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534部分

秦皇纪-第534部分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岭南之地甚大,又是新定,臣以为驻守之军应当不低于三十万。”黄石公微一沉吟道。
“臣也是如此想。”李斯他们齐声附和。
岭南之地毕竟不小,而且又是新定,驻守的军队不能太少。要不然的话,一旦出现反叛之事,没有足够的兵力,不能立时剿灭,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
众人商议了一阵,没人再有异议。
“传旨:调二十万岭南之军北上。”秦异人眼中精光闪烁,大声道:“另,破击匈奴的大军可以北上了,一定要在来年春季之前全部北上。”(未完待续。)


第七章 培养太子
番禺,太子嬴政正与赶来送别的秦军锐士告别。
这次历练,嬴政没有丝毫特权,与寻常锐士一样,冲杀在前,受过伤,流过血,他没有叫苦叫累,反而勇敢无畏,嬴得了秦军锐士的爱戴。
要不是百越平定,没必要再隐瞒他的太子身份的话,与他一起冲杀的锐士还不知道他是太子。如今,嬴政即将回咸阳,这些锐士很是不舍,无不是赶来相送。
秦国能有如此英勇无畏,不搞特权的太子,那是秦国的福气,谁能不喜?
“太子,保重!”这些锐士眼含热泪,依依不舍。
“你们也要保重!”嬴政抱拳回礼,眼里含着热泪,很是不舍。
这次历练,对于嬴政来说印象深刻,他亲身体验了秦军锐士的生活,还结识了不少朋友,有些还是以命换命得到的朋友。
秦军平定百越虽说很是顺利,然而,并非没有危险,嬴政就遇到好几次凶险,差点送命,幸得有锐士相救,这才活了下来。当然,他也救过锐士,有几次为了救锐士,差点送了性命。
什么关系最铁?
战场上过命的交情才是最铁的!
作为秦国的太子,甘冒奇险,舍生相救,这事儿令秦军锐士感动无已。
“太子,一定要保重!”有锐士更是哽咽难言。
嬴政抹抹眼泪,道:“我的好友们,你们一定要珍重!一定要珍重!”
拨转马头,一拍马背,绝尘而去。要是再呆下去,嬴政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哭。
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激动时,如今在这分别之际,嬴政特别激动,鼻头发酸,他真想放声痛哭。
蒙恬、蒙毅和王贲打马跟上,个个沉默不言。他们和嬴政一样,这次历练交了不少好朋友,是过命的那种,他们也不想分别。奈何秦异人有旨,要他们随太子嬴政一道,回咸阳,他们不能不回去。
嬴政他们与北上的二十万秦军锐士一道回返。
一路上平静无事,很快就到了桂林一线,稍事休整,补充一些粮草,接着北上。过了五岭,就回到了长沙。
回到长沙时,整个长沙轰动了,因为秦军这次南下,拓地数千里,可以说是华夏盛事,谁能不欢喜呢?
更别说,楚国拥有百越之地数百年,却是不能实际控制,平定百越是每一个楚人的心声。如今,秦军做到了,这些楚人无不是欢天喜地,敲锣打鼓,前来相迎。
长沙为一片喜庆气氛笼罩,比起大过年还要令人欢喜。
在长沙休整一番,二十万秦军接着北上,他们的目的地是北地,为来年击破匈奴做准备。
嬴政带着蒙恬、蒙毅、王贲他们回咸阳去了。
眼下已是初冬季节了,然而,整个华夏却是热火朝天,欢天喜地,因为秦异人的旨意下达后,大量的秦军开始朝北方调集。
虽然秦朝没有明说,然而,只要是有心人都能猜得出来,秦朝这次大量调集大军北上,那一定是要对付匈奴了,因为北方的敌人只有一个匈奴了,不是对付匈奴还能对付谁呢?
