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的神话:盛唐130年 >

第11部分

帝国的神话:盛唐130年-第11部分

小说: 帝国的神话:盛唐130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次结盟。于是双方在便桥上杀白马订立盟约,突厥领兵而退。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十分有名的“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的背后,是唐朝廷被迫送给突厥大量财宝而换来的突厥暂时的退兵,据说这批财宝数量巨大,甚至到了“空府库”的地步。以致后来李世民提到“渭水之盟”时,曾经恨恨地说它是“渭水之辱”。

  突厥退兵后,颉利可汗送来三千匹马、一万头羊,以示友好。李世民没有接受,只要求突厥放还掠夺的中国人口及被其扣留的温彦博。温彦博由此归国,后成为一代名相。

  李世民即位时,中原已经统一,唐朝有能力腾出手来应付突厥。*厥军一度逼近长安之事对李世民震动很大,他认为突厥反复无常,结盟也不足为信,为了维持中原的太平,他决定要彻底铲除*厥。

  渭水之盟后,李世民加紧了备战,甚至不惜以皇帝之尊,亲自垂范练兵。唐李出自陇西李氏,陇西李氏善射高手一直层出不穷,唐高祖李渊便是靠射中画屏上孔雀的双目,赢取了妻子窦氏(李世民之母),留下了“雀屏中选”的千古佳话。李世民也是当时十分有名的神箭手,他曾经很得意地说:“朕小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为了备战突厥,李世民每日“引诸卫骑兵统将等习射于显德殿庭”,于是“士卒皆为精锐”。

  贞观元年(627年),*厥颉利可汗因政令苛刻繁琐,内部怨声载道。刚好此时突厥境内遭受了罕见的大风大雪,大批牲畜死亡,突厥粮食严重不足,闹起了饥荒。刚从*厥出使回来的鸿胪卿郑元寿请求趁势出击*厥。李世民感觉时机未到,最终采纳了长孙无忌的意见。但唐朝朝野上下均是心知肚明,与突厥一战只是早晚之事。

   。 想看书来

盛唐130年…天可汗3
贞观二年(628年)四月,*厥再次发生内讧。颉利可汗重用汉人赵德言,赵德言大改突厥旧俗,政局一片混乱。散居漠北的铁勒(或作敕勒)各部如薛延陀、回纥、拔野古、仆固等十五部,最初依附*厥,见*厥政治混乱,便相继叛离。颉利可汗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派兄长之子欲谷设带十万骑兵前去征讨。结果,欲谷设在马鬣山被回纥酋长菩萨打败,回纥势力由此大振。李世民为了制衡*厥,派使者抄小路前往铁勒部,封薛延陀首领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欣喜异常,从此开始入贡唐朝。颉利可汗担心腹背受敌,又派突利可汗前去*铁勒各部,结果突利可汗战败,单骑逃回。颉利可汗怒火中烧,将突利可汗囚禁了十多天,并处以鞭挞之刑,突利可汗因此而怀恨在心。不久,颉利可汗打算再*铁勒,向突利可汗征兵,突利可汗不给,并主动请求“结义兄弟”唐太宗李世民援助。颉利可汗闻讯后立即带兵攻打突利可汗,突利可汗便顺势倒向了唐朝一边。突利可汗后入朝,李世民宗任命他为右卫大将军,赐爵北平郡王。

  颉利可汗众叛亲离之时,漠北降下大雪,深达数尺,突厥少粮,百姓饥饿。颉利可汗害怕唐朝乘机进攻,带兵潜居朔州。

  贞观三年(629年)八月初八,铁勒薜延陀真珠毗伽可汗派弟弟统特勒到长安进献贡品,李世民着意笼络,统特勒非常高兴。*厥颉利可汗则大为惊慌,开始派使者称臣,请求迎娶公主,修女婿礼节。而此时李世民已经决定以颉利可汗援助叛军梁师都为借口,命李靖和李世勣率领十万大兵,兵分六路,北出雁门关,出兵征讨东突厥。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朔风凛冽,李靖亲自率领三千精锐骑兵,从马邑出发,趁颉利可汗不防备,连夜进军,逼近突厥营地定襄。颉利毫无防备,发现唐军突然出现,大惊失色。还没有等到唐军正式发起攻击,突厥兵先乱了起来。李靖又派间谍混进突厥内部活动,说服颉利一个心腹将领康苏密投降。颉利一看形势不妙,就偷偷逃跑了。

