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无条件服从 >

第13部分

无条件服从-第13部分

小说: 无条件服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统一市场的特征,中国企业过去一直把销售机构定位为“执行机构”。现在却发现,“总部思维”已经无法满足各区域市场的特殊需要。环境的巨变已经发生,新营销环境下,企业再次面临着两种选择:继续按照传统思维运作,企业有被重新“归零”的危险;进行适应性创新,企业才能长存!
  有时候老板很顽固,员工就要在妥协中推进创新,只要理论和实践能说服老板,相信老板还是会接纳意见。爱迪生在推广电的时候,遇到最大的阻力——煤气。因为当时的照明都是用煤气,电发明以后就对煤气形成很大的威胁,爱迪生害怕那些搞煤气的企业联手反对他,所以他说电的照明只比煤气亮一点点,这样的话,就慢慢地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最后它取代了煤气。如果爱迪生一开始就说,我这个电是革命性的,投入使用以后你们这些煤气就完蛋了,那么他推销的阻力就会大得多,也就很难成功。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与老板或上司有效沟通
除了要服从领导,表明自己的忠心外,还要善于同老板或上司交流和沟通。俗话说:“话不说不清,理不摆不明。”沟通有时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人与人之间有了误解甚至隔阂的时候,这种沟通的方式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面对上司的冷淡态度,千万不能意气用事,横眉冷对或无动于衷,积极的态度应当是心平气和地找上司进行沟通。谈话需要找一个谈心的场合,并选择好时机,在整个谈话过程中营造出随意自然的气氛。如果自己的工作成绩得到公司的肯定和表扬,得真心感谢上司的帮助和栽培。要让上司或老板明白:你是真心真意的感谢他,你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你的每一点进步都与他的培养分不开的。你可以指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希望上司能够继续对你严格要求,帮助你改掉缺点,使上司或老板处于一个帮助人的位置上,他就会尽其所能,为你创造机会,为此他很容易看到你的进步是与他分不开的,从而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总之,与上司经常进行富有成效的沟通,可以帮助你建立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这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如果与老板或上司的沟通不畅,交流不多,就会阻碍你的发展。有的时候和一个难缠或喜欢滥用权力的老板或上司沟通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也并不是说你在改变与老板或上司的关系方面就完全无能为力。在你考虑辞职不干之前,不妨试一试下面几种对付那种滥用权力的老板或上司的方法和技巧:
  改变你自己的办事方式:很少有人是随意发火的。他们一般是在特定场合因特定的事而发作的。你要摸清你的老板的脾气,并尽可能消除隐患。比如,他为你上班仅迟到5分钟或打错了一个字便大发雷霆,那么你就要尽量避免这类疏忽,不论它们看起来多么微不足道。如果你的某位同事善于应付老板的情绪,那你就向他请教一下你怎么做才能更为有效,不妨借用他的一些手段。
  在盛怒下保持冷静:只可回应你老板所责骂的事,而不回应他的恶言恶语。不论怎样,都不要畏缩、支吾或抱歉。你要自信地回应:“我想准备一份令你满意的报告。让我们谈谈我怎么做为好吧。”
  采用建设性的对抗方式:你的老板可能比你所想像的更乐于改变其态度。有些老板或上司并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盲行使下属感到多么不快。可以告诉他你对他发怒的感受。比如说:“当你在会议上责骂我、批评我的工作时,我感到很沮丧。请尊重我吧,把我叫到一边私下里提出你的批评。”如果他看重你的工作,他会对自己的谩骂有所收敛的。
  诉诸更高的老板或上级:如果你的上司滥用权力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你就得越过他直接找人事部门或更高一级的领导。但在你采取这一步骤之前,要谨慎地询问一下同事,他们是否过去也与你的上司有过冲突。他们可能会支持你,这样你就可以提请公司主管注意你的上司的不当行为。你可以这样发问:“我能和你作一次非正式的谈话吗?”然后举例说明你上司的作法如何影响你的工作。你要表明你想改进现状,而非惩罚你的上司。如果你的上司需要纪律约束的话,那就让上级打电话通知他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有求不能必应
有些新人在与新领导共事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新领导“欺负”新同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一味地为了同事关系,而忍声吞气。下面小李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刚进公司的时候,小李一直很努力工作。但是因为工作还没有上手,经常要麻烦一些同事帮忙,所以只要是小李力所能及的事情,小李都乐意帮其他同事去完成,以表示对他们的感激,也希望能够更快地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从此以后同事都习惯“差遣”他了。什么闲杂的工作都叫小李去做:这个叫他复印,那个叫他发传真。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小李的工作量不停增加。这还都是小事,只是小李辛苦点也罢了。可是之后有人存心欺负他是新同事,让他意识到了在办公室工作,“有求”不是都能够“必应”的。答应别人之前一定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否则背黑锅、犯错误都说不定。一次同事休假,他把他还没有完成的费用统计工作移交给小李负责。因为他是小李的“上司”,小李没有办法拒绝,问都没有问清楚就答应下来,可是后来才发现他同事完成的部分错漏百出,之前还有一笔账是有问题的。最终老板查账的时候发现了。他当时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职场中难免磕磕碰碰,最重要的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要学会看人,分清楚事情的轻重,权衡自己的利弊之后才能作决定。不要做老好人,更不要什么事都随便答应。
  曾国藩对清廷的北援令是明显一例。
  1862年,由于英、法侵略军进逼京城,咸丰皇帝逃往热河。途中,心神不定的咸丰皇帝命令曾国藩速派湘军大将鲍超带兵北援。这下给曾国藩出了一道难题,使他几天都“通夕不能成寐”。因为,北援事关“勤王”,无可推诿,但是曾国藩又想留下鲍超对抗太平军。于是,曾国藩召集众人讨论对策,结果多数人主张派兵北援,只有李鸿章力排众议。李鸿章说:“夷氛已迫,入卫实属空言,三国连衡,不过金帛议和,断无他变”,而“楚军关天下安危,举措得失,切宜慎重”,主张“按兵请旨,且无稍动”。李鸿章认为,英法联军业已逼近北京,“入卫实属空谈”,英法联军之役必将以“金帛议和”而告终。在李鸿章看来,危及大清社稷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造反的太平军。湘军应更“关天下安危”,把刀锋始终对准太平军。至于北援,应“按兵请旨”,静待时局之变。
  曾国藩深受李鸿章的启发,一面冠冕堂皇地向皇帝表示:鲍超人生地不熟,断不能至,请于胡(林翼)、曾(国藩)二人酌派一人进京护卫根本。一面在实际行动上采取拖延的战术。结果不出李鸿章所料,10月便接到“和议”已成、毋庸北援的廷寄。而与此同时接到率勇北上的河南、陕西等省巡抚,由于闻命即行,结果却空跑一趟,劳民伤财。相比之下,则显出曾国藩的高明。事后,胡林翼选择李鸿章、陈鼐、李榕三人的献议付于曾、胡二人的书面意见后,编为《北援集议》一书,刊行于世。
  在企业里也一样,要分轻重缓急,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吃力不讨好,不能什么事情都有求必应,要三思而后行,但主流一定是一致的。
   。 想看书来

