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387部分

秦皇纪-第387部分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秦军入蜀,并巴蜀,巴蜀之地自此成为秦国的土地。巴蜀人以为从此可以过上好日子,然而,等待他们的并不是商君之法,而是延续旧治,巴蜀人的日子依然难过。
最让他们难过的是,嬴煇治蜀的日子。嬴煇横征暴敛,百般盘剥,夺人田产,霸人妻女,其残暴比起以往的巴蜀统治者还有过之。这让巴蜀人绝望,以为他们再也没有盼头了。
就在这时,新太守李冰来到巴蜀了。李冰与以往的任何官员都不同,他到了巴蜀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治水修渠,而是清理冤狱。在他的主持下,在王绾的襄助下,很快就把嬴煇的积弊清理掉,那些冤枉的巴蜀人都放了出来。
这让巴蜀人既是意外,又是欢喜,巴蜀竟然来了一位好官,能还他们清白。
然而,这才仅仅是个开始。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改革,在巴蜀之地推行“商君之法”。商君之法大名鼎鼎,早就传遍天下了,对于山东之地的人来说,那是严型峻法,是残暴不仁的代表。
但是,对于巴蜀人来说,商君之法就是他们的希望。因为商君之法公平公正,没有贵贱之分,不管是王子,还是国人庶民,一体同法。只要立了功,就能一体同赏。
商君之法让秦国大治,关中富饶,关中秦人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能吃有肉,饮有酒,这点,巴蜀人早就知道了。他们早就在盼望,在巴蜀实行商君之法。只是因为巴蜀太远,秦国顾虑太多,怕不易推行,这才迟迟没有推行商君之法,而是实行相当于分封治的统治。
推行商君之法的结果,就是没有贵贱之别,一体同法,也就是“人人平等”了,没有人能有特权,欺压巴蜀人的地方豪强只能夹紧尾巴做人,再也不敢强横了。
巴蜀人从未有过这样舒心,他们可以挺起腰板做人了。
紧接着,又有好消息传来,新太守李冰要治理岷江。这消息一传开,巴蜀人沸腾了,个个喜笑颜开。
对于巴蜀人来说,岷江之害,谁个不知?哪个不晓?李冰此举正是打在他们心坎上,无不是巴不得为之出工出力。
到了破土动工的日子,巴蜀人不顾道路遥远,凡能赶来的全赶来了,是以,灌口这里人满为患了。
“得得!”一阵急促的蹄声响起,只见一队人马疾驰而来。
“是太守!是恩人!”李冰因为雷厉风行,举措得当,很得巴蜀人的爱戴,一见到李冰出现,无不是如同见到老祖宗似的欢喜。
“还有王大人!是王大人。”王绾襄助李冰处理政务,才干不凡,很得巴蜀人受戴,一见他到,无不是大喜。
不需要随行的秦军锐士清理,巴蜀人自发的为李冰和王绾让出通道。
来到地头,李冰和王绾飞身下马,来到一处高台上,放眼一望,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头。而且,这些巴蜀人眼里一片火热,眼巴巴的望着李冰。
“巴蜀人其苦若此!”李冰慨然而叹。
“恨大秦早不推行商君之法。”王绾也是感慨颇深。
“王太孙真是远见卓识呀!要不是王太孙极力支持,我们还不能推行商君之法。”李冰和王绾同时感慨。
商君之法让秦国大治,然而,秦国在那些偏远地区就没怎么推行。而当时的巴蜀之地,因为太过偏远,秦国只是实行粗略的分封统治,并没有深入治理。要不是秦异人极力主张,在巴蜀之地还不能推行商君之法。
“父老乡亲们:我从你们的眼里看到了热切的期盼!”李冰右手高举,巴蜀人眼睛明亮,不再叫嚷,静等李冰训话。只听李冰道:“岷江祸害巴蜀大地数千载而不能治理,这是你们心中的痛!是你们心中的恨!岷江肆虐,一片汪洋,淹没了你的家园,夺走了你们亲人的性命,让你们有家不能归,没有饭吃,没有衣穿,你们过着苦难的日子。”
“呜呜!”李冰的话就是巴蜀人的心声,无不是流泪。
“我,李冰,身为一名水工,能成为巴蜀的太守,我倍感荣幸。”李冰把巴蜀人涕泪横流的样儿看在眼里,大是感动,道:“今日,我要做一个水工该做的事,治水修渠!我将与你们一道,治理好岷江,还你们家园,让你们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治水修渠!”
