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做女人-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弧狈⒒拥搅思隆�
这很好理解,如果一个人生活在非常不安定的环境里,那么他是不是就比较倾向于借助外太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孔夫子的学说里偶然也提过“外太空”,只不过老头子很是狡猾,说“人都不知道,你问鬼神干嘛”。
但是汉朝统治者需要借助这个。众所周知,开国皇帝刘邦也就是个地痞无赖,刘秀成分好点,是个比较正派的农夫——如何解释他们取得天下,就只能借助老天爷吓唬人了,因此,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思潮——谶纬。
所谓的“谶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谶”是秦汉间的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谶有谶言、图谶等形式,如“亡秦者胡也”即为秦代的一句谶言。“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东汉时流传的“七纬”有《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皆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经典。
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相信服从“天道”。老天爷自己有自己的安排打算,并且通过很神秘的方法暗示出来,你按照这样的方式做就没错,如果按照自己的意思瞎闯一气,准倒霉。
东汉初年谶纬大盛。东汉光武帝刘秀就靠这个发家,他以符瑞图谶的名号起兵,即位后崇信谶纬,“宣布图谶于天下”,谶纬之学遂成为东汉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神圣性。
照我们现在看来,有点荒唐,当时用人施政、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算一卦看看吉凶,就像香港有些过度迷信的阿婆,拿着农历看“西方吉,不宜动土”一样,这在东汉人眼里,是正儿八经的事情,甚至儒家经典也要用它来解释,自然思想也不例外。
十一。班昭之《女诫》:女性箴言书(3)
之所以长篇大论在班昭里面说“谶纬”,倒不是离题,因为《女诫》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天道不可违”。
3。祭 奠
但是不要想错了,以为《女诫》是建立在“谶纬”的基础上。班昭的爹班彪是当代大儒,自己也是儒学大师,在孔夫子的教诲下,那点知识分子的理性还有,自然不会信些“怪力乱神”之事。但是受东汉显学“谶纬”思想的影响,班昭的儒学更倾向于“天人合一”的“天道”。
这个“天道”说起来挺玄的,看蔡志忠《庄子》的漫画,说“道”无处不在又处处在,快被忽悠晕乎了。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就是环境、规律,但是某种程度上,这种环境和规律,班昭更倾向于老天爷的安排。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女诫》里面关于“天道”的指示——“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行违神祇,天则罚之”等。
班昭为什么一再提“天道”呢?那个时代的女性们面临着一种什么样的“天道”(环境)呢?
东汉政权旁落,章帝庸懦宽恕,即位4年后,便任由皇后窦氏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总揽大权,同时发生了废黜太子、诬陷宋贵人致其自杀、陷害并毒死梁贵人、加罪马氏等事件,从此揭开了东汉外戚相互挤压、争权夺利的序幕。
从西汉开始便淫风盛行,政府积极倡导早婚,不但宫廷争做表率,如昭帝即位只有8岁,便有6岁的上官皇后;平帝9岁即位,安定皇后也是9岁;而且还以法令鼓励早婚,汉惠帝六年便有“女子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收五算”,使得早婚迅速成为社会习俗。
早婚弊多利少,一方面缩短了人的寿命,以致东汉十四帝,除被弑者外,活上40岁的只有两人;另一方面,早婚使身心未成熟的少男少女们很早知道了男女之事,助长了淫风。试看《汉书》所载汉诸王的荒淫,便足令人咋舌:燕王刘定私通父妾并使生下一子,又强夺弟妻为妾,又奸污了她的三个女儿;赵太子丹与亲姐及宫女*;江都王建在其父死后未葬时,就奸淫了其父爱妾,又与己妹*,甚至还强使宫女与羚羊及狗*,观之以为乐;齐王终古也曾令其所宠之奴与妾八子及诸近身侍婢奸淫,或让他(她)们*与犬马*,自己在一旁观看取乐。诸王如此,寡居后的公主们也不落后:汉武帝姐馆陶公主宠幸董偃;女鄂邑盖公主私通丁外人,等等。东汉紧接西汉,宫中淫风当然不会自然断绝。东汉帝王多早夭折,便是早婚和淫逸的结果。
班昭出生于光武帝建武年间,班昭5岁丧父,慈母离世,大哥班固博览众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不料就要完成《汉书》时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死在狱中;二哥就是“投笔从戎”的班超,书生不干了去当兵,出使西域,以功封定远侯,拜西域都护,扬汉威直至中亚30年之久,年老了想回来,和帝不让,还是班昭上书乞请才回了家,结果不到一年就死了。
班昭自己14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后来被和帝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历经6代君王的兴衰更替——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和安帝,看过马皇后的贤德,窦太后的狠辣与邓太后的成功,面对沧海桑田,人事变迁,她在想什么?
