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王石这个人 >

第26部分

王石这个人-第26部分

小说: 王石这个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看来,关键的在心情。实际上,王石很多这样的闲情小贴就是在繁忙的办公室里完成的。
  办公室外面,有众多的事务等着他,有众多的人正打算敲门进来和他商谈事情,而王石,就是在这样一些缝隙里,在网上对着自己的小四脚蛇说了一句:“一起吃早餐吗?”
  心情的闲暇大概最能促使一个人去兼顾爱惜自己的爱好。在中国企业家群里,王石的爱好之广并且肯为自己的爱好投下那么多的时间成本,大概无人出其右。在王石的阅读范围里,包括了文学、历史、军事、经济、航海、登山等等方面,几乎像一个杂家。所以在他的买书经验里,没有哪一次是两本之内的,往往是进到书店,搜罗一大堆回来,再在各种时间里用各种书籍填充自己的时间。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王石这个人》:闲暇(3)
我曾经问王石:这些和工作无关的书,一占用时间,因为你的时间很宝贵;二对工作也许没有什么帮助,更显得时间被浪费,为什么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看这些门类多样的书呢?王石显然对这个问题很惊诧:“我觉得大部分书都是有用的,它并不是工具,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真要找出它的功效,我想应该是它在综合层面上提高了人的修养,满足了人的各种兴趣,最终是提高了人的生活品质,这和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那些为了工作而放弃了读各类书籍的人,其实只能让自己的思维越来越狭窄,对工作根本没有帮助。”
  为自己的闲暇心态付出时间和精力,其实是对生活充满了热情的表示。王石显然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投入感的人,而且随着年龄渐长,他并没有像一般人一样变得对生活越来越丧失新鲜感,而是变得愈益热情。他的人生内容,随着他的年龄呈正比地丰富着。谁能说,这不是闲暇心态所致?
  王石曾经对一本书中的生活数学难题有过有趣的解读,这道生活数学难题是这样的:“你怎样支配你的钱?”答案是:“30%分期购房,30% 分期汽车,30%美食,20%娱乐,20%时装。”——绝对的不等式,绝对的难题。这道难题大概反映了消费时代人们的心态,那种透支未来的迫切。王石看到这里,写下了几个自己的选择:1、购房30%,公交5%,美食25%,娱乐20%,时装20%——开支100%;2、购房30%,购车30%,吃饭20%,10%娱乐,10%穿衣——开支100%;3、购房50%,公交5%,吃饭20%,0%娱乐,10%穿衣——开支85%,节省15%做储蓄,体现爱国主义情操。
  也许因为是地道的中国人,也许是因为身为一个房地产开发商,王石始终把购房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这几个答案显得很是谨慎而传统,以中国人的思维,先把吃穿住行给伺候好了,再考虑其他的因素。不过最后一个答案有些耐人寻味,王石把娱乐的开支降到了零,而把节约出来的15%做了储蓄,并且理解为体现爱国主义情操,大概意思是作为公民,有义务增加国家的货币储存量。这是一个有趣的选择,王石作为一个被公众定义为大企业家和大玩家两者并重的人,在最终选择上,却是把娱乐放弃,而代之以储蓄。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王石对于自己人生的把握,底线其实很明显,闲暇的爱好,一定建立在不闲的大原则之下,闲暇时光里的生活内容,其指向更在于非闲暇时候的生活目的。也许也正因为这样明晰自己的人生分配,王石内心的闲,才更能挥洒自如。
  王石曾经有过一个有趣的举动。2004年12月,王石参加活动得到了一本《2004年语录》,这是《新周刊》杂志社每年底的例行出版物,搜罗一年来各种经典的语录并有短句的评述和解读。这本小小的书竟然令王石很开心,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种短小快速的阅读类型,在飞机上阅读了两个小时后,下了飞机他就给杂志社的社长打了电话:很喜欢!
  回到家里,意犹未尽,王石还挑选出自己特别喜欢的一些语录,逐一发了感想,放在自己的论坛里。感想的趣味,并不亚于语录和评述本身,录几段在这里:
  女性也许还没有统治整个世界,但至少已统治很大一部分了。
  ——对商界最有权力的女性们的评价
  老王感:混帐话。男人霸权的社会,如此说法不是别有用心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抓住了虾米就有机会捕捉鲨鱼,可抓住了鲨鱼却可能被咬死。
  ——某电子商务运营商如是说
  老王感:精彩!如今机会多多的中国大市场,如何把握机会又游刃有余?TCL并购汤普逊电视部门,联想并购IBM PC部门都是抓住了鲨鱼。在加入WTO三年之际,中国快速成长起来的企业进入抓鲨鱼时代。
  与其说我们不会休息,不如说我们在集体勤奋的传统信仰下不敢休息。这种勤奋的实质是对权威恐惧的反应而非对效率的追求。
  ——温州强制公务员休年假
  老王感:集体不休息不是对效率的追求,而是对传统权威的恐惧。深刻!在万科也曾经有相当长时间,许多管理干部不休年假,按照规定,休假时间在位者给予补贴。后来为了鼓励休年假而取消了补贴。当习惯没有休假的生活方式,就会依照这种路径走下去,而不是因为恐惧不愿意改变。权威造成的恐惧会伴随权威的消失而解除,习惯却很难改变。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如果赖在福布斯排行榜上不下来,那就买地皮吧,因为土地很容易充当资产。
  ——一位地产商如是说
  老王感:这话改成“要想上福布斯就买地皮吧”。但想挂在榜上多待几年靠买地皮是靠不住的,香港上市的欧亚农业杨斌靠土地资产评估,曾列大陆首富第二名,未过半年就锒铛入狱了。三泽是日本一家非常优秀的住宅开发商,每年提供约5万套住宅,产品的品质一流,一年营业额在一兆亿日元,但在日本泡沫经济过程中大量囤积土地而使企业负债过多而陷入破产边缘。
  她一直只是自己,神秘而让人琢磨,悲伤而又给人希望。
  ——《经济学人》杂志如此评论俄罗斯
  老王感:唔,老王以为是对好莱坞的一位冷艳优伶的评价。
   。。

