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这个人-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房地产业已经最大范围地引导着逐渐步向城市化的中国人的生活的时候,这个行业也正在遭受房产市场化以来最严重的诟病。京沪穗三大城市的房价急速飙升、房源紧张、极大多数的居民缺乏购房能力,种种问题集中在一起,让舆论矛头一下对准了众多房地产开发商。特别在2006年初,房地产巨头任志强公开宣称只给富人盖房子后,更是将供求双方的矛盾激化,“房奴”一说迅速在各大城市内蔓延,到了4月,甚至有城市开始提倡不购房行动,某城市规划局的领导也站出来建议民众在三年后才合适考虑购置房产,因为现阶段的房价是属于不理智市价。——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千夫所指的时期,不仅在房价上被指责过高,而且有数据显示:一片赢利景象的房地产企业在交税上却并不是楷模,取之于民却未正当回报于社会。
身处舆论中心,万科是不可能冷静得下来的。即便万科在房地产行业内是无可质疑的领跑者,它的品牌建设、企业形象的正面和透明性,在行业内无人出其右,却也曾领教了“十七英里”项目售楼处被砸的不愉快经历。尽管瑕不掩瑜,但依然说明了整个行业与受众之间脆弱的博弈。王石在2006年初针对指责房地产行业是暴利行业的说法,很坦率地在公开场合说,行业内的确存在暴利现象,因为存在以地皮“寻租”的可能,但是排除这些不正常现象,房地产行业的暴利几乎不太可能,特别是财务公开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在税收方面,王石则澄清:房地产企业交税有分区域的特点,实际上以各区域的总和而言,房地产企业的交税额度并不低,万科2004年的纳税额是9个亿,2005年纳税额则是13亿~14亿。“我们是纳税大户,包括我们的同行。”
《王石这个人》:企业公民(4)
但是,面对大众指责和行业内的确存在的问题,仅仅是被动的解释和清高的姿态显然不能解决供求两方的永恒矛盾。一个行业真正的领袖,应该正视矛盾,谋求更高明的解决途径。万科要做的,是变博弈为一种共同的立场,让企业与社会共一副心肠。这一点,王石和郁亮有着高度的共识。郁亮2006年初对媒体称:万科将在2006年着力于3个体现“企业公民责任”的工作——推广廉租房建设、设立专门用于居民旧村落保护的基金、推进节能环保运动,而廉租房是重中之重。王石也表示,2006年5月,万科第一个廉租房项目在深圳开工,下半年将开工第二个,以此为样板,更多的项目将在北京、厦门、天津等地开始动工。万科目前正在深圳开发的项目“第五园”以及“万科城”,将成为万科推广廉租房的“试验田”;并且,未来3年,万科计划每年提取人民币1000万元作为“企业公民”专项建设费用,用于中低收入者居住解决方案的探索和实践、和谐社区的倡导和建设、环境保护和其他公益活动及公益捐赠等“企业公民”行为。
实际上,对中低收入者住房的问题,王石也是在2005年才开始考虑。“我们一直认为,住房是一种特殊商品,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是政府应该考虑的事情。”2005年,万科拿出100万元与国家建设部合作,组织专家对比较富裕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住房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令王石“心情非常不好”。这促使他决定将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造房的计划提上日程。
2005年中,王石与几名建筑师到了福建永定,这里有目前保存完整的传统客家住宅:土楼。到这里的想法缘于深圳大都是移民,客家人则是广东最早的移民,他们的住宅有移民人群的特征。考察的结果令王石大为兴奋,他的头脑里已经有了未来深圳廉租房的大致景象:借鉴客家土楼圆形的特征,可以根据城市地块紧张的特点,改造成半圆形状、1/4圆形状;土楼厚实的土墙,在现代建筑中可以用双层墙壁来实现,既美观又可加速空气流通,而底层则可以建成开放式的下沉广场,变成交流聚会的场所。
万科在深圳的第一个廉租房项目是万科从公司在深圳的土地储备中拿出来的,第一幢建筑有400套,可以居住1 000人,到2007年就可以交付使用了。届时万科将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出一个合适的租赁价格,将这批住房出租给城市中低收入群体。——“400套”、“1000人”这两个数字概念颇让王石振奋,他可以不用看以后将会有多少收入了,因为那已经不重要,万科有决心和胸怀做这样一件事,本身已经放弃了一些实际的利益。“我希望这个项目能给政府部门和其他房地产企业带来建议和启示。”
按郁亮的说法,廉租房是万科2006年的重中之重,2005年万科在上海也连续投标拿了两块微利房的开发用地,王石承认这样的产品利润率会非常低,但是,他觉得应该这样做。
所以2005年被王石称为万科的转型之年,这一年万科把目光投向了城市的弱势群体。
