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湘军 >

第61部分

湘军-第61部分

小说: 湘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
  曾国藩知道王錱不会为自己所用,也知道自己无法调摆他,便写信给骆秉章说:“璞山是个勇敢的将领,如果归我督带,就必须听我的指挥。如果不归我管,我就不能带他同行。如今大局糜烂,我不是要仗自己的官大而压制别人,也不是妒忌别人的才干和功劳,只是担心一名将领不听指挥,其他将领也会仿效,部队离心离德,怎能打胜仗呢?如果听任璞山自成一军,骆公最好先行奏明。时世大乱了,纲纪却不可乱。”
  左宗棠看了曾国藩的信,笑道:“涤生每次感叹人才难得,我都暗中偷笑。涤生问我为什么要笑,我说:‘你的水陆大军,有一万多人,却说无人,难道这一万多人都没用得上的吗?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比较能干的,我让他做其他九个人的头,那九个人必然无话可说。依此类推,千人万人,都是如此。’我所用的人,都是涤公没有用完的,或丢弃了不再起用的,王璞山就是其中之一。涤公见我用了有效,他又往往发现了他的长处,想用一用了。然而涤公丢弃的人才,岂不是太多了吗?”曾国藩听说了这番话,也无以为答。
  左宗棠爱屋及乌,也重视王錱手下的副将。左宗棠后来出任湘军大帅,虽然王錱己不在世,但他把王錱生前训练的副将们全部网罗到属下,又让王錱的堂弟王开化主管营务处,行军布阵,都遵循王錱定下的规矩。他的部队善于使用城墙、梅花和大鹏等阵法,抵御强大的骑兵,都是继承了王錱的遗产。
  王錱1854年在岳州落败,羞愤难当,自杀未遂。曾国藩骂了王錱。但紧接着曾国藩自己就在靖港大败,也是羞愤难当,投水自尽,被人救起。这两个互不买账的湘乡人,遭遇是何其相似!
  骆秉章始终护持王錱,罢了他的官职,却不夺他的兵权。王錱则痛念这次失败的原因,深求万无一失的致胜之道,大有心得。此后听从左宗棠指挥,致力于湖南的防御作战。他的部队不过一千人,在省内奔波,常常几天吃不上饭,靠着精神的激励,转战于湖南与两广交界的崎岖山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孤危百战,坚持了三四年之久,阻止了各路会军进入湖南的脚步。由于战功累累,得到了按察使的官衔。
  在这几年里,曾国藩被困江西,分军四出,屡为石达开挫败,与历届巡抚闹得很僵。御史萧浚兰陈述江西军务被动,文宗下旨责问曾国藩。
  在这时候,王錱却为曾国藩说好话。他给湖北巡抚胡林翼写信说,曾国藩心事犹如青天白日一样光明,性情刚正,不屈不挠。他的作为顺利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然后,他写信给身在江西的曾国藩,对自己疏远曾国藩表达了歉意,并将曾国藩引为知音。他说,世上有人表面上没有来往,其实神交于千里之外。不但俗人不能理解,即便是一些有识之士,也只看到表面,察觉不到他们的内心。他几年来南走五岭,北奔洞庭,很怀念在衡州与曾国藩在一起的日子。
  曾国藩读了这封信,心下也就释然了。
  140
  曾国藩回家为父亲守丧期间,江西的湘军处在惨烈的激战中。李续宾进攻九江,刘腾鸿和李续宜围攻瑞州,刘长佑和萧启江图谋临江,黄冕和赵焕联攻打吉安。这些部队屯驻在坚城之下,久攻不克。屡次作战,胜败无常,良将一个个死去。于是左宗棠为骆秉章起草奏章,说石达开在太平军的大将中以计谋见长,能够收复民心,在部队中具有很高的威望。每次作战都挑选死士,给予丰厚的报酬,收为亲兵,多至几千人。临阵时让别的部队打前锋,而将死士放在后面督战。前锋战败,便派死士赴援,往往转败为胜。胜利时将精锐全部派出去掩杀,官军往往一败涂地。驻扎时忽东忽西,突隐突现,打乱官军的谋划。行军时忽慢忽快,或合或分,寻找官军的空隙。对于这样的敌人,只有派出王錱的部队,才能将他制服。

