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螅坏酵虿坏靡眩荒苁谟韬喝斯笕Α�
就说江南江北大营,都是满人所率的绿营兵,乃清廷依靠的国防军。满清皇帝本想乘着天京事变之际,让满人和绿营军建此大功,谁知道这些人不争气,一击即溃,使得清廷四顾无人,手里无兵,当时只能重用曾国藩和湘军。
有了胡林翼的全力推荐和肃顺的力保,咸丰帝焦头烂额之下,最后下诏实授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曾国藩实权到手,最终打造出了“湘系”势力,一时权倾朝野,汉人的势力也就日渐压过那些昏聩无能的满人。若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这些精明强干的汉人官僚,就不会有晚清中兴大业和南方的崛起了。
这里,稍微提一下洋鬼子们和一个香港来的假洋鬼子。
当马克思博士得知大清帝国发生了起义后,兴奋的认为“中国的革命,将引发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恩格斯也高兴的说:“古老中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过不了多少年,我们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但太平天国还没有灭亡,马克思博士在《中国纪事》里严厉斥责了太平天国,“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只有在中国才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失望的还不仅仅是马克思博士。英法洋鬼子们在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很是狐疑不定,刚开始他们以为太平天国信仰基督教,应该比北京的皇帝要好打交道一点。但很多传教士去天京细致的了解后,发现洪秀全的宗教理论根本是不伦不类的四不像,什么天父天兄,上帝次子,完全就是瞎扯谈!那些虔诚的传教士们还想纠正洪秀全的错误,但被洪教主一句话给噎了回来。洪教主说,你们说我错了,但我上过天堂见过上帝,你们见过吗?
不到十年,太平天国这个潜力股一下就被打回原型,变成了垃圾股。
在洋人的眼里,太平天国更加的不堪。相对于北京的皇帝,太平天国的所作所为更加不利于通商,洋鬼子们终于在1860年签订了《北京条约》后,心满意足的离开北京,临行还慷慨的答应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军。因为恰好在这时,李秀成的大军已经杀到上海附近,洋鬼子终于撕下“洋兄弟”的面纱出手了!
恭亲王奕䜣对借师助剿最为热心,和洋鬼子们一拍即合。李秀成大军攻打到上海杭州一带后,洋鬼子们觉得利益受到了直接的威胁,在上海官员的统筹安排下,组织或训练了以下洋枪队参战:常捷军(中法联合军)、常安军(中英联合军)及华尔、戈登统领的常胜军,这些武装力量或半土半洋,或是一些国际失业军人组成,凭借他们先进的枪械和现代战争理论,在镇压太平军和捻军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
而在1859年的4月,一个假洋鬼子来到了天京,这就是洪秀全的堂弟洪仁K灯鸷槿诗,他是天王的堂弟,比洪秀全小九岁,也是洪秀全早年发展的教民之一,虽然没有参加金田首义,但姑且算是太平天国的原始股民。
1847年洪仁秃樾闳黄鹑チ讼愀垩白诮汤砺郏樾闳罄匆蛭淌烤芫蠢穸筲罄肴ィ槿诗经过努力,终于在瑞典传教士韩山文处受洗礼。在太平天国知名人物中,洪仁俏ㄒ唤邮芄谙蠢竦幕酵健�
洪仁罄刺道细绶⒓A耍慵弊鸥先ネ侗迹搅松虾:笠虮穆砺叶吠静煌ǎ肴眯〉痘峄に退ヌ炀〉痘岬娜擞醒鄄皇短┥剑谷徊幌嘈潘纳矸荩峁荒茉谏虾:拖愀奂湔纷商熵嘶煸谕夤淌恐洹匆搴屯糯笫π值睦砺郏槿诗是个标准的“假洋鬼子”。
