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464部分

秦皇纪-第464部分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君上仁慈,真英明之主啊,给了我们快活的前程。”另外四个门客齐声赞同。
这五个门客不过是豪强家的门客,因为秦军攻打新郑,韩国无力守城,只得把这些门客编入军中。说到打仗,这些门客没什么能耐,说到为非作歹,欺压良善,那是一流的。
战国时代,所谓的门客,不是全部,也是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游手好闲的市井流氓,欺压良民是他的拿手好戏。一旦进入军中,就有了官方背景,这欺压起国人庶民就更加肆无忌惮了,看上了哪家的女人就去哪家发泄兽欲,看上了哪家的好东西直接就去占有。若是敢说个不字,就会家破人亡。
就这样,整个新郑就成了国人庶民的炼狱,国人庶民生活在水活火热之中。
XXXXXXX
新郑城下,秦军营地中。
上千韩人被秦军锐士挑选出来,带到营地里,这令这些韩人既是惴惴不安,又有些兴奋。
虽说秦军秋毫无犯,没有做一件滋忧他们的事儿,更时不时的会接济他们一番,这令他们很是感激。可是,他们还没有进入过秦军的营地,这是第一次进入秦军营地,由不得他们不惴惴不安,还有些小兴奋。
就在这时,只见白起在王翦他们的簇拥下,大步而来。
人的名,树的影,白起威名太盛,这些韩人一见之下,大是激动,忙冲白起见礼,道:“见过上将军。”
声音如同洪钟大吕般,震人耳膜。声音之所以如此响亮,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激动,还在于他们的嗓门大。
这些韩人之所以被秦军挑中,就是因为他们的嗓门够大。个个粗喉咙大嗓子,说起话来跟打雷似的。
“免了。”白起挥挥手,道:“各位父老,大秦对你们怎样?”
“好,真的很好!”一个韩人忙道:“我这辈子就没有见过如此仁义的军队了,秦军不愧是王师呀。”
“就是哦,秦军秋毫无犯不说,还周济我们呢。”
“最令我们激动的是,秦军灭了韩国,就会分给我们土地,我们就能象秦人一样安居乐业,就有好日子过了。我们是盼着秦军得胜呢。”
这些韩人说的是实话,这次的秦军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因为这次是灭国之战,不仅要灭掉韩国,还要收韩人之心,不再大肆杀戮,这令韩人大为放心。
更重要的是,只要灭了韩国,他们就能成为秦人,他们就能分到土地,就不用再担心有贵族豪强欺压他们,他们就可以安心种地,过上好日子了。
“很好。”白起重重点头,道:“你们能如此想,令我很是欣慰。请你们前来,是有一件事要拜托给各位。”
“上将军请讲,我们一定办好。”韩人自认为帮白起做事是天经地义,无不是兴奋难言。
“你们到城下,把大秦对你们的好,还有你们的希望对新郑城里的韩人说说。”白起说出用意。
“就这事?太简单了,我们这就去。”
“新郑城里的韩人还不知道秦军对我们的好呢,我们就去告诉他们。”
韩人大是兴奋,无不是欣然领命。
在秦军锐士的保护下,这些韩人出了秦军营地,来到城下,扯起嗓子冲城头上吼起来,大说秦军的好处。
“城上的韩人听者:我们是韩人,就给你们说说秦军的好。秦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对我们韩人多加善待,还接济我们。”
“秦国只是要灭韩国,并不是要诛杀韩人,你们犯不着为韩王卖命。”
“是呀。为韩王卖命,我们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打仗拼命是我们的,死伤是我们的,功劳金银珍宝全是贵族豪强的,我们只有痛苦,从无欢乐。”
“我们为韩国拼命,可到头来,韩国的贵族和豪强还会欺压我们,让我们吃不饱,穿不暖,有上顿没下顿。更甚者,我们还会家破人亡。这样的韩国,我们何必为他们拼命呢?”
