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春秋第四部(完) >

第7部分

说春秋第四部(完)-第7部分

小说: 说春秋第四部(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你看,你们请我们攻打齐国的时候,我们二话没说就出兵了。如今我们请你们抵抗晋国,你们怎么就撤军了呢?”楚国使者不干了,当场指责。
  臧文仲不说话,他摆出一副看热闹的架势来。
  “兄弟,我也知道你想老婆了。可是,你擅自撤军事小,如今搞得友邦惊诧事大。你说我们跟楚国关系这么铁,你这么做,叫我怎么办?”鲁僖公把脸色沉了下来,为了增强效果,刚才还特地在脸上擦了点姜水。
  “我,我,我真不是自己回来的啊。难道,难道是晋国人假冒我们的使者?”公子买也算机灵,给自己找个台阶。
  “别说那些了,后果已经造成了,你说怎么办吧?啊,你说怎么办?”鲁僖公假装很生气,然后对楚国特使说:“特使啊,你说怎么处置他吧,我听你的。”
  楚国特使低头想想,说了句:“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自己看着办。”这句伟大的常用语就出自楚国特使这里,之后沿用了几千年。
  看着办是怎么办?鲁僖公当然知道怎么办。
  “啪。”拍桌子的声音,之后是鲁僖公的声音:“公子买擅自撤军,导致友邦惊诧,后果十分严重。为了给楚国人民一个说法,我也只好大义灭亲了,来人,斩首。”
  就这样,公子买被砍了。临死,他也没弄明白究竟是谁要了他的命。
  “复上楚王,我们已经杀了擅自撤军的公子买,近期可望再派部队前往卫国抵御晋国。那个什么,要不,这个脑袋你带去给楚王看看?”鲁僖公给楚国特使送了不少礼品,其中包括公子买的脑袋。
  楚国特使高高兴兴走了,走在半路上把那个脑袋扔掉了,谁愿意带个脑袋走路啊?
  为了国家的利益,公子买就这样做了冤死鬼。
  换句话说,国家利益常常建立在许多人冤死的基础上。

  臧文仲的策略是成功的。
  当年的城濮大战,晋国人战胜了楚国人。
  “老臧,怎么办?”鲁僖公又找来臧文仲商量,庆幸当初幸亏没有贸然去跟晋国人作对。
  “主公,晋国,武王的后代;咱们鲁国,周公的后代,咱们是兄弟国家啊。从前投靠楚国,那是没办法的办法,如今晋国战胜了楚国,咱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投靠晋国啊。”臧文仲眉头都没皱一下,决定鲁国重新站队。
  墙头草,随风倒。
  
  当天,鲁僖公和臧文仲出发前往城濮。
  作为第一个前来祝贺的诸侯,鲁僖公受到了晋文公热忄青的接待。两国君主就当前的国际形势进行了会谈,重温了三百多年前的亲兄弟忄青谊。最后,鲁僖公表示,从今以后,鲁国要在晋国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周王室的周围,为了世界的和谐美好而共同奋斗。
  鲁国参加了随后的一系列会盟活动,以实际行动表明鲁国将成为晋国最坚定的盟友。
  晋国一度决定灭掉曹国,将曹国分给各国诸侯,鲁国分到的最多。尽管最后大家都把分到的土地还给了曹国,但是晋国与鲁国之间的紧密关系已经显露无遗。
  俗话说:疾风知劲草。可是,再劲,也不过是根草,要那么劲干什么?
  只有随风倒的墙头草才能生存下去。
  