一直磨蹭到1859年,洪仁抛钪盏搅颂炀2还吹迷绮蝗缋吹们桑炀┦卤浜蟪形奕耍槿诗很快被天王家兄封为“开朝精忠军师顶天扶朝纲干王”,简称干王。洪秀全的意思,是让这个弟弟像杨秀清一样,总理大小政务。干王毕竟在香港呆过多年,英语说倍溜,比这几个老土的哥哥强多了。这时,他捧出一本早在香港就打好草稿的《资政新篇》,呈献给天王阿哥。
《资政新篇》这本小书当时看来,还是有点意思的。它的主要思想其实就是“睁眼看世界”,也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先声。在书里,洪仁岢鲆梦鞣接杏弥铮┤缁鸫⒒鸪怠⒑畋怼⒘非沟鹊龋⒔ㄒ榉滦鞣娇亟煌ǎ税煲校睦⒚鞯龋诘笔崩此担闶呛芟执芙搅恕V豢上В樾闳炔欢庑┒鳎笔钡幕肪骋裁挥刑跫ナ凳蹲收缕诽岢龅母倭欤看馐侵缴咸副�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太平军众多少年英雄和湘军诸多儒将的涌现,只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可爱的国家,从来就不缺乏人才。 。 想看书来
2.8、天京城破日,血满金陵河
曾国藩被实授两江总督后,立即和湖北巡抚胡林翼联手制定了安庆战役的战略计划。曾国藩亲至湖北黄州胡林翼大帐中,抵足而谈九个晚上。最后,两人都认为,能否攻下金陵,就看能否夺取安庆;惟有取安庆后,方可高屋建瓴,以上制下,洞开天京门户。
湘军中坚胡林翼,湖南益阳人,比曾国藩小一岁,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曾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岳父则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两江总督陶澍。在科举考试中,胡林翼比曾国藩先中进士,后来去了贵州任职。太平军起事的时候,胡林翼被调派到湖南,由此进入了湘军体系,并一度作了曾国藩的部下。后来经过曾国藩的保荐,胡林翼被授予湖北巡抚实职,升迁速度远快于曾国藩。在曾国藩处于低落的时候,胡林翼就成为维系湘军的关键人物。
在曾国藩、胡林翼合军进逼安庆的时候,太平军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五路救皖”的计划。这个计划以二破江南大营的部队为原班人马,其中以陈玉成、李秀成两军为主力,李世贤、杨辅清、刘官芳三军为牵制力量。为保住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制定了一个更大的“围魏救赵”之计,约定两军会攻武昌,吸引曾胡回军自救,安庆之围也就自然化解。
这一招,和之前李秀成大军进攻杭州将江南大营兵力调出的计策大同小异,但这次曾国藩和胡林翼冷笑了笑,他们这次只认准了安庆,绝不上当,即使太平军进攻北京皇帝告援也不放手。
太平军这边,却在协调上出了大问题,尽管陈玉成进军顺利,并已经攻至武昌附近的黄州,但李秀成只顾自己开辟的苏常地区扩充自己的势力,无心西进,这最终导致了合击武昌计划的失败。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关键时刻,曾胡同心,而陈李相左,这为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埋下了祸根。
姜还是老的辣,陈玉成和李秀成毕竟还是太年轻!
安庆争夺战总共打了18个月,曾国藩命令士兵在城外深挖长濠,结硬寨,打呆仗,死死困住城内的孤军,而外围的陈玉成等诸援军被一一阻截,始终打不进来。最后,安庆城内弹尽粮绝,一片死气,和北伐军被困连城一样,“釜中余炙存人脯,屋上饥鸟作鬼声”,再次出现食人惨剧!