  在李靖胜利进军的同时,李世勣也率军从云中(今山西大同)出发,刚好与突厥军在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北)遭遇。唐军奋力冲杀,降东突厥部众五万余人。颉利一败再败,损失惨重,遂退守铁山,收集残兵败将,只剩下几万人马了。

  颉利可汗此时已经处于山穷水尽的境地,他不得不派执失思力入唐朝请罪,请求内附。其实,颉利可汗内心尚犹豫未决,不过是想借此来拖延时间,以等待草青马肥之时,逃到大漠以北,以卷土重来。

  李世民派遣鸿胪卿唐俭等前去安抚,又诏命李靖率兵迎颉利入朝。李靖率兵抵达白道,与李世勣谋议说:“颉利虽败,其众犹盛,若走度碛北,保依九姓,道路且远,追之难及。今诏使在彼,虏必自宽,若选精骑一万,赍二十日粮往袭之,不战可擒矣。”商议已定,遂率军连夜出发,李世勣勣继后而进。

  李靖率军进至阴山,遇到突厥斥候千余帐,一战而全部俘获,命与唐军同行。这时,颉利见到唐使臣,放松了戒备。李靖前锋苏定方(李靖嫡传弟子,李靖兵法继承人)率领的两百余骑又乘着大雾,悄然疾行,直到距牙帐七里远的地方才被发觉。如同惊弓之鸟的颉利可汗慌忙骑马逃走,突厥军也四散而逃。李靖大军随之赶到,杀敌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缴获牛羊数十万只,并杀死隋义成公主。颉利可汗率万余人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

  唐军出兵仅仅两个多月,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此战意义极为重大,不仅解除了唐朝北方边境的祸患,也洗刷了之前唐高祖李渊向突厥俯首称臣的耻辱。太上皇李渊也欣喜万分,特地在太极宫凌烟阁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以此庆祝迟来的胜利。李渊喜不自胜,一时兴起,还亲自弹起了琵琶,李世民也闻乐起舞。两代皇帝亲自跳舞庆祝胜利的场面,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在这次庆祝胜利的宴会上,君臣同乐,再次欣赏到了《秦王破阵乐》。李世民还是秦王时,一场战争胜利后,在回师途中,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士兵们也在秦王的率领下耍着剑戟,擂着大鼓欢舞。后来,这种场面经过李世民加工发展,成为大型的宫廷乐舞,即闻名于世的《秦王破阵乐》,举凡宴会必定演奏。《秦王破阵乐》充分体现了唐朝博大的胸怀和泱泱大国的气度,舞姿健美,动作刚劲有力,队容整肃,胡乐齐鸣,声传百里,震荡山谷。观者无不为之振奋。

  《秦王破阵乐》流传很广,著名僧人玄奘到印度取经时,与称霸五印的戒日王会面。戒日王特意提到十分喜欢来自中国的《秦王破阵乐》。此时,距《秦王破阵乐》问世不过十来年时间,如此大型复杂的宫廷乐舞,竟然已经远远流传到印度,这也是唐朝国力强盛的有力证明。

  自*厥平定后,漠南一带尽归唐境,中国军功盛极一时,唐之国威远播四方。中亚诸国用“唐家子”来称呼所有的中国人,李唐声威之煊赫,由此可见一般。

  贞观四年(630年)三月,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齐聚长安,这是一次意义非比寻常的大朝会。长安作为大唐政治、文化、军事、宗教的中心,不仅人口众多,繁华富庶,而且已经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来自四方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刚刚到达长安,就被这座城市的气势震慑得目瞪口呆。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宏博的城市。

  李世民则在承天门接待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承天门是太极宫的正门,位于太极宫南墙正中,正对朱雀门、朱雀大街,门上有高大的楼观,门外左右有东西朝堂,门前有广三百步的宫廷广场。这里是唐朝举行举行外朝大典的地方,如元旦、冬至,设宴陈乐都在此处进行。

