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夷坚志 >

第18部分

夷坚志-第18部分

小说: 夷坚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
夷坚甲志卷十七 倪辉方技
    成都人倪辉。妙于数术。靖康丁未之春。王室不靖。蜀去朝廷远。音驿断绝。识者以为忧。成都倅虞齐年祺窦审度卞同谒。辉询之曰。国势如此。先生当知之。辉曰。此正古人所谓三月无君之时。历家以闰月为天纵。去年置闰在十一月。北方愈盛。火至此衰歇。京城苟不守。必以是月。使日官有先见之明。移闰在五月。以助火德。犹有可扶之理。今无及矣。然吾以数推之。国家历数。至丙午才余一算。今年五月一日。算当复生。其数无穷。然去今尚两月。未知能及此日否。因请虞窦各布课。虞之占得申酉戌。窦之占得戌酉申。卦成。喜曰、无忧矣。二课初传极艰棘。中传而定。末传极佳。宋祚当从是愈永。然课中赦书神动。不出百日。当有大霈。可验也。二公且喜且惧。既而闻京师果以闰月陷。五月一日。上即位于南京。赦书至成都。与辉筮日相去盖九十五日。绍兴二年冬。虞之子并甫允文过辉。辉曰、与君相见无日矣。明年吾入恶限。名曰父子不相见。欲遣小儿往它郡禳之。顾已无及。吾必死。至立春日果死。

    。。。

 ;。。。 ; ;
夷坚甲志卷十七 解三娘
    兴州后军统领赵丰。绍兴二十七年春。以帅檄按兵诸郡。次果州。馆于南充驿。命吏置榻中堂。驿人前白曰。是堂有怪。夜必闻哭声。常时宾客至此。多避不敢就。但舍于厅之西合。丰笑曰。吾岂畏鬼者耶。竟寝堂上。至夜间哭声从外来。若有物直赴寝所。丰曰。汝岂有冤。欲言者乎。言之。吾为汝直。否则亟去。果去。顷之又来。群从者皆闻履声趾趾然。明日以语太守王中孚弗。王以为妄也。是夕赴郡宴夜归。方酒酣未得寐。倚胡床以憩。一女子散发在前立。曰、妾乃解通判女三娘者也。名莲奴。本中原人。遭乱入蜀。**于秦司茶马季忞户部。家实居此馆。李有女嫁郡守马大夫之子绍京。以妾为媵。不幸以姿貌见私于马君。李氏告其父。杖妾至死。气犹未绝。即命掘大窖。倒下妾尸瘗之。今三十年矣。幸将军哀我。使得受生。丰曰。汝死许久。士大夫日日过此。何不早自直。曰、遗骸思葬。未尝须臾忘。是间有神司守。不许数出。十年前妾夜哭出诉。地神告曰。后有赵将军来此。是汝冤获伸之时。日夜望将军至。故敢以请。丰曰、果如是。吾当念之。女谢去。遣人随视之。至堂。外墙下。没不见。明日。召僧为诵佛书作荐事。遂行。晚至潼川之东关县。止县驿。女子复在前。已束发为高髻。丰曰、吾既为汝作佛事。何为相逐。曰、将军之赐。固已大矣。但白骨尚在堂外墙下。非将军谁为出之。丰曰。吾为客。又已去彼。岂能为汝出力。胡不诉于郡守王郎中。曰、非不知也。戟门有神明。距容辄入。然妾之冤。非王郎中不能理。非将军为地。何以达于王郎中乎。妾骨不出。则妾不得生。使妾骨获出而得生。在将军一言宛转间耳。丰又许之。再具其事走介白王守。王乃访昔时李户部所使从卒。独有谭咏一人在。委咏访其骨。咏率十数兵来墙下发土求之。凡两日。迷不得所在。咏致一巫母问之。巫自称圣婆。口作鬼语。呼咏责曰。汝当时手埋我。岂真忘所在耶。今发土处即是。但尚浅耳。当时倒下我。盖以木床。木今尚在。若得木。骨即随之。顶骨最在下。千万为我必取。我不得顶骨。不可生。咏惊怖伏状。又明日。果得尸。郡为徙葬于高原。时绍京为渠州邻水尉。未几。就调普州推官。见解氏来。说当日事。绍京继踵亦卒。关寿卿耆孙初赴教官。适馆于此。尝为作记。虞并甫为渠州守。绍京正作尉云。

    。。。

 ;。。。 ; ;
夷坚甲志卷十七 梦药方
虞并甫。绍兴二十八年。自渠州守被召至临安。憩北郭外接待院。因道中冒暑得疾。泄痢连月。重九日。梦至一处。类神仙居。一人被服如仙官。延之坐。视壁间有韵语药方一纸。读之数过。其词曰。暑毒在脾。湿气连脚。不泄则痢。不痢则疟。独炼雄黄。烝面和药。甘草作汤。服之安乐。别作治疗。医家大错。梦回尚能记。即录之。盖治暑泄方也。如方服之。遂愈。

