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 >

第28部分

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第28部分

小说: 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是大学对社会尽责的体现,根本不需要问为什么。
  但这么简单和惯例的举动,为什么到了中国就这么难?
  “中国大学有这样的活动吗?”
  我在哥伦比亚礼堂听着那位黑人女士侃侃而谈的时候,心里就想到了中国的大学。中国的大学难道不应该把向全社会开放变成一种普遍的制度吗?在名校崇拜泛滥成灾的中国,以及名校如凤毛麟角的中国,名校对全社会所有公民,承担着一种神圣的责任——开放你的校园,让那些仰慕你、渴望你、崇拜你的人,有机会见到“我们自己的”名校,见到我们心中的圣殿。而不该把大门捂得像保险箱一样,把民众看得像偷鸡贼一样,把名校当成禁脔一样,把自己对社会承担的责任,扼杀在自己的小农心态的酱缸里。
  美国所有大学的校园之旅的导游,都是由学生担任。这样的活动,给学生带来了一个锻炼自己口才和表达、贡献和展示的机会,反过来对于学校培养人才,也是一种非常精彩的渠道。
  瞧,这么利国利民利校利生的事情,很多中国大学包括著名和不著名的大学就是不做。到底为什么呢?可能没有原因,就是没有想到,也可能想到了,但因为种种怎么想都不能开放……
  可以想象,美国大学的开放心态,显然开放的不仅是校园。而中国某些大学的封闭心态,显然关上的也不仅仅是一扇校门。校门的开与关,反映了非常深刻的不同文化。在我看来,仅仅就开放校园这件事情而论,中国大学校园的这种文化比起美国来,肯定是落后文化!
  可以想象,在校园敞开心灵开放的美国大学里接受教育的学生,其心态一定也是开放自由奔放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在校园封闭心灵封闭的中国大学里接受教育的学生,其心态显然也会封闭拘谨保守缺乏挑战性贫于创造力……
  大学校园开放,只是一个形式,而且只是大学治理非常细微的一个形式。中国大学也许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总体上与世界先进大学治理,肯定相距很远——难怪中国人口占比率并不高的数百万大学生却那么难找工作、那么心情郁闷、那么前途渺茫呢!
  (补白:有几个网友来信说,他们的大学有这种开放日,我对自己的主观和独断表示抱歉,并把中国大学改成“中国某些大学”,毕竟有些代表性大学公开拒绝向公众开放是全国新闻。)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受伤的自由女神
昨天还在波士顿,现在已在洛杉矶。在波士顿时间短促,很多朋友都没有去看,就连哈佛也没有去参拜,虽然就住在哈佛边上。今天要去参观南加州大学和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昨天在波士顿机场,看到机场外面有可以托运行李的电子登机服务,非常方便快捷,但每件行李要付两美元,而且告示牌上特别指出“小费不包括在内”,gratuity not included,意思是要你自觉付小费。一个家庭假如有四五件行李,加上小费,十几美元就出去了,这是很多人不愿意做的。登机本来就是免费的。
  我去年春夏在波士顿机场来去两次,每次都排了个把小时的队,差点误机,所以现在看到有这个快速check in,毫不犹豫就放弃了排队。一分多钟就完成了行李托运,拿到登机牌,付给那位声音洪亮的非裔大哥几美元,心情愉悦地直接走向机场安检,看见柜台处长长的队伍,好像从去年起一直排到今天还没有排完……
  说到安检,这次好像也不如去年那么严格,当时我感觉似乎要把衣服里每一根纤维都拆下来捋一遍。
  不过几天前在纽约自由女神像参观时,经历了两次安检。尤其是在登上自由女神体内时,经历了我见过最严格的安检:每个游客都要解下手表,腰带(腰带!),脱鞋,然后依次走进一个GE制造的安检框,机器先警告你一下,然后啪啪打出一些空气,让你的衣服拂动起来,估计是要嗅嗅你身上是否有危险物,然后才放你走。
  登上自由女神,想起了Woody Allen的一句著名的笑话:The last time I was inside a women;was when I visited the Statue of Liberty。我十多年前在Entertainment Weekly《娱乐周刊》上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笑得死去活来,因为这句话把Woody Allen的经典形象——作为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卓别林形象(而不是流浪汉),表达得淋漓尽致——但这次来到自由女神体内,却很难再笑起来。
  自由女神俯瞰曼哈顿,她目睹了世贸大厦的倒塌,现在天天面对Ground Zero世贸大厦遗址,其痛苦可想而知。作为美国的象征,她不能再次受伤。
  来到纽约,才能真实感受911给美国造成的创伤。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美国留学PK英澳加留学
徐小平说明:
  本文是新东方留学中心留学专家陈起永老师写的,已经发表不少时间,但这是我见过阐述世界留学大势的一篇好文章,而且,鉴于这些时间美国留学热开始持续升温,世界教育大门,进一步为中国学子敞开,所以,把它推荐在这里,请大家阅读。
  最近###长周济表示,将进一步鼓励中国青年留学。其实,邓小平发动改革开放,就是从派遣留学生开始的,因此有人说:是开放带动改革走,是派遣留学生,启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留###动在整个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从来没有终止过,国家一直采取着鼓励政策,从而为中国现代化事业创造了大量精英人才。
  但是,奇怪的是,经常有人,包括媒体和学生,来责难新东方为中国留学事业做的贡献,因为他们有一句听上去肯定没错的话:人才流失……
  持这些观点的人,政治上反动,思想上滞后,精神上封闭,经济上贫穷,是中国社会愚昧落后的因和果。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还有人看不到留学对于国家民族的巨大意义,真是愚蠢啊!
  别的我就不用说了。
  下面是一篇非常柔和的技术指导文章,告诉你几个主要留学国家的一些技术问题。提纲挈领,非常有参考价值。
  徐小平
  2006年3月22日写于美国留学考察途中
  美国留学PK英澳加留学
  作者:新东方留学中心陈起永(2006222)
  (作者简介:新东方留学中心美加留学部主任,现攻读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加入新东方,成为奖学金及北美名校申请专家级顾问,曾帮助无数学子成功申请美加奖学金及名校录取。)
  05年9月份,美国现任国务卿赖斯女士向各海外使馆发出备忘录专门强调学生签证的问题,这对于任何一个想申请美国学校的人来讲都是一个利好消息。仅就目前新东方留美业务的状况来讲,应届申请者比以往增加了100%,而非应届者的咨询量则比去年增长了三倍。
  下面我们从费用、录取难易程度、家长和学生的留学倾向、签证难易程度四个方面来PK一下美国与英国、澳洲、加拿大三国之间的优势与劣势:
  1)英国和美国PK:
  i。费用:相当(平手)
  ii。录取难易:相当(平手)
  iii。家长和学生的留学倾向(美国胜)
  iv。签证难易(现阶段:美国胜)
  小结:英国两平两负。留学英国人数会有下降趋势。
  变化因素:英国调整签证政策(Very Likely),美国收紧签证政策(not likely within)。
  2)澳洲和美国PK:
  i。费用:(澳洲胜)
  ii。录取难易:相当(平手)
  iii。家长和学生的留学倾向(美国胜)
  iv。签证难易(澳洲略微胜出,胜在电子签证)
  小结:澳洲一平一负两胜。澳洲本应胜出,但澳洲学校少,故留学澳洲人数不会明显增加,甚至会略微下降。
  3)加拿大和美国PK:
  i。费用:(加拿大胜)
  ii。录取难易:相当(平手)
  iii。家长和学生的留学倾向(美国胜)
  iv。签证难易(现阶段美国胜)
  小结:加拿大一胜两负一平。由于地理位置太靠近美国,而且学校没有美国多,很多学生只是把申请加拿大作为美国申请的Backup,所以输给美国是必然的事情。留学加拿大人数会有下降趋势。
  由此不难看出,美国在与英国、澳洲、加拿大争夺中国留学生的PK中全面胜出。如果其他国家不采取进一步措施来吸引中国留学生,那么中国留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会逐渐转向美国。
  最后,我们简单地谈谈签证的拒签理由。以前美国学生签证最主要的拒签理由是移民倾向,但在赖斯备忘录出台以后,被这一理由拒签的学生人数会显著下降。现阶段最主要的拒签理由会是资金方面的原因。学生签证的申请人应该注意:是否有充足的资金,是否可以合理解释这些资金来源,这笔教育投资在西方人眼里是否合理。虽然美国签证会变得相对容易,但申请人必须按照最难的情况去准备签证申请。虽然有赖斯备忘录,但签证官有100%的权力来决定该不该给某个学生发放签证。比如归国计划,Strong Tie这类因素。因此,申请者仍然要谨慎并及早准备自己的材料。
   。 想看书来

