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左手翻史书 >

第13部分

左手翻史书-第13部分

小说: 左手翻史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近来的一些地摊历史读物中,有人把“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作为项羽烧阿房宫的根据,理由是以咸阳秦宫室的规模,不可能烧三个月之久,半个月也就烧光了,阿房宫规模大,才够烧三个月的。
  这当然是掰手指头算数的蠢想法。
  翻开与秦代宫室同为木结构的明朝宫殿的失火纪录——明宫三大殿因为缺乏避雷设计,防火不力,曾经三次遭遇“天火”,分别是永乐十八年,雷火烧了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嘉靖三十六年,三大殿又烧了,这次规模更大,延烧到奉天门、左右顺门、午门外左右廊,三殿二楼十五门俱焚。这次大火后,三殿到嘉靖四十一年才重新建成,改名皇极、中极、建极三殿;万历二十五年,“三殿又灾”,延烧乾清、坤宁两宫。这三次天火,都烧了多长时间呢?没有一次的火情超过七天,但均造成惨重损失,主体建筑化为灰烬——须知明宫起火是天灾,有人救;项羽烧秦宫,是人为有组织纵火。所以,秦宫火的时间,不可能比明宫火的时间还长。
  需要强调的是,项羽并非不分青红皂白而只知放火的野蛮人,他对关中地区的破坏,是有计划、有步骤的。
  天下诸侯、将领都进入关中,如果项羽一把火将宫殿全烧了,项羽、刘邦以及诸侯、大将们住在哪里呢?项羽是在野地里分封天下、建立霸业的吗?显然不可能,他们在分封结束前,都是住在宫室里的。
  那又为什么“火三月不灭”呢?
  这要从项羽和刘邦的恩怨说起。
  在前面的《鸿门宴上项羽不能杀刘邦》那一篇中,我们知道了刘项相约攻秦,有“先入关中者,在关中称王”的约定。结果,刘邦虽先入关,但因为他实力远逊于项羽,所以只好在鸿门宴上雌伏,把关中拱手让给项羽。项羽主持天下诸侯的重新分封,自称西楚霸王,而封刘邦为汉王,将其领地限制在汉中和巴蜀。
  项羽当时已经默认刘邦为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所以,对有可能成为刘邦前沿基地的关中,进行了战略破坏,其后,又把三个秦国的降将封在关中为王(所以,后来关中又称“三秦”),以阻塞刘邦重新出关进入中原。
  既然封了三秦,为什么项羽还要破坏关中呢?
  原因有三:首先,秦楚世仇,楚人非常痛恨秦人;其次,各地诸侯的军队随项羽入关,项羽想犒赏、拉拢他们,又不愿自己破费,索性慷秦人之慨,纵容众军抢掠秦人的财产;最后,项羽虽然把刘邦限制在汉中,但清楚秦三降将根本无法抵挡刘邦重出江湖,只能延缓一下刘邦的脚步,所以,项羽仍要破坏关中的战争潜力,以免给刘邦留下翻身的砝码。

