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决定孩子一生的理财教育 >

第6部分

决定孩子一生的理财教育-第6部分

小说: 决定孩子一生的理财教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章 孩子的第一个理财老师(2)
调查结果中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当问到父母:“孩子在未来生活中最应该具备的能力是什么?”绝大部分的父母立刻回答:“理财能力。”当然其中有部分父母希望孩子学好英语,及早将孩子送往国外念书,还有些父母为了让子女学好数学而不惜砸大钱。不过在问到上述问题时,英语、数学却排在次要位置。这个答案看似意外,却也在我们的预料当中。因为父母都很清楚,我们周边许多人并不是因为没学好英语或数学而误入歧途,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处理金钱,才毁了自己的一生。
  在“何时开始进行理财教育?”的问题上,大多数父母回答为“小学毕业前”。由此可见,大家都把理财教育当做一件很紧迫的事情。不过当问到“是否已在家里进行理财教育?”时,绝大多数父母回答却是“偶尔”或“不常”。
  进一步问到“没有进行理财教育的原因是什么?”时,除了的父母回答“子女不感兴趣”,其他27%的父母回答为“父母的能力不足”。当问到:“你认为谁来教育孩子比较适合?”一半以上的父母回答是“学校”,选择“家庭”的仅为,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发现:
  第一,“理财能力”比英语、数学重要。
  第二,由于孩子不关心理财,家长也缺乏理财知识,所以没有进行理财教育。
  第三,基于上述理由,父母希望由学校或老师来代替他们进行理财教育。
  其实,这只是家长一相情愿的想法。孩子的消费、储蓄习惯深受父母影响,很多父母并不知道自己在孩子的理财教育过程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关于“在养成消费和理财的习惯中谁的影响最大?”的问题,百分之的孩子选择了“父母”,而只有的父母选择了“自己”。结果说明,父母远远低估自己对子女的影响力。
  这里有一项调查结果值得父母注意:美国储蓄教育协会在1999年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孩子都回答“是父母教他们理财知识,并指导具体方法”。不过在2001年,用同样的问题向家长进行调查时,大多数父母的回答却是“根本没有对子女进行过理财教育”。
  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调查结果呢?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孩子是在父母的“行动”中学到了理财知识,而不是在父母的“言教”上。因此不管父母本身有没有意识到,也不管这样的行为是好是坏,孩子确实从父母身上学到许多有关金钱的知识。究竟由谁来教导孩子理财,这是我们为人父母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不要用金钱弥补愧疚感
  目前,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刊登了一篇颇为引人注目有关双薪家庭的父母和孩子的文章,揭示了双薪家庭子女的消费行为出现的许多问题。文章中写道:“现在社会上的双薪家庭不断增加。这些父母因为工作忙碌,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少,于是心中产生了’愧疚感’。出于一种补偿心理,他们往往会给孩子很多零用钱,这样一来,孩子就像是突然发了‘横财’。”
  根据美国社会学者朱丽叶·B。肖教授的调查结果,与单薪家庭的孩子相比,双薪家庭孩子的消费行为更加频繁,购物经验比较丰富,而且在独自购物方面学习得比较快。她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父母不能陪孩子而产生的“愧疚感”。父母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所以对孩子的消费行为采取放纵的态度。双薪父母常常会抱着这样的心情:“这个东西不算贵,就买给孩子吧,何必因为这点钱委屈了孩子。反正家里有两个人赚钱,经济上没有太大的压力。”“平常为了工作,都没有办法好好陪伴孩子,可以用钱稍微弥补一下,也是件好事嘛。”

