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DNA-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认为有本领的年轻人初进社会,不免会觉得自己的成长需要加速。这是好事,但是要在不破坏“主从之分”的前提之下。因此,“越级报告”是破坏上下层级主从之分的一个例子;“英雄主义”是破坏工作团队主从之分的一个例子。这些例子,都是要避免的。
在自己必须扮演“从”的角色时就能拿捏住“主从之分”,等到了自己要扮演“主”的角色时才能掌握住“主从之分”。反之,等到了自己是“主”的时候,就算你在全力控制手下的“主从之分”,那也只是出于官僚主义,而不是真正建立团队工作中的伦理。
既然是“分寸”,它的重点一定都在一些分分寸寸的细节上。所以,对任何人的言语及行为,都必须从最细小的地方注意起。
这如果算是平时的练习,那么有些特别时刻就要更加注意。
很多人会因为别人一时的失意或下台,而对他有言语、行为上的差别待遇。大家可能会觉得,现在你下来了,我们平等了,所以就“快意恩仇”起来。但是要练习自己对人际关系“分寸”的掌握,就得提醒自己这种时刻要特别注意。越是自己有资格、有能力“快意恩仇”的对象,这个时刻就越应该去仔细体会,自己要如何从言语或动作上最细微的地方正确对待他,掌握自己的“分寸”。
。。
工作伦理之三:不背后说话
我们公司的工作守则里,还有两个“No”,也就是希望同事不要碰触的禁忌。
其中一个“No”是:不要不同意但不表达。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主张。
因此,不论在和同事讨论还是接到上司指示的时候,自己有不同的想法与主张,一定要表达出来。
不表达,就是表示同意。同意,就不能在执行的时候大打折扣,甚至另走他途。不同意但不表达,对内对外都会制造事端。
另外一个“No”是:不要在背后发泄对别人的不满。(包括上司)
我们要求上司对属下有意见,第一个让属下知道。这是对当事人的尊重。
同样,我们也鼓励属下对上司有意见,第一个让上司知道。这也是对当事人的尊重。千万不要在背后发泄对别人的不满。
我觉得这种背后说话,是最麻烦,也最不值得的事情。
第一,背后说话,很耗时间和精力,肯定不利于正常或积极的工作进展。
第二,这种上司在示范一种十分恶劣的企业文化,会给其他同事带来不好的影响。
练习基本功的时候,我们管不了自己的上司,但是我们管得了自己,可以先让自己养成任何时候都不随便在别人背后说话的习惯。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刘备的两个提醒
不论是想练习“情绪”、“承诺”、“纪律”、“诚实”的基本功,还是想拿捏“公私之分”、“主从之别”、“不背后说话”的工作伦理,如果觉得这些事情太过虚无缥缈、太难以捉摸,那就不妨随时以“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这两句话来检测自己的言语、行为。
这里的“恶”、“善”,不只是道德上的定义与涵义。
练习控制情绪的时候,不该发的脾气却发了,就是“恶”。相反,如果控制住了,则是“善”。
练习实践承诺的时候,任何一个承诺了却违背的事情,就是“恶”。相反,如果实践了,则是“善”。
依此类推。
因此,“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提醒我们,所有这些基本功与工作伦理,都是从一些小事上锻炼出来的;所有这些基本功与工作伦理,也都是在一些小事上被破坏殆尽的。
刘备的这两句话,也可以换一种比较流行的管理说法。那就是“细节”的重要:细节是魔鬼,细节也是天使。
成败之分,在此。
。。
爱唱歌的汤姆
在出版这个领域里,有一个职业叫作“版权代理与经纪”(Rights Agency)。所谓“版权代理与经纪”,说得简单一点儿,也就是代理某个作家、或某部作品,帮这个作家或这部作品,找到最好的出版者,争取到最好的版税待遇。
这个行业里,有一个人叫Tom Mori,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人物。
Tom是个大胖子,皮肤黑黝黝的,整个人都是圆形的组合,圆圆的眼睛、圆圆的嘴巴。在不谈生意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脸也都是笑得圆圆的。
他当然很成功。《洛杉矶时报》报导说他是全世界唯一开劳斯莱斯,手上戴好几克拉钻戒的版权代理者。
其实,汤姆先生是个日本人,名叫森武志。他是一个身在日本的版权代理者,却在以英语作家与出版者为主的世界版图上打下了一片天地。
汤姆当然会讲英语,但会讲英语绝对不是他能有这番成就的原因。
汤姆当然精明得厉害,但光是精明不会让人吃你这一套一吃二十年。
有一次,我和他在东京的街头连喝了两三听啤酒,又唱完卡拉OK后,我问他工作上有什么秘诀。
他看看已经快两点钟的手表,说:“不论我回家多晚,早上六点,我一定起来看CNN的新闻。九点钟之前,一定把该看的外文报纸看完。”
他的意念很清楚:要做版权代理者,就一定要站在世界舞台上,不能只是代理日本作家的作品了事。
他的纪律很彻底:一定要赶在别人还没醒来之前,先掌握这个世界的新闻,从其中发现有什么新闻人物是他可以去游说写作的对象,有什么新闻事件可以让他炒热手边代理作品的身价。
汤姆的作风十分强势。很多人不见得喜欢他。我看过很多人当着他的面和他笑得一样圆,但是背后提到他却是另一副表情。