1857年,咸丰七年(15)
文宗批准了骆秉章的建议。于是王錱挑选出三千名精锐,对他们说:“持之以小心。出之以多算。严申号令,明示赏罚,屡胜而气不敢骄,无贼而备不敢弛。禁骚扰以收民心,作忠义以邀天眷,让功能以和诸将。以此众战,其有济乎!”
  自从本年4月份出兵江西,王錱不肯攻坚,专打游击,声东击西,纵横驰突,发现敌人的弱点,便集中兵力打一仗,太平军措手不及,纷纷议论:“出队千万别碰上王老虎!”几个月里,就打了十二个大胜仗。
  王錱死后,他的部队分别由张运兰和王开化率领,世称“老湘营”,经历二十多年而不衰,可见王錱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王錱是一名优秀的将领。但他性格孤傲,不愿屈居人下,不仅是不愿听命于曾国藩,所到之处,都与人不和。难得骆秉章和左宗棠欣赏他的才干,不计较他的态度,他才不至于默默无闻。
  其他湘军部队和王錱所部驻扎在一起,将领们都推崇他的能力,可是他的部下当时却未出名将。直到他死后,他的副将们才崭露头角。张运兰等人雄壮而沉毅,在湘军将领中另为一种流派,有点接近李续宜,不同于罗泽南和刘腾鸿。
  141
  王錱在乐安去世的时候,吉水的太平军向北挺进,袭击峡江,企图西进袁州,截断临江湘军的退路,并且袭击湖南边界。
  湘军连失名将,部队得不到有力的指挥。太平军趁势扩展势力,抚州、建昌和吉安的太平军都在积极备战。
  为了将太平军压制下去,刘滕鸿旧部湘军奉令从瑞州出兵,协助刘长佑攻打临江,普承尧为大将。
  普承尧以前跟随塔齐布,后来又跟随刘腾鸿,在两人手下都曾立下战功。此人性情骄狂粗豪,不能独自统领部队。他率部截击太平军的援军,前锋到达峡江,遭遇太平军,一战失利,溃退到罗坊。
  普承尧率领主力随后赶到,壁垒还没有修好,太平军就掩杀过来。湘军立刻北逃,刘长佑派来接应的三营部队,也跟着溃败。普承尧逃向北面,在英冈岭扎营,刘长佑的三个营返回临江。
  王錱的旧部分为两支,留下六百人驻扎安福,张运兰和王开化则率领主力北进分宜。湖南防将杨虎臣向东推进到新余,以保卫袁州。萧启江所部驻扎秧田,在刘长佑部的西边,可以沟通新余的驻军,派出副将刘岳昭协助杨虎臣抵抗罗坊的太平军。
  临江城内的太平军见湘军三个营打了败仗归来,十分高兴,日夜填壕,等待援军到来,一起夹击湘军。
  张运兰等人是刚刚提拔的将领,但求本身自立,不会主动营救友军而危害自己,要视刘长佑和萧启江的举措来决定自己的进退。新余的杨虎臣部和分宜的张运兰所部凯字老湘营,都不向临江进兵。
  刘长佑不知自己面临着危机,直到10月2日,部下抓到太平军的一名探子,说太平军几万援兵驻扎在太平圩,跟临江城内的太平军约定,要一起攻击围城的湘军。城内的太平军都拔掉了鹿砦,集合部队,准备出击。
  刘长佑倒吸一口冷气。他想,自己的部队已经腹背受敌,那些团丁和居民,见太平军兵势旺盛,都很害怕,不再为湘军出力。他这支部队的处境,实在过于危险。
  当夜鸡鸣时分,刘长佑命令围攻部队,每十人中只留三人守濠,其余军士携带粮食和武器,分为三队,由他亲自率领。他已约好萧启江和田兴恕,出动秧田的所有兵力前来会合。
  10月19日黎明,三支湘军会师。太平军仗着兵力雄厚,立刻出城迎战,旌旗连绵十里,湘军军士个个面有惧色。刘长佑命令军士们挺身站立,严阵以待,等到太平军进入火枪射程以后,击鼓催兵,发起攻击。李明惠和江忠义并肩驰骋,砍杀太平军,将太平军击退。有人说:“这是假败,不要追赶!”李明惠等将领哪里肯听,率先冲入阵中,军士们便一路追赶,把太平军追到军营里。
  太平军将领竖起军旗,吹号收兵,集结兵力抵抗。卢秀峰率部绕到军营后面,发起突袭,将太平军击溃。湘军烧毁四十七座军营,俘虏三百二十名人,缴获八百九十顶营帐。
  张运兰听说临江这边已经开战,也率部从新余进攻罗坊,迫使太平军退守富田。
  凯字营将太平军阻遏在峡江以西,刘长佑和萧启江率部返回,继续围攻临江。 。 想看书来