  就在这次朝拜中,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慑于大唐天威,一齐上书,“咸请上(指李世民)尊号为天可汗”,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天可汗”称号的来历。李世民笑道:“我为大唐天子,难道又为可汗之事吗?”但此后,他赐给西北各部落酋长的玺书都用“天可汗”的称号,由此可见他其实对“天可汗”的称号相当自得。 

盛唐130年…文成公主1
松赞干布是西藏历史上最重要、最广为人知的藏王。他是赞普(国王)囊日论赞之子,囊日论赞被仇人毒死后,松赞干布即位为赞普,年仅十三岁。年轻的松赞干布一开始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势,一面缉拿凶手,一面训练军队,逐渐统一了雪域高原。随即以逻娑为中心,缔造了吐蕃王朝,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新政权。

  吐蕃国势蒸蒸日上,称雄雪域高原,威慑着周围的小国,泥婆罗国(今尼泊尔)国王鸯输伐摩甚至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墀尊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为王妃,以此来换取和平。

  吐蕃与唐朝的关系并不是一帆风顺,和好的同时伴以矛盾、冲突,常以兵戎相见,其间还发生过大的军事冲突。唐朝当时国力强大,威名远播,松赞干布也十分仰慕中原文明。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主动派遣使者到唐朝入贡通好。当时唐朝正准备出兵征讨吐谷浑,吐蕃使者的到来无异于意外之喜。李世民非常重视,希望就此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以牵制吐谷浑。为此,李世民非常高兴,特意派冯德遐为使者,带着国书和礼物到吐蕃,抚慰有加。

  冯德遐到达逻娑后,得到了松赞干布的隆重接待,唐朝使者的修养和风度更是令松赞干布大为倾倒。当时不少边疆少数民族首领都向唐朝请求通婚,唐朝公主下嫁是非凡的荣耀,李世民曾将皇妹衡阳公主许配给突厥都布可汗阿史那社尔,将弘化公主下嫁给吐谷浑可汗诺曷钵,均被视为难得的殊荣。松赞干布当即决定要与唐朝结亲,派使者跟随冯德遐入朝,“多赍金宝,以奉表求婚”。李世民经过慎重考虑,没有同意。

  吐蕃使者回去后,盛赞唐朝国力强盛,都城长安繁华,松赞干布更加心仪仰慕。但吐蕃使者没有完成求婚的使命,不敢说是唐朝不许婚,怕伤了松赞干布的自尊。恰好吐蕃出使唐朝时,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也到长安朝见,吐蕃使者便编造谎言,把罪责推到诺曷钵可汗的头上,说他刚到唐朝时,唐朝待他甚厚,而且许婚,只是由于吐谷浑可汗到后,从中离间破坏,婚姻才未成。松赞干布大怒,立即发兵进攻吐谷浑。诺曷钵可汗莫名其妙地遭到一场兵灾,无力抵挡,逃到青海湖以北,其子民和牲口多为吐蕃所掠。松赞干布又乘胜攻破党项、白兰。

  松赞干布觉得唐朝廷不肯下嫁公主,是因为不重视自己,为了炫耀武力,又发兵二十万大军攻打松州,唐都督韩威发兵抵抗,结果被松赞干布打败。松赞干布一时不可一世,派人威胁唐朝说:“如果不把公主嫁给我,我就带兵打到长安。”当时吐蕃大臣纷纷劝松赞干布罢兵回国,但松赞干布拒不接受,前后有八名大臣因气愤而自杀。

  李世民见松赞干布来势汹汹,不得不再调兵谴将,调精兵五万人出击,终于大败吐蕃。松赞干布松州失利后,主动带兵撤退。

  松赞干布退兵后,派大论(国相)禄东赞为使者,入唐谢罪。禄东赞性情明达严正,行兵有法,在吐蕃威望很高,是松赞干布最得力的臂膀。他带着嵌有朱砂宝石的金甲作为礼物献给李世民,再次表示求婚的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