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政要的最后岁月-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膊橙讼啻芎茫嵯铝撕苌畹乃饺饲橐辍5惫膊橙酥芏骼创臃ü屠韫楣保沃兮鬃匀ビ印T谥芏骼吹H位破揖U尾恐魅魏螅V鞫抑芏骼匆黄鹧芯抗ぷ鳎萋厶煜麓笫隆K衷奚椭芏骼吹难丁⒎缍群统钥嗄屠偷木瘢6匀顺圃匏担骸爸芏骼词枪膊车拇蠼!�
国共合作后,工农运动蓬勃兴起,廖仲恺对这一崭新的事物给予积极的扶植和支持。1924年,广东省广宁县农民在共产党人彭湃等人领导下,发动了减租运动。当地土豪劣绅为了对抗农###动,也组织了所谓“保产大会”和“业主维持会”,与农会抗衡,并组织民团武装强行收租、围攻农会、屠杀农运积极分子,一时闹得广宁农村异常恐怖。为了取得革命政府的支持,彭湃等星夜赶往广州向廖仲恺报告,廖仲恺得知这一情况后,怒火中烧,他安慰彭湃说:“你们放心,革命政府一定为农民撑腰。”随后,廖仲恺派出了以共产党员徐成章、廖乾五为领导的大元帅铁甲车队迅急赶赴广宁,为农民壮大声威。廖仲恺还亲自草拟了大元帅命令,明确指出:“此次调兵,全在保卫农民,清除土劣,务使横霸乡曲、损人肥己者,绝迹销声,不为农害。”铁甲车队到广宁后,协助农会严厉镇压了闹事的劣绅,农民的减租运动取得了胜利。
对日益兴起的农###动,反动劣绅恨得要死,千方百计施行报复。这年底,广州市郊第一区的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林宝宸在招村指导农运时,被地主武装联团局派人包围枪杀。廖仲恺闻讯后,立即找到广东省长胡汉民,请他出面干预,胡汉民便下令将联团局长彭础立等扣押,并派军查封了联团局。这位彭础立恰好是廖仲恺妹夫的妹夫,廖仲恺的妹妹痛哭流涕地向他求情,但廖仲恺毫不通融,依照原则,严办了彭础立。
廖仲恺还大力支持共产党人在广州建立农###动讲习所,他派出彭湃担任第一届主任,自己还亲自兼任第一届、第二届讲习所的教员。廖仲恺与共产党人亲密相处,携手共进的胸怀,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和奋不顾身的战斗精神,受到了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的普遍赞扬,却引起了帝国主义、反动军阀和国民党右派的极端仇视。敌人谩骂、污蔑廖仲恺是“被人利用,祸害国民党”,但廖仲恺毫不畏惧,仍然真诚地与共产党人合作,坚定地支持工农运动,
在恶风恶浪中毫不动摇。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这时,广东国民政府面临着极其尖锐、复杂的斗争形势。廖仲恺继承孙中山未竟的遗志,继续奉行三大政策,密切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支持工农革命运动,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6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省港大罢工爆发,廖仲恺坚决予以支持。当部分香港工人回广州后,廖仲恺下令国民党中央工人部封闭了广州一些赌馆、烟馆和闲置的祠堂、会馆,以作为罢工工人的宿舍。他还敦促广州革命政府拨款以临时解决罢工工人的伙食。在廖仲恺的督促下,广东革命政府财政部每月拨款一万元作为罢工工人费用。这样,罢工工人深受鼓舞,仅半月之内,人数激增至二十五万人。6月22日,廖仲恺主持召开广东各界对外协会,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案,如抵制英、日货,不向英、日出售粮食原料等,并发表通电,声讨日本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和英帝国主义者屠杀中国同胞罪行,号召广州各县举行示威游行。
左派领袖廖仲恺(3)
