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笨蛋!重要的是逻辑! >

第3部分

笨蛋!重要的是逻辑!-第3部分

小说: 笨蛋!重要的是逻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笨蛋!重要的是逻辑!》的英文原著本来是按字母顺序编排谬误的,这从按名称(尤其是拉丁名称)检索谬误的角度而言具有某种方便性,也是此书的独特性;不过,《笨蛋!重要的是逻辑!》改为按照作者对谬误的归类——以5种主要类型重新编排,更适合对谬误的系统分析感兴趣的读者。据我所知,面向大众,通过谬误分析路径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通俗读物并不多见,而引进经过社会检验的、成熟的同类外语文本,更属凤毛麟角。在此情况下,《笨蛋!重要的是逻辑!》有开山之功。
▲米▲花▲在▲线▲书▲库▲ ;http://。。
推荐序一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谬误常识(4)。。
    谬误是如何发生的

    虽然人是理性的,但犯错(包括逻辑错误)也司空见惯。从思维的运作来看,人在作决定时有两个思维系统(系统1和系统2)在起作用。系统1(自动系统)的特征是:无意识,不怎么费脑力,随性的冲动;快速,整体,联想的判断,从记忆中提取已有知识,直观思维。其中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能力。当一个判断不太重要时,系统1负责对刺激作出肯定…否定,赞成…避免的快速反应。比如解决这样的问题:2+2=?;读大型广告牌上的字;理解简单的句子;觉察会话语气中的不友善等等。系统1对指导有效行动常常是充分的,但有系统性错误,如成见、把困难问题简单化、对逻辑与统计学的无知等。系统2(耗力系统)则需要集中注意力,深思熟虑,基于规则,连续判断;它是更为反省的、逻辑的,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联系。系统2适用于有重要性的判断,耗时长,低效;抑制系统1的冲动与直觉,在系统1无法提供问题答案时被激活,起持续监督作用,负责人们的自我控制;突出表现为运用逻辑的“三思而后行”。比如,对下述问题,美国一流大学的被试本科生有一半以上回答错误;而普通大学的被试本科生有八成多出错:球拍和球共花1。10美元,球拍比球贵1美元,问:球多少钱?许多人过于自信,倾向于太相信自己的直觉。而对于下述逻辑论证,在尽可能快地回答它是否有效(即结论能从前提推出)时,大多数大学生错误地认为这个三段论是有效的:所有玫瑰都是花;某些花凋谢很快;所以,某些玫瑰凋谢很快。与球拍和球的问题一样,一个貌似有理的答案立马浮现心头。然而,最重要的是需要艰苦的工作。大多数人并没有不辞劳苦地透彻思考这些问题,而某些心理倾向使得难以检验它们的逻辑。这个试验暗示,当人们相信某一结论为真时,他们也很可能相信似乎支持它的论证,即使这些论证是不合逻辑的。这是系统1参与的结果。这个试验令人对日常生活的推理有些泄气。怎么办?出路在于两个系统联手运作。系统1自动而初步的印象和感觉是系统2明确信念的主要来源,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抉择的主要依据。通常情况下,系统2会稍微调整或毫无保留接受系统1的建议。但事情变得困难时,系统2便挺身而出。系统1和系统2的分工协作达到最优:代价最小,效果最好。

    在《笨蛋!重要的是逻辑!》中,读者会看到谬误的识别与避免需要我们的系统2良好运作。作者所用的大量生动的例证,构成运用以逻辑为特征的系统2的试验场。读者可以盯着皮里手中锐利的逻辑解剖刀,在对其庖丁解牛般的自如发挥啧啧称奇,对其幽默的评论忍俊不禁之时,切莫忘了其中的逻辑!逻辑!逻辑!当你对皮里引人入胜的分析痴迷难舍,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时,切记系统2的忠告:慢些,慢些,再慢些,因为这毕竟是集中注意力,耗费脑力的活儿。这也是百余年前就有人提出的警告:“逻辑的河流不允许人们扬着满帆航行。”
推荐序一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谬误常识(5)。。
    谬误的判断标准

