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 >

第56部分

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第56部分

小说: 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丰富的教育思想和人才信息,却为中国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们,开启了一条崭新的成功之路。
  

海归更要展示真才实学
一两年前,从一个民办学校爆出一条令全国人民称奇的新闻:该校以一百万人民币的年薪雇了一个“哈佛博士”担任校长。新闻出来,立即引起好事者的质疑,有人在媒体公开怀疑这个哈佛博士学历的真实性,一时间成为一个著名的丑闻。
  在整个戏剧的发展过程中,我一直等待着这个哈佛博士给大家一些令人信服的回应。某人毕业于某校,这是天底下最容易证明的一件事。读者诸君想想:要证明你自己毕业于哪个学校?找个可信的同学,找个在职的老师就能解决问题,更何况是哈佛这样万众瞩目的名校呢!
  我要声明,我从一开始就对他身份的真实性没有一点兴趣,因为我知道“哈佛博士”、“哈佛女孩”等故事,只不过反映了公众对于高学历的盲目崇拜。但我还是非常强烈地希望看到,这个留学生朋友能够战胜媒体质疑,扫除公众疑云,恢复自己的荣誉,让那些怀疑他和关心他的人都没有话说。
  但是,我却非常惋惜地从媒体上看到,他面对公众的质疑,自始至终都表达了一种拒绝、封闭、厌烦、恼怒等等姿态,对于维护自己真实性这样一个基本尊严问题,居然没有表现出一点点沟通能力、交流技巧、说服艺术、论辩方法等文明人的基本素质。最后在媒体的持续质疑下,黯然离开了这个校长位置,不知去向。
  我很伤心地承认,根据我对他在媒体上的表现推断,他很可能不是“哈佛博士”,就算他确实有“哈佛博士”之学历,但却并没有“哈佛博士”之学养,既不值一百万元年薪,也不适合担任一校之长!
  作为哈佛博士,或者作为一个留过洋的人才,当全国人民在质疑他的真实性时,他只要走到电视上,展示一下作为“哈佛博士”应有的口才、辨才、思才,显摆一下作为留洋学生应有的风度、姿态、风采……哪怕他微笑不语,甚至一言不发,只要他面对摄像机无奈地耸耸肩,自信地摇摇头,苦苦地撇撇嘴……全国人民,无数“准哈佛女孩”,都会为之信服,为之艳羡,为之倾倒。谣言不攻自破,疑云不翼而飞,该博士从此也会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民办学校校长,这个对他重金礼聘、寄予厚望的民办学校,从此也会成为全国民校的翘楚!
  但问题是:如果你不能拿出真才实学,在挑战和压力面前不能展示处理困难与挑战的智慧与能力,在具体工作中不能拿出解决问题与发展业务的竞争力,即使你能拿到一纸“百万年薪”的合同(这可是国内工资的峰值了),你依然会像那位哈佛博士一样最终失去它,成为继续漂流的“海带”。
  因为,国内人才市场,正在趋于成熟,虽然人才的履历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值,比如这位“哈佛博士”,但人才的实际能力,已经成为在大浪淘沙的职场生存的前提。
  小平又及:
  我正在加拿大,一个在美国大学任教多年的老友打电话来,对我这篇文章表示祝贺。
  但令我意外同时也不意外的,是国内一些可爱的博友,反而对我的观点提出了不少批评。我一并感谢这些博友,但我要告诉大家,你们的观点,也会害了你们自己。
  哈佛大学招聘学生,或者推而广之,整个美国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要求,除了学习能力之外,对于他们的表达、沟通、人际、社会等各种能力,都有相等的要求,如果不是更高的话。当然美国也有纳什那样不善言辞的人,但别忘记,纳什精神不正常。
  可怜中国传统教育以及这个教育下变态出来的传统青年,并不理解知识分子,或者读书人,除了做学问,还需要做人,还需要做事,还需要学问之外的各种社会能力,即所谓“综合素质”。比如那个“哈佛博士”,假如他是真的,已经在这场媒体危机中坦率说彻底丢了哈佛的人。
  中国的素质教育啊,任重道远。
  感谢博友们的批评,引发我进一步的感想。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街头看女人与求职面试
我是2003年9月才第一次有机会到美丽的山城重庆。到了重庆,我从新东方重庆分校校长李丰那里学到的第一句重庆话是:“打望”。后来我好几次去过重庆,但可惜总是因为工作繁忙,至今还没有机会享受到在这个著名美女之乡,悠闲自得地享受街头“打望”的欢乐!遗憾……
  打望,大望,望什么?望美女。秀色可餐,美丽有理,“打望”无罪!
  但是,打望与大学生就业有什么关系呢?一般而言,打望都是自费进行,而且根本没有收入。打望是娱乐,打工是苦役。但打望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确实有关系。只要仔细想想打望的功能,你就会知道这里的奥秘:在就业市场上,雇主就是“打望”的看客,求职者就是被“打望”的对象。街头打望,人们用回头率来给你投票,而职场“打望”,雇主用人民币来为你打分。
  在国家取消毕业分配制度很多年之后的今天,中国社会依然缺少正确的就业观念与文化。在无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之中,有一个问题真的与重庆人民热爱的“打望”活动有关:这个问题就是大学生个人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的塑造问题。
  被外企带到中国来的求职规范与程序,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面谈。获得面谈资格的人,都是在纸面资格审查上,包括简历、求职信、推荐信、文凭、证书等等硬件上已经得到企业认可的人。理论上、或者精确一点说从“硬件”要求上,这些人都已经是合格者。但面试一关,将最终决定这些纸面上看来合格的求职者的命运。