23日,广东各界和省港罢工工人举行###,廖仲恺欣然参加大会,在会议宣读了《国民党中央告全国人民书》后,廖仲恺走上讲台,向###群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在讲话中,揭露了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表达了与帝国主义斗争到底的决心。
###后,群众举行了盛大游行,但当游行队伍经过广州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时,英、法帝国主义者突然开枪向游行队伍扫射,造成死52人、伤100多人的大惨案。廖仲恺对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气愤填膺,为了保护群众,减少伤亡,他指挥群众撤退,并下令参加游行的黄埔学生军掩护群众,尽快疏散退却。回校后,廖仲恺以黄埔军校党代表的身份,率军校全体师生通电全国,抗议帝国主义的暴行,电文中表示“生为帝国主义之死敌,死为抗击帝国主义而死”,并要求广东国民政府妥善安排因罢工而失业的工人,以推动更加广泛的反帝爱国运动。沙基惨案后,从香港回广州的罢工工人激增至十三万多人。为了更好地领导工人斗争,省港罢工委员会成立,廖仲恺被聘为顾问,他十分兴奋,热情鼓励工人:“诸君此次奋斗,比倒清、倒袁、倒段、倒曹、倒吴什么都大,其目的就是在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为国家政治上、经济上谋独立的运动,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的事。”
廖仲恺的革命活动使帝国主义、右派军人、反动政客十分恐慌,他们纠集在一起,从暗处射来一支支毒箭,必欲置廖仲恺于死地。从7月份开始,社会上便出现种种流言蜚语,恶毒诋毁廖仲恺,说廖“挑拨各方恶感,被人利用,祸害民国”。不久,由香港英帝国主义出面,直接布置了对廖仲恺的暗杀活动,他们找到曾任香山县县长后被廖仲恺撤职的朱卓文,答应以50万的巨款,作为暗杀廖仲恺的酬金。
朱卓文回广州后,与胡汉民的堂弟胡毅生勾结在一起,整天商量于密室,准备等待时机而付诸行动。但他们认为,如能将廖仲恺吓倒,使之就范,是最好不过的了,因此,他们有意将弑廖的计划张扬出去,以威胁廖仲恺,迫其改弦更张。进入8月,广州已是满城风雨,社会上到处都流传要杀害廖仲恺的消息,风声越来越紧,似乎马上就要实现。但廖仲恺对这些卑鄙的恫吓不屑一顾,他照常天天到工会、农会、学生会等团体去开会或演说。何香凝劝他多加两个卫士防备一下,他不以为然地说:“增加卫兵,只好捉拿刺客,并不能阻挡他们行凶。我是天天要去演说的,而且一天到晚要跑几个地方,他们想要谋杀我,很可以假扮工人、农民或者学生模样,混入群众中间下手的。我生平为人做事凭良心,自问没有对不起党、国家和民众的地方。中国如果不联俄联共,就没有出路,总之,生死由他去,革命总是不能松懈一步的。”反动派见恫吓压不倒廖仲恺,便决定下毒手了。
8月18日,廖仲恺参加国民政府会议,坐在旁边的汪精卫写给他一张条子,告诉有人将对他不利,廖仲恺当即表示:“为党为国而牺牲,是革命家的夙愿,无所顾忌!”8月19日,又有人将确切消息报告他,廖仲恺慨然道:“际此党国多事之秋,个人生死早置之度外。”这天,他照常去工会演讲,到黄埔军校处理工作,工作到深夜才回家。
8月20早晨,天气晴朗,和风煦煦。廖仲恺起床后,吃罢早点,便与夫人何香凝驱车前往惠州会馆,去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6次例会。行至半路,遇见中央监察委员陈秋霖,召其上车同行,二人有说有笑,十分开心。约9时半,汽车到达会馆,廖仲恺随即下车,刚举步上会馆第一道石阶,迎面突然窜出5个身穿黑胶绸衣的凶手,执左轮手枪向廖射击,廖仲恺躲闪不及,身中4枪,当即倒地,同车的陈秋霖也受重伤。侍卫兵赶到时,凶手已逃离现场,仅只捕获负伤凶手陈顺一人。大家立即将廖仲恺送百子路医院,但中途便已断气。一代伟人溘然长逝。霎时,珠江垂泪,阳光惨淡,苍穹也为之低沉。
左派领袖廖仲恺(4)
9月1日,廖仲恺出殡,广州市民倾城出动,达20万人之多,规模之大,阶层之广,情绪之严肃,气氛之悲壮,为广州空前未有之哀典。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自己优秀的儿子廖仲恺!中国共产党将永远记住自己亲密的朋友廖仲恺!
