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攻心为上 >

第7部分

攻心为上-第7部分

小说: 攻心为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必须〃达成交易的人是你,那么对方只消跟你一直磨菇下去,就一定能在谈判中赢得胜利。
  就举国际关系为例。大家通常都认为,在谈判签定条约时,西方国家一方吃点亏、上点当,是天经地义的事。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进行国际谈判之所以经常失败,原因是谈判代表必须背负表达民意的包袱,去跟对方谈判——而且民众总认为达成协议才算谈判成功,至于协议内容如何则不必理会。
  结果是美国的外交代表,一旦面临谈判,几乎每战必败,因为对方很清楚:他们惟一要做的就是拒绝达成协议——除非条件对他们有利——而美国民众的意见常让我们的谈判代表坐失良机。
  莫洛托夫担任苏联外长一职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就很擅长〃磨〃功,因此有个外号叫〃铁裤〃(Ironpants)。
  不过,目前情势已经改观了。举个例来说,罢工的解决之道,不再是以工会的条件为准,1981年全美导航员罢工事件就证实了这点,1986年霍美猪肉公司的员工罢工,情况也完全相同。这只说明了一点:有人永远学不乖。
  而外交政策呢?我们不再让步。事实上,我们已经学会了:当条件不合意时,就起身离开谈判桌!
  可别轻忽了这个诀窍:不论是谈判、合并或是不动产买卖,千万别自限,误以为:因为这是谈判,就非得谈不可。
  最近,我自己正好有个机会学以致用。有五个朋友合伙搞房地产,主要想在芝加哥发展旅馆业。就在所有财务文件要签字的前两天,银行也即将寄出信用状(Letter 
  of 
  Credit),其中一位合伙人(是位建筑师)可能因为各人名下的贷款金额,依个人职业不同而有差异,引起争议而退出。在这节骨眼上,他们找上了我,开出很优厚的条件,而且给我24小时考虑要不要加入,我说:〃谢谢你们,这的确很吸引人。不过我还没决定是否加入。〃然后我就离开了。第二天——就在另一个24小时也结束后,电话响了,开的条件比上回更好,包括一家资产净值很高的公司——富比500大企业排名第400——做担保,这点的确可以免除许多风险。
  离开谈判桌,交易筹码通常只多不少。
  随时准备离开谈判桌……而且说到做到:你会再度回到谈判桌上——而且行情看涨。
  第24课 虚虚实实你说你不可能被派任为美俄第二回合限武谈判(Strati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代表,或者根本不会被派去处理公司的不动产事宜或劳工合约问题?没关系!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敢于在谈判中站起来,暂时离开谈判桌,将会是你的致胜关键。
  汽车业里有招欺敌之术叫:〃呼叫奥蒂斯先生〃(Calling Mr。 
  Otis)。顾客上门对,先给他那辆历尽沧桑的老车一个好得令人惊讶的折旧价,然后再给新车开个令他更满意的价钱。他会再去绕个两三家,才知道这笔生意是再好不过了,一定会回到原来的公司。
  业务员详细写下这笔交易的注意事项,并请这位顾客签名,然后故意不经意地,问这位顾客其他业务员给他什么价码。顾客在这当儿,红着脸很得意地说出谈判中最宝贵的法宝:情报——也就是另外一家开的价码。
  业务员说:〃还有一道手续,每笔生意都得我们经理通过才行。我马上打电话给他。〃销售人员按下电话上的对讲机,说道:〃呼叫奥蒂斯先生……呼叫奥蒂斯先生。〃当然,根本没奥蒂斯先生这号人物。是有一位销售经理没错,不过真名可能是史密斯或琼斯之类。
  奥蒂斯是一家电梯制造公司的名字——只不过这架电梯是往上的。销售经理出面了,把业务员拉出房间,让顾客独自心焦如焚一阵;不久,业务员回来,说明经理不允许这笔生意,然后再以其他家出的价码和这位顾客谈。你也许很纳闷,为什么这位顾客不干脆拍拍屁股走掉算了?
  因为他已经投下太多情感,他原先打算就在这家公司把交易谈定:车都选好了!蓝色车身加上内部红色装潢,而它就在那展示台上,等着他把它开走。当他和业务员闭室密谈时,老婆正坐在驾驶座上,孩子则在座椅上快乐地蹦蹦跳跳。而且,他早就跟每个同事吹牛:他是个多么精明的谈判高手!
  如果他〃不〃签字,需要有很大的勇气,而且一切得从头来过……孩子又会大哭大闹……而且同事也会在背后嘲笑他……
  好吧!15000元的车,再多个875。5元算什么?只不过多几个月款而已。老兄,这是美国啊,真谢谢你,祝你愉快——这是你分期付款的缴款单据本子。他签字了,因为车没买成,他不能走啊!但是,你可以走!如果你敢不签字,你最后一定可以用更低的价钱买到车——至少比你中了这招老骗局,要付的价钱来得低。
  第25课 面面俱到
  签合约时,最重要的不在于合约的内容条款,而是在于对方一定得是个诚实人。
  其次重要的是:对一切与契约有关的账簿和记录,一定要保有查阅的权利,包括税捐记录,信件等等。一旦条款落定,平日看似聪明的人,常常就聪明不起来了(译注:所以要事先做好知己知彼的工作,才能面面俱到)。
  第26课 有凭有据、有备无患
  我们常会有机会跟那种乡下老兄型的人打交道,他们老说不必签约,〃有你一句话就够了!〃没错!也许你说括算话,但是他可不!
