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说春秋第四部(完) >

第51部分

说春秋第四部(完)-第51部分

小说: 说春秋第四部(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脸色最难看的是向戌,他现在有点后悔,早知道有这个问题,就不张罗这事情了,要是因为这个而让晋楚双方在这里打起来,再引发第四次世界大战,那宋国绝对没什么好果子吃啊。
  “我这不自找没趣吗?”向戌这个后悔,心说我们宋国就是一条狗,非要给两个老虎办什么和平大会啊,我真傻,怪不得人家都说我们宋国人是二百五。
  后悔是来不及了。
  楚国人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衣服,摸到里面硬梆梆的皮甲。
  在和平的婚床前,站立着战争这个强奸犯。
  
  叔向站在赵武的身后,他凑了上去,轻轻地说:“元帅,我们晋国作盟主,靠的是德行,而不是主持盟会。实际上,咱们的盟会也经常由小国来主持的。算了,就当楚国是个主持盟会的小国算了。”
  赵武想了想,点了点头,然后在心里默念了十遍“楚国是傻X”,说话了:“好吧,就让楚国人先来吧。”
  赵武特地把“让”字念得很重,听上去,就像在命令楚国人先来。
  楚国人如愿以偿,晋国人在心理上也没有吃亏,向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看人家晋国人,胸怀宽广啊。”诸侯们暗暗赞叹。
  楚国人赢得了自尊,晋国人赢得了人心。
  屈建第一个歃血,随后是晋国、鲁国等等依次进行,宋国作为东道国不参加此次盟誓,齐国也没有参加。
  皆大欢喜。
  
  ——把酒言欢
  六日,宋平公设宴招待晋国和楚国的代表,这一次,赵武为主宾,屈建其次。因为有了歃血为盟的楚先晋后,对于宴请的排名,屈建没有异议。
  赵武和屈建非常客气,两人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酒过三巡,大家高兴,开始谈天说地。
  到了这个时候,赵武就发现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屈建知识渊博、反应敏捷,说出话来条理清晰而且很风趣,相对比,赵武完全跟不上对方的思维。这不怪赵武,因为当孤儿的那段时间里,把义务教育给耽误了。
  赵武一看自己不灵了,心说不能给晋国人民丢脸啊,怎么办?上厕所。
  上厕所能解决问题吗?当然不能。
  “叔向,来来来,我去方便一下,你陪屈令尹好好聊聊。”赵武上厕所是假,要让叔向来对付屈建是真。
  俗话说:站着茅坑不拉屎。赵武是:借口拉屎腾茅坑。
  看着赵武被屈建说得张口结舌答不上来,叔向早就为他着急了,可是又不好插嘴,只能干着急。如今赵武腾位置了,叔向赶紧挪了过来。
  屈建一看,差点笑出来,他知道赵武这是找借口让位。对于叔向,他有所闻,知道这人很有学问。
  两人一交谈,屈建就发现坏事了,自己固然知识渊博,可是跟叔向相比,那就不值一晒了;自己固然思维敏捷,可是跟叔向一比,那就是反应迟钝了。
  三言两语过去,屈建就能感受到刚才赵武的感觉了。
  “奶奶的,我也上厕所算了。”屈建准备照方捉药,可是一看旁边,坐着的是公子黑肱,还不如自己呢,让他来更丢人。
  也是屈建反应快,索性扮一回单纯。
  “那什么,羊舌太傅知识渊博啊,望尘莫及。咱们别光聊天,喝酒啊,行个令,老虎棒子鸡怎么样?老虎,老虎。”屈建转移话题了,自顾自喊了起来。
  赵武站在门口,噗哧一声,笑得把嘴里的鸡肉都喷出来了。
  大家都笑了。
  当晚,尽醉而归。
  
  九日,东道主宋国单独搞了一次盟誓。
  这一次,宋平公主盟,各国大夫参加,算是给了东道主一个极大的面子,也算是感谢东道主的热情接待。
  赵武和屈建现在已经是好朋友了,两人站在一起,歃血的时候还互相推让了一番,最后同时歃血。
  “赵元帅,我听说士会这个人很了不起,他究竟怎么样?”歃血完毕,屈荡问赵武。
  “他治家很有条理,对于国家又很坦荡无私,他的祝史向上天祷告的时候从来不说谎言。”赵武说,他也很敬佩士会,尽管他从来没有见过。
  “叔向怎么样?”屈建又问,他很喜欢叔向。
  “他似乎有士会的风格。”赵武说,他也很喜欢叔向。
  
  十日,各国大夫回国。
  告别的时候,屈建和赵武竟然有些依依不舍,屈建还盛情邀请赵武和叔向在合适的机会前往楚国访问。
  世界和平大会圆满成功。

——向戌挨骂
  屈荡回到了楚国,来向楚康王汇报整个和平大会的情况。
  屈荡把整个过程介绍了一遍,说到歃血为盟跟赵武相争的那一段,做了检讨,说是那样做得不偿失,还是晋国人比较有风度,楚康王频频点头。
  屈荡说到赵武怎样介绍士会的时候,楚康王也对士会很佩服,他说:“士会真是个高尚的,难怪他能一连辅佐五代国君,而且让晋国成为盟主啊。”
  屈荡紧接着又介绍了晋国几个与会使者的情况,说赵武是个实在人,可以相信。
  “声子说得不错,晋国的大夫确实比他们的卿要强,像叔向这样的人,我们楚国一个也找不出来,所以,不要跟晋国人争雄了。”屈荡说,他对叔向非常佩服,把那一天赵武上厕所和自己行酒令的事情说了一遍,听得楚康王哈哈大笑起来。
  从那之后,楚康王和令尹屈荡没有心思再与晋国争霸了。
  
