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嘿,我知道你 >

第3部分

嘿,我知道你-第3部分

小说: 嘿,我知道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年来,先后有2000多个孩子来到这里,孩子们在这里收获的不是某一项简单的技能或者与学校考试有关的知识,他们收获的是成长……一点一滴的成长,自信心、独立性、感受力、学习力、思考力、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孩子们初步磨砺和提高了为他们一生打下良好基础的各种能力。孩子们对这里总是恋恋不舍,每年都会有好多孩子回到这里,重温他们的美好时光。成长伴随着疼痛,而在上濒的孩子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不是一种肤浅的快乐,不是玩电子游戏能得到的快乐,不是因廉价赞美而得到的快乐,而是思考的快乐、克服困难的快乐、迎接各种挑战的快乐、自信心不断增强的快乐、眼界不断打开的快乐……营地活动的训练是艰苦和严格的,但孩子们在兰海的带领下却能够学会去战胜困难、战胜自己。兰海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潜质和不足,并循着孩子的本性,给予科学的引导和培养。兰海还善于把人类文明最优秀的成果以孩子们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向他们展示,从历史地理、文化艺术、建筑设计、商业经济一直到军事科学等广泛的领域,孩子们在这种触摸和学习中,眼界大开,对世界有了更多的好奇,对美好的事物有了更强烈的渴望,对事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认识水平常常有惊人的表现,比如,在老师的启发下,10岁左右的孩子能以“十分钟年华老去”为题,在20分钟内创作出富有哲理的故事;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可以对如何解决巴以冲突问题,进行像模像样的讨论,并给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孩子们的这些表现,常常让他们的父母感到惊讶和意外。
  兰海希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保持本性的前提下得到最完美的成长,最终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那些为考试、谋职之类而进行的训练不是不要,但它们并不是成长的航标灯,一味只给孩子灌输与考试有关的知识,一味只追求在每一次考试中取得胜利,孩子的未来未必就能有多大的后劲。而孩子只要得到完整的成长,提高了真实的能力,那些东西就能很容易解决。
  当然,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并非一味任其自由生长就能实现,兰海一直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这也是她除激情之外信心十足的根源。她把教育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从理念一直具体到每一堂课程的设计、每一次营地活动的每一项内容。与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她对孩子们言行的每一个回应,总是令人称道。她的话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是因为她自己总是与孩子的心弦对准了音调。在她面前,内向孤独的孩子可以滔滔不绝,叛逆期的孩子愿意顺从,撒谎的孩子变得诚实,早恋的孩子能健康成长,爱打架的孩子成为了弱者的保护神,不爱学习的孩子渴望知识,胆小自卑的孩子开始胆大自信,调皮捣蛋的孩子变得创造力惊人……正是有对孩子的心理、言行、个性的深入了解和把握,所以兰海总是对孩子们说:“嘿,我知道你。”
  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并且一点一滴培养孩子真实的能力,这其实是每个家长和教育者在教育孩子中希望达到的重要目标。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任何一本关于孩子教育的书籍都不可能一一对应地列举出解决每一个孩子问题的所有方法。但是,当父母具备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懂得了儿童的成长规律,然后再慢慢思考和运用这些规律,各种方法就会自然而然地来到父母身边,从而给孩子创造相对美好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能作出及时、正确、有效的反应,给孩子提供真正良好的帮助和引导。
  兰海的这本《嘿,我知道你》是将她六年多来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过程的总结,她对孩子教育过程中的许多问题、许多细节和许多微妙之处都有非常真实生动的描绘,并且还给出了非常专业的点评,告诉父母为什么应该那样说那样做,父母对比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无疑会得到很多启发和帮助。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去上濒,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父母对教育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教育环境存在诸多问题的今天,能真正为孩子支起一片绿荫,给予孩子们更多更好的成长机会,培养孩子真正的能力,让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身心健康、后劲十足。祝愿兰海在追求她的教育梦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祝愿越来越多的孩子能享受到兰海带来的这样美好的教育过程。
  策划人:苏元
  2009年9月于北京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 为孩子来咨询的家长(1)
“你好,我是兰海。嗯,我明天上午有时间。”坐直了身体,应答完这两句话,我开始进入状态。
  “我能先告诉你一下孩子的情况吗?”电话里边一位妈妈异常焦急地说道。
  “不行,这样的信息不太完整,您最好亲自来一趟。”我对原则异常坚持,不仅来自所在心理学专业的严格训练,更来自过往案例中的经验……只通过声音来探测一个人的心理状况是绝对不全面的,而且也会让彼此都没有安全感。
  “那,我和他爸爸明天就去?半小时够吗?”那个急切的声音流露出些许无奈,恨不得立刻来到我面前。我看了明天的日程安排,上午10点后还有半个小时的空缺,就约定在这个时间。
  “兰海,你明天下午不是要去央视节目组讨论案例吗?上午还能接这个咨询呢?”常松一边盯着电脑,一边揶揄我。
  “怎么,你怀疑我的办事效率?”
  他扭头朝我一笑,摊开双手耸耸肩。常松,和我一样,都是教育梦想的追随者。这个偶尔爱调侃我的大男生,激情澎湃但却心细如丝,平日里总能抓住一些被我疏忽的问题。在我最初创业期间,他不经意出现,而后却始终不离不弃,这让我倍感温暖和力量。
  我对常松说:“没问题,只是正式咨询前与父母的一个沟通,半小时足够了。我只想知道事实,不想多听他们判断,那样的判断往往很主观。”我把记事本合上,开始想象那个焦急的声音,猜测妈妈的年龄大概在45…50岁之间,孩子应该是中学生了。
  闹钟准时响起,我在床上翻了个身,伸了个懒腰坐起来,起身径直走到窗前,拉开窗帘……满眼的翠绿。早春的北京,只要不闹沙尘暴,还是个不错的季节。
  临出门前,选择了一套职业正装……日程显示今天不仅要和家长见面,还要到电视台录节目。虽然对自己的专业信心百倍,但在家长们面前,还是要打点心理分,不然我这张脸,别人一看就会在心里嘀咕:忒儿年轻了,可靠吗?
  换上正装后,看看镜子,自言自语:年轻真好。
  的确,正是有这年轻的激情和勇气,我才能在慕尼黑大学同时获取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硕士学位,而后又固执地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创办了迎风教育机构。创办“迎风”,不仅是我的一个梦想,更是我对现实的一种开导。
  三年前,我在德国上学。一次,我质疑了我亲爱的导师内波教授的一篇学术论文,他听完我的观点后欣喜地说:“兰海,你思考带来的创造力太让我吃惊了,而我一直以为中国孩子不是这样的。”我在获得极大满足的同时,内心强烈地不服气。中国孩子怎么了,中国孩子怎么就不能具备这样的能力?
  而随后在德国目睹和力行的教育方式,强烈地刺激了我。大街上,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红绿灯,而过往的车辆都放缓速度,很有秩序地耐心配合,让稚嫩的孩子们练习独立过马路。这种全社会共同履行教育责任的方式让我敬佩!大学课堂里,教授和学生会就一个问题争论到面红耳赤,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观点与教授相左,也能获得机会和尊重,而不用考虑由此会产生的影响。学习的目的更不是找寻教授心中的答案,而是让自己的思考不受束缚,更好地去探索。
  在课程实践期间我接触了更多案例,我梦中多次出现一群群欢快奔跑的孩子,可他们总是外国孩子。醒来后,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不能那样培养孩子?中国孩子为什么不能享受那样的教育?思考的结论便是我狂妄地做了一个决定:让我来为孩子们创造这个环境,用最科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为最优秀的自己。我要让自己梦中出现中国孩子欢快奔跑的身影,以及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放松的表情。

