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路商途-第4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动还会起到进一步的作用。
“那么周老弟,依你看,最终会在什么时候产生问题?”李近山想了想后又问。
“呵呵,这个嘛,我又不是神仙,几年后的事我怎么判断得准。”周利文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近山一听也乐了,连连点头称自己疏忽了,接着拿出手机当着周利文的面拨了个电话,也不知道对方是谁,只听得李近山喊对方叫严书记,虽然称呼对方为书记,但在话语中听起来是李近山掌握着主动权,他在电话里明确对严书记道,关于杰利公司项目的情况有关部门很是关注,希望杰利公司能够谨慎选择合作伙伴,以免选择不当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不过,在最后,李近山提了提周利文的投行和美国一号国家银行的名字,直言不讳道这两家公司是值得信任的,而且据说明天就会展开和杰利公司的正式谈判,希望严书记能够过问一下等等。
这些话的意思白痴都能听懂,对方要不明白李近山的意思就白坐在职位上了。等打完电话,李近山笑眯眯地看了看周利文,周利文当然明白李近山打这电话的用意,说白了就是一个利益交换,周利文拿起面前的茶盏,笑着举起向他敬了敬,随后一饮而尽。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再也没谈关于房地产业和杰利公司项目的事,而是聊起了关于智能手机方面的情况。这时候,魏子和李近山试探地询问,如果在国内搞一个智能手机品牌是否有前途的可能。
周利文听后当然表示前途广阔,但问题也有许多,毕竟随着智能手机的门槛越来越低,只要有些实力的公司都可以进入这个行业,不过拦在他们面前的有几大难题,一是技术支持,二是软件系统,三就是电信执照。
当然,这些问题在魏子他们面前不算什么问题,不过他们之所以询问周利文关键还是要取得周利文的系统支持,也就是系统授权。对于这点,周利文当然不会拒绝,他当即表示对于操作系统软件和APP平台的支持可以向他们开放,当然在一些技术监督和其他方面还是必须按照规矩来做,周利文可不想因为授权系统而造成对于Orz方面的不好影响。
得到了周利文的这个承诺后,李近山他们顿时大喜,表示会尽快按照程序向Orz公司提出申请,并希望周利文能够派一个技术团队进行支持。
这次会面,一直聊到晚上11点左右,本来魏三儿还给周利文做了一些特殊的安排,但给周利文拒绝了。他可没意思在会所里搞这些娱乐,何况这一路飞来周利文还没怎么休息过,所以笑着拒绝了他们的好意。
第二天,等周利文睡了个懒觉,彻底消除了时差的疲倦后,下午时分,和杰利公司那边进行正式谈判的亚伦打了电话向周利文汇报,在电话中他很是高兴地告诉周利文,和杰利公司的谈判进行的异常顺利,今天对方甚至在没有确定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就直接先把合作协议给签署了,这简直令人意外。
接到这个消息,周利文倒是一点都不意外,因为这个结果在昨天就是注定了的。当然他也没告诉亚伦真正的原因,只是笑呵呵地向到祝贺了一下,随后就挂了电话。
挂掉电话后,周利文想了想,拿起手机拨了一个号码,很快李近山的声音就从电话里传了出来。
“杰利公司签字了,这事麻烦三哥了,谢谢!”周利文对李近山说道。
“呵呵,都是朋友嘛,何况这种生意还是给自己人做的来得放心,你说是不是周老弟?”李近山在电话那边哈哈笑道。
周利文也笑着说了几句客套话,随后又道:“还有件事,昨天三哥提的关于什么时候房地产市场会出现意外情况,这事我回去后仔细考虑了下。说实在的,未来的情况我的确判断不好,但你放心一线城市至少五六年里还是安全的,至于将来会不会有变化,那要等将来再判断了,不过我倒有个建议。”
“什么建议?”李近山连忙急问。
“其实也不是什么建议,只是个笨办法,其实别的不用考虑,只要盯紧香江李家就行,如果那天李家突然撤出内地房地产市场,那么就表示一定会有变化,你到时候跟着做就行了。”周利文笑呵呵地回答道。
(四月一日起点新书即将上传,敬请支持!感谢大家,求票求推荐!)
第525章 全盘算计
沪海银行的上市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整个银行内部由下到上人人都是喜气洋洋的,按照上市前的分配方案,所有人都获得了巨大利益,就连普通门市营业部的清洁阿姨这些日子都是副笑逐颜开的样子。因为根据估算,她们这些作为最底层的人员在上市后都起码能有几十万的原始股收益,如果纽约那边的股价能够大幅高走,这个数字就算达到百万也不是不可能的。
财富的激励,使得整个沪海银行士气大振,银行的效率也提升了许多。而且,在银行业中所提倡的微笑服务现在已经是完全体现,甚至这种微笑并非是普通的表面笑容,而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态度,让来到银行办理业务的顾客们异常满意。
下面的情况如此,上面中高层就不用说了。普通中层管理层拿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预计收益是绝对没有问题,至于高层方面,比如副行长、主任等主要领导们,其收益早就超过了千万,少数几个人甚至突破了的上亿限额。
这些少数几个人中当然离不开姚亮,作为银行的常务副行长,仅次于总行长的实权人物,姚亮个人不仅在期权上有大幅度的收获,而且在实际股权中也收益不小。虽然,他的股份比例在董事会内仅仅占很小一部分,可这一小部分折算成金额也是天文数字,更加重要的是,姚亮在未来能够凭借这部分股份正式进入董事会,成为周利文在董事会内部的真正代表,而向总行长,甚至董事长的职务发起强有力的竞争。
上市的确定,让姚亮心情大好,这些日子凡见每个人都是笑眯眯的。当然和他一样,几乎整个银行的管理层全是如此,可相比其他人而言,姚亮更有高兴的理由。
周利文给李近山打了电话后不久,提前约好的姚亮就赶到了周利文这里。熟门熟路地进了大门,穿过花园来到客厅,周利文已经泡好了茶,坐在沙发上看着报纸悠闲地等着他了。
“周哥!”
