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风云-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线去吧,不过,有一点我必须告诉你,你这次回了东线,也许就意味着你以后都要呆在那边了。”
楚思南自然能够明白图哈切夫斯基这句话中隐含的意思,他是在明告自己,克里姆林宫对自己将来的安排,极有可能就是那仍旧属于不毛之地的东部,就像对待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将军一样,把自己发配到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担任个什么军区司令员之类的官职,这一辈子都别想回到莫斯科了。
不过尽管楚思南明白了图哈切夫斯基话语中的含义,可是他对此却丝毫也不担心,他知道,图哈切夫斯基这位老元帅已经时日不多了,而且在克里姆林宫的高层中,这也同样不是什么秘密了。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今手中掌握着一些权力的人,都在思量着下一步所要走的方向,而支持他楚思南无疑是最为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他楚思南根本没有必要同这位心慈手软、行事作风上有失果断的老元帅较真,等上一段时间,待他故去之后再作计较也不迟。
同图哈切夫斯基谈妥了返回东线继续指挥战斗的问题之后,楚思南的心里算是放下了一块石头,毕竟他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这个。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楚思南又询问了一下雅基尔他们的近况,尤其是在退休这个问题上。老哥几个有什么反应。而对这个问题,图哈切夫斯基给他地答案是,雅基尔几人毕竟是上了年纪,虽然他们对退休这个问题感到有些失落,但是却也没有多说什么。用图哈切夫斯基的话说,那就是他们几个人的确是感到累了,也许在这个时候退休,多去享几年清福,对他们来说是有好处的。不过对这个问题,楚思南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猜测,雅基尔他们大概是不愿意再纠缠在克里姆林宫的政治漩涡中了。尤其是夹在自己和图哈切夫斯基之间。几个老人,在经历了无数的是是非非、尔虞我诈之后。也确实没有过多的精力再去争斗些什么了。
从图哈切夫斯基的办公室里出来,时间已经将近上午十点,楚思南揣着满腹的心事,漫步在克里姆林宫内那光线并不算明亮地走廊里。此时,宫内已经显得热闹起来,这一路行来,时不时的有人从他身边经过。或热络地打上一声招呼,或行礼问声好,可是不知为什么,楚思南的心里竟然恍惚间升起了一丝寂寞地感觉,他甚至想不起来自己现在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了。
这次从远东回来,他没有带着卢科昂基。而作为妻子的吉尔尼洛娃,也仍旧滞留在远东,她有一些自己的工作要处理。这样一来,楚思南似乎成了孤家寡人,他在猛然间意识到,自己终究不是属于这个地方的,抑或是高处不胜寒,处在他这个位置上的人,已经难得找到几个知心的人了。
就那么如同闲庭信步一般,楚思南孤零零的一个人,从位于大克里姆林宫地图哈切夫斯基办公室走出来,一路走过多宫、伊凡大钟楼,最终登上了斯巴达克塔楼。
站在斯巴达克塔楼之上,楚思南透过那并不算宽阔的花格玻璃窗,有些茫然的看着宫外那宽敞的、人来人往的环宫大道。细蒙蒙的飘雪依旧在下着,天地间万物皆化为白色,这素色地天地万物,似乎更加能给人的心情添上几分落寞。
“卡,卡,卡。。。。。。”
就在楚思南远眺雪景,心中感慨万千的时候,一阵儿悠闲而清脆地脚步声,从塔楼外的回廊上由远及近,听得出来,带来这脚步声的人,正是朝塔楼内走来的。
这个时候有谁会到这里来?楚思南的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带着这个疑问,楚思南默然的转过身,静静的注视着门口的方向,等候这个不速之客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未几,随着脚步声的逐渐清晰,一道靓丽的身影出现在了楚思南的视线中,而令他多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这个身影的主人还同他有过一面之缘。想当初在北线战役中担任军事委员的时候,楚思南便有幸同这位在苏联乃至全世界艺术界享誉盛名的女人共乘一车,两人甚至还在一起相处了不短的一段时光。
“怎么是你?”带着一丝意外,楚思南随口说道。
“为什么不能是我?”带着嘴角的一抹浅笑,身穿一袭白色皮裘大衣的乌兰诺娃缓步上前,走到楚思南的对面,才用那一贯的轻柔语气说道,“难道将军认为加林娜没有资格进入克里姆林宫,没有资格来到这斯巴达克塔楼吗?”
“哦,不是,”被无端的小小抢白一次,楚思南在感到些微尴尬的同时,也觉得有些讶异。在他的印象中,面前这位芭蕾女皇并不是一个喜好与人拌嘴的女人,她性情温柔至极。可今天这是。。。。。。
“我只是感觉很巧,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你。”楚思南干咳一声,说道。
“噗嗤,”莫名其妙的一声轻笑,乌兰诺娃眨动着那双善睐的大眼睛,瞟了楚思南一眼说道,“也许并没有将军想象的那么巧合,其实,我早就看到将军了,就在将军进入克里姆林宫的时候,我就已经看到你了。”
“哦?”无意识的哦了一声,楚思南送出一道询问的目光。
“原本打算当时就上前同将军打声招呼呢,但是却看你急匆匆的进了图哈切夫斯基同志的办公室,所以只得作罢。”乌兰诺娃解释道,“还好将军并没有在那里呆太久,不然的话,我恐怕无法在离开克里姆林宫之前与你会面了。”
“你是说你刚才一直在等我?”带着几分意外,楚思南讶然道。
“恩,”乌兰诺娃点点头,然后上前一步,挨着楚思南的肩膀站到了窗户前,她看着塔外的某个地方,轻声说道,“上次同将军在卡累利阿一别,至今已有两年。在这段时间里,加林娜听到了太多关于将军的消息,真没想到,只不过这么久,将军便有了和当初天差地远般的改变。”
“改变?”楚思南未置可否的说了一句,“是啊,改变,很多的改变。”
“将军有心事?”乌兰诺娃歪着头,看了楚思南一眼问道,“是加林娜的出现让将军感到不快了吗?”
