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78大记忆 >

第3部分

1978大记忆-第3部分

小说: 1978大记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补课什么时候结束的?
  刘:补课阶段大体到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基本结束,这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有一个“毛泽东晚年错误”;同时免去了华国锋的党中央主席职务,由胡耀邦接任。这样,从思想和组织两方面撤掉了用以支撑“两个凡是”的支柱。
  苏:您对这次补课有什么感受?
  刘:我想归纳一条教训:不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的真谛,不始终端正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只跟人,不跟路线,总是不自觉地(当然也有人是私心杂念所驱使)跟着别人犯错误。这个教训是值得认真汲取的。陈云同志说得好:“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九个字,正是历史的深刻总结。
  “文革”后的无序
  苏:在抓真理标准补课之外,这一段您还抓了哪些工作?
  刘:我到北京两三天后,首先就去基层单位了解情况,最先抓了电台工作。当时没有电视台,只有广播电台。一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5',看到的情况让我震惊,发现那里隐患很多。台长跟我说,广播线路曾被老鼠咬坏,曾停播三分钟,这是一起严重事故,但未见广播局作过正式报告。
  我去的时候是冬天,广播室内没有暖气,广播人员都穿着棉袄戴着棉手套操作机器,很艰苦,也没人过问。广播室的隔壁就是中央广播电台的汽油库,非常危险,如果遇上火灾爆炸,广播工作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这些问题都是“文革”遗留的问题,光搞运动,荒废了本单位的具体工作,我当时严厉批评了广播局的局长。同时向贾庭三同志汇报电台情况,要求为广播局新建电台及宿舍,当时批准了7000平方米,建委最后又砍掉4000平方米,剩下3000平方米,把广播台的新址选在了建国门外大街上。当时因为“文革”已把北京搞得乱七八糟,到处都得整修,都得花钱,市里确实没钱,所以解决问题特别困难。现在就不一样了。
  看了电台的情况之后,我又去文物局看看。
  苏: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刘:管理很混乱。文物局有很多古物,连他们的办公桌都是古物,所有的古物都放在临时搭的棚子里,里面堆满了金银、玛瑙、珠宝、玉器以及一些古代汀⑻⒋善鳎皇なU渲槁觇Ф际且豢鹱右豢鹱拥模呈侄寄苣米摺N液臀奈锞值耐景咽詹匚奈锏牧偈辈挚庋彩右槐楹螅醯檬绿现亍N奈锞殖…有的文物尚未清理外,“文革”中收存的文物数量庞大,这些新建的临时仓库,都是非常简易的房子,门和墙一取梢源┩敢桓隹吡4罅康奈奈锓直鸫嬗诮记父龃蟛挚饫铮茉扑饽潜咭灿胁挚獯娣耪庑┪奈铮芾砬榭龇浅;炻摇<词姑挥屑嗍刈缘粒材衙獠簧鞫А�
  “文革”中造反派打砸抢所收集的文物甚多,如何保存管理和处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我们当时决定都是要归还人家的,可是这样的管理是很有问题的,很多东西都没了,怎么归还人家?我向市委反映这一情况后,市委因暂时尽牙眩虑楹芏啵补瞬簧辖饩觯潞蠹改瓴挪槊髟…主逐一归还,找不到实物的,那也只好向失主说明浴颍幸恍┳稣奂叟獬ィ幸恍┮簿筒涣肆酥恕�
  这期间我们还修复了鲁迅博物馆和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至于周口店北京猿人博物馆,由于农民开矿采石,已受到极大的威胁,因为是属中国科学院所管,我们多次与中科院联系,提出共同维修的建议,由北京市政府出面禁止农民采石开矿,保护了北京猿人展览馆的周围环境。
  “文革”对北京造成的消极影响是广泛的,我刚到北京,就发现很多工作都处于无序的状态,隐患很多,而且人们的思想上禁锢很多。因此,要彻底扭转过来,必须花很大力气。 。。

