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皇帝:布衣刘邦-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⑧
平心而论,身处社会空前动荡时代的刘邦对儒学的兴盛,尽到了他所能尽到的责任,给他戴上一顶“反儒”的帽子实在有失公允。再者,恐怕也并不代表儒家的主流本意。 。 想看书来
三、平民刘邦蒙辱的历史背景(10)
诚然,汉高祖在世时未能将儒学作为汉家指导思想,但也未采取秦朝之文化专制主义,而是对各学派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千万不要忽略刘邦时代的重要意义,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昌盛和繁荣,确实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重大作用。对此,司马迁曾无限感慨地称颂曰:
……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汉兴,承弊应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
——见《高祖本纪》
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信息,一定会令你无限倾慕不由自主地随之融入那个伟大的时代。
刘邦病逝50年后,强调维护和神化皇权的儒学,自然得到了急需加强中央集权的汉武帝刘彻的重视和支持,武帝时代在成功实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便完成了汉王朝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构筑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伟大贡献。人们往往将此归之于武帝,实际上,如果没有其先辈高祖皇帝的奠基之功,则无法想象刘彻能成此不世功业。
8。“独尊儒术”者容忍了戏辱刘邦之流言
董仲舒是西汉精通儒学的大学问家,在汉景帝时做过博士官。他看到汉朝建立以来经历了几次王国谋反事件,认为应当树立大一统思想。他顺应汉武帝政治上的需要,在孔孟学说的基础上,又融入阴阳五行学说等及迷信思想,使儒家学说变成一种服务于封建皇权政治制度带有宗教色彩的理论。因而获得了汉武帝的信任,“汉武帝采用策问(考试)的方法,凡对策,公开讲黄老、刑名、纵横的人一概罢黜不取,独取董仲舒等儒生,都给好官做。……从此诸子百家被黜,儒学独尊。”*然而,尽管儒家们忠于汉武帝,却无法摆脱其学说之狭隘的“唯我独尊”思想的禁锢。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于前朝乃至开国皇帝刘邦曾经有过的“不敬儒”之做法一直耿耿于怀。在排斥###了黄老学派的某些代表人物后,他们容忍了恰恰是由于刘邦的宽容大度才形成的民间对刘邦人身侮辱谩骂之流言,尽管其中有许多只是宫廷倾轧中见怪不怪之事。
虽然《史记》对刘邦的记述也均是称颂有加,但却无法阻挡某些文人以隐晦手法将这些流言记入演义、野史之中,使之传留后世,甚至对太史公书进行随意篡改,更不必说民间夜话之类。俗话说“恶人不可得罪”,或许正是“作茧自缚”这个谶语也令刘邦难以逃脱被后世戏弄的命运。
9。人们总愿同情弱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刘邦之为司马迁称道并为史界公认的另一主要长处便是“能谋善听”。他虽然一言九鼎,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却总能虚怀若谷地广泛听从臣属的建议。宋代学者洪迈《容斋随笔》赞之曰:“事无大小,必谋之于众人。”即便是立废太子之家事,他也能倾听群臣意见,而不受爱妃戚夫人之左右。与唯我独尊的霸王项羽形成了鲜明对照。
可以讲,“丰沛将相集团”的军政大计虽然是通过刘邦发布的,但其中许多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尤其是张良、萧何、陈平等常出妙计良策,其中不乏诡诈狠招儿。据《汉书·高帝纪》载:
汉(王)遣陆贾说(项)羽,请(放回被楚军俘虏的父亲)太公,羽弗听。汉复使侯公说羽,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归太公、吕后,军皆称万岁。……羽解而东归,汉王欲西归。张良、陈平谏曰:“……楚兵罢食尽,此天亡之时,不因其几(危)而遂取之,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从之。十月汉军(背信弃约)追项羽至阳夏南,……十二月,围羽垓下。……是以兵大败。灌婴追斩羽东城。
三、平民刘邦蒙辱的历史背景(11)
意思是说:楚汉双方在长期对峙消耗后,约定以鸿沟为界,罢兵言和,各归东西。此时张良、陈平意识到有机可乘,趁楚军因签和约失去戒备,移军后撤之混乱时,建议汉军立即全线跟踪追击,以猛烈攻势致敌于死命。刘邦接受了建议。虽然“兵不厌诈” 但汉军之行动必竟属弃义之举。然而后世极少有人责备张良、陈平狡猾阴险,却均剑指刘邦奸诈无信。
罪在上皇,功在臣属,同情弱者,或许也是中国历史上民众评价政治人物的一个特色。后世帝王则大都从“刘邦受侮”之史实中吸取了教训,无一例外地强化了对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监督,并加大了对邪教异说的打击力度。
10。文人不可轻,人言真可畏
魏晋隋唐以来,儒学孝道随着封建社会逐步进入了鼎盛时代。各种矛盾加快激烈碰撞,落魄政要、失意文人、骚人迁客,对世间丑陋现象严重不满,自然要寻找话柄发发牢骚。
只是他们心里还清楚,当朝皇帝是骂不得的,指桑骂槐,攻击前朝帝王正可一石二鸟。这些自命不凡的劳心者,自然会把流传于民间抄本之中,曾对儒学大不敬的秦始皇、汉高祖作为攻击对象。
