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给你一片海阔天空 >

第13部分

给你一片海阔天空-第13部分

小说: 给你一片海阔天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获;抓住一个机会,就能为你打开一扇门。   

  慢慢前进   

  转眼大三到了。我们的班集体已经出现了不少小有名气的〃牛人〃,连带着我们整个班在不少人眼中也呈现出异样的色彩。每当大家提到光华金融班的时候,就会有种赞叹仰慕与幸灾乐祸混合着的感觉流露在言语间。这个班究竟是什么样的?课业负担更加繁重,老师的要求更高,同学们更加努力,不但在学业上要有上佳的表现,在综合能力方面也不能示弱。虽然我们从不觉得它是竞争,但这就是竞争的规则,因为这只是一种生活的状态……毕竟大学早就不再像中学那样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现在大家关注的是综合素质,如果你要参加游戏,就按着规则来;如果你没有兴趣,就走自己的路,别人如何评论也别太当回事。   

  按着游戏规则,我应该算逐步上道了。大二开始生活已经变得充实了很多,专业课逐渐展开,新的知识领域令人神往;我开始和一群朋友在〃明德〃做事,从具体实施到提出自己的方案;和室友一起在课余参加了〃第六届北京大学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光华管理学院的案例比赛。生活似乎步入正轨, 但是进展缓慢,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大三伊始,当很多同学已经明确了要找工作或者要出国深造的目标时,我还在犹豫。我报了GRE,并且努力说服自己要走学术的道路,像研究型的同学一样思考,但是在新东方上课的时候却没有任何动力。这时,某公司的一个电话,改变了我的大三。   

  这是一个我仰慕的公司,我被叫去做兼职。找到了最好的借口摆脱乏味的GRE复习,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得到了老板的认可,自己也觉得很舒服。是的,我清楚地觉得自己做这样的事情会更开心、更得心应手,于是我中止了自欺欺人的学术打算,开始为工作作准备。   

  大三的节奏既慢又快,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情,从这件事抽身又要投入下一件,好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可以仔细地思考和享受。这一年,我和室友以及另外四名队友完成了北京大学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经过一年的时间,我们从最初参赛的4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银奖。我们的创业计划精美又现实,比赛结束当场就有人要我们的联系方式寻求合作。我还参加了由硅谷的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主讲的〃创业和风险投资课程〃,带领三个小组成员一起模拟了一个高科技公司的初创、构思产品、市场调查、财务分析,最后在一群真正的风险投资家面前进行答辩要求融资,并且得到他们〃太棒了〃的评价。一群大三的学生能够与硅谷的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面对面地交流,并被鼓励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和商业化,这种机会和经历,在光华之外的地方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们却亲身体验了它,并且激起我对创业和风险投资的极大兴趣。在那个课程之后,我很认真地对自己说:我要创业。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觉得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生活目标并不容易,既然感兴趣,要有热情,生活才有期待和动力。明确了目标,就要开始各种努力和准备,5年、10抑或20年,我并不着急……门已经打开了,路就在前面。         

BOOK。▲红桥▲书吧▲  

第30节:跋         

  大三剩下的时间,是在对未来的期待中度过的。每个人都觉得,大三过去意味着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大四是厚积薄发的一年,所有过去的努力、过去的选择,都决定了大四的结果。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更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因为在很多年前的某一天,当你走向图书馆的时候,当你在社团的例会中第一次发言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注定。   

  大四开始的时候,我被通知参加保研面试。准备、面试、得到录取的通知,于是决定在光华再待两年。既然有机会读研究生,那就好好读吧,总觉得在学校还没有待够,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尝试,如果再待两年能够得到一个更完整的人生,也是值得的。于是,留在了光华,我还是我,罗佳媛,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的学生,依然在路上,因为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大四的案例比赛为我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2006年3月,我作为队长,和其他三位队友一起代表北大参加了在加拿大举办的〃汇丰…蒙特利尔国际管理案例大赛〃,在战略系周长辉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从12支队伍中脱颖而出,战胜了许多国外的名校,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这是北大首次在此类比赛中获奖。胜利确实来之不易,而且是一次符合我标准的成功,团队精诚合作、努力做事,比赛之余又享受了旅途的乐趣、结交了许多同龄的朋友,确实是不虚此行。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创意,在最后的比赛中,我们新颖的建议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比赛之外活动中的表现,也为我们赢得了〃最富创意团队〃的评价。本科毕业后,这类比赛就将与我无缘了,因此,能够捧得奖杯回,对我的〃案例比赛〃系列经历,的确称得上是一个完美的句号。从大二开始,我断断续续地受到了案例分析的良好训练,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商业直觉和对现实商业的关注,同时很好地锻炼了我的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我一直都建议学弟学妹们能多参加这类活动。   

  现在,我已经是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学期结束时,我又要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了。 从发现属于自己的一扇门到现在,三年半的时间,我又走了很多的路,虽然大多是在慢慢地前进,但心里有目标。就像远处的灯塔,也许一时看不清楚,但只要不断前进、再前进,它就会越来越清晰。回想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庆幸自己当年进入北大时作出的决定……选择光华,这条路虽然有艰难崎岖,但是却能变幻出无数种可能和机会,使你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进而更清楚地知道:我是谁?我该过怎样的生活?   

  在前行的路上,我能说的,就是要自信、要坚持、要找对路。在北大、在光华,绝不缺少机会,需要的是长期的准备和面对机会时的一点勇气。   

  跋   

  看到这些青春飞扬的文字的时候,仿佛又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自信,充满激情,敢于为人所未为。回忆当年入学时的点点滴滴还历历在目,从1998年入学到现在,是光华培养了我,我的思想中流淌着光华的血脉,我的心灵上深深地烙下了光华的印记。这近十年中,我体会着自己成长,见证着一届届同学们的进步,更经历着学院的发展壮大,心中总是无限地感慨:正是所有光华人不断忘我的付出,才能有光华今天的大好局面。张维迎院长经常教导我们一日三省,具体到我本人就是:没有我,光华有什么不同?这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勇挑重担的工作方式也是全体光华人不断进取、不断追求的不竭动力。这种精神也是北大学生、光华学生日后真正成为社会栋梁的精神支柱:没有我们,这个社会有什么不同。现在,看到这些同学们用心造出的文章,觉得字里行间跳动的精神似曾相识,却又全然不同。一样的光华,不一样的学子。光华的未来就在于此,在于我们这些能够担当的学生。我很高兴在如今颇有些浮躁的社会里,他们坚持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相信他们就是倜傥非常之人。   

  光华并不是未名湖边的一个小圈子,而是正如书名所说,她能给你一片海阔天空。鱼跃鸟飞,心有多大,天地便有多大。其中之无尽宝藏,就等着有心人来挖掘。   

  在本书的编纂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同学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