    。。。

 ;。。。 ; ;
夷坚甲志卷十七 孟蜀宫人
    陈甲、字元父。仙井仁寿人。为成都守李西美璆馆客。舍于治事堂东偏之双竹斋。绍兴二十一年四月。西美浣花回得疾。旬日间甲已寝。闻堂上妇人语笑声。即起映门窥观。有女子十余。皆韶艾好容色。而衣服结束。颇与世俗异。或坐或立。或步庭中。甲犹疑其为帅家人。以主人翁病辄出。但怪其多也。顷之。一人曰。中夜无以为乐。盍赋诗乎。即口占曰。晚雨廉纤梅子黄。晚云卷雨月侵廊。树阴把酒不成饮。识著无情更断肠。一人应声答之曰。旧时衣服尽云霞。不到迎仙不是家。今日楼台浑不识。秪因古木记宣华。余人方缀思。甲味其诗语不类人。方悟为鬼物。忽寂无所见。后以语蜀郡父老。皆云王氏有国时。尝造宣华殿于摩诃池上。名见于五代史。孟氏因之。今郡堂乃其故址。赋诗之鬼。盖宫妾云。西美病遂不起。旧蜀郡日晡不击鼓。击之则闻妇人哭声数十为群者。相传孟氏尝用晡时杀宫人。以鼓声为节。故鬼闻之辄哭。承宣使孙渥。以铃辖摄帅事。为文祭之。命击鼓如仪。哭亦止。后复罢云。甲以绍兴三十年登乙科。

    。。。

 ;。。。 ; ;
夷坚甲志卷十七 鱼腹佛头
资州人何慈妻范氏。事佛甚谨。家尝烹鱼。已刳腹。见脂裹一物极坚韧。剖之乃二佛头也。其家斫木为全体以承之。至今供养。慈以宣和甲辰登科。后为开州守。八事皆虞并甫说。范氏其表姊也。

    。。。

 ;。。。 ; ;
夷坚甲志卷十七 徐国华
建安人徐国华。宣和中入太学。梦登高楼上。楼悬大金钟。有金甲伟人立钟旁。视徐击钟而言曰、二十七甲。再击。云、官不过员外。三击。云、系七科。徐悟而言曰。行必取科甲。官至外郎足矣。因记于牍中。但不能晓七科二十七甲之说。靖康丙午。胡骑攻城。庠序诸生。多病脚气死。徐亦以是疾终。乡人董纵矩。欲葬之东城墓园。而垣中列兆。已无余地。乃与后死者皆瘗于垣外。董以标揭识其处。正居第二十七行之第七穴。归唁其父。因出其手书。则梦中神告。无少差者。宁国人□德升说。

    。。。

 ;。。。 ; ;
夷坚甲志卷十七 清辉亭
广西昭州。最为疠毒之地。而山水颇清婉。郡圃有亭名天绘。建炎中。郡守李丕。以与金国年号同。欲更之。乞名于寓公徐师川。久而未得。有范滋者。为易曰清辉。已揭榜。徐谒李同坐亭上。少焉策杖于四隅。视积壤中有片石。班班如文字然。命取而涤之。乃丘浚所作记。其略云。予择胜得此亭。名曰天绘。取其景物自然也。后某年月日。当有俗子易名清辉者。可为一笑。考范生初命名之日不少差。

    。。。

 ;。。。 ; ;
夷坚甲志卷十七 巴蕉精
兴化人陈忱。崇宁中。以上书得罪。送德安府学自讼斋。与郡士刘李二生同榻。李在内。陈居中。刘最处外。一夕刘觉。体畔甚热。见一物。如茜被包裹卧其旁。大惧。明夜先二人未寝。径趋床内。与李易位。李所睹亦然。皆不敢言。至夜争据便处。陈曰。岂有所畏邪。我请尝之。既寝。闻户外叹息声。若欲入而不敢者。他夕陈先就枕。刘奏厕方来。不得已复居外。见如前时。始以实告陈。陈奋然以身当之。复闻有声。即大呼而出。其物踉蹡越窗外。至巴蕉丛而灭。明日尽伐去蕉。又穿地丈余。无所得。自是怪遂绝。咸疑为巴蕉精云。黄子亨彦质说。黄德安人也。