见到周利文,姚亮笑容满面地上前打招呼,周利文看了看他,笑着说他瞧起来气色很不错,是不是因为上市在即心情舒畅的缘故,随手向一边指指让他坐下。
“嘿嘿,还是周哥的手笔大,您不知道,这些日子不光是我们银行,几乎整个银行业内部都在谈论这事。这回,我们沪海银行上市前的分配方案做的实在是太大气了,几乎是开了国内银行业的先例啊!不瞒你说,这些日子我可接到了不少同行打来的电话,包括已经老银行的几个老同事都给了我电话,电话里没说别的,就是追着我问我们银行是不是还要招人什么的,巴不得钻着脑袋想来我们银行干呢。”
姚亮一脸兴奋地和周利文比划着,虽说沪海银行这些年发展的很是迅猛,但作为一家商业银行,在国人的眼里是无法和四大银行相比的。何况,这些年外资银行也开始逐渐进入,虽然外资银行暂时还没取得在国内的储蓄业务的执照,可普通人哪里清楚这些。在大多数人眼里,能够有份量的银行国内当然以四大行为主,而国外的外资银行更是一块金子招牌,于这些银行相比,那些商业、民营的银行就差许多了,在他们看来,这些银行一在名气上比不上外资银行,二在可靠性上又比不上有国家资本支持的四大行,所以在先天地位中就显得有些不足。
因为这个原因,不仅体现了银行尴尬的地位,而且在人才收纳方面也有欠缺。起初,沪海银行的人才储备基本都是进不了四大银行的人员,或者说先被四大银行挑挑捡捡剩余下来的那些,这些年虽然稍好些,可依旧无法能和四大银行相比,更不用说一些尖顶人才其目标非外资银行不入呢?
而现在沪海银行算是扬眉吐气了,作为第一家在纽约上市的国内商业银行,再加上其丰厚的分配方案,业内人士突然间发现沪海银行如今无论从实力还是效益,包括收入和福利等各方面已经走在前面。虽说整体规模还不如四大行,可在商业银行中沪海银行已经成为了佼佼者,何况再海外上市后,沪海银行未来的发展肯定不再限于某个国家和地区,向国际进军是显而易见的。
在银行业中干的人都是精英,大家怎么会看不到这点?再说了,除了少数一些为了行政级别和官帽子的金融高层外,大多数人关键还是看工作的环境、收入和回报。既然如此,那么在四大行干或者在外资银行干都不是一样干么?那么去前途广阔的沪海银行也不是一个道理,所以一时间热衷于进入沪海银行的精英人才突然猛增,其中还包括了一些在四大行中拥有多年管理工作经验的中层干部。
“这可是件好事。”周利文听后点点头道:“行里有没有针对性的拿出计划来?要知道银行业最关键的就是人才,何况未来几年里,我们沪海银行还将有一波快速发展的计划,包括海外市场的扩张,所以储备一定的人才是必须的工作。”
姚亮笑着回答道:“这些行里已经安排下去了,周哥提到的这些我们也早就准备。为此,行里还开了特别会议,组织了人手去处理这些工作,就是现在想进我们银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行里人手不足,一时间有些忙不过来。”
“哈哈哈!你们呀,是当小家当习惯了,难得开始当大家反而不适应是不是。”周利文乐着伸指冲着姚亮点点,见他尴尬地笑着点头,周利文道:“不用急,这种事慢慢来就行,实在不行找些专业猎头帮着处理和删选。不过有句话我先说在前头,人才是要大量招,可不想看见在招来的人中还有许多庸才。沪海银行是商业银行,不是四大行这些银行,我们可不养闲人和关系户。”
“你放心,这点我能保证,一定把好关!”姚亮心中一紧,暗叹幸好自己没特意照顾以前的老同事,而是让他们按照程序进行。周利文的手段姚亮是领教过的,在周利文面前姚亮丝毫不敢卖弄,别以为在外人看来他和周利文的关系很不错,甚至于他能走到今天这地位都是靠着周利文,可姚亮心里很清楚,周利文平时和气,和朋友之间也没什么架子,但在工作中是说一不二的,决定了的事如果谁敢违反,那么最终倒霉的就是他。
周利文半认真边警告地敲打拉姚亮一番,目的也是让他在现在的情况下清醒一下头脑。沪海银行现在的情况是炙手可热,可如果不适当降降温,给他们泼泼冷水,势必会影响到之后的扩张计划。
正如周利文所说的那样,将来的扩张需要大量的人才,但人才周利文需要,庸才是绝对不能进入的,四大行家大业大,靠着国家里面靠关系混日子的人比比皆是,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周利文打造沪海银行可不是为了当善人做好事的。
“去纽约的人员行里讨论的怎么样?”周利文拿起面前的茶盏抿着,同时示意姚亮不要拘束,要喝茶自己倒,接着随意地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