  受了一回教训之后,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用了一个人,他跟我握手谈定:保证两年内不换工作。一年后,有了更好的工作机会,他就跳槽了。他信口开河说:他记得我们只约定了一年。我怎么证明他乱说?没法子啊!现在我跟这类〃乡下老兄〃打过交道,有所约定之后,一定在〃当天〃寄出一封信,写着:1.很谢谢你这么豪爽地答应。
  2.列出约定的条款:〃就我所了解我们的约定是,我同意……〃我通常不要求对方的正式承认书(当然为了安全,你可以要求——以确定信已寄达)。只要一封友善而简短的信笺就行了:往后有任何误解这就是很有用的凭证。
  第27课 放长线钓大鱼
  标题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我在《纽约时报》一篇文章中读到的。说这句话的人,很清楚自己在说些什么。他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威斯纳,经营新型连锁服饰店相当成功。他用瑞克的故事说明这句话的要点。他们约定好在威斯纳的办公室,进行主要谈判。威斯纳是买方,瑞克是卖方,瑞克和他太太莎朵拉迟到两个小时,他解释迟到的原因是因为他太太要去逛古董店。如果有人想卖东西,心里真的在乎得要命,却不愿意承认,那么他一定会不厌其烦,想法子让你以为他一点也不在乎!若他打算花下大把功夫掩饰他脱手的意愿,那他就会把地毯铺得更长(也就是时间拖得更长)。威斯纳的这笔生意,比他原先想的还要好。
  我也有类似经验。有一回,我担任领队率领代表团前往中国大陆。我负责要把一些制作精美的宣传小册子分发给我们的中国谈判对手。小册子有很漂亮的蓝色封皮,里面详细记载我们团员的背景资料,以及我们的发展潜能。对这些小册子,我很引以为傲,希望把它们全发出去,因为我知道里面的信息会对中国朋友很有帮助。但是我们的主人却说:〃别急,我们会在适当的时机发这些小册子的。〃可是搞一阵子我们的中国友人似乎兴趣缺缺,这个适当的时机当然就没出现了。我就是弄不懂他们为什么对这些漂亮的册子连瞄都不瞄一眼。后来干脆在一次讨论会后,〃不经意〃地把它们遗忘在位置上。五分钟后,我回头想去取回它们。结果在场的中国人全都在仔细地研读。就在那一刻,我看见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比手画脚、兴味十足地在讨论这些小册子。
  苏俄人最会利用时间,消磨谈判桌上对手的气力,然后甩掉他们。古斯达夫森在一份有关兰得公司的研究报告中,写到东、西方为了铺设瓦斯管线讨价还价的经过:〃某位西欧的瓦斯公司总裁回忆,'在1974年的那趟莫斯科之行,充满挫折,简直毫无成就可言。但是,就在最后一夜,我们在阿尔拔餐厅很沮丧地用餐时,11点钟,苏俄谈判代表欧西波夫突然闯了进来,要了一间私人用厢房。就在那里,午夜过后的短短几个小时中,我们把整个合约硬是给拟出来了。'〃小心这类拖拖拉拉的对手。除非你小心翼翼,否则很容易搞错对方的用意,而丧失了谈判优势。假装毫不在意或是不经意地忘了约定时间,这两种方法通常是一个精明的谈判对手,用来让人相信他一点也不在乎的惯用伎俩。
  第28课 不打没把握的仗
  对领死薪水的人而言,经营房地产的人,是蛮有传奇色彩的。我就认识一个这行中的佼佼者,足以让他人相形见细。我们姑且叫他鲍伯——他爸爸以前是送牛奶的。鲍伯从事卡车运输业赚了一大票以后,就在美国东、西岸出资购买职业棒球联盟(Major 
  League)的球队。告诉你他有多精,就在买下中西部一支职业棒球队之后,他不动声色地低价买进西岸一家默默无名的调频电台。非常出人意表的一招,他把这支球队转往西岸,而且把转播比赛的权利交由新购的调频电台独家负责。转移阵地不仅挽救了这支球队走下坡的命运,也使电台的身价猛涨——真是一举两得!
  鲍伯也是好几家旅馆连锁店的老板。纽约有一家大保险公司,经验老道,掌握了鲍伯最大一家旅馆的抵押权。他们受够了他长久以来延迟、甚至不缴保险费,因此有个星期五,他们派了个专员来见他。这个来势汹汹的专员长驱直入鲍伯的办公室,把一大叠法律文件往桌上一丢,然后宣布从下周一起,保险公司会接管这家旅馆。
  鲍伯说:〃行。不过你们要把客人的车停哪儿?〃专员说:〃停哪儿?当然是停在旅馆后面的停车场啊!〃鲍伯说:〃不对!你们才不可以把车子停那儿!那停车场是我的。只要你们一接手,就会有一条8英尺高、粗铁链连起来的栅栏把停车场围起来。或许你没注意到,方圆三条街内没有地方停车。〃这家保险公司想想,也就只好让鲍伯继续用他自己那套方法来缴款了!
  第29课 致命伤——感情用事
  你们大家都应该猜得到,我对运动有股狂热,而且我也喜欢体育活动的管理工作。所以当几年前,我有个难得机会,可以拥有一支属于新成立的运动联盟中的职业球队时,大伙为了防止我签字,就差点没把我监禁起来。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1971年一群杰出的企业界人士合力,希望发展出新的运动比赛构想——国际篮球联盟。
  那时候,国际传播正在萌芽阶段,麦鲁汉提出的〃世界村〃(Global 
  Village)构想也正在起步。这个运动可说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个想法最历久不衰的表征,而我,注定要成为全球运动之父。
  我的计划是把篮球运动,照美国国家篮球协会的模式先移植到欧洲和中东……然后顺理成章地推展到其他4大洲。想想看:从西南太平洋的萨摩亚群岛到苏联的斯摩棱斯克,全世界将由一个巨大的篮球框结合起来。
  第一阶段是在八个城市设立加盟总部:罗马、阿姆斯特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