1857年,咸丰七年(16)
刘长佑就这样化解了一场危机。
  142
  胡林翼所辖的部队将太平军逐出湖北以后,他自己于9月底来到九江。在他对岸,都兴阿和杨载福所部正在攻打小池口。
  太平军在小池口垒砌了一座石城,挖掘了壕沟护卫四周,堵塞了清军从湖北进入安徽和江西的咽喉。
  胡林翼命令唐训方等部从蕲水赶到小池口以北约六十里的黄梅,派多隆阿和鲍超攻破黄梅后山,杨载福的水师从陆家嘴进攻,炮船昼夜轰击。
  哨探报告,石城内的太平军几天没有生火做饭,胡林翼便命令军士们担来稻草,把河沙装在袋子里。
  10月2日中秋节,风雨交加,蒋凝学、周宽世、李续宜等人分头攻打三道城门。部队用稻草和沙囊填满壕沟。都兴阿指挥骑兵冲到城下,施放火箭,将太平军的营棚全部烧毁,乘烟焰迷漫之时,攻陷了这个军事要塞。
  小池口的太平军残部,全部撤回安徽,联合捻军攻打庐州。
  胡林翼拔掉了太平军在湖北境内拱卫九江的最后一个据点,于10月18日返回武昌。
  胡林翼指挥各部在湖北取得的胜利,以及湘军在江西各地取得的进展,为李续宾总攻九江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与部属们商议,认为九江的太平军,主要是倚仗湖口太平军的声援,才能坚守不拔。如果不攻克湖口,湘军就无法攻克九江。
  于是,李续宾与水师商定,开始攻打湖口。彭玉麟比李续宾更为积极,率领内湖水师打响了第一炮。
  彭玉麟应曾国藩之召来到江西,已经一年有余。尽管曾国藩离开江西时,曾请清廷为湘军水师提供军饷,但内湖水师的军饷仍然匮乏,借领火药也遭到刁难。
  为了获取军火与军饷,内湖水师近来屡次攻打湖口附近的石钟山和梅家洲,久攻不下。彭玉麟听说外江水师驶来,立刻派谍报人员通知围攻九江的李续宾部,请他们一起攻击湖口。
  10月25日,李续宾派弟弟李续宜率领骑兵和步兵,攻打梅家洲的太平军城堡。他自己率部渡到江北,扬言要攻打安徽宿松。当天夜间四更时分,这支部队又渡回江南,绕道八里江,来到湖口城后的北山。士卒们攀着藤萝上山,悄悄隐伏下来。
  杨载福此时已经升任湖北提督,他和彭玉麟商量进攻计划。由于外江和内湖两支水师被太平军的水师从中阻隔,两位水师统领秘密约定会攻湖口和梅家洲的各个太平军据点。
  10月26日黎明时分,彭玉麟将内湖水师分为三队出湖,舢板队率先出动,大船随后进发。彭玉麟率领战船攻打湖口城东,已经升为直隶提标左营游击的黄翼升,率领内湖右营攻打梅家洲,杨载福在临江口开炮接应,夹击下钟山。
  太平军集中兵力抵抗内湖水师,湖口城内和梅家洲上两岸的炮弹如雨点般射来。他们推算出湘军战船必须经过石钟山下的一座石崖,高矮与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