  第一二六章 礼仪之邦 
  
  鲁国真的是礼仪之邦吗?真的是。
  不过,既然礼崩乐坏已经是大势所趋,鲁国就能犭虫善其身吗?
  泥沙俱下的时候,谁也不能犭虫善其身。
  在鲁国,普通百姓对于繁琐的周礼早已经不耐烦,而士们也很讨厌各种各样的等级制度。其实,不仅仅社会中下层对周礼越来越不感兴趣,就是卿大夫乃至国君,对于周礼也并不严格遵守。
  《左传》及《国语》中都记载了鲁国君臣的一些“违礼”之举,如隐公到棠地观渔,桓公取郜大鼎于宋而置于太庙,桓公与夫人姜氏一道到齐国去,庄公到齐国观社,庄公丹桓宫之楹而刻其桷等等。
  对于礼仪之邦来说,关起门来守不守礼其实都无所谓,可是,在外人面前一定要作出一副知礼守礼的架势来,要不,怎么贩卖文化?就像如今的英国人,在国内怎样酗酒怎样衤果奔不要紧,在外国人面前一定要作出一副英国绅士的架势来。
  问题是,时间久了,鲁国人连在外国人面前做做样子的功夫也不愿意做了。
  
  ——礼仪之邦
  俗话说:周礼尽在鲁矣。
  现在来说说周礼,概括讲来,周礼的内容应该包括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可大致分为吉、凶、军、宾、嘉5大方面。细分之,有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真可谓“繁文缛礼”,大而至于正攵治、军事,小而至于衣冠、陈设,无不有义。这些礼仪都是本着忠、孝、信、义等准则推衍而来,目的是为了“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礼俗即周人的社会风俗与道德习惯,它较礼节更细且繁,只是并无硬忄生规定。就主次而言,礼仪、礼节、礼俗是从属于礼义的,因为礼的根本目标是维护等级制度,这才是其本质所在。
  在所有诸侯国中,鲁国是“周礼之父”周公的封国。因此,鲁国初封时不仅受赐丰厚,而且还得到了不少特权。《礼记•;明堂位》记载说:“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周成王明确规定,周公的祭祀享受王的待遇,鲁国可以“郊祭周公”。
  因此,鲁国天然就是周礼的模范国家。即便是王室,在经历了西周变东周的动荡之后,在周礼上也已经不如鲁国这么齐备了。再加上鲁国不仅有天子之礼,而且有诸侯之礼,对于诸侯更具有示范作用。
  “周礼尽在鲁矣。”这是当时全世界对鲁国的评价,似乎也是事实。
  礼仪之邦,绝对的礼仪之邦。
  正因为鲁国是礼仪之邦,各国诸侯了解周礼也往往到鲁国学习。从前是中原诸侯国家,如今,就连秦国和楚国也派人来学习,他们也想早日甩掉蛮族的帽子,玩一玩文明牌。
  鲁国有专门的机构对外国人进行周礼培训,靠这个每年挣到大笔的收入。
  看看如今的大英帝国靠文化输出、文化旅游来维持经济,靠老祖宗留下的那点遗迹来支撑门面,这一点与当年的鲁国是何其的相似。
  贩卖文化,鲁国人在贩卖文化。
  
  ——丢人现眼
  转眼间,鲁僖公鞠躬尽瘁了,于是鲁文公继位。而藏文仲年岁渐高,执正攵一职就交给了鲁僖公的弟弟公子遂,因为封邑在曲阜东门之外,又叫做东门襄仲,是东门这个姓的得姓始祖。
  与藏文仲相比,东门襄仲的学问可就差得太远了。
  鲁文公四年(前623年),卫国的宁俞来鲁国聘问。按照鲁国的习惯,同姓国家来的客人都是兄弟,接待标准要高于异姓国家。当然,齐国虽然是异姓国家,可是那是姥姥家,接待规格与同姓国家相同。所以,宁俞来到,接待规格很高。
  鲁文公亲自请客,六卿作陪。不过,藏文仲请了例假。为什么说是例假?因为老爷子年岁太大,身体不好,这种迎来送往的事忄青照例就不参加了。后来不知道为了什么,例假成了月经的代名词。
  国君请客,那可不是胡吃闷喝,那是有讲究的,吃什么喝什么奏什么音乐都不是亂来的,都是按照周礼来的,一来表示郑重,二来也是文化展销。这一次,按照东门襄仲的布置,伴奏音乐是《湛露》和《彤弓》两首诗。按照规矩,宁俞就应该在席间答谢或者吟诗作答。可是没想到宁俞只管吃,什么话都没说。
  “哎,宁俞据说很聪明啊,怎么这么不懂规矩?来到礼仪之邦,一点礼也不讲啊。”鲁文公有点不高兴,不过他觉得一定有什么原因。
  于是,散了席,文公就派东门襄仲去问问宁俞究竟是怎么回事。
  东门襄仲不去,因为他自己心里没底,他把这活改派了司马公孙敖,公孙敖是谁?庆父的儿子。
  