“治水修渠!”
这是巴蜀人的心声,无不是挥着胳膊,大声呐喊。吼声如同惊雷炸响,直贯九霄。
李冰从高台上下来,来到工地上,紧握着工具,狠狠挥动起来。
都江堰正式开工!
XXXXXXXX关中,泾水岸边,人山人海。
赶到这里的关中人不知几多,人人一脸的喜悦之色,比起大过年还要欢喜,因为今天是动工修渠的好日子。
秦国重耕战,要想立功受赏,要么上战场杀敌,要么种庄稼。是以,秦国对农耕极为重视,秦人对农田水利之事极为在意。得到消息,今日要动工修渠,他们能不赶来吗?能不欢喜吗?
“你们听说了吗?据说这次要修的水渠与以往不同呢,说是要集排水和灌溉于一体,要让关中之地旱涝保收。”
“是呀,我也听说了。关中修了不少水利,关中之富饶甲天下。可是,却不能做到旱涝保收,一遇到大旱大涝之年,我们一样要遭灾。”
“真要有一条能让我们旱涝保收的水渠,那就是天大的喜事,我们秦人就有福了。从此以后,关中之地将是天下间最为富饶之地。”
“好是好,就是这财力人力物力消耗极大,没有数载时间不可能完成。”
“这不算个事呀,你莫要盯着眼前,要看得长远。眼下的消耗是大了些,可是,一旦水渠修成,关中就是旱涝保收,再也不用担心洪灾旱灾了。要不了几多时间,就能粮满仓,吃都吃不完。”
“嗯,也是这个道理。要不是担心有灾患之年,不得不存粮,我都要多养些家畜家禽,到时,我们的肉就更多了,日子过得就更好了。”
秦人说着修水渠的事儿,越说越是兴奋,越说越是欢喜,巴不得立时修成。
“隆隆!”就在这时,只听一阵闷雷似的蹄声传来,秦人寻声望去,只见一队秦军锐士护卫着长长一列车队。
“那是王旗,是君上到了。”
“还有太子!”
“王太孙来了,王太孙来了。”
“上将军来了!上将军来了!”
“丞相来了,丞相来了!”
秦人望着辚辚驶来的车队,无不是扯起嗓子大吼,眼里一片火热。
这支车队不用说,当然是秦昭王、太子嬴柱、王太孙秦异人、上将军白起、丞相范睢、国尉司马梗、客卿乐毅、荀子、公孙龙子、徐夫人……凡是能来的全来了。
之所以来得这么整齐,是因为他们深知这水渠的重要性,关系着秦国能不能统一天下的大事,在这破土动工的日子里,要他们不赶来都不成。
秦昭王他们下车,郑国、李斯和蔡泽忙赶来相见。
“好!好!好!”秦昭王执着郑国的手,在郑国手背上轻拍着,一脸的亲切笑容,打量着郑国,极为赞许。
感受着秦昭王发自内心的赞许,郑国激动难已,眼泪在眼眶里滚来滚去。
他是一介布衣水工,在韩国很不受人重视,遭人白眼,受人冷遇是家常便饭。然而,他来到秦国后,一切都变了,秦国对他极为礼遇,就是秦昭王见了他也是礼敬有加,没有一点儿国君的架子,就如同老友见面似的。
这种礼遇,要不是郑国亲身经历,就是打死他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君上,在动工之际,您说上几句吧。”郑国吸口气,平复激动的心情,冲秦昭王道。
“好!寡人就说上几句。”秦昭王微一颔首,右手高举,秦人知道秦昭王要训话了,无不是竖起耳朵,凝神静听。
“大秦的国人庶民们:今天是个好日子!是动工修渠的好日子!”秦昭王白须飘动,白眉一掀,气势威猛,道:“关中富饶,甲于天下。然,关中亦受水灾旱灾之害,为此,大秦一直在想方设法解决水灾旱灾,却是一直未得其法。如今,大秦得郑国这个了不得的水工,经他勘察,找到了解决关中水灾旱灾的好办法。大秦要在关中修一条集排水和灌溉于一体的水渠。有了这条水渠,关中之地就再也不用担心有灾患!”