《王石这个人》:闲暇(4)
……
  林林总总,王石对各种语录做了点评,思维跳脱,显得像一个年轻人一样敏感而热情。可以想见,王石不辞辛苦地一句一句录入书里的内容并认真地写下自己的感想评论时,是有一份多大的耐心和静谧的心境,但是,他的表达方式,却像一个成熟的年轻人,有缜密的思考,也有调皮的调侃。
  是的,王石在很多时候表现得像一个年轻人,不在他的外貌和声音或是行动举止,而是他的想法,他与人对话时的回应,都显得活力四射。而这一切,如果需要一个观察者来寻找原因的话,我归结为是他在自己的生活里制造和寻找了不少闲暇的缝隙,这种生活中的留白给了王石无限的想象空间,也给了他吸收更多外界信息的可能。
  闲暇的王石是怎么样的?
  也许是在登山,或是雪山,或是城市近郊的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也许是在某个地方拍摄照片,或在家里摆弄他的相机;又也许,就是打开电脑,在网上闲逛溜达,没有特别的事情,只是静静地坐着而已。
  不同的闲暇方式,共同的一点就是:此刻,万科、工作都在身外……
  我们经常在谈论一个企业家真实与否的问题,王石在这方面没有为自己说明太多,但一个事实是,因着网络,王石几乎把自己完全放在了一个大的玻璃后面,每一个走过的人,在每一分钟,都可以向他张望两眼。
  王石,也就变得越来越透明,在他的闲暇生活中。
  

《王石这个人》:时尚(1)
风格,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拥有的真正奢华,无论你富有与否;典雅,则是在喧腾的潮流中持守宁静。
  ——阿玛尼
  王石时尚吗?
  这个问题其实比较难回答。如果坚定地说:“是。”回头想想总觉得有些不妥,一个成功的男人总不能就一定是时尚的。在书报摊上各种光怪陆离的时尚杂志里,我们看到的时尚先生们都是杰尼亚、阿玛尼一类品牌簇拥包围的人。最不显山露水的,那也一定把那块江诗丹顿表藏在了PINK衬衣的袖口下。一般意义上的时尚,都是穿衣戴帽的细节时尚,而王石在哪儿都是一副在野外的打扮,仿佛随时都能席地而坐的样子,手上常戴的是那块欧米茄的运动型手表,并没有什么特别。无论在五星级酒店还是在办公室,他似乎没有把环境和自己的打扮联系得太紧密。就像他的一个手下开玩笑说的:“老板哪儿时尚啊,你看人家派对场上的人都是细皮嫩肉,他却总是糙皮糙脸的。” 有人把2002年摩托罗拉邀请他做产品代言人作为王石时尚的标签,但明眼人一看就看得出来,王石在广告片上的表演生涩得很,还是商界人士的风格,没有任何写意的感觉,完全不时尚化。
  王石偶尔也困惑:“我怎么就时尚了呢?”
  如果肯定地回答:“王石不时尚。”好像也和事实不符。他起码算得上是一个赶时髦的人。刚到广州的时候,王石在国家机关单位工作,80年代初期,牛仔裤还并不是太多人穿,他已经潇洒地穿着牛仔裤,开着摩托车在广州街头风驰电掣了。在爱上登山运动之前,王石习惯在裤子上加一个肩带,这个细节被许多摄影师所捕捉,成为王石爱打扮的标志,他自己也得意扬扬地对记者说:“为什么加肩带?帅啊!”1999年之后,出现在公众面前的王石就比较粗线条了,休闲装成了他的标志。而到了南极探险回来,他索性把自己弄成了平头加胡子拉喳的形象了,这样的造型一穿上精细的西装就显得很别扭,所以他索性能不穿西装就不穿西装了,即便是上台领奖。也许,我们可以把这样的造型理解为是另一种方向的时髦追求。
  另外,在各种传媒的报道和策划里,他俨然已经是中国名列前茅的时尚先生了。2004年,一家女性时尚杂志把王石评为10位中国女白领们“最值得嫁的男人”之一,排名第二,第一是著名演员陈道明——直接用时尚女性们的眼光肯定了王石的时尚地位;而最有趣的是,一本时尚杂志把他和演员董洁搭配在一起的合影作为杂志的创刊号封面,画面上的王石居然穿的是粉红色衬衣并且笑容灿烂,没有任何商场大家的感觉,全然一副时尚生活家的派头,显然造型师和摄影师下了点工夫,生活中其实很少见到王石穿粉红色;更有媒体直接就把“时尚先生”或者“最具风尚创业家”的称号颁给了他。显然,在媒体心目中,王石已经具备一个时尚人物的所有条件。
  但我曾经很困惑。媒体总是擅长划分圈子,如果要把王石划分为“时尚”和“不时尚”,显然愿意把他往前面那个圈子里装。因为要把一个总是频繁曝光于聚光灯下、各种名利场里的人说成不时尚,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仅仅是几年前,王石自己也一再否认自己是个时尚的人,但这两年他的口风好像松动了很多,愿意和人谈时尚了。我曾经在杂志上看到他对时尚的看法,录在下面:
  多元的时尚在我以往的印象中,时尚一定是和激情、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