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政要的最后岁月 >

第15部分

民国政要的最后岁月-第15部分

小说: 民国政要的最后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鹨槁凼闭昊鹘槭亩啦茫竦车奶拔鄹耸保钣胫泄材戏骄钟辛肆担谥泄擦斓既酥芏骼吹戎С窒拢罱苡胩菲缴健⒊旅嗟热俗橹裰饕逋玖匣帷S捎谘罱茉锹酱笮3ぃ质枪竦持醒胫葱形保难月墼诠竦车场⒄⒕缍加泻艽笥跋欤饩筒荒懿灰鸾槭牟话玻鸩椒⒄刮运浔赣氤鸷蕖U庋匚穸运募嗍右惶焯煅厦埽僖惨惶焯旒咏簟Q罱茉谥厍煳薹ɑ疃憬杩谘。氐嚼霞依ッ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军事高参杨杰(2)
这一幕幕往事,对杨杰来说,是如此亲切,又如此辛酸。他不禁想起明朝大将戚继光的诗句:“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身”,自己一心一意为蒋介石效力,却落得没有容身之地的下场。只有家乡,对自己永远敞开着胸怀,这一回来,他感到心情舒畅了许多,他决心在家乡组织进步势力,使云南形成一个反蒋的基地。想到这些,望着窗外如画的景色,他舒心地笑了。
  抗战胜利后的昆明,民主空气异常活跃,无论是民主党派,或是地方实力派,还是一般老百姓,都十分痛恨蒋介石的独裁专制,特别是战后,蒋介石自持实力强大,公然违背全国人民意志,发动内战,更为昆明各界人士普遍反对。这里的民主人士经常举行“星五聚餐会”、“丙戌聚餐会”等等,进行反蒋串连。杨杰回昆明后,经常参加这些活功,向各界人士进行反蒋宣传。
  杨杰工作的重点是云南省主席卢汉,当时,卢汉的思想处于矛盾状态,他一方面看到国民党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想为自己留条退路,因此对中共云南的地方组织表示亲近,允许昆明报刊刊登毛泽东的文章及新华社的新闻、评论等;另一方面,他对共产党是否真能打败蒋介石还有疑虑,同时又畏惧蒋介石的狠毒,因此对共产党人及民主人士又敬而远之。
  杨杰到昆明后,首先去拜访了卢汉。卢汉十分客气,他佩服杨的学识与军事才华,但又怕与杨交往而引来麻烦,因此只限于礼节上的应酬,而不愿与杨杰交心。杨杰并不灰心,他利用与卢汉同为云南老乡的关系,再次造访,与卢汉坦诚交谈。他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国共两党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共产党的胜利与国民党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一席话说得卢汉心悦诚服,以后,他主动邀请杨杰到家里密谈,一谈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白天谈了,晚上再接着谈,越谈越投机,两人成了莫逆之交。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国民政府南迁广州,蒋介石在中国的统治已是江河日下,难以挽回。这些使杨杰深受鼓舞,他活动频繁,到处演讲,深得各界欢迎。8月1日,昆明报界请他演讲,他欣然赴会。演讲会上,杨杰快言快语,公开宣言国民党政权一定完蛋,他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国民党统治区好比一条大蟒,黄河流域是蟒的尾巴,长江流域是蟒身和脖颈,现在尾巴、蟒身和脖颈已被解放军拿住,只剩下两只眼睛,一只是四川,一只是广东,目前,解放军正向这两只眼睛刺去,身子与脖颈都丢掉了,眼睛还能保得住吗?”