  “老宁啊,我家主公让我问你呢。怎么吃饭的时候我们奏了音乐,你没什么反应呢?是我们什么地方失礼了吗?”公孙敖来问宁俞,他这人大大咧咧,也没有拐弯抹角。
  “你不知道吗?”宁俞反问。
  “我知道什么?我知道还来问你?”公孙敖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我问你,你们奏的是什么音乐?”
  “什、什么音乐?我也不知道啊。”公孙敖说,他是真不知道。对于周礼这套东西,他根本没兴趣。
  “你不知道?怎么会?鲁国不是礼仪之邦吗?你怎么这都不知道?”宁俞吃了一惊,传说中的鲁国不是人人懂礼的吗?鲁国的卿怎么会连这个音乐都不懂?
  “嗨。”公孙敖笑了,笑完了说:“什么狗屁礼仪之邦啊,那只是个传说,那套东西早过时了。哈哈哈哈。”
  “啊,我听说各国都派人来鲁国学礼啊,那不是什么都学不到?”宁俞不敢相信。
  “那也不是,我们专门有人接待各国留学生啊,他们学到的都是正宗的周礼。嘿嘿,挣点文化钱嘛。”公孙敖说的都是实话。
  “唉。”宁俞叹了一口气,无话可说了。
  “老宁啊,别光叹气,说正事啊。”看见宁俞叹气,公孙敖有点尴尬,要不是鲁文公一再叮嘱要问清楚,他都不好意思再问下去。
  “我告诉你吧,那两首音乐一首叫做《湛露》,是天子宴请诸侯的,另一首叫做《彤弓》,是天子奖励功臣的。鲁侯不是天子,我也不是诸侯,奏这样的音乐,我怎么有资格答谢呢?所以,我只好装作没听见。”宁俞说完,公孙敖这才恍然大悟。
  说来说去,音乐选错了,该唱《辣妹子辣》的时候,放了《好日子》。
  (《湛露》和《彤弓》均见于《诗经•;小雅》)
  
  公孙敖回去把事忄青一汇报,大伙都很尴尬。鲁文公满脸通红,他觉得太丢人了。
  “嗨,没想到,没忽悠住他。”公孙敖没当回事,还挺高兴。
  所有人都瞪了他一眼,虽然人人都知道鲁国的礼乐不过是在忽悠全世界,可是在家门口出错无论如何也是件丢人的事忄青。再说,事忄青要是传出去,今后还怎么忽悠?
  “不对啊,记得上次吃饭的时候,咱们还用过这两首曲子啊,还是臧老定的啊。咱们能用,怎么宁俞来了就不能用?臧老弄错了?”东门襄仲有点不服气,感觉宁俞是少见多怪。
  第二天,东门襄仲前去臧文仲家中讨教这个事忄青。
  “唉,人家宁俞是对的,可是我也没错。”臧老爷子说了。
  “那,那就是我错了?”
  “就是,咱们鲁国可以用天子之礼,所以,关起门来,用天子招待诸侯的音乐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外国人来了,咱们的音乐就得降一级了,否则客人的级别就不对了。”臧文仲解释,原来,学问在这里。
  “唉,看来,我们必须要摆正位置了,忽悠老外也不能用忽悠的态度了,必须有点技术含量了。”东门襄仲感慨,他对此感到有些羞愧。
  “对于周礼,还是那句话:认认真真抓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臧文仲教导。
  东门襄仲走了,臧文仲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唉,看来,东门襄仲这一辈都是些废材,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