    。。。

 ;。。。 ; ;
夷坚甲志卷十七 姚仲四鬼
姚仲。始为吴玠军大将。尝与敌人战小衂。吴欲诛之。仲曰。以裨将四人引军先退。故败。吴召四将斩之而释仲。后数岁。仲领兵宿山驿。见四无首人。皆长二尺许。揖于庭。曰、我辈败事当死。然公不言则可全。今皆死。故来索命。仲曰。向者奔北。我自应以军法行诛。既屈意相贷。而少师见责。我若不自明。则代汝曹死矣。四人曰。当时之退。但择一人先遁者。足以塞责。何至是。仲无以对。四鬼渐喧勃欲上。忽有白须老人出于地。亦长二尺余。诘之曰。汝等败军伏法。乃其分。安得复诉。叱去之。应声而没。老人亦不见。人以是知仲之必贵。又十年。以节度使都统兴元军。路彬质夫说。

    。。。

 ;。。。 ; ;
夷坚甲志卷十七 陈茂林梦
福州长乐士人陈茂林。梦至大殿下。与数十人班谒。笏记云。官职初临。朝仪未熟。既寤。谓必登第为龙首。谒至尊也。遂更名梦兆。绍兴十七年。为解头。赴鹿鸣燕。与同荐送者谒大成殿。旧例以年齿最高者为首。陈不可。曰、吾为举首。应率先多士。众莫与之争。既焚香。当再拜礼毕。陈误下三拜。有闻其梦者。笑曰、此所谓官职初临朝仪未熟也。陈亦惘然。疑为已应梦果不第。林之奇少颖说。

    。。。

 ;。。。 ; ;
夷坚甲志卷十七 张德昭
    建阳人张德昭。老于进士。以特恩补官。得伤寒疾。为黄衣人持符逮去。至幽府。抗声廷下曰。追到建州张德昭。王者怒曰。命尔追某州孔昭德。今误何也。付吏治其罪。命张还。张恳曰。业儒白首矣。仅得一官。今日获至此。欲一知寿禄几何。幸哀许之。主者曰。天机理不容泄。寿数难言也。又拜乞官禄所至。则沉思移时。如阅籍者。曰、位至作邑。张遂出。逢一婢于途。问所以来。曰、到此已数日。家中并无恙。乃前行。抵深谷边。足跌而寤。问其家。始知此婢相继死。才一日耳。张益愈。访刘彦冲子翚于崇安山中。以事告。曰、老矣。讵复荣望。今下摄承簿尉。果若所言。得宰一邑。犹须十年间。□自喜也。是岁调补汀之清流尉。至官逾岁。会县令罢去。暂摄其治。遂亡。距入冥时仅三年。刘口甫说。

    。。。

 ;。。。 ; ;
夷坚甲志卷十七 峡山松
    广州清远县之东峡山寺。山川盘纡。林木茂盛。有古飞来殿。殿西南十步许。大松傍崖而生。婆娑偃盖。大观元年十月。南昌人皇城使钱师愈。罢广府兵官北还。櫍鬯孪隆4诱吒筛H≈找埂C髂辍5钪鼻稀W怨闳缌荨9隆C我慧坯扌腽弧C嬗谐钌T弧⑽峋哟巳倌辍2恍抑倒谌恕2荒荜诱摺V粮嵯ヒ源颉J刮抑两裱鳌9芪追秸衫鲜Α3龊练⒘Σ怪巍J该し绶⒆鳌N薅≈肌5弥仗炷辍N痛笠印<衔势湫帐霞八印T弧⑽岱窃彩追阶恪D酥参镏泻樾哉摺7衫粗髂稀<此σ病P椅尥<暇酢R善渌梢病R陨褚煺米啤P胨缕艄亍=敫妗J毕游疵8锤是蕖V撩鳌T蛑廴私饪喴咽铩b耆徊荒芡9龥抗狻R杂锪罱ò才礓M。政和二年。銶解官如广府。过寺即以吉老言访之。果见巨松去根盈尺。皮肤伤剥。膏液流注不止。盖七年矣。乃白主僧和土以补之。围大竹护其外。曲江人胡愈作松梦记述其事。予尝往来是寺。松至今犹存。

    。。。

 ;。。。 ; ;
夷坚甲志卷十八 杨靖偿冤
    临安人杨靖者。始以衙校部花石至京师。得事童贯。积官武功大夫。为州都监。将满秩。造螺钿火鐀三合。穷极精巧。买土人陈六舟。令其子十一郎赍入京。以一供禁中。一献老蔡。一与贯。以营再任。子但以一进御。而货其二于相国寺。得钱数百千。为游冶费。愆期不归。靖望之久。乃解官北上。遇诸宿泗间。子畏父责己。乃曰、所献物皆为陈六所卖。儿几不得免。靖信之。至京、呼陈六诘问。陈答语不逊。靖杖之。方三下。陈呼万岁得释。还至舟。谓其妻曰。杨大夫不能训厥子。翻以其言罪我。我不能堪。遂赴汴水死。靖得州钤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