  杨杰精湛的分析,博得编辑、记者们阵阵掌声,会场气氛十分活跃,大家都认定,蒋介石败局已经注定。第二天,昆明各报以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登了杨杰的演讲,市民争相传阅,纷纷议论,昆明各界迅速掀起阵阵反蒋怒潮。
  此时此刻,呆在台湾的蒋介石看到了关于杨杰演讲的报道,气得脸色铁青,连忙找来军统头目毛人凤,大骂一通后,下达了杀掉杨杰的指令。毛人凤即打电报给保密局云南站站长沈醉,命他尽快暗杀杨杰。沈醉接令后却不敢轻易动手,他知道杨杰与卢汉的关系,如杀了杨杰,卢汉不会放过他,他的家小都在昆明,将会受到牵连,因此,他虽然作了种种布置,却一直下不了决心。毛人凤在台北等了几天没有消息,大为恼火,再次给沈醉发电,限他三天执行,否则按纪律严惩。沈醉无奈,只好召集特务,商量暗杀方案,哪知他们的谈话让
  沈醉的母亲听到,善良的老人平素知道杨杰的为人,听说儿子要杀杨杰,咬牙切齿要与沈醉拼命,沈醉只好答应母亲,撤消暗杀命令。
  蒋介石见军统行动迟缓,十分生气,他亲自从台北飞往重庆,召见卢汉,进行训话,在卢汉返滇时,他命毛人凤另派人到昆明逮捕杨杰,并由原机解回重庆处理。毛人凤急派西南长官公署第二处处长徐远举率大批特务随同卢汉赴昆,去执行这一紧急任务。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军事高参杨杰(3)
卢汉见特务们一同前往,知道必定与杨杰有关,急忙向杨杰发了密电,告诉他,毛人凤黑名单上第一人就是杨杰,蒋介石这次派特务来,将会对他不利,要他火速离滇。
  对于特务们异常的举动,杨杰也有察觉,现在又接卢汉密电,他感到事态严重,
  因此决定离开昆明去香港。他女婿朱建飞迅急用化名为他代买了去香港的飞机票。
  9月9日上午,朱建飞开着小汽车来到杨家,化装了的杨杰迅速上了车,躲在汽车
  后座下面,骗过了监视的特务,向昆明机场急驶而去。
  从重庆来的徐远举一下飞机,直奔沈醉家,连茶也没喝一口,就催沈醉到杨家捕
  人。于是,徐远举、沈醉急匆匆带领一帮特务,包围了杨杰住宅,然而他们却扑了个空。此时,杨杰正好登上飞机,一会儿,发动机升火,飞机离开地面,缓缓起飞,杨杰望着逐渐远了的昆明,眼中噙着一腔酸楚的泪,内心悄然说道:“再见了,家乡!”
  杨杰到香港后,住进轩尼诗道303号A4楼一幢公寓。自昆明脱险后,他十分谨慎,平日深居简出,很少到公众场合露面,有时出去,也进行必要的化装,因此来港后,很少人知道他的行踪。
  蒋介石得知杨杰逃往香港的消息后,大发雷霆,将毛人凤痛骂一顿后,限期令他找到杨杰,将其杀害。毛人凤领旨后,即飞昆明,也像蒋介石骂他一样,将徐远举、沈醉大骂一通,并派特务重新搜查杨宅。根据从杨家搜出的日记、来往信件,查出了杨杰在香港的一些关系,知道杨杰与香港的李宗理来往密切,同时,从信件中查出了杨杰到港后的详细住址。
  得到这些线索,毛人凤大喜过望,将这些信件带往台湾,找人模仿李宗理的笔迹,写了一封给杨的信,然后将信交给保密局行动处长叶翔之,令他赴香港执行暗杀杨杰的行动。
  杨杰在香港的处境已是相当艰难,中国共产党对他十分关心,早在五六月间,中共中央便通过潘汉年、张铁生托人转告他,要他迅速离开昆明,转道香港,然后北上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但杨杰认为西南策反已有一定成效,一旦离开,恐于大局不利,因此没有离昆北上。现在他到了香港,共产党依然关心这位真诚的党外朋友,在杨杰到港后的第十天,即9月19日,就接到在香港的中共地下组织转来的通知,告诉他,已经买好了到北平的飞机票,让他准备一下,马上离港赴平。
  杨杰接到共产党的通知后,十分高兴,他打心眼感谢共产党在他处于劣境时仍然关心他。他觉得几十年的奋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条光明正确的道路,那就是跟共产党走。他想到此去北平,就要见到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周恩来,还要参加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他将把自己所学的军事知识全部贡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想到这些,他心中不由一阵阵激动。这时,女佣走进书房,向他通报:“杨先生,外面有两位先生找您。”杨杰的思路被打断,他从美好的憧景中回到现实来,望着女佣,他警惕地问:“什么人!找我有什么事!”