保持与他的步调一致
谁也不可能是独立作战,那样的结果将是自取灭亡。要营造成功的个人品牌,就必须学会与别人一道工作。如果想要完成大事,就需要一支有效的队伍做后盾,团队的任何人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在重大决策上,要敢于直言老板或上司。
  集体工作意味着协调一致的合作。人与人之间有时会发生冲突,但仅仅只限于工作上,不应该把矛盾延续下去,以致发展到无法共事的地步。
  同样,一个企业领导必须懂得怎样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同事和下级保持最大限度的合作。许多失败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公司的管理部门不知道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合作应该从自身做起,在这方面最好的建议是:
  (1) 保证自己个性的良好平衡,避免走极端;
  (2) 在执行集体工作中争取主动;
  (3) 在与自己共事的工作人员中,寻找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品质;
  (4) 对别人表示寄予最大的期望;
  (5) 保持足够的谦逊,在别人的行为理应受到尊敬时,向别人诚挚地致以敬意。
  一个人的个人品牌获得成功之前,他必须得到人们的尊敬,否则,他就无法赢得与别人的合作机会。锋利的言辞,冷漠地对待他人的权利和感情,有意无意的发脾气……所有这些,都将使个人得不到人们的尊敬,至少是很难得到下属的尊敬。而且,如果有相当多的人对他怀有不佳看法时,他失败的可能性便远远超过了成功的可能性。
  合作不能靠命令来维持,人们在完成合作的任务时,如果仅仅是因为害怕,或者出于经济上的不安全感,那么,这种合作在很多地方是不会令人满意的。因为这样做便把合作的精神忽略了,而正是这种精神——心甘情愿地合作的态度,对企业的成败有重要的影响。
  在服从的同时要有效地协调一致,步伐不一样,就容易出现闪失,如果感觉前面的路走不通,而且有更好的路走,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建议老板和上司,免得大家都走回头路。
  有什么事及时向大家报告,与上司或老板相处最忌讳的就是私心太重,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只关心自己,对企业和大家的事不闻不问,那么这个人肯定是不会受到大家欢迎的。如果你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不愿意帮别人一下,几次下来,别人自然就有想法,觉得你太不合群,缺乏共同意识和协作精神。如此下去,彼此的关系就不会和谐了。因此,一定要记住,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把集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情,调整自己的步伐和大家一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帮助上司分析问题才不会盲从
上司分配的任务是要服从,但上司也有失误的时候,身为下属在平时就要处理好和上司或老板的关系,让上司欣赏你,只有他欣赏你,你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候可以进言,才可以帮上司分析问题,这样才不会盲从。
  和上司一起工作首先要了解上司。应该弄清楚你上司的背景、他在公司中的历史、他的工作习惯,以及事业抱负与个人爱好。知道上司的脾气,才可能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上司分析问题。
  假如上司没有你的学历高,你可能怀疑他会妒忌你的学位。但事实上,他很有可能认为有了硕士当下属是很体面的事。成功的主管大都乐观进取,而且希望下属亦采取同一看法。积极的作风并非只是一种策略,而且是一种态度。一位干练的下属很少使用“难题”、“危机”或“挫折”等字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