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1) >

第11部分

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1)-第11部分

小说: 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妻子进行适当的化妆。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妻子应该如何对待丈夫。《玉耶经》提到五种妻子对待丈夫的方法:“一、如母之妇,爱夫如子故。二、如臣之妇,事夫如君故。三、如妹之妇,事夫如兄故。四、如婢之妇,事夫如主故。五、如夫之妇,亲昵同心唯形异故。”大意是说,五种妻子对待丈夫的方法是:一、如母之妇,爱夫如爱自己的孩子;二、如臣之妇,爱夫如尊敬自己的领导;三、如妹之妇,侍奉丈夫如对自己的哥哥;四,如婢之妇,侍奉丈夫如对待主人;四、如夫之妇,和丈夫亲昵就像兄弟之间一样,同心同德,只是性别、形象不同而已。

  《玉耶经》还提出,妻子对待丈夫还应该做到五点:“一、应晚眠早起,修治家事,有美膳先进姑嫜夫主。二、看护家物。三、慎口忍耐而少嗔恚。四、常戒慎如恐不及。五、应一心恭敬姑嫜夫主,以尽孝道。”大意是说,妻子对待丈夫还应该做到:一、要勤快,不要早睡晚起懒惰,常做家务,有了美食先想到叫公婆、丈夫吃;二、看护好家里的财物;三、慎口,忍耐,谦让而少嗔怒;三、严于律己,常警惕、审慎自己的言行,唯恐会出现过失;五、应一心恭敬侍奉好公婆、丈夫,以尽孝道。

  另外妻子要远离三恶法:“一、未暝已眠,日出不起,嗔对夫主,反目嫌骂。二、好自饮啖,乃以恶食与姑嫜夫主,好色欺诈。三、不念生活,好事嬉游,道及他人长短好丑,斗乱口舌,憎嫉亲族,为人所贱。”这三恶法大意是说:一、天还没有太黑就睡觉了,而早上太阳出来了也不起床,对丈夫总是嗔怒、嫌弃、反目相骂;二、喜欢自己偷着吃好的饮食(如零食),而给公婆和丈夫的是稍差一些的饮食,好色,在外面乱搞,欺骗家人;三、不知道过日子,喜欢玩乐,常说他人是非,常与别人吵架,憎恨和嫉妒家里的亲戚,个人品格差而被别人看不起。

  《玉耶经》:“佛告玉耶女,女人之法,无倚端正,而生憍慢。形貌端正,非真端正,唯心端正,人皆爱敬,是实端正。”大意是说,佛告诉玉耶女说:做女人的方法是,不要依赖自己的美貌就生起娇气、傲慢之心。形貌端正,不是真正的端正,唯心端正,人们都爱敬她,才是真正的端正。

  总之,夫妻之间要保持和睦,而且要共同学习善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样家庭就会很美满。《善生子经》:“夫妇睦宜,善法不衰。”就是这个意思。

  2007年7月1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43、关于老年孤独与不和谐
43、关于老年孤独与不和谐

  健康信息咨询:有的老年人感觉自己很孤独,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而且容易和亲人吵架,影响家庭和谐,请问作为这样的老年人应该怎么办? 

  答复如下: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人到老年,难免会有孤独感。面对这种孤独感,不应该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也不应该烦躁而与亲人吵架,而是应该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孤独。

  首先应该清楚,人的“老”有许多种。

  《瑜伽&;#8226;五十二卷》:“此中衰变等乃至身坏,广说如经,是名身老。若乐受相应心变,苦受相应心转;或善心变,染污心转;或于可爱事中,希望心变,希望不果心转;是名心老。若于彼彼昼夜,彼彼刹那,腊缚,牟呼栗多等位,数数迁谢,寿量损少,渐渐转减,乃至都尽,是名寿老。若诸富贵兴盛退失,无病色力充悦等变,名变坏老。”大意是说,人的“老”有很多种,如“身老”、“心老”、“寿老”、“变坏老”等不同的种类。其中身体逐渐衰老甚至变坏,称为身老。如果人乐观的心态减少,而忧愁苦闷的心态增加;善心退变、减少,不善的心反倒增加;理想、信念、希望之心减少或破灭,而万念俱灰的心却增加,这些就叫做心老。如果人的生理状况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代谢中,使得人的寿命不断减少,乃至寿命到达极限,称为寿老。人的鲜艳饱满的容貌仪态发生变化,而本身并不是病态,称为变坏老。

  可见,即便由于生理的原因人变老不可抗拒,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心不老”。由于人的身心互相影响,所以,如果人的内心依然年轻,心不老,应该自然会减缓人的“身老”、 “寿老”和“变坏老”。

  那么应该如何使自己的心态年轻呢?

  首先应看淡自己的身体和身外之物。在《老女人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贫穷的老女,问释迦牟尼佛“生老病死”、“五阴六根六大”(统治人的身心)等自何所来。佛说:“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人从“空”中来,人从“空”中去,对生死和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可执着的呢?老女人听到这话之后非常高兴,忙说:“蒙佛恩得法眼,虽身羸(léi,瘦弱)老,今得开解。”

  其次,仍然要注意调驭自己的内心,做到乐观、豁达、热心和信念不倒。也就是说,仍然在老年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利利他。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提出“健康老人的十条标准”,其中包括: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能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这些都需要老年人继续积极主动地驾驭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的身心水平不断提高。

  看淡了身体和身外之物,再加上积极主动地修养自己,自利利他,那么就会使自己继续保持着年轻的心态,甚至保持于一种“不老不死”的状态中。

  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又谈何“不老不死”呢?《嘉祥义疏&;#8226;十一》:“不老不死者,闻此经知老病死,死本来寂灭,故云不老死也。”大意是说,所谓不老不死,是我们知道了“生老病死”“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所以从这个本质上看,死亡本空,又有何恐惧的呢?