城下韩人越说越激动,说到后来就成了对韩国的声讨大会了,大说特说韩国的残暴不仁,对国人庶民的欺压与剥削。
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国人庶民,也就是贵族豪强眼里的贱民,他们所受的苦处不知几多,所遭的难不知几多,这一指责起来就不得了,听者动容,闻者落泪。
城头上的韩军士卒一开始还在讥嘲城下韩人在胡说八道,是被秦军胁迫的。可是,到了后来,他们就气愤起来,大为不平了。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韩军士卒中就有不少是国人庶民出身,他们也有被贵族豪压的经历,一点儿也不比城下韩人的经历差,要不激起他们的共鸣都难。
“他们说的是真的,没有假话。这些天,我们都看见了,城里的国人庶民那叫一个惨,好多人家破人亡呢。”
“就是啊,那些贵族、豪强、门客哪把国人庶民当人,在他们眼里,国人庶民就是贱民,任由他们欺凌,哪家有漂亮的妇人,他们就去哪家糟贱。哪家有好物什,他们就去哪家抢夺。要是一个不如意,就会暴起杀人,这新郑不再是往昔的新郑了。”
“我们为韩国拼命,与秦军打生打死,可是,到头来,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什么也得不到,不如我们反了,投秦军去。”
“你小声点,这话能乱说吗?秦军就可靠吗?万一秦军是诳我们的,那就惨了。你也不想想,长平杀降之事,秦军一开始不是说得好好的,要饶赵卒一命的么?结果呢,二十万赵卒还不是被秦军杀光了,二十万啊!”
“那怎么办?”
“我怎知道怎么办?”
韩军士卒虽然没有投靠秦军的打算,却是军心不稳了,士气大降,不再那么拼命了。
这消息很快就报到韩开地那里了,韩开地大是担心,为了整肃军纪,下了一道严令,把韩军士卒的家眷控制起来,作为人质,要挟韩军士卒。
这么做也未必不对,毕竟这是非常时期嘛。不过,韩开地做错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派去控制这些士卒家眷的是贵族豪强的门客,这些门客作威作福,先是发生抢劫事件,抢珍贵的物什。后来就是发展到强暴士卒家眷,甚至于杀人。
如此一来,彻底激怒了韩军士卒,在走投无路之下,这些士卒打开城门,放秦军入城。
白起得到这消息,果断下令秦军入城。
等到韩开地得到消息,赶来弹压之时,只见秦军如同潮水一般涌进新郑城里,韩国灭亡已是铁板上钉钉,铁定了。(未完待续。)


第十章 白起辞世
“韩国的父老听者:大秦此来是为你们申张正义,解救你们于倒悬,你们有冤,我们为你们申;你们有仇,我们为你们报。”秦军一边象潮水一样朝城里冲,一边大声呐喊,大说特说秦军此来的目的。
新郑是韩国的都城,虽说韩军士卒迫于无奈,不得不打开城门,迎接秦军进城。可是,难保有不少人会不理解秦军此战的目的,还以为是象往常那样是为了杀戮,趁机宣扬秦军的主张,减少敌对行动,就是减少损失,这非常有必要。
当然,这主意并不是白起想出来的,是王翦想出来的。
在战场上,白起是一流的,人所难及。一说到战场之外,白起就不如王翦了。王翦具有政治智慧,具有不凡的政治眼光,他深知如此做对秦军的好处,这才提议,白起当即就准了。
“秦军,你们真的是为我们报仇的?”
“你们不会是不诳我们吧?”
“长平之战时,二十万赵军就是被你们诳了呢。”
韩人是半信半疑。
“你们放心,大秦是要一统天下,要让天下国人庶民安居乐业,绝不会做如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儿!”秦军昂头挺胸,大声回答。
“我们知道,城里的贵族豪强还有他们的门客,大肆欺压你们,你们有苦不能诉,有冤不能申,有仇不能报。你们尽管前来找我们便是,我们一定会为你们报仇!”紧接着,秦军又是大声保证。
“太好了!太好了!”韩人终于放心了,无不是大喜。
韩国本就是贵族豪强横行,平日没少干欺压良善的事儿。自从韩开地把这些贵族豪强的门客编入军队,就令这些门客再无顾忌,有恃无恐,欺压国人庶民就是变本加厉,家破人亡者不知几多,这令韩人恨得牙根发痒,又无可奈何,只能是敢怒不敢言了。
乍闻秦军要为他们作主,他们能不欢喜?
