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王府的前世今生 >

第14部分

王府的前世今生-第14部分

小说: 王府的前世今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先后到雍和宫视察。1950-1953年,国家拨巨款对寺院全面修缮,雕梁画栋,金装绣裹,使它再现往日的庄严和华美。1953年,印度、缅甸等七国僧侣代表团在这里举行隆重###。1954年,###和班禅都来到雍和宫讲经说法。印度的尼赫鲁、缅甸的吴努、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等,都曾来此朝拜。国内外游人香客参观、朝拜者络绎不绝。
  雍和宫结构图
  昭泰门
  辇道
  天王殿正中供弥勒菩萨像(又称布袋和尚)
  雍和门。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为雍亲王府正门。乾隆九年(1744年)改庙后称天王殿。正中供弥勒菩萨像(又称布袋和尚)。两侧为四大天王像:持琵琶者为持国天王、持宝剑者为增长天王、持水蛇者为广目天王、持宝伞者为多闻天王。后面供韦驮护法像
  雍和宫大殿
  雍和宫大殿前的须弥山。这是一件极富有宗教色彩的物品。在一个雕满神像的石座上,有一汉白玉莲瓣形水池,池中有一座由古铜铸成的须弥山。它代表了佛教徒们想象中的小千世界,分上、中、下三部分即风轮、水轮、金轮。金轮为地面,地上有九山八海,山顶上有一城关式建筑,内有三重檐殿宇一座,象征极乐世界。此物原先由明万历朝的司礼掌印太监冯保所供奉,后移此
  雍和宫内所有匾额均为乾隆皇帝亲笔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
  永佑殿。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原为和硕雍亲王胤禛的寝殿。乾隆九年(1744年)改庙后更名永佑殿
  ###殿
  万福阁
  雍正像
  从辇道向北穿过200米的辇道便进入了寺庙的大门“昭泰门”,各殿门楣上的匾额都是乾隆皇帝亲笔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的。“昭”意为显扬,“泰”指平安、安定,也解释为参拜天子之威仪。所以昭泰门实际是国家统一安定之门。
  雍和宫大殿是第二进殿堂,相当于禅寺的大雄宝殿,供奉的也是汉族寺庙中的竖三世佛,即过去世佛——燃灯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世佛——弥勒佛。
  但两侧山墙下的十八罗汉却改为与汉族寺庙中服饰、表情、肤色都很相近的塑法,有意塑造了几尊肤色不同、饰物不一的罗汉像。他们有的面色黝黑、耳系金环;有的肤色赤红,须发卷曲。永佑殿是第三进殿堂,正中供奉的是无量寿佛,相当于汉族寺庙中的阿弥陀佛。
  第四进殿堂###殿正中供奉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师宗喀巴像;他头戴黄色尖顶僧帽;身披黄色僧袍;手中捻的是两只缠绕的莲花;显示出的是藏传佛教大师独有的风采。
  在雍和宫两侧的配殿中,还有许多愤怒狰狞、威慑邪恶的密宗尊神的“法像”,他们与中路殿堂慈眉善目、超度众生的显宗尊神的“本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雍和宫中还有许多藏传佛教所独有的文物,如男女身佛、唐卡画、度母像、坛城等。
  