但是每当我想到意念与纪律的时候,一定忘不了那个身体圆圆的,手上亮晶晶的,拿起麦克风可以把I Left My Heart in San Francisco连唱三遍的Tom Mori。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微笑的彼得1
法兰克福书展原来只是德语系出版界的一个活动,二次大战之后,因缘际会,发展成最具国际性的书展。虽然有些英语系国家也设立了自己的书展企图取而代之,但都没有成功。今天的法兰克福书展,称为书展中的书展。不论哪一国出版界的人,每年总要朝圣一次,恭逢其盛。
参加这个书展固然有其收获,不免也有些挫折感。去过的人都知道:即使是日本这样的出版大国,在法兰克福书展的活动中,仍然处于边陲地带。更何况我们。
我去法兰克福,情绪就经常起起落落,直到有一年,遇见一位彼得先生。
那年,在第四馆里被轰炸得相当疲惫(这个馆以英美出版公司为主),于是找了一天下午,去了地理位置不算很正中的第五馆(全部是德语系),纯粹是亳无目的的闲逛。
避开了庞然巨物的贝塔斯曼出版集团,钻到三楼。那里都是一个个单一展位的小出版社。
在拥挤的人群里,我眼角的余光被一道闪光所吸引。
是一面镜子。
镜子嵌在一本精装书的封面上。
书里,收集了许多作曲家、画家、建筑师、诗人的肖像摄影,以及他们作品的草稿。
虽然我不懂德文,但是,一下子就被整本书的设计概念、生动的内容、精彩的摄影,以及无懈可击的印制所震慑。当然,画龙点睛的,还是那面镜子。所有阅读这本书的人,也同时在这本书里留下了自己的影像。
摊位上只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摊位的上方则挂着一颗白菜。我问他挂颗白菜干嘛。他笑笑:“科尔啊!”(德语里,白菜和德国前总理科尔的名字同音)
微笑的彼得2
他叫彼得,住在奥地利边境上的一个小镇。整个出版社就他一个人,从编辑概念到设计再到成书,都是他独自完成的。那么精致的印制,是在当地小镇上一家小工厂里做出来的。主要的发行,都是他自己骑着单车,送去书店的。忙的时候多送两家,不忙的时候,就在店里多聊几句。赚的钱还够,因此一年出十来本书,就只挑他最喜欢的书来做。
在那个强调跨国出版集团的合纵连横、强调畅销几百万册作家的书展舞台上,看着他,我突然想到一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
我问他,在巨型出版集团无孔不入的侵入下,会不会感到压力很大。
彼得淡淡地笑笑:“不会,他们做不出我的书。”
有时候,第一,是要站到聚光灯下去抢的。第一的成果,是要公告天下的。但更多时候,第一是不需要比较的,孤独的,不为人知的。但是这个时候,我们更要珍惜,更要相信自己,更要淡淡地微笑。
后来,每年去法兰克福,我总会努力设法去见见他。看看他这一年又做了什么,也给他看一两本自己觉得还可以拿得出手的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赚钱的高手
一九九七年的一个外国故事,却让我见识了另一个人物。
美国布鲁克林工艺大学,有一位任教了六十年的欧斯默教授。这位老教授和太太生活简朴,住在布鲁克林区,平日搭地铁上下班。两人膝下无子,积蓄则交给华尔街一位投资专家管理。
老教授和老太太,分别在近年过世。过世后清理这位投资专家帮他们管理的财产,竟然累积了八亿美元。八亿美元的遗产,有四分之一捐给布鲁克林工艺大学。这笔金额,相当于该校历年捐款总数的四倍,几乎可以立即将该校提升至名校之列。
我还没见过财富的故事能够如此动人。
那么,帮他们创造了这笔财富的那位投资专家又是谁?
华伦·巴菲特。
巴菲特,人称证券界的天王,在近年比尔·盖茨因微软增值而成为全球首富之前,多年雄踞这个宝座。我以前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他是一个全球知名的投资专家,一个极善于累积财富的人。
在欧斯默的故事里,两位老夫妇在一九六○把总共五万美元的积蓄交给巴菲特,后来取得巴菲特旗下控股公司的股份。当时的股价,每股仅四十二美元,现在,每股则高达七万七千二百美元。这就是八亿美元遗产的由来。
一个人精通赚钱,能够给自己挣来全球首富的庞大财富,实在很了不起。而巴菲特不但自己能够赚来这么多的财富,甚至可以惠及相信自己、跟随自己的人,则更令人叹服。
很多人在谈到财富的时候,总相信无商不奸的道理,总相信人无横财不富的原则,总相信吃人不吐骨头的精神。
但是巴菲特和这对老夫妇的故事,却让我们有一番不同的回味。
最大的财富,必须和最多的人分享。
财富的世界,原来也可以如此信任、共享、温暖。
我从没有像读过这个报导之后,那么想去追求财富。
巴菲特真是个高手。
黑泽明的条件 1
黑泽明当然也是个高手。
他去世那天,我正好在东京,读到一段如此对他的论定:“在他之前,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时候,是富士山、艺伎和樱花。从他开始,西方世界想到日本的时候,是索尼、本田和黑泽明。”
这段话说得真切,毫无溢美。
以一人之力,可以抽刀断水,把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发展阶段予以区隔,这种身手,非同凡响。
这一点令我感触良多。
今天的台湾,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