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午战争 >

第33部分

甲午战争-第33部分

小说: 甲午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月21日,第二次会谈中,伊藤博文提出休战条件:   

  一、把大沽、天津、山海关让与日军。   

  二、该地清军解除武装,交出军需品。   

  三、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交日军控制。   

  四、停战中军费由中方负担。   

  这些条件无疑是在首都北京的咽喉处插上一把匕首。日本军部早就想这么做了,只是由于兵力和战费不足,至今还无法实现。不流一滴血便得偿夙愿,军部当然会满意,不会有任何异议。   

  使日本军部满意的条件,对于清廷来说,就是极其苛刻的条件。   

  李鸿章满以为依据现状附加上一条休战条款就行了,不禁被这个苛刻的条件弄得瞠目结舌。   

  “太苛刻了,过于苛刻……超出想象的苛刻方案……”   

  看了摊在桌上的日方条件译文,李鸿章嘴唇颤动,他的身躯突然变小了。在当时的中国人中,他属于高身材,有一米七几。他能当上淮军领袖,恐怕也沾了高大的光。比起其貌不扬的曾国藩来,他在体格方面是占了便宜。   

  李鸿章声调也变了,比以往低沉得多,说道:   

  “这次战争,缘起于朝鲜问题,日军把朝鲜全土夺到手中,又进兵我国领土之内,如真正希望永久和平,日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立场,还应当考虑中国的名誉,天津、大沽、山海关是我国国都的门户。我认为这个方案太过分了。日军在战局上握有主动权,什么条件都提得出来,这一点,我们也明白,但是,物有极限,若一意孤行,则恐怕日本得和平之空名,也将有失掉实利之虞。”   

  伊藤答道:   

  “我倒不认为这些条件超过了限度。天津等处的占领,只作为一时的担保,我们并不想破坏城镇。”   

  “我们的目的是媾和,不是休战,伊藤阁下不也这么想吗?”   

  “是的,我们希望尽早恢复和平。停战是贵方提出来的,为此,我们才提出条件。先休战后讲和,不过是中国的意向。至于日本,不休战议和也行,休战议和也行,现在提出了后者的条件,我们没准备第二套方案。”   

  “那么,请拿出媾和的方案吧。”   

  “贵方不撤回休战问题,就不能拿出媾和方案。而且,请注意,一旦撤回,休战的事就不能再议了。”         

→虹→桥→书→吧→。  

第82节:驱逐使节(7)         

  听了这话,李鸿章犹豫了。   

  如果李鸿章正确地掌握着战局的实态,他这时就会当即撤回休战问题。   

  吴大澂等人仓皇败走的时候,其实,日军也已经是强弩之末。到进行下一个攻势,需要补充兵员和军需的时间。当然日本要隐瞒自己的困境。决定派小松宫彰仁亲王为“征清大总督”,把大总督府开上前线,就是措施之一。  

  大总督府虽然推进到旅顺,但指向北京的直隶作战,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李鸿章所害怕的“日军在媾和谈判中进攻辽西地区,指向山海关”,完全是多虑。   

  “让我考虑几天吧。”李鸿章希望宽限时间。   

  “考虑倒可以,不过,两国人民现在都注视着这次会谈。尽可能快些达到会谈的目的,是我们的义务,所以不能老这么拖延,三天为限吧。”   

  伊藤给了李鸿章三天的考虑时间。   

  返回引接寺,李鸿章把日本提出的休战条件电告总理衙门,并告知:“昨日电报所说去台湾方面之五千日兵,或是开赴北方,望通告各地军队严加防范。”   

  据翁同龢的日记记载,次日光绪帝看了日本的休战条件,“为之动容”。   

  年轻的皇帝受到极大打击,他想请示西太后,但她还在病中,不禁犹豫了。然而,这么重大的事情,不能不让西太后知道。   

  征清大总督小松宫还没有出发,日本国内刚刚编制完军队,开始进攻辽西,最快也得半个月以后。——李鸿章总算明白了事态。谈判期间不可能发生大规模战斗,何必为休战条件而增加苦恼呢?   

  三天后,3月24日,举行第三次会谈。中方拿出了答复的备忘录:休战问题撤回,希望立即进行媾和谈判。   

  日方答复,明日提出媾和条约草案。   

  大概觉得这样会谈未免太简单了吧,李鸿章在回去之前又谈了一点意见。   

  “是否可以相信,明天提出的媾和条约方案中没有加入损害其他外国利益的条款?若问我为什么提出这一点,乃因为讲和问题是中日两国的问题,要避免把问题扩大,招致他国的干涉。”   

  对李鸿章的这段发言,陆奥认为是“掩耳盗铃”——嘴上说不愿招致他国干涉,而实际上玩弄种种手段,想招致这种干涉的,正是李鸿章本人。李鸿章与列强沟通的情况,大都被陆奥的情报网截获。   

  “诚如所言,这完全是日、中两国间的问题。您可以相信,我方提出的条约方案没有招致他国干涉之虞。”伊藤答道。   

  李鸿章的发言是警告日本,如在媾和条约方案中写进过分苛刻的条款,就有招致列强干涉的危险。想避免干涉,当然不是他的本心。他是任何干涉都欢迎的。   

  中方代表要退出时,陆奥宗光对李经方说:   

  “关于明天的谈判,想预先商量一下事务性问题,您可否稍留一会儿?”   