渭水那边红一角(3)
那么,项羽究竟烧的是什么呢?他烧的是秦国的宫殿、宗庙、陵寝(外部)、府库、木材场、战略物资和皇家图书馆。
  这些地方,有些是项羽直接烧掉的,比如皇家图书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治绩”之一,就是废止六国的文字,而以秦国文字为惟一通行的官方文字,此即所谓“书同文字”。后人说项羽是“文盲”,就是指他不识秦文,其实,他是识楚文的。对于这样的地方,在项羽眼中毫无价值(况且有价值的天下地形图、户口总籍、府库分布图等已经都被萧何顺走了),干脆烧掉。
  而府库与宫殿,项羽则是一部分一部分烧掉的,就是先统一封闭好,然后逐次抢掠,抢空一处烧掉一处,最后军队全部撤出关中时,再把暂时居住的宫殿也烧毁掉——只有这样,才能大火烧三个月不绝。
  再有,就是阿房宫的工地和为建造阿房宫囤积木料的大木材场。阿房宫虽然远未建成,但材料已经齐备。古人营造工程,必先备好主料,然后根据主料的规格、强度设计殿宇,阿房宫北临渭水,主料即从渭水上运来并囤积在一些专用场地之中,“蜀山兀”了,但还没有“阿房出”。项羽的入关烧杀,即在这个当口。阿房宫工地上的木料和木材场中的上好木材,都是很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项羽必须把它们毁掉——从这个角度上讲,项羽也算是烧了阿房宫——当然,项羽烧掉的是阿房宫工程的底子和营造木材。所以,渭水之南确实是起火了,但却不是什么大火,只能算是“渭水那边红一角”。
  杜牧为什么写《阿房宫赋》
  杜牧在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写《阿房宫赋》时,只有23岁。他写文章的目的,是劝谏年少只知逸乐营造的唐敬宗,要吸取秦朝败亡的教训。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后来,唐敬宗被人在宫廷中行刺杀死,唐文宗即位。新皇帝崇尚勤政、简朴,小杜的这篇赋因而受到关注。当时的太学博士吴武陵读罢击掌称好,甚至跑去向主考官登门直荐。杜牧也因此顺利登科。
  但杜牧写作《阿房宫赋》,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炫耀自己的才华。
  杜牧的祖父杜佑不仅官至宰相,而且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学者,著有二百卷的《通典》。这给了自幼好学的杜牧以深厚的家学功底,加上杜牧本人又是文学天才,所以,他的诗赋文章,除去词采出众、典故林列之外,在见解上往往也要显得高人一等。
  在杜牧以前,没有人专就阿房宫的题材写赋,因为阿房宫是个“假命题”。但杜牧就敢自开天地,无中生有,做了这篇《阿房宫赋》。
  他是如何无中生有的呢?
  杜牧有家学,又有才情,他写文章,写咏史的诗赋,其中往往有一个关节:想必。
  想必,就是根据已有事实,做合理的文学推断。看看他那首著名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就是“想必”。杜牧的意思是,曹操父子均为好色之徒,若打破江东,美女大乔、小乔两人恐怕要危险。史料记载,曹操曾霸占了秦宜禄妻、张绣叔叔的###,曹丕霸占了袁熙的老婆甄氏(当时袁熙还活着);刘备拿下益州,娶了同宗的###为后;司马氏平灭蜀汉、孙吴,也把两国的后宫,纳为己有。这是当时的风气。所以,曹操打破江东,二乔的命运还真很难说。诗中“二乔”的说法即来自曹植《铜雀台赋》中的一句:“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危X。”于是曹操就被增添了一桩风流罪过。其实,曹植本来的意思是描写当时铜雀台上的两座桥,但因为杜牧的诗太有名,到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就让里边的诸葛亮把“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危X”这句偷偷改成了“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以激怒小乔的丈夫周瑜。
  在《阿房宫赋》上,杜牧也是利用了“想必”的手法,他本人是唐代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住得离阿房宫地基遗址不远,非常熟悉当地的地貌,所以,他可以想象出“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这样如临其境的场面。又因为记载中的阿房宫规划,是覆建在山上,依据山势设计,所以,他据此想象出“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的景象——“气候不齐”不是指因为宫殿太大而在其中分出了气候带,而是殿宇群分布在山上、山下、山南、山北的不同地方,所以其温度、阴晴不同。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这些描写的依据,则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眩乐芨笙嗍簟K弥詈蠲廊酥庸模猿淙胫钡募窃亍C看蚱埔还头抡崭霉豕谙萄糁匦陆ㄆ鹦鹿睿馊肥狄彩呛苌菝业木俣2还蔷洹案鞅У厥疲承亩方恰本陀行┞肚恿耍蛭郧爻慕ㄖひ眨乖对洞锊坏健肮承亩方恰钡木龋谒逄剖保そ趁遣趴加姓庋氖侄巍
  《阿房宫赋》想象得如此合理、逼真,所以后世有些人受了杜牧的“蒙蔽”,便以为此宫真的曾经建成过了,项羽的“火烧阿房宫”自然也就顺“理”成章,敷衍出这么一桩历史公案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柳河东的边城故事(1)
——《捕蛇者说》里外全是血泪
  中学课本里的《捕蛇者说》,是中唐柳宗元(郡望河东,故世称柳河东)写于元和年间的讽喻名篇。当年每览斯文,扑常感慨“捕蛇者”的时代,实在已经是专制王朝末世的景象,柳宗元忠臣被放,感慨天南,所见茫茫,于是愤然命笔,写下这血泣之作——这是揭露了封建社会黑暗残暴统治的一篇战斗性的实录。
  后来偶翻史书,看到柳宗元的身世,与唐朝元和年间的故事人物,扑才知道柳的愤懑背后,还有很深的曲折,而元和时的社会,也并不是连一点点的希望和精英都没有了。
  当时人物
  恰恰相反,从唐德宗贞元年间到宪宗元和年间,人物辈出,文章繁盛。知名将相如王叔文、杜佑、李绛、李吉甫、杜黄裳、武元衡、裴度、李愬、令狐楚等,诗文名家如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孟郊、贾岛、李贺、白居易、元稹,前后提携相望,呈龙腾虎跃之势。
  柳宗元中进士,与刘禹锡同年;入朝为官,与韩愈为搭档。其中,柳尤其跟刘禹锡一样是少年登科(柳比刘小一岁),所以惺惺相惜,共谋进退。柳、刘才名重于当时,书生意气,好发议论,褒贬无遗。当时,德宗皇帝已经到暮年,太子李诵一派逐渐成气候,东宫的班子带头人王叔文、王伾组织“影子内阁”,柳、刘一同入选,二王很看好他们,“欲大用”。
  公元805年正月,德宗病死,传位于太子李诵,改元永贞,是为顺宗。但是,史载德宗临死想见太子一面而不得。为什么呢?因为太子病得比他还厉害。李诵一直患有严重的风疾,也就是瘫痪,身体非常差,躺着继承了皇位之后,也只是挺着精神被扶出来跟臣民见了一面,然后又回内宫养病去了。于是,朝政大权落入王叔文、王伾之手。二王遂拿出早已拟定的改革方案,减税役、削藩镇、打击宦官,着手对当时的诸多弊政来一次大清理。
  在这场很突兀的改革中,柳、刘二人冲在最前线,参与机密,弹劾人物,风光一时。柳宗元后来总结,当时的自己“齿少、心锐、径行、高步、不知道之艰,以陷乎大阨。”
  他们的这场永贞改革,却注定要失败,因为支持改革的皇帝气息奄奄,根本无力控制内廷,使得本来在德宗朝就很跋扈的宦官,处于无人羁縻的状态。当宦官集团感觉二王的改革将要削夺他们的权益时,宦官便开始向外廷来寻求同盟。此时,在朝廷上,德宗朝的大官僚对王叔文的改革持观望态度,而在个人上,则对二王及其周边靠科举出头,而出身寒门的柳、刘等人极为反感。所以,宦官的橄榄枝一伸过来,这边立即接洽。
  他们的办法,是撤除王叔文系统的权力基础——唐顺宗。永贞元年八月,宦官与朝臣合力,强迫顺宗禅皇位于太子李纯,改元元和,是为宪宗。
  太上皇的病榻刚刚被抬出皇宫,二王系统即遭清算,王叔文、王伾和柳、刘等八位主要改革派全部被贬逐到外地。因为那八人同被贬为偏远地方的司马(闲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