  面试?面试什么?面试的就是雇主和他的人事经理们,对你这个申请者的视觉、听觉甚至嗅觉印象——是的,嗅觉印象同样重要。假如你在面试时嘴里的气味把对方熏倒的话,你就等着他在晕厥过去之前把你请出门吧!
  这些“印象”,都是外在的东西,真是会被人认为是肤浅的、表面的、不值得重视的东西。事实上,这正是被中国的大学生求职者常常忽略的东西。大家在学校里追求“知识”和所谓“真才实学”,而忘却了一个更加重要的真理:许多外表的东西,包括衣着打扮、化妆发型、卫生面貌、谈吐举止、肢体语言、交流方式等等,都离应该拥有的实在差得很远。要知道,这些外表的东西,其实也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教养啊!显示在你脸上身上的东西,有时候甚至比蕴藏在大脑心灵里的东西更加重要,比如就业面试!
  怎么办?想想“打望”的哲学吧!街头打望,引起你身体化学反应的,不就是过路者的形象、服饰、妆扮、气质、形体、姿态、仪表、风度吗?而求职面试,其实也就是职业场上的“打望”啊!
  重庆的朋友们,你们来自一个有着美好打望传统的家乡。努力啊!让面试者被你的表现迷倒;成为职场打望行动中的优胜者!
  全国大学生求职者们,我爱你们,但要知道,求职面试,就是一场雇主对于求职者的全民打望运动啊!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武小锋给求职大学生的三点建议
武小锋“北大学子卖糖葫芦”事件居然是个假新闻。他只是在找工作的间歇回家帮家里“串”了一下糖葫芦,就被媒体渲染成“找不到工作‘卖’糖葫芦”。搞笑。这是我从武小锋向媒体发表的声明中知道的。
  不过,这不是我关心的重点。我最关心的,是武小锋在这个声明的后半部,给那些依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朋友提出的三点建议,我觉得真是非常有价值。我把武小锋声明中的建议部分用楷体字摘录如下,并在最后附加我的简短评论。
  我的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了,但是在我们国家还有许多和我之前的处境差不多的大学生。截止到2005年9月,2005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只有726%,也就是说将近三成在毕业时没有就业。和他们相比,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希望社会各界能多关心一下这些大学生,给他们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同时我也以自己的失败的求职经历向那些正在求职的大学生提几点建议:
  一、一定要有一部手机。即使你的生活再怎么困难,手机一定要有。
  二、要找上门去推荐自己。从我本人的经历来看,去招聘会效率很低。因为招聘会上求职的人特别多,往往你中意的单位会收到一堆简历,你的简历被挑选出来的几率可想而知。如果你是上门去找的,企业的领导就会对你有一定的印象,尤其是当你和其他从招聘会上收到的简历中挑选出来的人一起面试时,领导可能一下就叫出你的名字,而叫不出别的人的名字,你的胜算可能更大。
  三、考虑一下私人企业。也许你希望将来稳定一些,有个铁饭碗,我不反对,因为我以前也一直这样想的。但我想说的是,在私人企业,地位、待遇完全看成绩,在事业单位这些可能主要靠的是人际关系。去一家私企,展现自己的才能,做出一番成绩,不怕没有饭碗。而端着铁饭碗,碗虽有,碗里的饭好不好吃还很难说。
  以上建议是我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武小锋2006年1月25日
  徐小平评论:
  看到这三点建议,我为武小锋学弟感到骄傲!他在自己坎坷求职路上,还忘不了给更多和他同命运共烦恼的学友们提供求职建议,而且这些建议是如此的有价值。
  武小锋给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三点建议,反映了一个令人无奈的问题: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不是因为没有工作,而是因为自己不善找工作!既然同桌的他和睡在上铺的兄弟都找到了工作,为什么你找不到?这个里面,大环境固然是一个问题,但个人求职能力,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武小锋的建议,恰恰点到了个人因素的重要性。
  我上一篇文章是教同学们如何做好“求职面试”的,简直和小锋学弟给大家的建议不谋而合啊,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也!
  大学生就业难有许多原因。大学只顾拼命扩招忘记学生出路是一回事,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大学职业辅导的薄弱,中国社会就业文化的滞后,大学生自身求职素质差,也是就业难的一个核心问题。求职素质,包含求职的价值观,比如武小锋提议大家考虑私营机构,就是###式的伟大建议。新东方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私营机构。如果世到如今,你居然会鄙视私营机构的话,就业市场肯定鄙视你。找到铁饭碗也端不长,吃不饱……
  简单说,在一片大学生就业难的叫苦声中,听到武小锋的建议,我感到很高兴。那些听取武小锋这些简单建议的人,真的有福了!
  武小锋的建议只是寥寥几句,但很有价值。请允许我在这里也补充几句有价值的话:找不到工作的同学,也要回过头来仔细看看自己在求职素质上是否有不足,求职技巧上是否能改进——如果有的话,赶快恶补!
  怎么补?读读武小锋的信,以及我老人家的《邮箱里的灯光》,里面全是我和当代大学生关于求职、就业、教育出路的通信。肯定也能够帮助你!
  当你、武小锋、徐小平,以及社会各界相关人士和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