刘导生 真理标准讨论在北京必须补课(5)
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三中全会精神
  苏:1979年,北京电视台开播了。
  刘:是。为了更好地宣传三中全会精神,为了面对更广大的群众,特别是为了能让广大农村的群众、山区农民及时看到实况录像,扩大宣传效果,我们下决心创造条件,租借了几间房子筹建北京电视台。1979年5月16日,创建了北京电视台,那时没有专门的电视塔,就在宣武饭店楼上建立了临时电视塔,这么一来,丰富了农民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北京电视台转眼也快30年了。'6'
  为了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上来,1978年、1979年,我们着重抓了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抓了三个点:大企业以首钢为典型,大学以清华为典型,农村以昌平县为重点,作为全面推广的示范,全面展开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
  为了加强理论队伍建设和党员的教育,我们恢复了《支部生活》;恢复了讲师团;建立了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7'(以后扩充为社会科学院);创办了《学习与研究》杂志;成立了北京市社会科###合会,把各单位、各院校的实际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联合起来,使理论工作更好地联系实际,促进了思想解放,提高了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自觉性。这些事情,正是理论界的恢复和筹建工作。
  苏:那个年代的文化生活是怎样的?
  刘:我没怎么注意。不过1972、1973年似乎就有内部电影了。我记得有《山本五十六》、《啊,海军》、《日本大海战》等电影。
  不能走回头路  
  苏:在1978年您来北京市工作之前,您和胡耀邦已尽鲜抖嗄炅恕D运挠∠笫窃跹模�
  刘:是的。我和耀邦同志在建国初期,一起在团中央工作,有四五年。20多年后,又是他派我到北京市委来当宣传部长,说起来,接触还算比较多吧。我对耀邦同志的感觉就是,他这个人思想非常活跃,很好学,能接受新事物,这是他的一个特长。再一个,他对人诚恳,有什么话就讲什么话,直来直往,这也是他的优点。而且,他这个人宽厚,假如别人对他有不同意见,他也包骸N颐嵌运惺裁床煌饧彩谴永床患呛蕖K芤云降忍却耍撕芸砗瘛�
  苏:您对胡耀邦同志的一些主张怎么看?
  刘:我认为他很多地方是对的。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政治改革,事实证明,胡耀邦等当时的主张还是可以的,只是急了一些,因为当时的大背景比较敏感。有人说,那时候搞政治民主化,选择的时机不合适。我认为,也不能因摇鲜常荒芡V拐胃母铮梢越ソ亟械穆铩D憧梢苑植街枳撸悴荒懿豢窖剑豢皆趺葱校扛母锸遣荒茏呋赝仿返模蘼凼蔷…济改革,还是政治改革。所以,我认为###这次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抓民主问题、抓民生问题,抓对了。
  当然,民主问题必须有一个程序,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不能像国外那样搞自由竞选。应该从基层的民主选举,再慢慢上来,我们现在已尽谡饷醋隽耍哟迕褡灾蔚较丶堆【伲舛际呛芸上驳摹�
  苏:改革开放已尽�30年了,您有一些什么感受?
  刘:改革开放是比较成功的,尽管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它的成就是伟大的。改革开放为什么这么快取得成功,有很多浴颍幸桓鲈…因是必须强调的:失败是成功的先导!没有之前的挫折和深刻教训,我们不会走向改革开放;浴吹穆纷邮谴寺凡煌ǎ员匦胱吡硪惶趼罚匦敫母锖涂拧�
  现在有些人对一些现状不满,要回到过去,我是不赞同的。浴茨且惶鬃龇ǎ导丫…证明是失败的了,不能走回头路。应该在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解决这些前进中的问题,而不是回到过去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的老路上去。
  马克思讲过,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尽时局饕宓姆⒄菇锥巍1匦胛镏始蠓岣唬拍茏呦蛏缁嶂饕濉N颐腔乖诜⒄股Γ圆荒芩狄丫…是社会主义了。现在我们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仍需继续努力。
  '注释'
  '1' 1978年5月10日,《理论动态》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天《光明日报》即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该文,同日,《人民日报》转载该文。这篇文章的发表,引起了一场大讨论。首先对文章提出严厉指责的是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肌霭嫖被岬囊晃话旃腋敝魅危�5月12日晚11点,他给《人民日报》打电话,说这篇文章是“砍旗”,“犯了方向性错误”,“政治上问题很大,很坏很坏”,“哲学上否认相对真理”。紧接着,6月15日,当时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央领导人召开了###和中央直属新闻单位负责人的紧急会议,专门批评实践标准这篇文章。。 最好的txt下载网

刘导生 真理标准讨论在北京必须补课(6)
高压之下随之是一片鸦雀无声,有人已尽甲黾觳椤5站垦共蛔。獬∧诓空酆芸旃谌段谑忠俗⒛康卣箍恕�1978年的7、8、9、10月,大多数地方,包括军队,都参与了这场讨论。人们把这篇文章同邓小平6月2日在中央军委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直接联系起来。随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真理标准讨论作出了肯定的评价。
  真理标准的讨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5月至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这场讨论作出了肯定的评价;第二阶段是1979年1月18日至4月初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第三阶段是1979年7月开始的真理标准补课。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后赴天津、山东、上海等地考察,从思想路线到组织路线讲了多次话,重新提出要警惕“两个凡是”,最后指出“这个争论还没有完成,现在要考虑补课”。随后,###、中央统战部、中央组织部都召开会议“补课”,新华社的《内部参考》于9月27日刊登并下发了“补课”的文章。补课阶段大体到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基本结束,这次会议通过了《历史决议》,明确指出有一个“毛泽东晚年错误”。
  '2' 据《北京日报》1979年9月20日记载,中共北京市委召开宣传工作会议,刘导生部署全市普遍深入开展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讨论的补课工作,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教育。###副部长朱穆之到会讲话,林乎加作总结。
  '3' 贾庭三(1912…1984),河北唐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入党。曾任冀热察行署财政厅厅长。1949年3月起,历任北平市人民政府企业局副局长、市工业局副局长、市公用局局长。1955年2月任北京市副市长。1964年10月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1965年2月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1971年5月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8月任贵州省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1978年4月任贵州省委第二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1978年5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三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12月任北京市委第三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82年任市顾委主任。是中共十二届中顾委委员。
  '4' 中共北京市委转发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关于北京市1983年至1987年干部教育和训练规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