1861年9月,湘军用火药轰开安庆城墙,冲杀进城。面对那些已经饿得差不多的太平天国军民,湘军并没有丝毫的怜悯,全城男女老幼,还有守军两万余人,全被尽数屠戮,尸体浮江,江水都为之染红。
胜利指日可待的时候,胡林翼却已经重病缠身。在攻破安庆不到一个月,胡林翼终因心力憔悴而病死在武昌,终年50岁。临死前,胡林翼被朝廷加封为太子太保,可惜路途遥远,封赏消息在胡林翼死后第二天才到。
陈玉成眼睁睁的看着安庆守军全军覆没,却又无计可施,只能挥泪撤往庐州,从此了无进展。1862年6月,陈玉成被困庐州,被时叛时顺的淮北割据势力苗沛霖诱至寿州而被俘,后被解送到清将胜保大营,凌迟处死。从此,太平军后期纵横一时的陈玉成兵团土崩瓦解,被悉数消灭,皖北基地也由此沦入湘军之手,太平天国的江山也就去了一大半。
攻陷安庆后,曾国藩指挥三路大军围困天京,在安庆杀红了眼的曾国荃率湘军主力中路突进,另外左宗棠和李鸿章率两路偏师分别从南路和东路进行包抄。面对天京危局,李秀成仍旧转战苏南,并在上海附近和洋枪队发生激烈冲突,一直等到洪秀全严诏才回到天京。
1862年5月底,湘军水陆并进,直抵天京城外。湘军陆师扎营于雨花台,直插天京的心脏;水师由湘军才子“雪帅”彭玉麟率领,镇守河口,卡住天京的脖子。而此时回援的太平军虽然数量众多,但大都是新兵;没有经验,也没有激情,正如湘军幕僚王辏г嗽凇断婢秸郊汀防锼档模骸埃ㄌ骄┖辈剑适鸯辽嗾鸷В扔诔跗鹗彼ヒ樱 薄〈耸钡奶骄丫悄浩脸亮恕�
随后的雨花台之战,可以清楚的看到双方“势”的转移。湘军虽然人数少,但准备充分,在水师的辅助下,粮草充足,器械精良,势在必得。尽管太平军一批又一批的连续冲杀,湘军始终巍然不动。主将曾国荃甚至在左腮中弹、满脸是血的情况下,仍旧骑马在湘军各营垒中来回驰骋,指挥并鼓舞手下的士兵拼死顶住太平军排山倒海般的进攻。在最危急的时候,湘军和太平军更是近身赤刃格斗,杀得营垒里尸横遍地,血流成河。但最终还是湘军取得了胜利,李秀成见久攻不下,只好放弃进攻后进入天京。
在天京被围的时候,东南战场也是恶讯频频,李秀成打下的常熟、太仓、昆山等相继陷落,李秀成心里着急,请求去苏州救援,但洪秀全怕他远走高飞,就扣下他母亲和妻儿子女作为人质,并要求交银十万两助饷。当时围困苏州的有李鸿章的淮军三万人、戈登的常胜军三千多人和中法混合军(常捷军)四百多人,力量远胜于太平军,虽然后来李秀成亲临苏州指挥,但还是无济于事。洪秀全不久又以天京事急为由召回李秀成,苏州也随即发生叛降事件,苏州太平军的主将也是李秀成的部下慕王谭绍光,被纳王郜永宽等人所杀,苏州于1863年底被攻破。
在苏州陷落的时候,李秀成向洪秀全提出“让城别走”。但洪秀全听后勃然大怒,严厉斥责道:“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乎?”
后人一直疑问洪秀全为什么不肯离开天京,据笔者的揣测,假如洪秀全撤出天京,路途劳顿不说,也许会死得更快。洪秀全作为一个神秘的精神领袖,要是在逃难中被“臣民”们看见天王也不过如此,人心必然涣散,倒不如困守天京,至少还可以“天京城在”的精神相号召;再者,洪秀全要是离开天王府这个安乐窝跟随大部队逃难,很难保证不被李秀成这样的军事将领挟裹,弄不好乱军当中身首异处,也不是不可能的。
李秀成带领剩余的太平军悉数进入天京城后,已成瓮中之鳖。天京被围后,粮食锐减,天王此时只得号召大家以“甘露”为食。何谓“甘露”?就是各种野草。在湘军日逼日紧的形势下,城内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