第十一章怡亲王府(1)
怡亲王府小档案
  出生时间:雍正年间
  出生地点:王府井新东安商场东侧
  始王:允祥
  末王:载垣
  今日作用:无存
  怡亲王府为什么被改建为贤良寺?答案在始王允祥的一生中能找到。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历史真相,允祥和他四哥胤(后来的雍正皇帝)之间的关系都非常密切。“十三弟”为“四哥”的即位着实尽心竭力。胤最终披上龙袍成了雍正皇帝,把这位忠诚的弟弟封为和硕怡亲王,但允祥也没把王府扩建得更宏伟,装修得更豪华。他继续过着简朴的生活,多次拒绝了因功增加的仪仗和侍卫,拒绝了给自己儿子的郡王加封。同时,他勤政爱民,请减江南赋税浮粮,对京郊水系进行了彻底的治理,反对严刑逼供。在清朝王爷乃至历朝历代的王爷中,允祥俨然是个不平凡的人物。
  1。始王允祥——贤王“老十三”
  允祥(1686…1730年)是康熙第十三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十月初一生。母亲是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与玄烨之十三女、十五女同母。怡亲王允祥“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从小就深受康熙皇帝的宠爱,“从玄烨谒陵,自此出游皆从”,每次康熙谒陵,巡幸都带他前往。
  康熙末年,诸皇子争夺皇位斗争激烈,在皇位的争夺过程中,他始终站在四阿哥胤(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一边。暗中帮助四阿哥,跟八阿哥的阿哥党、原###、长子党等政敌作殊死斗争。为此,他失宠于皇父,削爵圈禁,在皇父去世前,他一直生活在灰暗和痛苦之中。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去世,胤即位为雍正皇帝,云开日出,允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成为总理事务四大臣之一,最为皇兄信赖,并为他在如今的王府井新东安商场东侧(今帅府园)营建了怡亲王府。王府面积很大,据绘于乾隆年间的地图,除王府井东边临街的一些地方外,校尉胡同以西,金鱼胡同以南,帅府园胡同以北,包括原中央美术学院都属怡亲
  王府。
  雍正重用允祥,命他总理户部三库,允祥自此即全力辅佐雍正皇帝治理国家。允祥在财务管理上有所建树,雍正亦对其十分信任,并让他主管钱粮奏销的会考府事务。对于封建国家来说,掌管钱粮就是掌管实权。允祥没有辜负皇兄期望,操纵财政大权,参与军国大事,日理万机,处理了许许多多繁重艰巨的政务,雍正夸他“事朕克殚忠诚”。为犒赏允祥的忠心和勤政,雍正依照先皇康熙帝时兄弟分封各赐钱粮23万两的成例,也照数赐给允祥。允祥坚拒不受,实在推辞不过,只好收下13万两。雍正二年(1724年),允祥因功增亲军。不仅如此,雍正帝还重用允祥的部属,加恩把他兼管的佐领改成属下,还一次赏加三等以上护卫和亲军数十人之多,将他们发展为亲信
  势力。
  允祥与其它皇子截然不同,他不爱财,不好享乐,生活非常简朴。他家中除了一应生活用品之外,几乎没有其它的修饰。他曾多次婉言拒绝雍正帝的赏赐,为他增加仪仗和侍卫,他也从不接受。他的清廉之名在当时就被百姓传为了佳话。此外,允祥体恤百姓,请减江南赋税浮粮,苏州岁30万两,松江15万两,又减浙江之嘉兴、湖州、江西之南昌之浮粮,每岁通计减61
  万两。
  允祥不仅清廉,而且颇有才干。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全面地改造和治理了北京周围的水系。雍正四年(1726年),京畿被水,雍正于十二月命其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允祥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亩,经画沟塍,分直隶诸河为四局。在治水过程中,他具体分析了每条河流的状况,采取了清淤、筑坝、分洪、改道等当时所能想到的一切办法,对京郊水系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治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使当时京畿的农民可以放心进行生产,也为雍正皇帝解决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第十一章怡亲王府(2)