何况邓太后权倾天下,以女主执政,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与机要,竭尽心智地尽忠,她真的认为女人就“卑弱”吗?就低人一等,该“自我奴化”?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十一。班昭之《女诫》:女性箴言书(4)
不是的。
像她那样饱读诗书的大家,教育女儿们“卑弱”、“恭谨”,自然不是折腾着孩子们玩。《女诫》不是压迫女性的封建毒草,而是一部在彼时彼境女性该如何生存和发展的智慧箴言。
《女诫》前言这样说:“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那个时候她五六十岁了。荣华与屈辱、生存与死亡、生命的短暂与欲望的无止境,她看过了,也看透了,一个经历了无限沧桑的老人,面对着政权的动荡与道德的沦丧,面对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面对着无数女性祭奠起来的血腥,她想告诉后人,应该怎样做。
4.一流爱情专家
“卑弱第一。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她没有说女人就应该怎样,而是说事实上女人一生下就处在卑弱的地位,社会对女人有各种各样的要求。那么处在这种环境里,女人应该怎么办?
卑弱、执勤、祭祀。只要能做到这三点,就可以博得好名声,就可以避免侮辱加身——处在弱势地位的环境里,需要谨慎小心才能保身,这正是邓太后执政前的立身策略,也是博得帝王和众人的欢心掌握权力的必然途径。因此,显示自己的卑弱并不是女人自我的定位,而是一种处在弱势的无奈策略。
“夫妇第二。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班昭相信,老天爷是这样安排夫妻两人的地位的(天道),男人生来要征服女人(御妇),女人生来要侍奉男人(事夫),男女各安其位,才能摆正人伦。
这跟《圣经》里的教诲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以弗所书》第五章第二十二节:“你们做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第二十三节:“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第二十四节:“妻子要凡事顺服丈夫。”
其实年纪越大,经历越多,越发了解了《圣经》里的教导与班昭的“夫妇之道”。在社会上我们也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站着一个贤淑的女人,但是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一定躲藏着一个破碎的家庭,女强人没有幸福的,只有成功的。
西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女权主义运动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按照从前的绅士传统,公共汽车上男士要给女士让座,结果女权主义说了,凭什么给我们让座?是不是瞧不起我们?以后就没有男人给女士让座了。
男女天生有差别的,不是不平等,而是差异,承认差异是最好的平等。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男人是扩张性的、征服性的一种动物,女人是内敛性、被动性的一种生物,他们本性的差异决定他们结合的位置是不同的。在两性关系里,男性感到征服才会满足,女性感到被征服才会感到爱。谁不在那个位置上,都会发生混乱,任何混乱都能颠覆一场婚姻。
各安其位,这不仅是《圣经》里的教导,也是班昭所感受到的“天道”,不仅如此,这位婚姻爱情专家还详细讲解了应该如何“安其位”。
“敬慎第三。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夫妇之间要刚柔并济,女人的本性就是柔美。是不是所有女人必须温柔才行,当然不是,班昭这里并不是要求女人的性格,而是在要求两性之间时,女性应该展现自己最本质的性别特征——温柔。这种温柔不是展现给所有人看的。在两性关系里,骄纵跋扈是大忌。
十一。班昭之《女诫》:女性箴言书(5)
她又继续分析——“房室周旋,遂生媟黩。媟黩既生,语言过矣。语言既过,纵恣必作。纵恣既作,则侮夫之心生矣。此由于不知止足者也。”两个人相处,要宽容恭顺,这里并不是要求女人做奴仆,而是指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夫妻之间不是辩论场,没有道理更多情理,所以彼此要兼互爱之心便万事俱休。如果互相之间恶意辱骂伤害则很难长久。更何况在那个年代,女性如果不安本分,可能就被老公揍,而且揍了也活该。按照班昭说法,这是何苦呢?
5。女性教科书
有人说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一个家庭,在宗法时代尤其如此。那时候不计划生育,一般一个家里面四五个孩子没问题。父母跟孩子住在一起,七大姑八大舅的一大堆,新来的媳妇自然就是被欺负的对象。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古来婆媳关系就难处,人家辛辛苦苦养大一个儿子,让你平白无故占了去,自然有些失落和不平衡。
所以班昭教妇人怎么跟公婆与姑舅相处,搞好人际关系是做媳妇的必修课。“欲人定志专心之言也。舅姑之心,岂当可失哉?物有以恩自离者,亦有以义自破者也。夫虽云爱,舅姑云非,此所谓以义自破者也。然则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从矣。姑云不尔而是,固宜从令;姑云尔而非,犹宜顺命。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此则所谓曲从矣。”
简而言之,就是顺从公婆姑舅的意思,别跟他们发生冲突。现在的女孩子们大多都是父母手里的宝贝,嫁出去以后自然还要做“宝贝”,结果人家那是一家人,于是婆媳战争开始——里面最为难的只有儿子,一边至亲,一边至爱,两边受气,这种日子没人会忍受太长久。
所以班昭告诫说,聪明的女人应该赢得婆家的赞扬和理解,做好公关工作。如果真的爱他,别难为他。
这种女性教科书如果到此为止,班昭的名声会更好些,可惜增加了两篇惹人非议的片段。
女人的德行有四,一是不必才明绝异。很多人误以为这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根源,其实不然,班昭这里主要是告诫女性不要做异端,毕竟在这个传统的社会里,裸奔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二是不必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