。 想看书来
枭雄蒋介石(1)
1949年12月31日,这是20世纪40年代的最后一天。在台湾中部秀丽的日月潭畔,葱茏的树木中,掩映着一幢古色古香的楼宇,因在青山之下、碧水之旁,所以名叫涵碧楼。此刻,刚从大陆败逃来台的蒋介石与儿子蒋经国正在登楼眺望。苍茫的暮色中,日月潭波澜不惊,如镜的水面倒映着似血的残阳,周围青山环绕,树影重叠,颜色如黛,幽深莫测。面对这如画的景色,蒋介石半晌提不起兴致。他默然无语,怅然若失,望着谜一样的潭水出神。古人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此时的蒋介石无意于山水之间,而是在思考到台湾后,怎样收拾残局,怎样应付即将来临的严峻形势,采取怎样的对策。
台湾孤岛目前的形势,蒋介石是十分清楚的。他败退台岛后,曾希望美国能伸出手来,给予援助,但现在这种希望已经破灭。中###队将随时进攻台湾,而他手中所能掌握的军队已是七零八落的散兵游勇,怎能抵御中共大军的进攻呢?台湾岛内,经济秩序已被搞乱,生产失调,商品奇缺,物价高涨,通货膨胀,几百万人口的生计面临危机,如不尽快改善,将重蹈大陆时代之覆辙。他必须采取强硬措施,才能维持这最后一块领地。这天,蒋介石父子在涵碧楼呆到很晚才回,蒋介石心中已经有了一套统治台湾的计划。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宣布,他在台湾恢复“中华民国总统”的职务。他自1949年2月辞去总统职务后,仅是国民党总裁,到台湾后,李宗仁远在美国,他成为台湾事实上的独裁者。但以“总裁”名义发号施令,毕竟是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他自行宣布恢复“总统”职务,当然得加上所谓“顺应群情”之类的话。这不过是他经常玩弄的政治把戏而已。
蒋介石复职后的迫切任务,便是安定内部,为此,必须进行新的人事安排。在新的人事安排中,蒋介石确立了一条原则,那就是确保蒋经国的地位稳固、顺利迁升。依照这一原则,蒋介石任命陈诚担任行政院长,吴国桢为台湾省主席。三军高级领导人也同时易人,任命孙立人为陆军总司令,周至柔为参谋总长兼空军总司令,桂永清为海军总司令。
一切任命完毕后,蒋介石给蒋经国留下的位置是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一职,这一官衔虽然不高,但他交给儿子的权力却超越三军统帅,即负责“监督筹划情报业务,对大陆游击活动的派遣和指挥”。蒋介石觉得这还不够,便又在“总统府”里设了一个“机要室资料组”,也让蒋经国负责,“举凡一切党政特务机构,统归其管辖、指挥”。这样一来,逃到台湾的一大批国民党###如何应钦、阎锡山、陈果夫、陈立夫、顾祝同、白崇禧等纷纷遭到贬逐,台湾又成了蒋家的天下。
新的人事安排大体就绪后,蒋介石就腾出手来,整顿社会秩序。为了防止共产党的渗透,他提出“保密防谍”的口号。在此口号下,出动大批警察、宪兵、特务、军队,开始了大逮捕、大屠杀。只要行动可疑,经人检举,一概列入危险分子,格杀勿论。位于台北市郊植物园附近的马场町,取代了过去南京市郊雨花台的地位,大批的危险分子在这里遭杀害,屠杀“革命者”的枪声,不断从这里传出。台北市青岛东路的军人监狱和台东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