  “好,为使谈判成功,留多长时间都可以。”李经方用流畅的日语回答,然后用汉语向父亲讲了陆奥的提议。李鸿章轻轻地点了点头。   

  陆奥宗光和李经方送走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等人,又返回会议室。   

  在非正式的场合,两人用日语交谈。   

  “还不到赏花时节,可真想轻松地赏花玩乐一下呀!”陆奥说道。   

  “樱花已经含苞待放了,希望快一点解决问题,让我们从容地赏赏花。”   

  “为此,你的合作很重要。”   

  陆奥正要进入正题,拿出笔记本摊开来。   

  这时,走廊上突然骚乱起来。有人在跑动。虽说会谈结束了,但在重要的外交会议的场所里,大声走动也有失礼貌。布置在春帆楼的,是训练有素的卫兵、警官和外务省官员,他们做不出粗野举动。   

  陆奥和李经方面面相觑,都露出不解的表情。   

  门被打开了。   

  这里居然有不敲门就进屋的人?屋里的两个人一齐向进来的人望去,是陆奥熟悉的外务省官员。   

  “你……”   

  陆奥刚要责备,立刻又闭上了嘴。若不是发生了重大事件,这个官员是不会越出常轨的。他上气不接下气,站在门边,僵立不动,脸色苍白。         

←虹←桥书←吧←。  

第83节:驱逐使节(8)         

  陆奥顿时感到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而且同李鸿章有关。   

  “刚才,李鸿章阁下,被暴徒用手枪刺杀了!”官员几乎是吼叫着报告。   

  “阁下怎么样?”   

  “左颊中弹……”   

  “只一发?”   

  “是……”   

  陆奥在惊愕中放下心来。面颊不是致命之处。   

  “暴徒呢?”   

  “当场被捕!”   

  陆奥看了看旁边的李经方。两个人同时从沙发上站起来,李经方的额角不停地抖动。   

  “发生了遗憾的事件,不过,我们会全力处置的,请您先去令尊那里,我去见伊藤阁下……请保重。”   

  陆奥只觉得两个膝盖松软无力。   

  “暴徒有二十五六岁……”官员继续报告着。   

  “好个大混蛋……发疯了吗?叛逆……把我们的努力……”陆奥歪扭着脸孔,心里骂道。   

  李鸿章一行的路线是从春帆楼出来,沿阿弥陀寺町向西,转过外滨町拐角,进入下处引接寺。   

  群马县二十六岁的小山丰太郎就等在外滨町的拐角处。那里有宪兵队,过桥的对面有警察派出所。从常识来说,是警戒最严密、行刺者最需要避开之处。然而,正因为夹在宪兵队和派出所中间,是警戒上往往疏忽的地点。小山丰太郎是否因此而选择了这里,不得而知。或许他只想到拐角处是突然袭击的最适当地点吧。   

  中方代表团只有李鸿章坐轿,罗丰禄、伍廷芳、马建忠等人乘人力车。   

  日本的“驾笼”是由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扛着,乘坐部分垂挂在下面。中国式轿子是四个人扛在肩上,乘坐部分在上面,所以也叫“肩舆”。   

  李鸿章专用的轿子是蓝色的,只有下部涂着红色。四面装有玻璃窗,从轿子里能看见外边。李鸿章把玻璃窗打开着。   

  小山想尽量靠前狙击,所以跳出来打了一枪。他刚一跳出,宪兵队的上等兵阿部就冲了出来。新条警部也助了一臂之力,马上把小山捺住了。   

  事情发生在一瞬间。   

  子弹打进李鸿章的左眼窝下面。李鸿章戴着金边眼镜,子弹擦过眼镜打在脸上,减弱了势头。镜片破碎飞散,大概他正闭着眼睛,没伤到眼球。   

  引接寺就在眼前,受了伤的李鸿章立刻被抬进去,安放在长椅上躺下。医官林联辉为他做了紧急处置。   

  李经方从春帆楼跑回来。随后,伊藤博文首相由外相陆奥宗光和内阁书记官长伊东巳代治陪同,也赶到引接寺。   

  李鸿章不顾林联辉的制止,对前来探望的伊藤等人说:   

  “这种事,我思想上多少有准备。”   

  他的意识很清醒。   

  四年前,在大津,津田三藏袭击了俄国皇太子。有人说,对外国要人搞恐怖行动是日本的风气。   

  伊藤等人低下头。陆奥咬紧嘴唇,他最担心的是这件事会成为列强干涉的借口。   

  如果李鸿章以受伤为由撤回本国,那该怎么办?他指责日本,征得两三个列强的同情,并非难事。   

  如果认为,像日本这样还保留着野蛮风俗的国家,交战国首脑去是危险的,干脆停止同日本直接谈判,委托第三国从中斡旋,那可就糟了。   

  上次赶走了两名使节,这次拉出来最高负责人李鸿章,陆奥认为是他在外交上的成功。可是,从欧美方面的情报来看,情况并非如此。   

  世界舆论和同情似乎逐渐偏向李鸿章了。第一他年逾古稀,第二他名望极高,第三他第一次渡海出使外国。这一点,在海外也成了话题。李鸿章虽是实质上的外交负责人,但是,中法战争的和谈是在天津举行的,同俄国进行关于伊犁的重大谈判,去彼得堡的也不是他,而是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把从来没出过国的老年人硬拉出去,日本也太狠毒了……   

  欧美诸国的这些舆论通过驻外公使馆传到日本国内。   

  正常情况下李鸿章还引起国际上的同情,何况在日本遭到了暴徒的刺杀。日本最害怕的,就是被国际视为“恶人”。   

  “万幸,这次负伤似乎不致影响会谈。”马建忠说。这是在医师诊断后发表的谈话。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84节:驱逐使节(9)         

  中方随员中有主张把李鸿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