第二章 孩子的第一个理财老师(3)
很多父母为了迎合孩子的要求,无条件地让孩子买名牌服装,无条件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零用钱也是要多少给多少。有的父母甚至会跟孩子经常去的商店或文具店的签一份协议,只要是孩子看中了店内的商品,就可以让他随意购买,之后再由父母来结账。对父母而言,这是弥补自己愧疚感的好方法,不过这样的行为会深远影响孩子一生的消费心理。然而考虑到孩子的未来,想要让长期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的孩子培养出健康的消费习惯自然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很多双薪家庭的父母都想用物质来弥补自己的愧疚感。问题是,父母的愧疚感并不能用金钱来取代。对孩子过度的物质补偿,会严重损害家庭的理财教育,更不利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我们想象一下,在这种环境成长的孩子,他们的未来会怎样?
  这群孩子很容易变得娇生惯养、缺乏责任感,甚至过了而立之年还要靠父母生活。双薪家庭的父母要抛弃内心的“愧疚感”,因为那正是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绊脚石。双薪家庭的父母的最大遗憾,不是无法抽出更多时间来陪孩子,也不是无法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而是没能教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必须断然拒绝孩子的过分要求。如果因为一时的心软或是怕麻烦就举手投降,那么孩子的理财教育就无法再继续下去。父母赶快逃脱“愧疚感”和自责,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
  理财教育的基本是“零用钱”。双薪家庭的父母需要做到定期给孩子定额的零用钱,不能过于随意,而且要教导孩子有计划地消费。零用钱最多到自己无法管理时,就会出现问题,如果一次给过多的零用钱,或是随时给,孩子就会不知节制地乱花钱。可以共同想一些好方法。比如,双薪家庭常常有许多家务来不及做,父母可以规定孩子参与打扫、洗碗、倒垃圾等,根据工作的完成状况来给孩子零用钱。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孩子帮着父母做家务,还能让孩子体会到钱的来之不易,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韩国目前有个电视节目《我的孩子变了》,制作单位动员了各个领域的专家来参与,在节目中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如何解决问题、改变以前不良习惯的过程。根据孩子的各种状况,专家给予了不同的指导和建议。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父母都没有明确的理财概念。通过节目我们都发现,专家努力想改变的并不是孩子的习惯,而是父母的习惯,只要父母开始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就会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变化。
  父母先学理财
  随着理财教育逐渐被重视,许多父母开始对国外的理财教育感到好奇,比如在理财教育上非常成功的国家,那些父母到底如何教导孩子?
  在教孩子如何理财的问题上,专家们发现一个有趣的差异,即韩国的父母依然抱着昔日的保守理财观念,认为“要节省”、“要攒钱”,而美国父母则教育孩子符合新时代的先进理念。
  实际上教子女“如何投资”的父母美国有71%,相比韩国仅仅有33%;有家庭财务计划的美国有61%,韩国则有36%。
  特别是对“父母有能力教孩子理财吗?”的回答,韩国的父母只有能做出肯定的答复。韩国的父母在幼小的时候,从父母那里得到零用钱的经验只有,相反美国则高达52%。
  对“如何学习理财知识?”的问题,大部分美国父母的回答为,从学校得到了专业学习,而韩国父母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从个人经验中学到。
  我们必须了解,唯有父母先学习理财知识,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理财教育。根据德国的一项调查,父母没有很好的理财理念,其子女成为百万富翁的概率只有1/500。相反,父母善于理财,子女成为百万富翁的概率可以达到1/5。这是说明要是父母有正确的理财观念,其子女成为百万富翁的概率比不擅于理财者的子女高100倍,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比较结果。
  有的父母会认为:“那都是有钱人家的事情”、“我哪里懂理财?还是让专家来教吧。”但是,2000年英国金融监督厅(FSA)进行了一项富裕家庭子女和贫困家庭子女在理财知识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的调查。结果显示,富裕家庭子女所掌握的理财知识比贫困家庭子女丰富得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父母的谈话,耳濡目染地学到很多有关股票、证券等金融产品的知识,以及利用金融机构的方法。
  成为“富人”还是“穷人”,并不取决于父母留下的“财产”,而在于掌握了多少理财知识。要是父母没有掌握正确的理财知识,却仍坚持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虽然我不懂,但我要让孩子好好学习。”显然是错误的,要教导孩子连自己都不懂的内容,这样的教育怎么可能成功?
  身为父母都会考虑“我是称职的父母吗?”、“如何正确地教导孩子?”。要做称职的父母,必须要重视孩子的理财教育。
  做好孩子的理财教育,父母必备两个条件:第一,对孩子的理财教育要持有持续的关心和支援。第二,要掌握教孩子理财教育所需要的最基本的金融知识。归根结底,唯有父母先学习理财知识,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理财教育。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教孩子从小正确认识金钱的价值(1)
理财教育:教会孩子正确选择
  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不关心孩子的教育。除了学习英语、数学,许多孩子也参加钢琴、游泳等课程,最近还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知识不断出现,理财教育也开始渐渐盛行。
  韩国的出版界正经历着不景气的状况,但针对孩子的易懂而有趣的理财书随处可见。甚至出现了专门教授理财的学院。这些现象都显示,现在的父母已经认识到理财教育的热潮不是“昙花一现”,而是影响孩子未来的一门必修课。
  这股理财教育风潮中也出现了否定的声音,韩国有位儿童教育专家专门对儿童的理财教育提出异议。他在报刊上发表意见说,对小学生进行理财教育还为时过早,这些活动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只占很小的比例,操作不当的话,这些过早的理财教育反而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我认为他这样的主张是因为对理财教育的本质有所误解,或者是理解不够。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理财教育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许多理财节目或是书籍纷纷打出“造就富翁”、“培养未来CEO”等响亮口号。这些口号对那些没能成为“富爸爸”、“富妈妈”的父母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幻想着对孩子实现自己终其一生都没能实现的富翁梦想。但是这种现象却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并且完全不符合我们推行理财教育的初衷。我们并不是要培养出多少所谓的CEO,而是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理财、正确规划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在这股理财教育的热潮中,也有一些父母抱着“要把孩子培养成最棒的!”这样的补偿心理参与其中。人们开始觉得,理财教育似乎变成了“教你如何赚钱的辅导课”。当然,父母看着孩子用自己都听不懂的经济、理财专业用语,有模有样地做着企业发展规划和股票投资游戏,心里顿时踏实不少,说不定还会暗自高兴不已呢。
  我们要冷静地看看周围的现状。这些年来,媒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