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1)-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决办法:学会乐观处事。缜密地思考问题但不是悲观。
5、懒惰习气。不愿意让自己参与其中,担心自己付出多些或负责任。
解决办法:学会多做奉献,办事不扯皮拖拉。
6、古怪习气。性格古怪,以打击别人为乐。
解决办法:学会换位思考和鼓励别人。
7、痴呆习气。阅历较浅,思想简单,个人观点总是与整体大相径庭。
解决办法: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和处事能力。
8、顽固习气。固执地认为自己经历的多而提出非客观的反面观点。
解决办法:避免经验主义,从实际出发。
当然了,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对于上述习气,我们应该远离。我们要从大局出发,真正将工作做好,而不要因为自己的习气而坑害集体和他人。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努力寻找漏洞,避免失误是非常应该的,那是对工作真正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不是各种不良习气。
2007年7月4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
57、人生父母大导师
57、人生父母大导师
最近发生在自己和周围的朋友身上的事,促我深思:我的孩子以前没有好好学习,现在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可是;由于基础太差,时间又紧张,压力太大,常感到力不从心,学了半天,做题和考试时头脑一片空白,为此深深苦恼。同事的孩子整个一个盲目乐观派,贪玩,不懂事,跟大人吵嘴,利用大人对他的疼爱,要挟大人。诸如此类的事件在高中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郭老师,敬请您再讲讲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具备的素质。谢谢。
作为养儿育儿的父母,应该不仅仅在生理上给孩子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还要在心理修养上使其不断成人。所以父母不仅是孩子的保护者,还是孩子的人生大导师。
对于孩子种种不足,做父母的必须要进行教育,这是为人父母的职责,特别是对孩子的种种习气要进行对治和预防,并不断培养他们的好品德,从而使其达到性情的中和和品质的优良。
例如:心浮气躁的,要帮助或教育他使其学会沉稳;自卑的,要注意鼓励他,帮助或教育他使其学会自信;没有根基的,好大喜功的,要告诉他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其学会扎实;压力大的,引导他,使其学会坚强;烦恼重重的,开导他,使其学会乐观;盲目乐观的,要打击他,使其学会思考;贪玩的,要约束他、教育他,使其学会勤奋;不懂事的,要给他讲做人的道理和基本的礼节礼貌,使其学会孝敬;跟大人吵嘴的,训斥他,叫他学会尊敬长辈;利用大人对他的疼爱,要挟大人的,又耍又闹的,制服他,或不用理会他,决不可以使其想法得逞;做了好事,行善的,对其行为进行肯定和支持,使其学会善良;自私自利的,要训练他过集体生活,使他学会包容和容忍;犯了错误,要批评,要指出错误所在和必须改正的意义,并要求不可再犯;玩物丧志的,要使其树立远大理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生气的,要使其学会柔和、忍耐;自高自大的,要使其学会谦卑;懦弱的,孬气的,娇气的,要对其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使其学会顽强;狡辩说谎的,要使其学会诚恳;疲疲沓沓,丢三落四的,要使其学会讲效率;等等。
总之,教育孩子要运用各种智慧,恩威并重,切不可宠爱,更不可颠倒角色,否则就是失败的教育。当然了,其中作父母的为人师表也是非常重要的。
2007年7月4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
58、困难是修养的试金石
58、困难是修养的试金石
最近刚发生一件事。在遇到困难时,处理不好,就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觉得自己太愚笨了,当然这是恶性作意,是放逸心行,为此也苦恼。郭老师,请教您,产生这些不好的想法的根子是什么?恭请老师指导。
注意学习沉稳、冷静和有意志力,而不可浮躁、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和情绪化。
在佛家,面对世俗的困难,是提倡冷静面对和具有坚韧的意志力去解决的。释迦牟尼佛宣称,他承认古代真正婆罗门的理想。古代的婆罗门和当时的婆罗门是不一样的。他说:“一个能抛开喜怒哀乐,冷静而无固执的人,一个勇敢而征服俗世的人,这样的人,我称之为婆罗门。”(巴利文《经集》*二经)可见,佛家提倡的是冷静地面对困难,而不是情绪化。
遇到困难我们应该以精进度作意。《起信论疏》:“修行进门,谓于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坚强,勤修一切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是名修行进门。”所谓修习精进,就是做世间的各种善事,心不懈怠、退却,要立大志向,并坚持到底,勤苦修习一切功德,自利利他,才能真正度过难关,离开众苦,走向解脱之路。
由上可知,遇到困难一时处理不好,不要自暴自弃,也不要觉得自己愚笨,因为在处理困难的过程可以产生智慧。而且,这正是我们提高修养的机会,困难是我们修养的试金石。此时更应该保持心态的沉稳,更应该精进。
2007年7月4日发布于新浪博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9、黑报、白报和无报(续)
59、黑报、白报和无报(续)
一位朋友在博文《黑报、白报和无报》中留言:谢谢老师的解答。但还有一点不是很清楚:对于例如中的第7条,“7、超过了自己的劳动所得,因礼貌的原因自己暂时接受,之后以礼尚往来的形式还回去,为不黑不白业无报。等等。”如果没有贪着的心,又不能以礼尚往来的形式还给对方,随缘布施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结果是一样的吗?