  “说是李宗理先生派他们来的,他们说有李先生的亲笔信,要当面转交您。”
  “那就请他们上来吧!”杨杰不加考虑地说,因为李宗理是他要好的朋友,那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两位“先生”很快随女佣上了楼,杨杰见二人相貌文雅、穿着气派、谈吐礼貌,丝毫没有将他们与“刺客”、“杀手”联系起来,在问过姓名后,热情将他们迎进客厅,并让女佣为他们沏上茶。
  待女佣出去后,其中一位“先生”拿出一封信,说是李宗理写来的,边说边双手奉上。杨杰抬眼一看,信封上是熟悉的笔迹,更加深信两人是好友李宗理派来的,便接过信,拆开信封,抽出信纸,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两位“先生”见杨杰已经上当,相对一笑,其中一位努努嘴,另一位忽地露出凶相,拔出手枪,对准杨杰的头部,连开两枪,杨杰连哼都来不及哼一声,便扑倒在地,脑袋破碎,洒下一滩鲜血。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军事高参杨杰(4)
凶手正是叶翔之派来的军统特务,他们开枪后,即仓皇夺门而逃,待人们赴到现场时,凶手已逃得无影无踪。杨杰,这位中国现代著名的军事家、反蒋反内战的民主斗士,没有死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死在蒋介石特务的暗杀中,这一年,他仅61岁。
  中国共产党没有忘记曾与自己共同战斗的朋友。1952年,人民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将杨杰的骨灰从香港运回,安葬在昆明西山墓地。西山绿树葱茏,滇池碧水荡漾,杨杰静静地躺在故乡的怀抱里,与日月同辉,与山水长存。
  

抗日名将卫立煌(1)
1950年3月14日,北国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中国海上,却是风和日暖,波光粼粼,一碧万顷。这时,平静的大海上,一艘从香港开往澳门的客轮正徐徐前进。
  在船上,一间豪华的特等舱里,坐着一对年约50多岁的夫妇,男的穿中山装,女的穿旗袍,从气质、谈吐来看,他们不会是一般的等闲人物。是的,他们不是寻常百姓,只要了解一下他们的过去,谁都会大吃一惊,男的就是当年北伐英雄、抗日名将、解放战争时的东北“剿匪”总司令、被共产党列为战争罪犯的卫立煌将军,女的是他夫人韩权华。
  卫立煌自打上船后就很少说话,他既兴奋又感慨,总望着神秘的大海长久出神,过去的种种经历一幕一幕,十分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1897年,卫立煌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的卫杨村,辛亥革命时入湖南学兵营,后随军到了上海,参加过上海光复的斗争。1915年赴广州,入粤军当兵,后投靠蒋介石。北伐战争开始后,他随军北伐,因作战英勇,深得蒋介石喜爱,逐级提升,直到当上师长,卫立煌也因此对蒋感恩戴德,忠心耿耿。从1931年起,卫立煌升任第十四军军长,在蒋介石指挥下,率部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残杀过红军和革命群众。抗战初期,他先后担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及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在他任职期间,与中国共产党及八路军建立了较好的关系。他亲自到过延安,会见过毛泽东,当年毛泽东曾热情设宴招待他。在延安,他还见过周恩来、刘少奇、林彪等中共高级领导人。在他自己的司令部,卫立煌亲自接待过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参谋长。在洛阳,他与新四军将领彭雪枫有着友好往来。
  1943年,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