  当我们在年老之时,仍然能够无私地想到别人,利益别人,那么“无私者无畏”,面对不饶人的岁月和孤独,我们仍然会很坦然,仍然乐观、积极、热情、豁达地生活,而不是烦恼、恐惧和发怒。这就是老年人真正的解脱——身老心不老,“不老不死”。

  2007年7月2日发布于搜狐博客

44、触只是通过身体的接触吗?
44、触只是通过身体的接触吗?

  一位朋友问:老师,我有个疑问。我和我的亲人间为什么总是无法达到这么亲昵呢?总是不可能这么肌肤相触呢?对待婆婆,我可以礼敬,却总不能如此亲昵她。其实,我对我的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我可以在其它方面对他们好,但尤其是不能如此亲近。就连握握妈妈的手都觉得非常不自然呢。有点背景信息就是,在我小时候能记忆的时候,由于父母亲操劳,加上还有弟弟妹妹。好象我从来没有被抱过。在我心中,总觉得离她们很远。以致于,我在处理与人的关系上都是感觉有距离的。我想改变这种状态,也象上面那位网友一样,如此对待她们,和她们“亲近”,融于她们当中。可是,我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从心理上如何突破呢?

  关于触,佛家讲的是“六触”,而不仅仅是身体的接触。《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六触】指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作用……此中,(1)眼触,谓眼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青黄赤白等种种色。(2)耳触,谓耳能触对一切世间丝竹歌咏等种种声。(3)鼻触,谓鼻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旃檀沉水等种种香。(4)舌触,谓舌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珍膳美肴等种种味。(5)身触,谓身能触对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及世间所有种种上妙衣服等。(6)意触,谓意能触对一切世间所有色、声、香、味、触等种种法。”大意是说,所谓六触,就是指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作用,即:(1)眼触,指眼能触对(看)世间青黄赤白、大小等种种颜色、形象。(2)耳触,指耳能触对(听)世间音乐、语音等种种声音。(3)鼻触,指鼻能触对(闻)世间的种种气味。(4)舌触,指舌能触对(尝)世间果菜饮食的味道。(5)身触,指身能触对(接触、触摸)他人的身体,及世间的种种衣服。(6)意触,指意能触对(想)世间的“色、声、香、味、触”等种种事物。

  由此可见,我们对待他人好,不一定非要通过身体的接触来表达(当然握手等等礼貌行为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做:(1)正眼柔和目视对方,送给对方喜爱的物品,布施给对方“眼触”;(2)用柔和、关心、安慰的语言与对方交谈,布施给对方“耳触”;(3)(4)将气味鲜美的瓜果饮食等给与对方,布施给对方“鼻触”和“舌触”;(5)通过送予对方衣服,夏季则布施一把扇子等,布施给对方“身触”;(6)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想问题(换位思考),使对方避免烦恼担忧,布施给对方“意触”。这样自然和他(她)们“亲近”,融于了她们当中,也自然在突破心理障碍。

  另外我们自身不要贪图六触的安逸,不巧立名目地接受对方礼物,更不要通过送礼(布施)而使双方违法犯罪或进行其他不道德的行为(如行贿、受贿、诈骗等),不有所求地布施别人。自己要有责任心真诚地关心长辈,布施给他们物品或帮助他人;也可以通过上述相关的“布施”,恩威并重地教育孩子、学生或下级,或度化有缘众生,把道德教育融入其中,使对方弃恶向善。这就是“布施摄”。

  2007年7月2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45、心境的变易生死与轻安
45、心境的变易生死与轻安

  在《空生妙用的“变易生死”》中一位朋友留言:“修持意识转为功德的果报。”请教斑竹,您可否举个例子说明这个过程。谢谢您!”

  “修持意识转为功德的果报”,比较容易理解的是通过我们对内心的驾驭和调节,以及修养的提高,使我们不断克服了烦恼,心态与情绪达到了稳定。同时,由于心理也影响生理,这使我们的身心也进一步愉悦轻安。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轻安】与善心相应而起,使心堪于其事,使身轻乐安稳之心作用也。”大意是说,善心能够使我们达到身心轻乐安稳,有能力去做某些事情。

  再有,“变易生死”中的“生死”最本质的是人的心境的生死,也就是人的修养的提高。旧的不良心念、习气死掉了,新的进一步的好品质生成了,人得到了新生,这就是“死而复生”,故名“生死”。《佛学常见辞汇》:“【不思议变易生死】菩萨修道时,因工夫进步的缘故,由前一期的心境,转移到后一期的心境时,前后的感觉,截然不同,回顾前尘,有如死后再生,故亦名为生死,然而实际上只是心的生死,并非身的生死,只算心境的一度变易,而此变易,最为神奇而不可思议,故名不思议变易生死。”这个里面说的很清楚。

  2007年7月2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46、修养的真正目的与意义
46、修养的真正目的与意义

  一位朋友问:老师:每天都当自己是新生的自己,发现自己的心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