再者,不仅仅是军队在大量调集,军械、粮草从各地向北地运输。
这次运输,秦异人并没有分派徭役,而是交给那些商贾去做。这些商贾接到这笔大买卖后,立时大量招收人手,这事儿想要掩盖是掩盖不了的,人们都知道秦朝要对匈奴动手了。
至于军械粮草的运输,有了以直道为主的交通网络,就方便多了。
在历史上,秦始皇修直道以前,从临淄运粮到蓟城,一百石粮实际能够到达的不过一两石,其余的都在路上消耗掉了。就是这一两石粮,还是从民夫的牙缝里抠出来的。
修好直道以后,从临淄运到蓟城的粮就有**十石,这效率一下子提高了数十倍,极为惊人了。
如今,在秦异人的主持下,秦朝修建了以直道为主,以良好道路为辅的交通网络,运输粮草就方便多了。
每条道路上,都会出现长长的车队,如同一条条长龙,滚滚北去,极为惊人。
击破匈奴,安定北疆,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声,国人庶民很想出工出力,然而,秦朝新的徭役法规定,要服徭役不得超过家所在之地一百里,他们就是想服徭役都不行。
这可把国人庶民给急坏了。为了帮助秦朝打匈奴,国人庶民最后想到一法,那就是捐钱捐粮。捐钱捐粮这是秦法所允许的,他们拼命的捐,爵位刷刷的上涨,有不少人捐到了八等爵。按照秦律,捐钱捐粮最高只能得八等爵,超过八等爵就得上战场杀敌,或是治理一方,才能获得。
然而,国人庶民的热情太高了,不要爵位也要捐。
为了击破匈奴,整个秦朝沸腾了。若说秦朝是一辆战车的话,这辆战车已经隆隆启动了。
XXXXXXX
咸阳,皇宫,上书房。
秦异人正在处理公务,神情专注。就在这时,只见嬴政飞也似的冲了进来,一脸的喜色,冲秦异人见礼,道:“皇儿见过父皇。”
“政儿。”秦异人放下手中的公务,一蹦而起,快步过来,眼睛瞪得滚圆,把嬴政好一通打量,赞道:“嗯,历练之后,你更加精干了,想来你没有偷懒。”
“父皇,你也不瞧瞧皇儿是谁的儿子。”嬴政一如既往般的自吹自擂一句。
“你这小子。”秦异人很是宠溺的笑斥一句。
“政儿,政儿。”就这时,只听赵姬惊喜的声音响起,飞也似的冲进来,扑了过去,把嬴政搂在怀里,一个劲的打量。
“政儿,想煞娘也。”赵姬眼泪直流,一双手抚着赢政的脸颊,母爱横溢。
“娘,我不是没事嘛,您莫要担心。”嬴政不住为赵姬擦着眼泪。
“都是你,要什么历练,把政儿可害苦了。你瞧瞧,政儿黑了瘦了,娘心疼呀。”没有不疼儿的母亲,赵姬把嬴政打量一阵,心疼无比,埋怨起秦异人。
“娘,你莫要怨父皇。玉不琢不成器,孩儿经过这次历练,明白了很多事儿呢。”秦异人还没有说话,嬴政就为秦异人开脱。
“他把你折磨成这样了,你还为他说好话,你是不是娘身上落下来的肉?”赵姬瞪了嬴政一眼,然后就是眉花眼笑了,一个劲的赞道:“政儿虽然瘦了些,黑了些,却是更加精悍了,一瞧就是一个棒小子。”
“那你说,究竟是历练好,还是不历练好?”秦异人脸上泛着笑容,冲赵姬问道。
“行了。我知道你们父子俩有大事要说,我就不打扰你们了。”赵姬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知机识趣的退走了。
“来,政儿,给父皇说说。”秦异人拉着嬴政坐了下来。
嬴政应一声,详细说起这次历练的经过。
听完他的细述,秦异人又察看嬴政的身体,身上有不少伤疤,大为满意,赞道:“伤疤是男人的功勋,你有这么多的功勋,证明你历练没有偷懒,好!不愧是朕的儿子!”