那要看是否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如果违背了国家法律法规,尽管没有贪着的心,又不能以礼尚往来的形式还给对方,随缘布施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也是黑业黑报或黑白业黑白报。因为我们生活在因缘中,现实的因缘是否善良,还要看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是否违背法律法规。例如有的人拿受贿的钱去帮助别人,违背了法律法规,仍然不可以。当然,通过良心发现,拿受贿的钱去帮助别人,虽然违背了法律法规,但道德上最起码提高了境界。
如果没有违背法律法规,但是违背了道德的,例如引起赠送人的不满,为黑白业黑白报,如果赠送人也高兴这样做,为白业白报。如果是合法接受的捐赠,而且按照捐赠协议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实际性质是不善不恶的,为不黑不白业无报,实际性质是善的,为白业白报。
当你接受工资的报酬时,要想到是否心安理得,如若不然,要加倍努力工作,对得起这份工资,为白业白报。超过了自己的劳动所得,因礼貌的原因自己暂时接受,之后不能以礼尚往来的形式还回去,但随缘将这些财物用于帮助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的过程中,合法而且赠送人也高兴,为白业白报,等等。
当然,实际情况不一定是这样,我们还要从客观出发,去真正地利益他人。
2007年7月4日发布于新浪博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60、敢作不请之友的行善
60、敢作不请之友的行善
一位朋友在博文《一道无为心》中留言:连善心都没有的人,刚开始学习行善是要有为的吧?
供参考。应该是这样,应该是有一个从有为到无为的过程。如果没有从有为到无为的修持过程,无为就是空谈、放任和没有根基。有为是无为的基础。《道德经》:“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大意是说,修持有一个从有为到无为的过程。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随缘自自然然地做“为道”有为的善行。随缘不是怯懦和等待,而是有了机缘,敢作“诸众生不请之友”(《无量寿经&;#8226;卷上》、《维摩经&;#8226;卷上&;#8226;佛国品》),前去帮助,敢为天下先地行善。根据因缘和合原则,行善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所谓“随顺众生”。另外敢于和肯于作红花作绿叶也是行善的行为。还有,做好六和敬,包括家庭的和睦,也是善行。在善行中逐渐达到自利利他的自在解脱。
但是我们经过一定时间的修持与体悟后,应该逐渐意识和分清什么是有为的,应该不断地进步。
2007年7月4日发布于新浪博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61、为什么有在地狱的感觉
61、为什么有在地狱的感觉
一位朋友问:我想问一个问题,您在讲课当中提到过意识关和过真妄交辙关的人常有在地狱的感觉,我一直不能体会:1、为什么会有在地狱的感觉?2、是怎样的感觉?您能仔细讲讲吗?
说过意识关和过真妄交辙关的人有在地狱的感觉,这是在用地狱之苦比喻他们所遭受的痛苦。
据《地藏菩萨本愿经&;#8226;卷上》载,无间地狱的“无间”主要包括五方面,即:“(一)时无间,指历劫受罪,无时间歇。(二)形无间,指此地狱纵广八万由旬(限量),一切有情于中受苦,其身形亦广八万由旬,遍满此狱。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无有间隙。(三)受苦无间,诸有情于剑树刀山、罪器叉棒、碓磨锯凿及剉斫(zhuó,砍)镬(huò,锅)汤等,备受诸苦,无有休歇。(四)趣果无间,不问男子女人、老幼贵贱及天龙神鬼,罪业所感,悉同受之。(五)命无间,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万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
大意是说,这五无间是:(一)时无间,指地狱中的众生历劫受罪,没有时间上的间歇。(二)形无间,指此地狱纵广八万由旬(一般认为,四十里为一由旬),地狱中的众生于其中受苦,身形充满八万由旬,满于此狱。所以一人在此狱中满,多人也满,多人互相之间也没有间隙。(三)受苦无间,地狱中的众生于其中受剑树刀山、罪器叉棒、碓磨锯凿及剉斫镬汤等刑罚,备受痛苦,没有停歇。(四)趣(趋)果无间,不问其中的众生是男子女人、老幼贵贱还是天龙神鬼,只要罪业所致,都在此受恶报。(五)命无间,若堕此狱,从开始进入时,至百千万劫,日夜万死万生,但求一念间的停止惩罚也不可能实现,除非罪业消尽,方得受生。
过意识关和过真妄交辙关的人,严重者也有一些在“地狱”中的状态:(一)时无间,精神异常痛苦,一天24小时都处在痛苦之中,包括睡眠也不得安宁;(二)形无间,好像自己的痛苦无处藏身,在哪个地方都痛苦,都解决不了问题;(三)受苦无间,精神异常痛苦,每天处于高度恐惧和精神紧张之中;(四)趣(趋)果无间,经常出现幻觉,看到毒蛇、恶鬼、黑气、恶魔等等令自己反感和恐惧的不良东西,实际上是自己恶心念行为招致的结果;(五)命无间,一会儿认为自己明白了,似乎活了过来,一会又不明白了,异常痛苦,死了一样,不停地重复这些过程,如万死万生,除非通过修养消除恶业,才能真正获得新生。
地狱的有无我们暂且不说,但是现实中过意识关和过真妄交辙关人的处境,和传说中的地狱的状态却有几分相似。
所以,我们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