  世界和平大会结束了,曲终人尽,人走茶凉,东道主收拾锅碗瓢勺。
  向戌两个多月以来累得半死,总算是天道酬勤,圆满完成,与会各方都非常满意。基本上可以这样说,春秋以来,这是规模最大、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大会。
  “这是史无前例,无与伦比的一次盛会。”与会各国在临行前都这样评价,客观地说,恰如其分。
  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怎么办?向戌想想,自己当初就为国家贡献了一座逼阳城,如今又立这么大功劳,说什么也该弄点奖赏啊。于是,向戌去找宋平公了。
  “请免死之邑。(《左传》)”向戌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古来的解释通常是:这次大会得以成功,使我免于一死,请赐给我城邑。或者:这次大会我冒死促成,请赐给我城邑。
  两种解释都非常牵强。
  合理的解释出于《春秋正义》,应该是:我促成了世界和平大会,因此使宋国能够脱离战争,宋国人民免于死亡,因此,请赐给我封邑。
  宋平公想想,向戌确实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情,于是决定封给他六十邑。六十邑是六十座城邑吗?当然不是。
  春秋时期,十平方里为一邑,按规定,战争时期,每一邑出战车一乘。所以,“百乘之家”就是指拥有一百邑的大夫。理论上,大国的卿最多可以拥有一百邑,不过后来早就不受这个限制了。
  六十邑在《左传》中多次出现,说明这个数字比较特别,可能是下卿的标准配置,因此,免死之邑可能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六十邑可以作为卿死罪的赎罪物。
  不管怎样,宋平公准备给向戌六十邑。当时令人在竹简上刻好了命令,给了向戌。
  向戌得意洋洋,这下算是名利双收了。国君签字画押了,谁来执行呢?司城子罕(即乐喜)。郑国有一位子罕,宋国也有一位。司城是干什么的?国土资源部部长。
  子罕看见向戌吹着口哨过来,满脸的不高兴,等到接过向戌递过来的“土地使用通知书”的时候,勃然大怒,之后,说了一段很牛的话,这段话如果放在今天的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安理会就该立即解散了。
  “对我们这些中小国家来说,外部有晋国和楚国的军事威胁,我们就会害怕,怕了就会内部团结,团结就能安定国家,同时想办法讨好大国,我们的国家就能生存。如果外部没有威胁,我们就会骄傲放纵,骄傲放纵就会动乱,动乱就会灭亡。老天给我们金木水火土,我们都要用到,缺一不可。武力也是上天给我们的,谁能够废弃它?战争由来已久,就是用来警示各种越轨行为并且弘扬各种文治德政的。圣人因此而崛起,坏人因此而灭亡,国家的兴衰存亡,君主的贤明昏庸,都是战争决定的。而你竟然要消灭战争,不是自欺欺人吗?你用骗术忽悠诸侯,还有比你更大的罪恶吗?你这样的罪恶,不惩罚你算是走运,还好意思要奖赏?真不要脸,真贪得无厌,真是老太太喝稀粥,你无耻下流。”子罕把向戌一通臭骂,骂得狗血喷头,然后拿出刀来,把那片竹简削成几段,扔在地上。
  向戌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浑身有点哆嗦。
  “算了,我不要了。”向戌说完,走了。

凡诸侯小国,晋、楚所以兵威之。畏而后上下慈和,慈和而后能安靖其国家,以事大国,所以存也。无威则骄,骄则乱生,乱生必灭,所以亡也。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圣人以兴,乱人以废,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上面是司城子罕的原话。
  对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解,子罕的话坦诚得令人吃惊。在他看来,战争就像金木水火土一样是人类社会所必需有的,没有战争,反而毁灭。
  子罕说得对吗?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其正确性。人们可以追求和平,但是和平永远只是短暂的。外部的和平来临,内部的斗争必然要起来。
  和平,可以追求,但是永远不要得到。
  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看下去就知道了。

——向戌的糗事
  回到家里,向戌渐渐冷静下来,这个时候,他开始反思,那时候的人喜欢反思。
  他首先想起两年间的三件事情,分别发生在楚国、郑国和卫国。
  楚国令尹屈建领兵灭了舒鸠,楚康王很高兴,就把舒鸠赏给屈建。可是屈建推辞了,他说这都是先任令尹蒍子冯的功劳,于是楚康王把那块地给了蒍子冯的儿子蒍掩。从那之后,屈建得到了楚康王充分的信任。
  郑国成功讨伐了陈国,郑简公上给子产六邑,子产一再退让,结果最后只接受三邑。
  在卫国,流亡齐国的卫献公成功复位,于是赏给头号功臣公子免余六十邑,可是公子免余坚决不要,最后也只接受了三十邑。
  以上的三个人,都是著名的聪明人,他们为什么有赏赐都不要呢?
  想了别人,向戌又想起自己的往事来了。
  
  当初,宋国整个桓族被赶到了楚国,只剩下自己因为跟华元关系好而留下来,并且因祸得福作了左师(见第一三七章)。
  自己做了左师之后,贪污腐败的事情也没少做,不过做得比较高明一些。譬如那一次跟荀偃和士匄合伙攻打逼阳,就完全是借重晋国人的力量,宋国人没话可说。
  即便如此,自己这些年来也是风风雨雨,忐忑度日,有被人欺负的时候,也有昧着良心干坏事的时候。
  十年前华元的儿子华阅死了,华阅的儿子皋比还小,于是华阅的弟弟就想侵吞侄子的家产,派人在向戌家附近把皋比的管家华吴给杀了,恰好被向戌给碰上了,怎么办?见义勇为?傻瓜才见义勇为呢。
  “几位好汉,我,我什么也没有看见。”向戌决定保自己的命要紧。
  “记住了,这是皋比让我们杀他的。你要是敢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