王石并不爱唱高调,在亚布力企业家协会组织的企业家年会的闭幕式上,王石不改一贯从不修饰的言语方式,有一说一:“为什么需要企业公民行为?第一,政府法规的制约,比如说环保,黏土不让你用了,必须要用一些新的方法,这是政府法规的制约。第二,社会期盼以及压力。第三,企业的道德良心以及自身觉察。第四,成本的压力。能源和材料价格上升,企业不得不采用更加节能的生产方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第五,原材料的稀缺性迫使企业走向节约化和精细化生产。第六,创新的竞争,低能耗的科技创新会更加吸引客户。第七,企业本身的公关、营销及形象策略。第八,企业公民本身即是一个商机。”
这是面对同行们时的科学论证,而离开了企业家的环境,王石说得很动情:“当个人诉求、企业诉求和社会愿景达成一致的时候,利润会被排在第二位,而且也说明万科发展这么多年,我们有能力做这样的事情。”
而他本人呢?王石在万科“企业公民”这样的目标下,他的个人行为也有着微妙的变化。2006年的五一长假,他带着万科一众员工远赴拉萨,为西藏盲童学校进行捐赠。王石第一次和我提到盲童学校是刚从珠穆朗玛峰下来的时候,在成都郊区的一个农家院子里,王石说得很感人,他说自己有藏情结,这个情结里盲童学校就占了很大的成分,那时他刚刚知道西藏的这家盲童学校。这所学校是一个德国的盲女开办的,一年她到西藏旅游,听说西藏是世界上白内障发病率很高的地区,有很多西藏的儿童像她一样与光明绝缘,于是她告诉同行的荷兰小伙子,她有一个心愿:在拉萨开办一家盲童学校。小伙子说:“你要是真的来办,就通知我一声。”2000年,德国女孩真的来到西藏拉萨开办了这家盲童学校,同来的就是那个荷兰小伙子。王石第一次到这个学校的时候,他说自己难过得鼻子发酸,这对他来说是很难得的事,王石不是一个轻易动情的人。于是从2003年后,王石基本上每年都去两次西藏,每次都去盲童学校,2005年他还把一家网站组织的登山活动里的明星和企业家们也拉到了盲童学校,结果现场被弄得眼泪哗哗直掉。王石说:“没有人会不被感动。”现在对盲童学校的支持已经成为万科员工长期的支持项目。
《王石这个人》:企业公民(5)
“企业家在转型,企业在转型,企业里的职员也在转型,除了做一个好职员、好职工之外,还要尽到企业的公民责任。”
王石现在开始主动要求自己也要好好尽到一个企业的公民责任。虽然在以往几年,他的个人收入里有1/3都用做了慈善捐款,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这件事上升到什么高度,他觉得这是个人行为,甚至和企业都没有什么关系,就像他的登山、航海、探险一样。
王石把南极极点探险当成是一个结束和一个开始的结合点。结束的是“7+2”探险活动,开始的是他正式的公益事业,虽然之前他已经参加了阿拉善生态保护协会,但那次的参与更多似乎是给朋友面子。在南极探险为白头叶猴募捐后,他觉得这样的公益行为其实可以更主动些,因为以自己作为企业家的影响力,自己的社会资源,完全可以将公益事业做得更有规模。为白头叶猴募捐,来源于王石的一个朋友:潘文石教授,认识潘教授应该是王石开始介入公益活动的重要一环。潘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动物学家,一直致力于拯救濒临灭绝动物的工作,因为女儿在万科工作,所以和王石不期而识。王石是一个崇尚科学、崇尚专家的人,潘教授又从事这样崇高的事业,这让王石很有要帮帮潘教授的念头。在刚刚认识潘文石教授的时候,他曾经很激动地给记者打电话:“一定要来采访潘教授,他可算得上熊猫爸爸啊!”,兴奋的语气完全不像平时冷静的王石。
王石以前接受采访时说:企业家发展到最后,必然也是一个社会活动家,现在他在这个概念里加了两个字:“社会公益活动家。”
作为社会公益活动家的王石表现出了积极的姿态,在房地产行业内部的“中城联盟”换届年会上,他把阿拉善生态保护协会的秘书长拉到现场去讲演,结果为阿拉善生态保护协会又拉到了5位成员,这意味着接下来的这10年里,阿拉善协会又多了500万的援助款项。对于一个非赢利性民间组织来说,这是最切实的帮忙。
王石说,2006年,他要多放一些精力在阿拉善生态保护的事业上。
引一句业内人的话:“企业公民阶段有几个明显的标志:第一,有好的治理结构和道德价值观念;第二,对企业员工的责任;第三,对环保的责任;第四,对经济和社会福利的贡献,包含税收,也含有经济上的一些付出。”
一个行善的企业家,一个主动行善的企业家,一个将行善作为事业的企业家——这是王石近年来的变化。他说自己的变化痕迹自己不曾察觉,直到2006年年初,他开始仔细想很多事情,才有些恍然之感:生活在变,自己也在变。
王石曾经大隐于市,他活得很自我,很自律,他寻找的是自我的角色。在繁杂的社会舞台上,他经常会退到一边,在自己的角落里放出自己的光彩,这些光彩与他人无关,只是他自己的事:他要实现的是他的个人价值。也许在不知不觉中,这个舞台开始发生了变化,它的光彩开始和王石个人的光彩互引共生,更焕发出和谐之美,这吸引着王石。在以往的时间里,他的特立独行保持了他的威权,而现在,他要把这威权建立在更加广阔的基础上,把这威权释放到更多的地方。
我们替王石记住这个年份:2006年。
《王石这个人》跋(孙冕)(1)
跋
孙冕
王石又要出书了,是原《新周刊》的一位老臣周桦写的。
周桦早在《新周刊》做“行业巨头”栏目的采访时,经常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人掏心里话,看她的文章,就觉得她与采访对象很稔熟,是多年深交。一天,她让我到深圳,说是深圳华侨城的老板任克雷请吃饭,答谢《新周刊》。看到任老总的热情,就知道周桦的采访写到位了。但我还是弄不明白,周桦是如何做到的。
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