1 为孩子来咨询的家长(2)
走进楼下长长的过道,高跟鞋跟击打路面的声响,颇有几分节奏感。今天我来得最早,轻轻推开玻璃门,门后挂着的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里完全是用白色建立的空间,白色的大门,白色的柜子,白色的墙……在我们眼中,白色是世界的原色,而正是多姿多彩的孩子才绚烂了这个世界。
  10点整,我的房间门准时被推开。
  “你好,我是兰海。您就是静静妈妈吗?”我起身迎向他们,问道。
  “是我,您好,这位是我丈夫。”她朝我点点头,又指向身边那个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
  我以最不经意、最快速的眼神打量来者:暗色系衣服、头发蓬松但不凌乱的妈妈;着米色风衣、干净皮鞋的爸爸。从衣服到饰物,任何一个细节,背后都可以说明他们的性格喜好,这对我来说都是重要的隐性信息。
  “请坐。咱们直接进入主题吧,请告诉我你们想咨询什么呢?”我关上门,坐在咨询者的对面,打开笔记本准备记录。一般第一次来访者对我如此快速的开门见山都有几分不适应,静静妈妈也不例外。
  我对寒暄的省略让她与身旁的丈夫对视了几秒,很快她挪了挪身子说道:“是这样,静静,我女儿,今年上初三了。她成绩一直很好,从小没让我们操什么心。但最近,我发现她有些不对劲。她现在已有逃课记录,并且情绪低落,经常失眠。有一天,我洗衣服时,在她衣服口袋里发现一张纸条,字迹虽然模糊,但大概意思我还是看清楚了。她喜欢上了一个男孩,不过别人可能不喜欢她,所以她很难过。后来,我忍不住偷看她的日记,发现她也知道我们多少知道了一些。您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啊?”
  “你们认为她最近情绪低落是因为失恋了?”我直接发问。妈妈对“失恋”这两个字似乎有些敏感,一旁保持沉默的爸爸则开口说:“我们不能判断她是否失恋了,但从情绪上说,这是不好的。她现在是非常关键的一年,马上就要中考了。作为父母来说,我们并不是特别在意她能考上什么学校,我们只是不希望看见她这样郁郁寡欢,这才是我们很担心的。”
  我微笑着点点头,并不给出任何点评。当这一观点从这个中国爸爸嘴里说出来时,我还是有些吃惊。一个被无数中国父母看做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中考成绩,这位父亲竟然如此自然而直接地说那不是最重要的。
  “她知道你们看了她的纸条吗?”我开始思考对策。
  “应该知道,当我看到纸条后,就一直和他爸爸商量怎么和她谈。我们特想和她谈,但又担心把握不好分寸,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妈妈一副焦虑的样子,眼眶也红了。
  温和的丈夫拍了拍妻子的肩膀,抬头平静地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