“不不不,这和你没有任何关系,”楚思南急忙解释道,“正相反,见到你,我才感觉到心情好了不少。”
“将军这是真心话吗?”乌兰诺娃显然对楚思南的这句话并不相信,她笑笑说道,“那为什么我从将军你的眼睛里,还是只能看到那淡淡的落寞?”
《新二战风云》 第九卷 血飘黑土地 第二十三章 血染黑土地
十二月中的哈尔滨,天气骤冷,但是对于滞留城中的十余万苏军士兵来说,这一份严寒似乎并非无法忍受,与此相反,他们还能感觉到一份新年来临前的惬意。是啊,对于他们来说,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了。
而对于居住在哈尔滨城内的中国老百姓来说,这段时间的生活同样是惬意的。日本人完了,在保持了对哈尔滨长达十余年的恐怖统治之后,这些从东面海上窜过来的匪徒,终于结束了他们在哈尔滨的统治,如今,这些个昔日作威作福的家伙们,变成了彻头彻脑的阶下囚,他们被关押在哈尔滨郊外的数个集中营里,往日的风光与凶利已然不再。
这段时间,去城外不远处的集中营观看那些日军战俘,似乎成了哈尔滨市民的一大快事,看着他们身着单薄的军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顺便向他们的身上投掷一些石块、菜根,以发泄长久以来抑郁在心中的愤怒,这些都能给刚刚摆脱被奴役命运的人们带来极大的快感。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那些负责看守俘虏的苏军士兵,对哈尔滨市民的这种做法保持了旁观性的默许,每当有类似的冲突发生的时候,这些苏军的士兵就三三两两的围聚在一起,吸着烟,眉开眼笑的在一旁“看戏”。
苏军留守人员的这种漠视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助长了市民们的报复心理,因此,在哈尔滨郊外的数个战俘集中营。接连不断地发生市民与战俘之间的冲突,情况在进入十二月中旬之后,变得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战俘伤亡的情况。
而在另一方面,随着苏军在满洲正面战场上一步步的攻势,日本关东军开始呈现出全线溃败的局面。十二月十日,苏军四线方面军克雷洛夫部的两个步兵师,在牡丹江外围地区发动攻势,经过八小时的激战,一举歼灭原驻守牡丹江地区的三个日军旅团。打死打伤日军士兵四千余人,俘虏少将以下军官二十余人。随即苏军进占牡丹江、延吉一线地区。彻底堵住了日军由这一线向朝鲜半岛转移的通道。原本滞留在该地区的近十万日本侨民,被迫向吉林一带转移。
十二月十一日。返回莫斯科近半月之久地楚思南,乘坐军机返回东线战场,在刚刚修复好的哈尔滨机场上,他刚一下飞机,就迫不及待地下达了一连串的作战命令,而其中最为重要地一条,就是命令克雷洛夫部务必竭尽全力向南挺进。将试图朝长城以南地区转移的那为数众多的日本侨民俘获在手。与此同时,他还命令在敌后活动的抗联武装,积极的活动起来,给向南转移的日本侨民、军队制造袭扰,从而延缓他们的南退速度。
十一日午时三十分,近四百架轰炸机、俯冲轰炸机从苏联境内地三个空军基地起飞。对由吉林通往沈阳、长春的公路;由哈尔滨经吉林通往平壤的铁路;由沈阳通往平壤的铁路,实施了大规模的轰炸。
“这是黑色的一天。”
后来地日本二战史学家在谈及这一天的苏军空袭时,往往都会说上这么一句话。而在实际上,对于那些日本移民来说,这也的确是黑色地一天。
在吉林的郊区,近十万的日本侨民等候着可以承载他们南下抑或是东进的列车到来,毫无疑问,聚集在这一带的庞大侨民数量,无论对于铁路运输还是对于公路运输来说,都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再加上此时恰好是关东军作战的艰难时期,司令部方面要想调集这么大规模的运输力量,也着实的不容易。就这样,随着运输的迟滞,在吉林一带的日本移民越聚越多,而在制空权全部丧失的条件下,这其中蕴含着多大的危险实在是显而易见的。
也许有人会说,仗都打成这样了,还去顾虑那些移民干什么?尤其是日本军人,他们原本就不是仁慈善良的物种,他们还会考虑移民?其实,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关东军司令部不得不去考虑他们的移民问题了,毕竟在吉林近郊的不是一千抑或是几千的移民,而是数万近十万的移民。如果在满洲的军队,连自己的移民都无法保住,那么对于士兵的士气而言,将会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甚至于今后的作战能否继续顺利展开,都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关东军司令部才在保证将后续部队运往前线的同时,竭尽全力的要将这批移民运入关内。
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由于战争之初对战场制空权的丧失,日本关东军几乎陷入了某种程度的绝境,他们就像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在西线所遭遇的情况一样,无论是后勤运输还是兵团行进,都面临着苏军来自空中的肆无忌惮的打击。而对于日本移民的政策,早在战争之处,作为东线战役总司令的楚思南,就做出了很系统、很强硬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