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因其总理户部事务谨慎忠诚,为了表彰允祥对皇上的忠诚和在处理国家事务中的突出贡献,雍正帝加封他的一个儿子为郡王,任其在诸子中指封。允祥再三辞谢,没有接受这份隆恩。雍正帝执意要垂恩于允祥,遂变换方式,于同年八月将他俸银增加万两。雍正四年(1726年)七月,雍正帝亲笔挥写“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个大字,命人制成匾额,赐给和硕怡亲王允祥,还赞誉他“公而忘私,视国如家”。当年十月,雍正帝下旨再给他本已非常显赫的仪仗增加一倍,这是极高的殊荣。雍正七年(1729年),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六月,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怡亲王允祥病重将死,雍正皇帝亲赴王府探视,但未及见到最后一面,允祥便已去世,时年45岁。雍正皇帝如同断了左右手,悲痛之余,他亲临祭奠,并将没有按时到达的诚亲王允祉交部议处。雍正帝谕:“怡亲王薨逝,中心悲恸,饮食无味,寝卧不安。王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朕待王亦宜在常例之外。今朕素服一月,诸臣常服,宴会俱不必行。”他下旨,将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以示最大的褒奖。因为康熙帝诸子的名字中都有一个胤字,但雍正皇帝即位后,为了避讳,其它皇子的胤字都改为了允字,现在将怡亲王的名字改回,可见皇帝对他的重视程度是何等之高。雍正为允祥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将怡亲王府改建为贤良寺,以示纪念。
  允祥于雍正八年(1730年)去世,谥为“贤”,又特别在谥前加“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配享太庙,允祥是雍正唯一礼遇的同胞兄弟,屡加赏赐,无论生前死后都给予极高的荣誉。乾隆时,定怡亲王爵世袭罔替。道光时,载垣袭爵,同治初立时,载垣与端华、肃顺等同为八位顾命大臣之一。“辛酉政变”后与郑亲王端华同被赐死。怡亲王世爵共传8世9王。
  怡亲王始王允祥
  八旗文经——明善堂诗集序
  八旗文经——怡贤亲王庙碑记
  2。贤良寺
  怡亲王允祥在世时一直住在王府井,怡亲王府的位置就在现在的东安市场。因允祥生前表示死后将宅改为寺庙,故雍正八年(1730年)他死后,王府即被改建为贤良寺,允祥死后谥曰“贤”,并世袭罔替。朝廷为他的儿子第二代怡亲王在朝阳门内改赐新府,即现在的孚郡王府。贤良寺建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雍正皇帝赐名并御撰碑文:“贤良寺者,朕弟和硕怡贤亲王故邸也。”碑文中夸赞允祥的功绩:“朕临御之初,晋王藩爵、膺总理之寄,竭忠诚之悃。帏幄于谟,边防大计,以及方田水利,理财用人,皆能区画精祥,赞襄治化,朕用赖焉。八年以来,有如一日。功在社稷,泽在生民。实圣祖笃孝子,朕之爱弟而纯臣也。是由国家昌运,祖宗景福,笃生我王,畀予一人,显一代之伟人,为本朝之良弼。稽诸史策,概不多见焉。生平巨细皆由至性,虽声容言动,皆能纯挚感人。使接者莫不爱敬。且淡漠于富贵,希阔于声色。崇俭约己,乐善博施。”《乾隆京城全图》绘有贤良寺,东起今校尉胡同,西邻王府井大街,北至金鱼胡同,南起帅府园胡同。中路正门面阔五间,大殿面阔七间,左右配殿面阔七间,后殿面阔五间。贤良寺在民国时为游人喜爱之处,寺庙地势宽敝,肃静无哗。据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记载:“庭中古柏参天,老槐荫地,清凉至甚。”“如夏季吾人苟置身庙中,就荫凉下,盘膝而坐,以茶一瓯,书一卷,祛斯炎氛。倦而抛书一觉,午梦初长,不知炎暑,怡然自得,则不啻又一桃园也。”“寺中有画壁,画工精致生动,实臻上乘;艺术之佳,洵为近代所罕见。壁上系一罗汉像,左手下隐伏一白额猛虎,右手张一大扇,作飞扬状,盖喻隐恶扬善之意也。”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帝将贤良寺移建到了冰渣胡同。民国时,在寺配殿内,附设有民众小学校。
  

第十一章怡亲王府(3)
新中国成立后,贤良寺为小学所在地,寺中石碑移至五塔寺石刻博物馆。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冰渣胡同、二十四间房、西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