敬一丹的美食与美言
前几天和北大艺术系彭吉象教授及俞虹教授吃饭,俞虹教授的好朋友敬一丹出席。我见到了天天在电视上见的敬一丹真身。
  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耶,敬一丹!!!
  吃的东西很美味,餐馆环境很优雅,窗外一株桃花点亮窗里窗外的春色。宾客都是我尊敬的朋友:彭、俞两位教授是我北大没有共过事的同事——我87年离开北大艺教时,他俩还没有来;敬一丹是我第一次见面的老友——我天天在家里看她,她从没来我家看我!我们边吃边聊,度过一个食物与思想双丰收的春晚(春天的晚上)。
  席间有一个孩子即将去英国留学,不等我发表高见,敬一丹就讲起她曾经对一个要去英国留学的年轻人说过的一句话,并把这句话送给眼前这位男孩。这句话令我对敬一丹大为敬佩并叹为知己。
  敬一丹说的是:“孩子,要记住你是去‘英国’学习,而不是去英国‘学习’!”
  为了充分表达敬一丹当时的语调和语意,让我把字体加大:
  “孩子,要记住你是去学习,而不是去英国!”
  不愧是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日常生活中也充分运用播音语言艺术。
  同一句话,强调“英国”或强调“学习”,重点完全不同,寓意完全不同,结果则会完全不同。
  敬一丹的话引起我强烈共鸣,因为这就是我老人家多年来反复强调的一个留学观点。
  留学学什么?仅仅学教科书上的知识是没有必要出国的!除了少数“高精尖”的科技之外,绝大部分科学知识,应该都能在国内“学到”。去英国留学,除了去英国“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英国”。
  不错,留学当然要学知识,要学技术,要拿学位,但留学最要学的,是要把发达国家以语言为基本载体的文化价值观念思维学回来,这样才能改造中国,才能发挥作为留学人员的独特价值。
  我在阐述新东方留学理论的《图穷对话录》中写过一个故事:由于同行相轻的毛病,我的一个搞生物学的朋友,对名声远播的陈章良教授大有微词。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