    从当今谬误理论发展现状和趋向来看,论证的可废止性(新信息的出现可能导致原来结论的延缓接受、撤销或废除)成为焦点问题。这个问题的展开涉及合理论证的相对性和语境性。这要求读者在阅读《笨蛋!重要的是逻辑!》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分析谬误以何种逻辑规范作为好论证或谬误的标准?纵观全书,皮里是以演绎有效性作为论证的判定标准,这表现在他对谬误的指责都是以结论不满足必然得出的要求为依据,况且在他所引述的论证例子中,从来不出现“很可能”、“假设地”等这些模态词。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在他的很多论证例子的结论中添加上这些语词,弱化我们对得出结论的信心,皮里的谬误分析就可能不再适用。换言之,那些被判为谬误的论证可能就不再是谬误了。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作出决定所凭借的论证未必都能达到演绎有效性标准。司法活动中的两类证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和比较证据优势)也没有达到这个证明水平。所以,读者在欣赏皮里生动分析的同时,需要思考并警惕用演绎有效性这个最高标准来要求所有论证的理想化危险。第二,对谬误的分析与判定必须考虑不同的语境条件。当今谬误分析发展的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特点是,普遍认识到除了少数论证模式(同语反复、转移论题、“稻草人”反驳、不一致、歧义论证等等)恒为谬误而外,大多数论证模式是否是谬误将依使用的语境条件为转移。正如加贝(DovGabbay)在《哲学逻辑手册》第二版(2005)序言中勾勒逻辑发展版图时指出的,“谬误实际上在合适的语境中是有效的推理模式”。谬误分析家和理论家的注意焦点已转移到这些条件的性质和类型上。结果发现,大多数谬误是合理论证型式(schemes)的误用,这种中立的型式形成了谬误论证与合理论证在基本模式上的相似性外观,而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满足保证论证合理性的各种制约条件,这些制约条件可用批判性问题来表征。比如,法庭不可能一概不相信证人的证言,也不可能一概相信。是否采信证人证言,要求法官思量保证该证言可信性的常规条件是否被满足。谬误的语境依赖性还表现在,同一论证模式在不同论辩语境中的适用性大为不同。比如,诉诸威胁的论证:另一方最好接受C,否则会有不合他意的后果P出现。这种论证在谈判语境中是适用的,但在科学证明和批判性讨论的语境中不适用。好多谬误都是对合理论证模式的误用,更准确地说,是不满足适用条件的可废止论证模式。就此而言,皮里的谬误分析方式多少有点艺术性有余而学理性不足,需要另一类谬误分析论著来弥补,比如类似于剑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廷德尔(ChristopherW。Tindale)的《谬误与论证评价》(FallaciesandArgumentAppraisal,2007)。我们期待出版家的修补之功。二米二花二在二线二书二库二 ;。。

    武宏志

    2012年9月
推荐序二  语言幻术,在你面前将无所遁形
    推荐序二语言幻术,在你面前将无所遁形

    作为一个在大学教辩论的老师,看到这本《笨蛋!重要的是逻辑!》的英文原名HowtoWinEveryArgument(《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很难不眼睛一亮。

    赢得每一场辩论,靠一本书,真的可以吗?

    读完了本书以后,才知道作者为何敢取这么嚣张的书名。原来他把人们在辩论中可能遇到的5大类75种谬误,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他区分的5大类谬误,包括形式谬误与4类非形式谬误。形式谬误指逻辑推理过程就出了错,而非形式谬误则指推理过程没错,却因语言模糊不清(语言非形式谬误)、欠缺证明所需要素(省略非形式谬误)、插入误导结论要素(侵扰非形式谬误),或是带入未被证明之假定(假定非形式谬误)而造成的论证错误。在这5大类之下,作者进一步探讨75种常见的谬误形式,并列举许多浅显的例子来说明。读完后将对破解谬误密码具有过人的功力。就我在辩论方面多年的阅读与涉猎,还没读过任何一本书比《笨蛋!重要的是逻辑!》的谬误分析更全面完整的。

    从字面上看,谬误代表某种逻辑错误,读者可能认定本书不过是另一本探讨错误推理、提升思维能力的著作,但这种看法只对了一半。本书更是一本辩论方面的武林秘籍。在辩论中,谬误常因其操弄的逻辑戏法而使人信以为真,甚至深信不疑。因此想赢得辩论,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快速洞悉谬误,并透过语言来破解谬误。读通本书,你在辩论中的防御力将大幅提升,对手的语言幻术在你面前将无所遁形。

    当然,如此全面地学习谬误幻术,将冒着一项风险:某些读者可能将防疫药物当作生物武器,滥用本书介绍的谬误招数来取胜。但要防止此种骗徒横行的唯一方式不是不研究谬误,而是让更多人更全面地理解谬误,这也就是本书要达成的目的。台湾自从言论开放以来,说话者、辩论者、高谈阔论者一直不虞匮乏,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我想,如果谬误的知识更普及的话,他们其中的许多不良品应该就不会再有市场了。

    游梓翔

    世新大学口语传播系教授兼主任
o米o花o在o线o书o库o ;book。mihua。net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