“大秦万岁!”尽管早就知道秦国这次要修的水渠非同一般,是要集排水和灌溉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然而,在得到秦昭王亲口证实后,仍是让秦人激动难已,无不是振臂高呼。
秦昭王的话很简短,就这么三言两语就完了。然后,他拿起工具,紧握在手里,狠狠挥了下去。
郑国渠动工了!
(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出兵灭周
咸阳,秦国王宫,上书房。
秦昭王、太子嬴柱、秦异人、白起、范睢、乐毅、司马梗、王翦、蒙武在座,个个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秦昭王头戴王冠,身着王袍,凛然生威,一双眼中精光闪闪,极是亢奋。
“今岁刚到,就有两件喜事,一件是李冰治巴蜀有成,推行商君之法,巴蜀大安,诚善事也。更善者,李冰已经动工修渠了,要不了几多时间,巴蜀之地就会富饶不下于关中之地,大秦就又有一粮仓。”秦昭王扫视一眼众人,大是振奋。
李冰到巴蜀之后,推行商君之法,巴蜀终于稳定下来了,虽然与“大治”还有很远一段距离。不过,这是自从秦国并巴蜀以来最好的局面,这让秦昭王看到了巴蜀大治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李冰已经破工修渠了。巴蜀之地多肥沃土地,只要有足够的水利,巴蜀富饶自不在话下,要秦昭王不欢喜都不成。
“另一件就是关中水渠已经破土动工了。”秦昭王的声调有些高,道:“我们刚刚从泾水回来,你们还很兴奋,是吧?”
“呵呵!”众人爆发出一阵畅快的笑声。
关中水渠事关重大,只要修成,秦国之富强可想而知,由不得众人不欢喜。
“没给你们说,寡人也是兴奋呢,这几夜都是睡不着呢。”秦昭王的声音颇有些高亢。
关中本就富饶甲于天下,若是再把这条集排水和灌溉于一体的水渠修成的话,关中的富饶将会更盛往昔,秦国将更加富强,要扫灭天下又有何难哉?
“当然了,这水渠修成还需要些时日,在这期间,大秦不能大举东进,让寡人甚憾。”秦昭王话锋一转,道:“不过,在这期间,大秦不能什么事儿也不做。眼下,大秦要做一件事,那就是灭周!”
“灭周!”众人眼里一片火热,个个亢奋起来。
就是秦异人这个首倡者,也是难掩兴奋之意。
周室虽弱,毕竟是天子,是天下共主,占了大义,占了名份,若是能灭周的话,这对秦国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更重要的是,若是周室被灭,也就意味着,一个王朝覆灭了,又一个王朝即将诞生。那么,这个即将诞生的王朝又是谁呢?
不需要想的,一定是秦国。
放眼天下,秦国最强,难有对手。灭周之后,秦国只需要抓住机会东进,就能扫灭列国,一统华夏,成就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那么,秦国就由一个战国一举而成为一个疆域辽阔,异常强盛的王朝。可以预期得到,秦国之强,将会远超三代。
这是何等的宏图伟略!
这是何等的振奋人心!
这是何等的让人激动!
“异人,灭周一事,准备得如何了?”秦昭王吸口气,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冲秦异人问道。
“禀大父,早就准备好了,只等大父旨意。”秦异人想也没有想,脱口而答。
“好!”秦昭王大声叫好,赞赏有嘉,道:“异人做事我很是放心。异人啊,你从未让大父失望过,这次也不会。”
不住点头,一脸的欣慰。
正如他所言,秦异人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