有在中国的电视圈子里正式形成,流行的词汇其实就是报幕,不过报幕的工作好像就是简单的介绍一下,比如,下一个节目是什么,而主持人却担负着节目的连贯,现场氛围的调节等工作。所以主持人的选择就需要全方位的考虑,人不但要漂亮,大方,普通话标准,还要求视野开阔,知识面宽泛,随机应变,最主要的是纯情。因为电视是媒体,电视是窗口,电视是时尚的平台,电视是学习的课堂。在电视媒体巨大影响下,任何概念或潮流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主持人就很关键,因为起着引导时尚潮流风情的任务,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为人师表,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言传身教。从这样的一种要求出发,从这样的一种责任心出发,给《正大综艺》节目选择一个漂亮的女主持人,就成了节目开始正式录制启动的第一课。
  有时候机会就是这样的。早来了不行,因为早来了,你没有准备好,机会晚来了也不行,因为你可能已经不再等待。杨澜的运气我们只能用好来解释。因为杨澜整装待发的时候,《正大综艺》开始筹建了,我们除了用杨澜运气好来解释以外,还能说什么呢?
  当时负责挑选《正大综艺》节目女主持人的是导演辛少英,他是《正大综艺》节目组的总导演之一,从《正大综艺》开始筹划,辛少英就开始为了主持人的人选问题,奔波在北京的各大院校之间,为的是能在众多的女学生中找到符合剧组需要的女主持人。
  杨澜成为北京外国语学院理所当然的人选。
  其实那时候杨澜已经联系好了工作单位,只等着毕业考试结束,然后就可以上班了,至于电视主持,杨澜并不清楚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跟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联系,对今后的发展有没有帮助。杨澜的心情只是来做一个“走场”,用不客气的话来说,就是,杨澜其实是来应付“考试”来了。结果杨澜考上了。
  有很多出名的人都这样来描述自己的第一次。有什么什么考试来招生,或者是来招演员。自己没有想着要去,是陪同学或者是陪朋友去的。结果,朋友没有考上,自己幸运地被老师或者是招生人员挑上了,就这样走进了什么什么圈子。
  杨澜不是陪考的,杨澜就是在为自己考试。不同的是,杨澜是以一种平常心参与的,也算是一种例行公事。因为杨澜是个好学生,杨澜是个学生会干部,维护学校的利益,为学校争取名誉,是杨澜的使命。
  虽然是学校的推荐,虽然是一次走场,但杨澜还是很重视的。这是杨澜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不管什么事情,不做就算了,既然答应了去做,就一定尽力去做好。这就是杨澜的性格。这种性格让杨澜在阳光文化的定位上,一旦认准了,就绝不回头。
  接下来的几天里,杨澜开始按照辅导老师的要求,学习台词的表演艺术。说是学习,其实就是尽可能多地修饰一下大概的方向。然后有台步的常识,舞台的经验等等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好在杨澜在大学期间一直是文娱积极分子,对于舞台的感觉很好,老师的轻轻点拨,很快就让杨澜找到了感觉。
  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次面试

  面试那天,杨澜走进等待考试的房间,发现房间里已经坐了满满一屋子的前来应试的女孩子。大家都很严肃地坐着,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议论,气氛很紧张,好像谁要是在这时候划一根火柴,房间里的空气就会突然爆炸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