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华裔女孩逆境成功路:万里挑一 >

第2部分

华裔女孩逆境成功路:万里挑一-第2部分

小说: 华裔女孩逆境成功路:万里挑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系了。其实,隔了这么多代人,是不是潘仁美的后代从生物学上讲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何况潘仁美是宰相还是奸臣,他的后代应该自豪还是自卑还不太好说。
第二章 “生在哈佛大学,长在麻省理工学院”…
    阿黛尔祖母的命运在1949年后急转直下,“文化大革命”时则到了她人生运势的谷底。她不仅离了婚,失去了工作,而且成了“无产阶级”的“专政对象”,被罚监督式“劳动”。内容包括扫街,清洗公共厕所,挖水井,挖防空洞等。平时出门也必须事先向街道居委会申请,回来时也要立即汇报。阿黛尔的祖母一辈子生了六个子女,我是最小的。我和她共同生活一直到我18岁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离开上海为止。阿黛尔的祖母有着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以至于从得知儿媳妇(即阿黛尔的妈妈)怀的是女孩到阿黛尔满一周岁,一年多以来她因为生气没有与我们通过电话或写过信。阿黛尔和祖母只是在后者来美国探亲时一起生活过6个月。那时阿黛尔才一岁出头,祖母见了倒是蛮喜欢,觉得小黛黛聪明可爱,长大会有出息。我不知道如今阿黛尔成了“美国总统学者”、上了斯坦福大学并且继续名列前茅时,祖母在九泉之下是否后悔当初不该重男轻女小看这个孙女了?

    阿黛尔的祖父也是出身富农家庭。他的命运也和阿黛尔祖母的命运差不多。阿黛尔只在两岁和五岁大的时候在上海和美国各见过她祖父一次。2008年冬天,我带着阿黛尔第一次去浙江平湖市赵家桥镇看我父亲的故居。我父亲在我们此行前十年已过世了。他在平湖的那几间本来就破得不能再破的平房已变成了猪圈。他一辈子生了十个子女,我是他和母亲子女中最小的。他身后主要的财产是我早年给他但他一直没舍得花的2500美元。为了省钱,他抽了一辈子不带过滤头的烟。阿黛尔的爷爷倒也识字。做过小生意的他左右手都会打算盘,心算如飞。据他自己和我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徐祖连说,他打麻将从来没输过。如今阿黛尔数学学得很好,对计算机科学也情有独钟,是否是从她祖父那里“隔代遗传”而来就不得而知了。那天从平湖回上海的路上,阿黛尔主动对我说:“今天去平湖很有意义。”我当时想,到了她那样的年龄,她应该开始有“根”的意识了。

    基于以上介绍,阿黛尔的爸爸——我,当然根本算不上出身“名门望族”了。我从小学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前后共21年间我不记得曾付过任何学费,尽管当时中国的小学和中学的学费非常低,一学年才几十元人民币。大学则基本上是免费的,但我仍然付不出一点学杂费,因此我的学杂费被学校全部免除了,在高中和大学还分别享有每月15元和21。50元的一等助学金,就连书费很多时候都是由个别好心的老师甚至同学“垫付”了。因为我和我母亲两人每月的收入只有我父亲给的15元抚养费和15元社会救济金,其中5元用来付房租。在上海租来的房子只有8平方米大,吃、住都在里面,大、小便用的是马桶。

    我从小学到高中,读书读得倒还不错,在班里门门功课都名列前茅。1980年全国统一高考时,题为“画蛋”的命题作文我得了38分(满分为40分),而且按规定的字数写到只留下最后一个空格画上句号。据当时参加阅卷的母校——上海曹杨第二中学的老师说,我是当年上海市普陀区应届高考考生中的作文第一名。虽然我448分的高考总分只是上海市考生中的前四百名内,但却可以进当时“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中所指的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了。那时上海人大都不愿去生活条件较差、信息不畅通的外地,哪怕是上名牌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有全国闻名的“少年班”。虽然我进的不是“少年班”,可是能与“神童们”在一起朝夕相处是令当年年少无知的我无限向往的事。我“稀里糊涂”地就上了中国科大。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离我的母亲远一点,因为那时我和一生坎坷的她相处得不太和谐。
第二章 “生在哈佛大学,长在麻省理工学院”…
    那么,阿黛尔的妈妈是出身“名门望族”吗?答案也是一个肯定的“不”。

    阿黛尔的外公是祖籍江苏江阴的上海人,是个没有多少文化、脾性温和的劳动模范。阿黛尔两岁时随妈妈到上海探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外公。有一天,阿黛尔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在外公腿上咬了一口。大人们内心嘀咕,觉得那不是个好兆头。三年后,外公因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心肺病并发病故了,享年78岁。他去世前23年得过胃癌。

    阿黛尔的外婆是祖籍江苏武进的上海人,一辈子在纺织厂车间里工作,也是个劳动模范。1949年后在夜校学会了写字。老人今年89岁了,还健在。她曾到美国和我们一起生活了两年时间。以后每次阿黛尔从美国回来去看望她时,外婆总会重复有关阿黛尔小时候聪明好学和听大人话的故事。外婆每次都会给她几百美元或几千人民币的“红包”,阿黛尔百思不得其解——她哪来这些钱?她自己怎么一点不用?﹩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阿黛尔的妈妈俞丽萍就出生于这么一个普通的上海工人家庭。她还有两个哥哥,一家五口人挤在一间12平方米的房子里,差不多一直到18岁上同济大学为止。