始皇赢政,本来便是个凶残至极的野种,焚书坑儒,世人皆知,自不必说;刘邦,外号刘三(易中天先生则为刘邦新命名为刘小),出身贫贱,市井流氓,包括父辈连个正式名字都没有的乡间老儿,凭什么五十多岁还坐上皇帝宝座?我等举人秀才‘,学富五车,却只有受气的份儿,……既然你刘邦已成为众矢之的,不骂你骂谁?而私下则会骂杨坚、赵匡胤背逆篡朝,骂李世民逼父杀兄,说他们早先与刘邦一个样。
本来嘛,言及历代皇帝之阴暗缺失,没有一个不与骄纵蛮横,贪酒好色,锦衣玉食沾边的。于是刘邦便成了百姓茶余饭后夜话聊天时的热点人物,并经无聊文人不断润色,更编成剧本传唱千古,似乎成了真实故事,就连一些正直文人和历史学家似乎也不得不信。唐代诗人在《焚书坑》诗中就这样写道: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从来不读书。
真是文人不可轻,人言真可畏。这首诗影响很大,在许多人心目中,大汉王朝高祖皇帝已黯然无光,刘邦似乎真成了从不读书,粗俗无节的代表。
这种随意抹黑古代帝王的情况在汉人统治的朝代如隋、唐、宋、明肯定是有所收敛的,因当朝皇帝专制淫威,他们不会连这种打鸡骂狗的伎俩也看不出。就是能容忍,也是看到“戏弄刘邦”对于巩固其统治无大碍,符合当权者“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之血统论。你们穷人闹腾吧,造什么反,瞧!布衣刘三就这下场——笑料一个。
11。元曲《哨遍·高祖还乡》产生的背景和负面影响
然而到了元代乃至所去不远的清代,恐怕就大不一样了,攻击前朝皇帝的做法,甚至会得到当时的统治者——蒙满皇室的支持。元曲《哨遍·高祖还乡》大概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这套曲子是一位名叫睢舜臣的曲作家写的。其对刘邦的嘲讽和丑化可谓淋漓尽致: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事无推故。这差事不寻俗,……又言是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
〔耍孩儿三煞〕那大汉下得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三、平民刘邦蒙辱的历史背景(12)
〔二煞〕你须身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一煞〕春采了俺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称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涂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尾〕少我的线,差发内旋拨我;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作“汉高祖” !⑨
今天,我们当然已无法猜测睢舜臣先生写此散曲的真实目的。有学者指出,原因可能是有些人对刘邦这个没有高贵血统的一介平民能够登上帝位感到心里不平衡,仅此是不够的。
不错,作为置身于蒙古皇帝高压统治下的各民族广大群众,能张冠李戴痛快淋漓地骂一通皇帝,管他是谁,更不要说是千年前的刘邦了,起码先解解心头之恨,似乎也无可厚非。
然而作为蒙古及满清统治者,在找乐子的同时,静心一想,不禁拍手叫绝,这不刚好歪打正着吗?看看,你们中原汉人皇帝就那个熊样,汉族就是劣等民族,必须由我高贵血统的蒙满族人来统治,……你们要骂宋朝皇帝赵匡胤、明朝皇帝朱元璋,我们才高兴呢!若骂我元朝开国元勋成吉思汗、大清高祖努尔哈赤,看我灭你九族。
实际上即使在今天,若采取元曲手法戏说搞笑铁木真或皇太极,肯定会遭到蒙古族和满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不信你便试试,笔者敢保证,即便是口才极不寻常的易中天先生也不敢随意品说。或许这也是我国汉民族某些人物区别兄弟民族同志的一个标志。
元曲《高祖还乡》在蒙古皇室及后来清王朝刻意支持和渲染下广泛传唱,其对汉高祖的侮辱和恶劣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在剧中刘邦被描述成众人不齿,连邻里故旧都取笑的不懂书礼的流氓奸诈之徒。
难道这就是开创我中华民族大一统及两汉文化辉煌历史的汉皇高帝?可以想见,当时稍微有一点正义气节的人们,都会质疑元曲作者的险恶用心,只不过在元、清两朝的皇威面前不敢反抗罢了。必须承认,这应当是严重扭曲“微时刘邦”最重要的社会原因之一。
当你在《高祖还乡》 曲目之前开怀大笑时,你是否会想到此时统治者会比你笑得更开心。这不仅是对刘邦的侮辱,恐怕其中有严重的种族歧视成分。
令人不解的是,此曲至今仍可见于某中等教材之中。如果你再联想乾隆皇帝对某地区“穷山恶水,泼妇刁民”的戏辱,大概对笔者要求将《高祖还乡》撤出相关教材之提议不会大惊小怪了。
近代伟大文学思想家鲁迅先生也恰恰是在留学日本时,看了一部电影之后才翻然悔悟的。电影描述俄日两国为争夺中国领土在我国东北打仗,双方均把中国人当炮灰,当俄国判中国俘虏绞刑时,许多看电影的中国人在赔笑或无动于衷。对此,鲁迅先生十分震怒,他说中华民族病了,医人不如医国,于是愤而弃医从文。而今我中华儿女,尤其是两汉文化发源地,中原淮海人民在谈笑刘邦之后是否应该有所感慨并深刻反思点什么呢!
12。还平民刘邦以真实形象
实际上,众贤臣辅佐的刘邦,并不是如章诗及元曲中所描述的玩闹和无赖形象。
事实是,刘邦父辈家境也并不贫贱,据《史记》及地方志载:其父刘太公在丰邑中阳里算是望重。对子女的培养更是十分用心、独具眼光。他不让孩子全部参加生产作业,刘邦自幼便与卢绾、萧何安心读书,就学于丰邑马公书院,学友间十分友好,成绩不俗,受到邻里褒扬。其弟刘交还被父亲送往外地。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