“秦军,这里比较近。”韩人欢天喜地,开始为秦军引路了。
如此一来,秦军攻占新郑的速度就更加快捷了,没几多时间,整个新郑就被秦军攻占了。
XXXXXX
韩国王宫,韩桓惠王正在冲韩开地咆哮。
“你不是信誓旦旦的保证过,新郑没事的吗?怎生这么快就被秦军攻破了?”韩桓惠王额头上的青筋怒突,如同蠕动的蚯蚓似的,一张脸孔已经扭曲了,很是骇人。
“君上,这都是那些贵族豪强的门客做的好事,他们竟然肆无忌惮,杀人放火,强暴抢劫,激起了士卒的不满。”韩开地很是郁闷,忙着分辩。
按照韩开地的打算,只要把这些门客编入军中,就能得到一支大军,就能守城,再加上新郑城里的粮草足够,足以抵挡秦军的进攻。事实上,在开战的初期,韩军拼死力战,令秦军无法打下新郑,就是最好的明证。
哪里想得到,事情急转直下,秦军改变了策略,不再强攻,用韩人来瓦解韩人之心,这一手实在是太厉害了。城下韩人的宣扬,令韩军军心不稳,再有家眷被强暴杀死的事儿不断发生,终于闹出了大事。
“你还好意思说?这都是你的主意。这些门客就是游手好闲的市井无赖,无德无行,你不严加管束不说,还派他们去看管士卒的家眷,这不是给他们机会吗?”韩桓惠王是事后诸葛亮,眼下聪明着呢。
他却忘了,当初得到韩开地的禀报,他大是赞成此事,还一个劲儿的夸赞韩开地有办法。
“哎!”韩开地是百密一疏,终于酿成大错,新郑被秦军攻下,他是没什么话好说了。
“如今怎生办?”韩桓惠王束手无策,只得再向韩开地问计了。
“君上,除了请降,还能有什么办法呢?”韩开地双手一摊,万般无奈。
韩国一灭,韩桓惠王不再是韩王了,韩开地这个韩国丞相也做到头了,他的荣华富贵也没有了,他是一颗心直往下沉。
“请降?”韩桓惠王很是苦涩。
虽说他就请降过一次了,再请降也不是不以。可是,这是不同的。要知道,上次请降他还有与秦国讨价还价的资格,因为他还能控制着不少城池土地与口众,还有讨价还价的筹码。如今,连都城新郑都被秦军攻破了,他失去了所有的砝码,再次请降的话,就不再是秦国的附庸了,而是阶下囚,是秦军砧板上的肉了,任由秦国宰割。
“降吧,降吧。”韩桓惠王万般不愿意,却是不得不降。
就在这时,只听一阵雷霆般的声响传来,这声响太过快速,起初还有很远,很快就到了韩国王宫前。
“秦军来了!”韩桓惠王虽然早就知道这事儿必然会发生,此时此刻,仍是免不了心惊肉跳。
“来了!来了!”韩开地无力一叹,浑身乏力,软倒在地上,跟死狗似的。
王翦率军来到韩国王宫,长驱直入,没有遇到丝毫抵抗。
韩人本来就惧怕秦军,秦军打来,他们敢抵抗吗?
再说了,韩桓惠王是个昏君,只知吃喝玩乐,不理国政,韩国被他弄得乌烟瘴气,他很不得人心,宫中虽有不少士卒、杂役、内侍,却是没人愿为他拼命,他这国君做得真够失败。
进入王宫,只见韩桓惠王直愣愣的杵着,身子打颤,如同在打摆子似的,牙关相击。
至于他的脸色,那就是没得说了,雪白一片,没有丝毫血色。
“将军,寡人愿降,愿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