    我和阿黛尔的妈妈是上海市重点中学曹杨二中的高中同班同学。从第一天(1980年9月1日)见到她,到13年后她成为我的妻子,再到婚后13年她去世,前后二十六年我对她有从未改变过的好感和敬佩。丽萍是全班60名同学里,也是全校女生里公认最漂亮的,学习成绩也是数一数二的。她写得一手好字,会画画,唱歌很好听,体育也很棒。那时,身为九三学社成员的语文老师王明如老先生拿到课堂上读的学生作文范文通常不是她写的就是我作的。比起我这个由离了婚的、属于“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中“富农”一类的单身母亲带大的男生来说,她在许多方面比我强多了。丽萍个子高挑(169cm),天资聪颖,快人快语。那时的她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朵玫瑰——好看但是带刺,不敢高攀。但是我俩一直是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的好朋友。相识了13年后,丽萍嫁给了我。她于1991年5月持H…2签证(“特殊人才的配偶”签证)来到美国爱荷华州的爱荷华市。我当时已从法国到美国有一年半时间,正在爱荷华大学(TheUniversityofIowa)做第一个博士后工作。

    丽萍到美国半年后怀孕了。她的怀孕反应很严重,前三个月中无法正常吃东西,人瘦得像早年在电视上常见的埃塞俄比亚难民。尽管身体和精神如此难受,但丽萍坚持不吃药减轻痛苦,因为她担心药物已知或未知的副作用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健康。我也赞同她的做法,虽然心里看着丽萍受煎熬很不是滋味。我们都知道:为人父母是要作出牺牲的。不过在我们之间,作出牺牲的总是丽萍一个人。阿黛尔足月出生,体重身长属于平均。那年我和阿黛尔的妈妈都是30岁。

    02先天不足后天补

    小黛黛长得十分可爱,圆圆的脸蛋,端端正正的鼻子,双眼皮,一双大大的眼睛。我在她满月时特别写了一份纪念文稿,我写道:“小黛黛的降生给我们带来了无以言喻的欢乐。从她被怀上起一直到现在,阿黛尔一直受到众多的亲友的关怀。在这些人中有中国人,美国人,法国人,日本人。有近在眼前的朋友,也有远在中国故乡和法国的亲人、朋友。阿黛尔出生在我们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里,我们并不富有,我们甚至连一年后我们会在世界何处都无法预料。我们仍然在为基本的生存而努力奋斗甚至忍受超常的工作压力。然而,阿黛尔会得到爱,会得到上帝的祝福,会成长为一位美丽、性情活泼而谦和、举止动人、才华出众、得到绝大多数人的喜欢、个别人的爱的幸福成功女子。”
第二章 “生在哈佛大学,长在麻省理工学院”…
    由于妈妈奶水不足,小黛黛满一周岁前从未睡过一夜整觉,天天晚上“饿啊、饿啊”地哭,最多的时候一晚上哭醒了八次!我们直到小黛黛四个月大的时候才开始给她喂奶粉和固体食物以补充母奶的不足。小黛黛五个月大时我去瑞士出差两周,丽萍趁我不在家,下了狠心,按照某些育儿理论晚上在小黛黛哭的时候不去理她,想让她哭累了自己重新入睡。可是这一招没有奏效,小黛黛不屈不挠地哭个不停。我回家后第一时间注意到小黛黛见了我就吓哭了而且嗓子哑了。为此我与丽萍发生了一次争吵。从此我自己对小孩和大人的哭声变得更无法忍受。黛黛吃母奶勉强吃了八个月不到。在小黛黛儿时的照片中,有一张她十个月大在普林斯顿大学校园学习走路时我们为她拍摄的照片,这张照片上,她的脑袋在瘦弱的身体衬托下显得不协调的大。十几年后我才意识到那应该是营养不良造成的。有道是“要使孩子长得好,三分寒来七分饱”,也许当年阿黛尔饿肚子是件好事,导致她从婴儿时就有“危机感”,多动脑筋用哭声求食、求得生存。不过对绝大多数父母特别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说,存心不喂饱婴幼儿、不给穿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暖和是几乎不可想象的事。我们当时一是没经验,二是无奈,才饿着了阿黛尔,结果对她似乎倒不完全是坏事,至少在智力发展方面。我这“理论”如果属实的话,那就真叫歪打正着了。…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黛黛从出生到五六岁基本上一直和妈妈同床睡觉。而在她满12岁之前我每天都会和她道晚安,出差在外或出国时也会通过电话对黛黛说晚安和爸爸爱她,不曾间断。

    父母和婴、幼儿以至儿童、青春期的孩子这样的紧密接触我认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样,父母可以及时解决婴幼儿身体上的不适,满足孩子的物质和情感方面的需求,给予孩子亲情和安全感,树立家庭观念,同时也刺激孩子的语言和智力发展。作为父母这样做是会牺牲自己很多的时间、娱乐、夫妻家庭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工作或职业前程。但这是父母应该而且值得付出的代价。不这样做,父母还有孩子本人也许会在将来付出更大的代价,而且不一定得到类似的好结果。

    我自己有过贫困、动荡、缺乏父爱的童年,我特别希望让自己的孩子不再受与我同样的苦难。我希望自己不曾有过的快乐童年能让自己的孩子们有,这就是我的潜意识,我的原动力。那时有位同事曾一半恭维一半嘲讽我太“宠爱”女儿、“不会过日子”。他自己几乎每逢周末常把比阿黛尔大1岁的儿子往保姆(babysitter)那儿一放,夫妻俩去160公里外的大西洋赌城(AtlanticCity)玩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