嬴政身上有十几道伤疤,这就证明他的历练很是用功,要不然的话,不会有这么多伤疤。
“政儿,大秦要击破匈奴,你是否有意出征?”秦异人打量着嬴政问道。
“皇儿愿意随军出征。”嬴政欣然道。
“你能如此想甚好,甚好。”秦异人大为满意,重重点头,道:“不过,这次出征,你不用再做新卒了,你得领一支军。”
“领军?”嬴政有些意外。
“大秦的皇帝,不仅仅要能吃苦敢打敢拼,还要能领军上战场。”秦异人颇有些语重心长,道:“这次击破匈奴后,四境将会安宁,难有战事了。趁这次出兵的机会,你领一支军好好历练历练兵道吧。”
匈奴是眼下秦朝的最后一个敌人,若是匈奴被击破的话,秦朝在短时间内没有对手了,难有战事。这对于华夏来说是好事,然而,对于帝王来说未必是好事,因为帝王要知兵。趁这机会,让嬴政领一支军,历练他的兵法,让他知兵,这对秦国有着莫大的好处。
“谢父皇成全。”嬴政大喜。
“传旨:召回王翦、李牧、尉缭、司马尚,共商击破匈奴之策。”秦异人大声道。
XXXXXXX
河套之地,矗立着一座雄城,占地数十里,城高垣厚,这就是朔方城。
朔方城是十年前,秦异人全歼匈奴百万之众后,令李牧驱赶匈奴俘虏修建的。如今,朔方城成了河套之地的唯一一座城池,是秦朝的战略基地,大量的军械粮草在这里贮存。
另外,李牧还在河套之地牧养了大量的战马,为的是击破匈奴。
帅府中,李牧、尉缭和司马尚三人正在商议军机。
“有了朔方城,大秦要击破匈奴就容易多了。”尉缭大为赞赏。
“这都是陛下英明,提前做好了准备。”李牧对秦异人令他修筑朔方城一事,大为赞叹。
茫茫大漠中,若是能有一座城市作为基地,这对秦朝的好处可想而知。
“要是没有朔方城,如此多的军械粮草,真不知道贮存在什么地儿呢。”司马尚很是感慨,道:“陛下这次调动的军械粮草好多呀,堆成了山。”
“自天下归一后,陛下就全心全意治理,这不过是初显功效。若是再过些年,大秦的钱粮将会更多呀。”尉缭是秦异人的左臂右膀,深知秦异人为治理是何等的努力。
就在这时,一个亲卫进来,告知他们,秦异人召他们回咸阳。
“陛下这是要商议击破匈奴之策了。走,这就回咸阳!”三人大喜。(未完待续。)


第八章 灭匈奴方略
咸阳,皇宫,上书房。
秦异人头戴皇冠,身着皇袍,端坐在宝座上,顾盼生雄,威仪四射。
范睢、王翦、李牧、尉缭、司马尚、黄石公、李斯、韩非、范增、王绾、蒙武、嬴政、蒙恬、蒙毅、王贲他们跪坐在矮几上,个个一脸的喜色,很是期待。
他们都知道,秦异人今儿把他们召集在这里,为的是商议击破匈奴之事。
在平定百越之前,秦异人曾经召集他们共商军机大事,曾经提到过有关匈奴之事,那是准备阶段,眼下是要采取行动了,这意义截然不同。
匈奴整体实力虽然不如秦朝,然而,秦朝要想击破匈奴,也不容易。王翦坐镇岭南,而岭南新定,王翦本不该离开,然,击破匈奴这是何等重大之事,听听王翦的意见是必须的,是以,秦异人这才召回王翦。
至于范睢,那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他已经致仕,他谋国数十年,老成持重,在商议击破匈奴一事上少不了他。
嬴政、蒙恬、蒙毅和王贲四人之所以能参与此次商议,那是秦异人下的特旨,为的是让他们增长见识。毕竟,秦朝迟早要由他们来挑起,让他们多些积累也是好的。
“今儿,朕把你们召集在一起,不用朕说你们也明白,就是要商议如何击破匈奴,你们就畅所欲言吧。”秦异人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开场白,直接切入主题。
“呵呵。”匈奴为祸华夏时间很长,数百载了,击破匈奴一直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心愿,乍闻此言,尽管众人早就知道这事了,仍是免不了一阵阵欢喜,发出一阵畅笑声。
这次,众人的目光没有集中在王翦身上,而是落在李牧和尉缭、司马尚三人身上了。
击破匈奴这事,最初是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